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月半——中元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七月半——中元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文化丨白居易,與酒與棋



七月半——中元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文/閱讀悅讀 整理


七月半——中元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廣西資源縣的七月半水燈是著名的水燈節,也是長久以來居住在這裡的漢、瑤、苗族共有的民俗。節日期間人們集會於橋亭、溪畔,互對山歌,彼落此起,除了祭祀祖先,懷念親人外,也訴說人間世事,抒發情感。「萬盞水燈漂資江」是遠近聞名的勝景。)


(1)源起


漢民族自古就有迎四時之氣的風俗,先秦時就有「迎秋於西郊」的記載。鄭玄解為,「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於西郊之兆也」。所謂白帝即是秋神,主殺伐,為死神。漢族又有四時薦享祖先、秋嘗之祭的風俗,此俗一直傳至近代。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時間,迎秋、秋嘗與秋祭之俗逐漸在民間形成了七月為神鬼之月風俗。


七月半——中元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泰國,海岸邊,夕陽下,迎著阿納莫阿納海灣溫和的海浪,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放下了寄託著他們心愿的水燈。)


道教中元節

道教認為產生天地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稱「官」,即時空流動過程中的節段。天官紫微大帝賜福,誕於正月十五,稱上元節。地官清虛大帝赦罪,誕於七月十五,稱中元節。水官洞陰大帝解厄,誕於十月十五,稱下元節


熟悉的元宵節即上元節,或稱上元燈節。


三元節時,三官下界巡遊,履行職務。它們法力無邊,中元地官清虛大帝於七月十五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


《修行記》雲,「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七月半——中元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連寵物也加入了祭奠的行列)


佛教盂蘭盆節


七月十五也是佛教盂蘭盆節。盂蘭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譯。「盂蘭」,倒懸的意思,倒懸形容苦厄之狀,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認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盂蘭盆即「解倒懸」之意。佛典《佛說盂蘭盆經》中記載了目連解救母難故事。



七月半——中元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在夏威夷,人們可以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水燈,其特別的環節在於可以在燈上寫下自己想說的話,給親人朋友,給神靈佛祖,甚至是給競爭者或仇敵。在這裡,做水燈的過程,像是一次「傾訴」。圖中,孩子們捧著寫有自己心愿的水燈。


(2)融合


七月祀鬼之俗演變成民間的鬼節,道教文化與佛教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民間的鬼月俗信與此中元節、盂蘭盆節之間,在精神實質上出現了驚人的相通之處。皆是以奉親、敬養、普渡為主題,佛教盂蘭盆會、道教中元節與華夏民間文化禮俗的一致,使它們迅即得到廣泛的認同。


兩者皆指向七月十五,又使民間的鬼月有了成為節日的重要時間契機。佛、道兩教一同確定了七月鬼節的固定節期,佛教盂蘭盆會、道教中元節的打醮等儀式活動又成了這一鬼節特有節俗的組成部分,同時由於道教是完全的本土宗教,「中元」這一名詞也為民間接受,成為這一節日通行的稱呼。


華夏文化有強大的同化作用,不論是本土的道教還是傳自印度的佛教,都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適應本土文化的過程。佛教與道教在七月十五的儀式逐漸世俗化,與民間的鬼月俗信和風物漸漸難分難解。從此,中元節成為了一個內涵豐富的祭亡、祀鬼、解難、赦罪的盛大的華夏民俗節日。


七月十五的習俗,實際上蘊涵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人生百善孝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愛心的體現,無論是對尚健在的長輩,還是已逝的親人,不忘孝道,這才是「中元節」的現實意義。



七月半——中元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柬埔寨盛大的送水節。圖中,暹粒的一位少年走入水中,目送寄託著心愿的水燈漸漸遠去。


(3)演化


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 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死亡超過三年的稱老亡人。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因此要祭奠。


有些地區(湖湘川陝)為十三或十四,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


流行最廣的習俗——放水燈


所謂水燈,就是一塊小木板上扎一盞燈,大多數都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按傳統的說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



七月半——中元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水燈是日本盂蘭盆節的重要角色。作為節日的一部分,京都的「五山送火」十分著名。)


(4)周邊影響


日本的大文字燒


盂蘭盆節是在日本僅次於元旦的盛大活動。在日本則從飛鳥時代開始進行。後來傳播得很廣泛。家家都設魂龕、點燃迎魂火和送魂火,成為祭奠祖先的日本特有的活動。京都的「大文字燒」就是這個活動的頂峰吧。


在日本,離開自己的故鄉到外地工作的人很多,所以利用這個時段回老家團聚。可以說這是祖先和活著的人一起聚會,也不算過分吧。從中國的風俗來看,好像是把清明和春節一起過一樣。因為城市裡的人都回到鄉下去,被稱作「民族大移動」,這時大城市東京等地有一段時間顯得很冷清呢。



七月半——中元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新加坡的中元節


華人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在新加坡特別熱鬧,持續長達一個月之久,超越所有其他華人傳統節日。不說別的,單單在陰曆七月期間的歌台遍地開花,通常一個晚上十幾場,每場觀眾至少一兩千名。另外每晚還有多場中元宴會,一個月下來,參與中元節活動的民眾少說也有六七十萬人次,包括辦歌台、宴會、購買福物與祭品等等的開銷,整個中元節的總花費估計是上億元。



七月半——中元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在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商販劃著小船,兜售花朵形狀的水燈。)



七月半——中元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七月半——中元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不過,祭奠一定要按照當地規劃,在固定場所進行,否則會破壞我們美麗的家園環境,給節日蒙上一層陰影。)


《作家洪與》微信號hongyupt


顧問:朱鷹、鄒開岐


編輯:洪與、姚小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關於岳飛,千年憤悶再回眸
讀書,就是在為自己離開這個世界時收拾行李?

TAG:閱讀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節的禁忌:你一定不要做這些事
七月十五來了,你了解中元節嗎
七月半中元節,你應該知道的事
今日中元節,一定要做這件事!
七月十五鬼節的故事一年一次的中元節了,需要注意以下11項事情
今天中元節,臨海人叫「七月半」,這些風俗你知道嗎?
七月半中元節感懷
七月十五,中元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老祖宗留下來的這幾條禁忌千萬觸犯不得!
七月十五 中元節晚上為什麼不能帶孩子出門?
「七月半,鬼亂竄」——中元節有哪些禁忌?
今天是中元節,晚上一定要早點回家!
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有什麼習俗?又是在為誰過節?
七月半 說中元節習俗
七月十五,中元普度——中元節由來
七月十五中元節,一個人外出千萬不用害怕,它不是你認為的「鬼」節
中元節:七月半,鬼亂躥
七月十五·中元節
中元節到了,一定要注意這十六個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