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容易讓新生寶寶受傷的生理現象

容易讓新生寶寶受傷的生理現象

初為父母的,因為沒有養育經驗,不知道孩子哪些正常哪些不正常,再加上有些地方還存在陋習,常常把新生兒一些正常現象當病症去「治療」,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比如下面這種。

容易讓新生寶寶受傷的生理現象


這種病例並不少見,以前我也收治過不少,我在微博上也說過多次,但顯然還不夠。為了減少讓這種悲劇更少一點,再重推一下這篇文章,希望有更多的家長知道哪些是容易被誤判的新生兒生理現象。


一、胎脂


初生時,足月的孩子身上皮膚覆蓋一層白色皮脂,這種胎脂有保護皮膚的作用,生後會逐漸自然脫落和消失,不需要特意去清洗,更不能用硬物去刮除,以免損傷皮膚。

容易讓新生寶寶受傷的生理現象


二、皮脂腺增生


受母體性激素的影響,新生兒的前額、鼻子、上唇、面頰等處可見增生的皮脂腺,多於生後數周內逐漸縮小並消退,不能去擠壓,否則容易誘發感染。

容易讓新生寶寶受傷的生理現象


三、粟粒疹


為皮膚表面白色的小囊腫,直徑1-2毫米,內含多層角化物質,多見於顏面部,各年齡段都可出現,但新生兒更常見,大多可以自行消退,不需處理,大孩子如果持續不消退可以讓醫生挑破排出內容物。

容易讓新生寶寶受傷的生理現象



四、馬牙或板牙

性質和粟粒疹類似,只是位於牙齦或上齶中央,大多可以自行脫落,不需特殊處理。民間有「挑馬牙」的習俗,容易導致感染,也是需要鄙棄的陋習。

容易讓新生寶寶受傷的生理現象



五、蒙古斑

新生寶寶在軀幹、臀部、四肢有些青色斑,好發於東方人,為特殊色素細胞沉著所致,大多數在一歲以內會逐漸漸退。在國外有被誤認為家庭暴力導致的淤青。

容易讓新生寶寶受傷的生理現象



六、新生兒毳毛


新生兒出生時全身有許多體毛,背部較明顯,稱為毳毛,會逐漸自然脫落,有的地方習俗要刮毳毛稱為刮「豬毛風」,同樣容易孩子的皮膚毛囊受損,導致感染。


七、螳螂嘴


新生兒兩側頰部有隆起的脂肪墊,有利於吸吮乳汁,也不可挑破以免引起感染。


八、乳腺腫大


受母體帶來的激素影響,有些新生兒乳腺會腫大,甚至會少量分泌乳汁,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不是什麼疾病,會隨著激素的代謝而消失。擠壓乳腺可能增加感染風險,導致前文提到的那種現象,嚴重的甚至引起全身膿毒血症。


九、陰道出血


同樣是因為母體激素的影響,出生後孩子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子宮黏膜失去了雌激素的作用,因而脫落出血,也叫「假月經」,這種是出生後短期內現象,如果出血量比較多,或者持續時間長,那就需要找醫生檢查一下有沒有別的問題。


希望新手父母們和長輩們能認識這些新生兒的正常現象,共同破除這些陋習,也可以傳播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看到,讓更多孩子免受不必要的傷害。(本文首發於2014年,題圖來自pixabay)


作者簡介:深圳市兒童醫院副主任醫師,先後從事新生兒、兒童保健專業。

容易讓新生寶寶受傷的生理現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兒外科裴醫生 的精彩文章:

孩子肚子痛,父母怎麼辦?
他吃什麼奶粉?
我的書要上市了
「肋外翻」需要補鈣嗎?
孩子的那點屁事

TAG:小兒外科裴醫生 |

您可能感興趣

新生兒常見的特殊的生理現象
新生兒生理現象,隱睾三兩事
新生兒常見的5種生理現象
新生兒這幾種生理現象,別誤解了寶寶
新生兒的特有生理現象如何護理
容易讓新生兒受傷的十個生理現象,月嫂是如何辨別和正確處理的
新生兒生理現象,乳房增大、凹陷怎麼辦?
盤點新生兒的一些特殊生理現象
8大新生兒生理現象,應該如何處理?
新生兒常見的生理現象,新手爸媽別被嚇到!
新生兒有哪些特殊的生理表現
新研究:大姨媽讓人痛不欲生 治療生理痛有可能
明白了生理養生、心理養生、哲理養生三理養生觀,想不長壽都難!
什麼是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寶寶出生後必須要重視的五種生理現象,寶媽可不要大意
不要擔心,這些都是寶寶的生理現象!
十二生肖中,這四大生肖容易實現人生理想,天生富貴命,註定飛黃騰達!
新手爸媽須知:新生兒常見5種生理現象
新生兒常見的7大特殊生理現象,早知道不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