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還在用"頭腦風暴"法討論?不如先把想法寫下來

還在用"頭腦風暴"法討論?不如先把想法寫下來

「頭腦風暴」法流行了很多年,它無孔不入地出現在各種需要收集想法或解決問題的場合,它討論的核心是不受限制的自由聯想和討論。

不過竟然有人表示,有時候頭腦風暴討論的效果還不如每個小組成員單獨工作。這一點還蠻奇怪,畢竟團隊討論理論上是能激發更多創意的。

出於好奇心,我們調查了人們對於團隊討論中「頭腦風暴」法的不滿,並且從大家的表態中,整理了一些關於頭腦風暴的吐槽:

有的時候特別安靜,因為——

  • 根本沒人準備,大家都說不出什麼,基本處於冷場狀態,最後啥結論都沒有。

有的時候就只有一部分人在說話,而且——

  • 有些人參與熱情過頭,但沒啥想法,就在一直不停地發表愚蠢見解。
  • 有些人明明有想法卻過於羞澀,不願發言。
  • 每次總有那麼一兩個強勢的人主導發言,其他人插不進話。
  • 觀點和大家不一樣的時候,不太敢講話。

有的時候大家都在說,然而——

  • 老闆無論講什麼,其他人都會稱讚「老闆說的對啊」。
  • 說著說著就跑偏了,有的人甚至從來不在一個調上。
  • 聊正題的時候都不吭聲,開始八卦和吐槽的時候又根本停不下來。
  • 挑刺的總比出主意的多,越討論,想法反而越少。
  • 別人侃侃而談的時候,我突然忘記了自己想說什麼。

好不容易有了一些結論,結果——

  • 無論說什麼最後都會因為預算限制被老闆打回來。
  • 老闆一時高興通過了吧,實行的時候又再次遇到各種現實問題。

還在用

這些問題大部分出在,頭腦風暴是一種比較自由和發散的形式,於是人們就會有意無意選擇對自己最有利或者讓自己最舒服的參與方式。比如:

  • 好好準備和不準備都能混過去,為啥要辛苦準備?
  • 有機會由著自己的性子說話,那就說唄。
  • 反正是自由討論,可以不用想得很清楚,隨便聊就行了。
  • 不說話好像也不會被打,那就不說,省得丟人。
  • 大家都在奉承老闆,我也順便奉承兩句。

其實,頭腦風暴討論中的規則、秩序,還有主持人都很重要。不過這種方法某種程度上被濫用了,甚至被等同於「自由討論」或者「隨便聊聊」。

還在用

Fastcodesign 的一篇報道也提出頭腦風暴法並不好用,並且推薦了一種叫做書面頭腦風暴法 ( Brainwriting ) 的方法。

和頭腦風暴不同的是,大家不用七嘴八舌地說自己的想法,而是要把觀點寫在紙條上,然後互相交換,每個人看過其他人的紙條之後,再繼續補充自己的觀點,最後把所有人的觀點匯總。

在此前的各種研究中,人們發現這種方法比傳統的頭腦風暴和獨自工作都更有效。

當然也不一定要全程保持沉默。研究者找了 57 位公司職員,讓他們分組嘗試這種方法的不同形式。最後提出一種據說效果更好的形式:先給 8 分鐘讓大家各自寫下想法,再給 3 分鐘討論,再讓大家各自繼續寫下新想法,交替著來幾次。

實驗的結果當然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果對書面頭腦風暴法感興趣,你可以嘗試搜索更多操作細節。


還在用

和形式活潑的頭腦風暴比起來,書面頭腦風暴的好處大概在於,人們犯懶、由著自己的性子說話或不說話、隨大流表態的機會都變少了。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讓我們頭腦風暴一下,看看還有哪裡還能「結」出新花樣吧?
頭腦風暴法:一種苦心反做無用功的可能
頭腦風暴:怎樣做才有效?
一圖告訴你如何更好的防範突如其來的風暴!
這麼難寫的高考作文題,我用竟然用劇照答完了!頭腦風暴了一把
這場超級「頭腦風暴」可能影響你今後旅行,看不看由你!
如何頭腦風暴你的交互創意?
風暴英雄要火!我來告訴你們MVP究竟是怎麼算的!
一想你就平衡不了,我關燈還是關不掉這風暴,心一跳,愛就開始煎熬
「頭腦風暴」畫家筆下的未來武器什麼樣?
這一場風暴,你和我無法逃脫!
日本洗腦神曲掀起一股「萌風暴」,我不信你沒聽過!
站著進行頭腦風暴會更有效嗎?
爐石亂斗異乎尋常的法力風暴,現在誰才是臉帝?
當你的《子彈風暴》無法運行時,可能是另一款恐怖遊戲在搗鬼
想在狂風暴雨中依然堅挺,雨傘就買這些
像蝴蝶一樣振動翅膀吧,誰知道會不會引起一場風暴?
怎樣的設計才能保證玻璃幕牆在狂風暴雨的撕扯中巋然不動呢?
趣動圖:狂風暴雨也要娶你,風裡雨里我來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