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首次進行萬米深淵科考,都帶了哪些神器?

中國首次進行萬米深淵科考,都帶了哪些神器?


中國首次進行萬米深淵科考,都帶了哪些神器?



8月12日,我國第一艘4500米載人潛水器及萬米深潛作業的工作母船「探索一號」科考船結束首次航行,停靠在南海救助局三亞基地救助碼頭。新華社吳凱翔攝

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記者吳凱翔、喻菲)一周前的8月12日,中國4500米載人潛水器及萬米深潛作業的工作母船「探索一號」科考船從馬里亞納海溝首航歸來,緩緩駛入海南三亞港。


這一幕具有歷史性的意義:我國海洋科技發展史上第一次萬米級深淵科考圓滿成功,萬米深海已不再是我國海洋科技界的禁區。


【第一次,萬米級深淵科考!】



中國首次進行萬米深淵科考,都帶了哪些神器?


8月12日,科研人員展示從萬米深淵獲得的海水樣品。新華社吳凱翔攝


「探索一號」科考船本航次載有60人的中國科學院深淵科考隊。在馬里亞納海溝海域,深淵科考隊共執行84項科考任務,在不同深度斷面上,取得一大批珍貴的樣品和數據,首航取得圓滿成功。


本科考航次使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萬米級自主遙控潛水器(ARV)「海斗號」、深淵著陸器「天涯號」與「海角號」、萬米級原位試驗系統「原位實驗號」、9000米級深海海底地震儀、7000米級深海滑翔機等一系列高技術裝備。


排水量6000多噸的「探索一號」科考船於今年5月下水,船上搭載了機電實驗室、地質實驗室、地球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儀器分析室、生物實驗室等11個實驗室,並在甲板面設置2個可拆卸式移動實驗室。

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局長王越超在歡迎儀式上說,該航次成功驗證了首航的「探索一號」科考船性能優良、作業高效,標誌著我國深海重大科技裝備的海上通用平台基本建成,為其成為我國4500米載人潛水器及萬米深潛器作業母船奠定了堅實基礎。


【海底:觀測地球內部的「窗口」】



中國首次進行萬米深淵科考,都帶了哪些神器?



8月12日,科研人員展示從萬米深淵獲得的探測樣品。新華社吳凱翔攝

海洋科學正經歷著從海面做短期「考察」到海洋內部做長期「觀測」的革命性變化,基於海底對海洋和海底之下的全方位長期觀測系統,正成為國際海洋探測和研究的新形式。


深海海底,正是地球表面距離地球內部最近的地方,海底俯衝帶的海溝深淵,大洋中脊的海底山脈,就是地球內部和表層之間的通道,也是人類觀測地球內部的窗口。


海斗深淵科學是國際地球科學尤其是海洋科學最新的研究前沿。據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彭曉彤教授介紹,海斗深淵簡稱「深淵」或「超深淵」,專指海洋中深度大於6000米的海溝區域。


近年來,隨著工程技術的進步,海斗深淵探測的技術屏障正在被突破。2014年4月,中科院「海斗深淵前沿科技問題研究與攻關」先導專項正式啟動。專項聚焦海斗深淵科學前沿問題,在海斗深淵生命演化及適應性、海斗深淵環境演變及資源環境效應、海斗深淵構造活動和地質演變等方面爭取重大科學突破,建立和發展中國海斗深淵學科體系。

【來認識下「探索一號」科考船】



中國首次進行萬米深淵科考,都帶了哪些神器?



8月12日拍攝的「探索一號」科考船。新華社吳凱翔攝


首航的「探索一號」是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的科考船,原為中海油公司的一艘海洋工程船,經改造後變為4500米載人潛水器的母船及具備通用深水科考、海洋工程應用能力的科考船舶。其滿載排水量為6250噸,船長94.45米,型寬17.9米,無限航區,二級動力定位,主機功率為12000馬力,續航能力大於10000海里,可在海上連續工作60天以上。


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深海工程技術部主任陽寧介紹,根據國家863計劃的任務,「探索一號」將成為全國產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的支持母船。同時在中科院「海斗深淵」先導專項支持下,也將作為萬米深海的海上作業平台及支持母船,支撐中國萬米載人、無人潛水器的海試及深潛作業。


中國首艘4500米載人潛水器計劃實現國產化率90%以上,其目標是提高中國載人潛水器的自主製造能力、降低運行成本。「簡而言之,就是讓更多科學家能夠用得起、開展好深海探測。」陽寧說。目前,該潛水器部件已經大部分製造完成,進入裝配階段,按照科技部計劃將於2017年上半年進行海試任務。


除作為深潛器的工作母船和工程試驗平台外,「探索一號」還具有充分的深海科考作業能力。船上建有地質、地球物理、化學、生物、冷凍樣品庫等十餘個實驗室,另在甲板面設置2個可拆卸式移動實驗室,能同時搭載60名船員、科學家及潛航員。


「探索一號」還將遵循開放共享原則,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為深海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試驗做出貢獻。


【「海斗」號:全海深水下機器人】



中國首次進行萬米深淵科考,都帶了哪些神器?



