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飯前拍照發朋友圈」這種惡習,500年前的人就有了

「飯前拍照發朋友圈」這種惡習,500年前的人就有了

作者:貓貓summer


編輯:Calo


烤肉的香氣充滿房間,蘑菇的鮮味溢出餐盤,鬆軟的麵包映著燭光,清甜的貝肉漾出海的氣息……豐盛晚餐已經就位。此時不開動,更待何時?

慢著,別動手吃,先叫人來畫下來,拿去秀一圈!


圖片來源:TV Commercials/youtube.com


這一幕發生在一個喊出「這是一頓飯,不是一場比賽」口號的廣告中。如果說今天我們「報復社會」的方式是在別人飢腸轆轆之時拍下自己面前的美食分享到社交媒體,那在沒有相機和網路的時代,這步驟就只能靠畫來完成了吧


對,也不對。描繪聚餐時食物的畫作雖多,但一項新研究發現,繪畫作品中所描繪的美食往往不能反映作畫年代餐座上食物的真實面貌,而多有「曬大餐」的嫌疑

「飯前拍照發朋友圈」這種惡習,500年前的人就有了



畫作中的食物,能不能代表當時人們餐桌上的樣子?圖為Abraham van Beijeren約在1636–1690所作的靜物畫。


康奈爾大學食物與品牌營銷實驗室的布萊恩?萬辛克(Brian Wansink)、華盛頓大學的阿努·木孔德(Anupama Mukund)和康奈爾大學約翰遜藝術博物館的安德魯?維斯洛吉爾(Andrew Weislogel)通過研究1500年到2000年間的140幅表現食物的畫作,發現大部分繪畫中所描繪的美食並不是當時人們日常所消費的食物。繪畫家描繪這些食物大多是基於對這些食物的渴求

「飯前拍照發朋友圈」這種惡習,500年前的人就有了


這項研究的研究者布萊恩?萬辛克


這項研究從750張與食物相關的繪畫作品中篩選出140幅展現「家庭聚餐」的作品作為研究樣本。研究者將這些繪畫作品按照年代進行大致歸類,以反映西方歷史的不同階段:公元1500年到1650年的畫作被認為屬於歐洲探索和殖民時代,公元1651年到1850年的屬於啟蒙時代,公元1851年到2000年的則是工業及後工業時代作品。


為了分析畫作中的食物,共有91個食物變數被研究者納入考量範圍。這些變數包括水果、蔬菜、乳製品、穀物以及蛋白質(肉類)五個大類中的食物,鹽、糖、黑胡椒等調味料,以及杏仁、葡萄乾、核桃等附加食物。為了方便測量個人使用的食物份量,餐盤的個數也被記錄下來。


在所有樣本中,76%的繪畫作品中包含了水果,超過54%包含麵包和點心,39%包含肉類,而只有19%包含了蔬菜。有趣的是,從探索和殖民時代到啟蒙時代再到工業及後工業時代,肉類在畫作上反而出現得相對少了。在肉類中,出現最多的貝類和甲殼類食物,包括牡蠣、龍蝦、螃蟹、蝦——這類食物在殖民時代是畫中常客,佔到近39%,但它們出現的頻率也隨時代的推移而下降,在工業及後工業時代的食物畫中,只有不到11%的作品中有它們出現。類似地,以麵包為代表的穀類食物在歐洲探索與殖民時代的畫作中頻繁出現(86%),但在之後有所下降

「飯前拍照發朋友圈」這種惡習,500年前的人就有了



畫家Osias Beert在1620年左右的畫作。


相比之下,水果在三個不同時期都作為常見的食物出現在繪畫作品中,其中,越靠近現代蘋果在這些畫作中的身影越常見,總體出現的頻率僅次於檸檬。在少得可憐的蔬菜中,排名前五的是洋薊(artichoke),番茄,洋蔥,南瓜,以及蘿蔔。

