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修行 不要在表面上下功夫

修行 不要在表面上下功夫

上師鑒知慈悲速垂顧


加持心續得與法合一


我們可以用以上四個標準衡量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心是不是與佛法相應了?很遺憾,我們一定會發現——我們的心與世間八法相應了,我們的心與人民幣相應了,我們的心與各種各樣的世俗情感相應了,與工作事業、名聞利養、柴米油鹽相應了,結果是我們只能在輪迴里越陷越深,無有出期。即使我們修習了一些佛法,但心裡也都是錢財、情感之類的事,因為我們的習氣太根深蒂固了。所以這時要至誠地祈禱上師,讓上師以慈悲心迅速關照我、加持我、攝受我,加持我的自相續能融入於正法,加持我的心能與佛法相應。

佛法從出離心開始,然後是慈悲心、菩提心、緣起性空,最後是至高無上的大手印大圓滿境界,如果我們的心沒有與這些殊勝的佛法相應,即使懂得了這些理論、持了很多咒、修了很多法、吃了很多年素,都不能讓我們解脫輪迴,佛法永遠是佛法,我們永遠是凡夫,就像油永遠是油,水永遠是水,不能融為一體。形式是修行的助緣,並不是修行本身,我們決不能把修行的助緣當成是修行本身,更不能把修行的形式當成修行本身,修行的重點是我們要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逐漸減少貪嗔痴煩惱,讓自己的心念與佛法相應,這才是開啟我們本有的慈悲和智慧的最佳方式,這是一切修行的關鍵!當心與佛法合二為一、變成一體時,我們得到的加持力將是無比強大的。

修行 不要在表面上下功夫



現在我們可能心裡很願意好好修行,但是在念誦時、打坐時、聽課時,常常會很昏沉,提不起精神,容易打磕睡,有時候還會腿痛、膝蓋痛,渾身上下哪都不舒服,這說明我們還沒有得到佛法的加持,我們的心還沒有與佛法相應,也是我們業障深重的一種表現,這時要好好懺悔、好好祈禱上師,盡量讓心與佛法相應。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的心能與佛法相應,一切世間的事情都會成為修行的助緣,這是多麼好的事情。對於那些大成就者,一切所作所為都是修行。


比如瑪爾巴祖師,他的修行成就是至高無上的,他是勝樂金剛、喜金剛的化身,他在夢中通過神通觀察到第二天密勒日巴要來見他。於是在第二天,瑪爾巴祖師就以耕地的方式來迎接密勒日巴,為了讓密勒日巴心裡不起我慢,瑪爾巴祖師讓尊者幫他耕地,還讓他喝了很多酒,這些行為看上去都是很世俗的,但都成為了師徒之間成就的緣起和修行不可思議的助緣。所以大成就者做任何事情都是修行,因為他們的心已經徹底與佛法合二為一了。


作為初學者,當我們的心與佛法相應的時候,我們心裡生起的就是正知正見;如果我們的心沒有與佛法相應,我們的念頭沒有一個是正知正見。


《虔心悲切遙呼上師祈請文》


講記(66)

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橋旦曾堪布 的精彩文章:

睡覺也能修行
太橋旦曾堪布:佛教三乘如何同步修持?
太橋旦曾堪布:佛陀為何要教導人們「視眾生如佛」?
太橋旦曾堪布:金剛乘與現代人
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付出上

TAG:太橋旦曾堪布 |

您可能感興趣

真正的修行是要在心地上做功夫
修行不要在形式上裝飾我相
修行修心,一切功夫都下在心地上
修行要從心入手,不要流於表面形式
不管你修行還是不修行,因果就在那裡
雙盤不要強行去盤,修行不是練腿
真正的修行人,修行路上十不求
她不提修行更不出家,卻是紅樓夢中唯一一個真正的修行者
能在行住坐卧中修行 這才是真功夫
修行問題就是要面對自己
修行在心,不貪不嗔
要做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就不能只停留在嘴巴上
修行是從「修不行」開始的
真正的修行人,修行路上十不求!
修行,就是顛覆你的一切
修行路上十不求
修行要以不生不滅的清凈心為本修因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讀經修行
禪宗說:修行人是怎麼樣能夠修行成就,一切是非莫管,當下直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