8月12日拍攝的「海斗」號萬米級自主遙控潛水器。新華社吳凱翔攝


「海斗」號萬米級自主遙控潛水器,簡稱「海斗」ARV,也被稱為「全海深水下機器人」,是由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海斗深淵前沿科技問題研究與攻關」支持、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面向全海深探測的水下機器人關鍵技術驗證平台。


「海斗」ARV採用豎高立扁的形體,自帶能源,搭載有全海深CTD感測器和水下攝像機,具有AUV自主模式、光纖遙控模式、光纖/AUV混合操控模式。


「海斗」ARV的最大工作水深11000米,空氣中重量260千克,主尺寸為 850mm(長)X400mm(寬)X1200mm(高),其通信能力為光纖通信、銥星通信,採用GPS定位,無動力下潛速度不小於45m/min(1.5節)、無動力上浮速度不小於54m/min(1.8節)。


【深淵著陸器:「海角號」與「天涯號」】


「海角號」與「天涯號」深淵著陸器由不同的科研機構研製,但主要功能都為CTD(溫鹽深)和溶解氧測量、視頻錄像、高清拍照、生物誘捕、微生物取樣、海水採集、沉積物採集等。



中國首次進行萬米深淵科考,都帶了哪些神器?



8月12日拍攝的「海角」號著陸器。新華社吳凱翔攝


「海角」號著陸器由海南省重大科技項目支持,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自主研製,是集水文測量、光學觀測、聲學探測和生物取樣等功能於一體的深海綜合探測裝備,原最大工作深度為3000米。後在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支持下,升級改造為7000米級深淵著陸器,主要面向深淵生物學的應用需求。


「海角」號著陸器採用分體式結構,主要由浮力組件和主框架組成,其最大工作水深7000米,空氣中重量為831千克,下潛與上浮速度為每分鐘30至40 米,最大工作時間30天。



中國首次進行萬米深淵科考,都帶了哪些神器?



8月12日拍攝的「天涯」號著陸器。新華社吳凱翔攝


「天涯」號著陸器同樣由上述單位聯合自主研製,主要面向海斗深淵科學的綜合應用需求。具備深淵環境參數測量、光學觀測、深淵取樣功能,同時預留電氣介面以擴展其他科學調查設備。


「天涯」號著陸器主要採用一體式結構,使用浮力材為載體提供浮力,其最大工作水深7000米,空氣中重量為1053千克,下潛與上浮速度為每分鐘30至40 米,最大負載達到60千克,最大工作時間30天。


【「原位實驗號」運載器】



中國首次進行萬米深淵科考,都帶了哪些神器?



8月12日拍攝的「原位實驗號」運載器。新華社吳凱翔攝


「原位實驗號」運載器由深海所地質地化課題組研製。它通過錨系布放,主要用于海底微生物、化學實驗的原位培養,系統設置有12個培養單元,可同時滿足多種生物地球化學原位培養實驗的要求。


運載器的系統組成包括了全海深原位實驗系統、聲學監聽儀器、信標定位系統、聲學釋放系統、錨繫結構、采水器及觸發系統等,其電池可連續供電24小時。


【海底地震儀】



中國首次進行萬米深淵科考,都帶了哪些神器?



8月12日拍攝的海底地震儀。新華社吳凱翔攝


海底地震儀(Ocean Bottom Seismometer, 簡稱OBS)是用於接收和記錄海底地震波的一種海洋地震觀測與勘探設備,可用於記錄天然地震和人工震源信號。


本次科考所用的9000米級深海海底地震儀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自主研發。儀器設計採用單球一體化結構,將檢波器(地震計)、數據採集、數據存儲、聲學應答系統進行了一體化集成,能夠記錄水聽計與地震計(3個分量)數據。


該設備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海洋地震探測高新技術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大洋調查、海洋資源勘查、海底構造研究、海洋防災減災與大陸架劃界等方面,成為海洋地球物理探測的關鍵設備之一,是海洋地球物理儀器與探測技術中的一個新亮點、新增長點。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社 的精彩文章:

俄戰機伊朗起飛,為啥美國竟如此「擔憂」?
長征時紅軍戰士真的用茅台酒洗腳嗎?
巴西警方懷疑美國游泳隊員報假案 要求重錄口供
美國男籃奧運大勝阿根廷 吉諾比利謝幕國家隊
沒有苔蘚就沒有人類 科學研究:氧氣源自苔蘚

TAG:新華社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萬噸戰艦還沒到吉布地,美國就已進行兩棲演習
日本科學家將進行一次新的冒險,他們計劃打到地球的地幔層!
兩個傷害中國最深的國家,曾企圖對中國進行五五分
中國首次進行了從地球到軌道的量子傳輸
安倍欲提前進行首相大選,卻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歐洲人燒毀了中國的這座園林,現在又進行二次掠奪
中國艦隊首次進入波羅的海進行軍演,動了北約的蛋糕?
韓國對歷史進行的三次整容:從活字印刷術起,讓我國連續三次躺槍
中國航母第一次會面 雙方如何進行首次握手禮
世界上只有這兩個國家不敢進行考古,一個沒挖的,一個不敢挖!
如何將第一次的約會進行的很完美
為什麼日軍選擇在南京進行大屠殺,是隨意的還是出於什麼深層次的原因?
要「復活」了?谷歌眼鏡三年來首次進行固件更新
世界首例「人頭移植」將在中國進行?
如何完美地進行「第一次」?
如何使用深度神經網路進行圖像分類?其中用到的技術哪些?
去產能進行到哪個階段?
英國打造的全球最大飛行器進行首次試飛成功
黑洞到底多重?科學家首次進行最精確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