「飯前拍照發朋友圈」這種惡習,500年前的人就有了



洋薊(artichoke)是一種在地中海沿岸生長的菊科菜薊屬植物


研究者也按照國家分析了這些繪畫作品的內容。以麵包為例,在來自荷蘭的繪畫作品中,有麵包的佔到62%,在義大利和德國的繪畫作品中這個數據是40%,但在美國,在食物畫里畫麵包的就只有29%。至於總體出現率接近三分之一的檸檬,則在荷蘭畫作中特別常見(51%),而在義大利畫作中卻寥寥無幾(16%)。


在對這些畫作的地區和時代背景進行分析後,研究者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比如,在只有3%人口居住在距海100千米範圍內的德國,貝殼、甲殼類和魚類食物在畫作中出現的頻率卻佔到30%。而事實上在中產階級及上流社會最常吃的肉類——雞和鵪鶉——則甚少被描繪到畫作之中。

「飯前拍照發朋友圈」這種惡習,500年前的人就有了



Jasper Geeraards約在1650-1654年創作的靜物畫。


研究者指出,在這些畫作中,最常被描繪的食物往往並不是當時人們日常所消費的,而是看起來特別的、令人心生嚮往的,或者是更具有審美價值的食物。例如對檸檬的描繪,在荷蘭畫家眼中就是對畫技的一種考驗,儘管檸檬事實上一直是不便宜的食物,並不是什麼家常水果——從這個角度看,這些畫家筆下的食物,似乎真的是「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作者指出,現在Instagram上很少會出現冷凍、微波食品這些人們日常會食用的食物的照片,而由攝影師在廚房間費盡心思所拍攝的「美食小黃片」,或是出自價格昂貴、別出心裁的餐廳的稀世佳肴則更受推崇。可見,對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食物更有興趣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正如安德魯?維斯洛吉爾所說,這樣的心態,「500年前就有啦。」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腰傷、骨折、跟腱撕裂,運動員的傷痛究竟有多疼?
「苟利國家生死以」,為什麼是「以」不是「矣」?
王寶強能讓馬蓉「凈身出戶」?他能拿回一半資產就不錯了……
博爾特衝線之前如果沒回頭,有可能跑進9秒么?
美國也有過「戒網中心」?馬修·伊瑟坑爹的「行為矯治」機構

TAG:果殼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饭前拍照发朋友圈」这种恶习,500年前的人就有了
100年前若有朋友圈,畫風大概就是這樣
為什麼有人喜歡在朋友圈曬美食?500年前就出現了!
這對情侶在朋友圈裡消失了3個月,隨後發出的照片驚呆了所有人!
2017年上半年,那些朋友圈有關祛濕的「坑」,你躲過了嗎
160多年前的朋友圈照片長啥樣?
400年前歐洲人已經在玩「朋友圈」了
有人去西藏只為發朋友圈,他在那兒浪了14年卻不想讓人知道。海拔5000米凈土上的所有秘密,全被他收了【開始*故事723】
好逗!今年朋友圈轉的最多的前10名段子
這對情侶在朋友圈裡消失了3個月,隨後發出的照片轟動了不少人!
吃瓜群眾們,2016這一年,你又被朋友圈坑了多少回呀?
這組20年前的老照片 一夜之間火爆朋友圈!
今天是2017年上半年的最後一天,送給我的朋友圈!美醉了!打開看看!
一款髮型可以年輕10年,難怪朋友圈那麼多人都在扎!
嚇一跳!在朋友圈轉發這個,可能要罰100萬
你飯前拍照只會發朋友圈,人家已用這門手藝賺錢了!300鎊一課一搶而空!
具有1000億市場的行業,竟然就在你我的朋友圈!
朋友圈的8090「中年人」們,求求你們別再爭著過六一了
和老爸「約會」7年後,10歲女兒的一篇遊記驚艷朋友圈。打敗99%別人家的孩子,就因為老爸堅持最好的成長一定要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