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和火災後的莎士比亞、湯顯祖聊了聊

和火災後的莎士比亞、湯顯祖聊了聊

和火災後的莎士比亞、湯顯祖聊了聊



莎士比亞(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和火災後的莎士比亞、湯顯祖聊了聊



湯顯祖(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莎士比亞與湯顯祖有諸多奇緣。湯顯祖大莎士比亞15歲。湯顯祖中了秀才,入讀「縣學」的第二年,莎士比亞出生。莎士比亞只上過「鎮學」——斯特拉福德鎮的國王新文法學校,憑藉父親的鎮長或者市政官的身份他可以免費上學。

(湯顯祖上過「大學」南京國子監,讀過三次。莎士比亞18歲結婚,所以不可能上大學。牛津和劍橋不接受已婚的學生。)


湯顯祖49歲辭官歸里,回到家鄉臨川古城。莎士比亞也是49歲回到故鄉小鎮斯特拉福德定居。湯顯祖回鄉自建宅邸自稱「沙井新居」,內有玉茗堂、金柅閣。莎士比亞在斯特拉福德購買的全鎮第二大的豪宅,自稱「新宅」。


湯顯祖回鄉當年動手寫定《牡丹亭》。第二年,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玉茗堂首演《牡丹亭》。8月14日,那一天是湯顯祖五十大壽。


同年,莎士比亞作為股東的環球劇場在泰晤士河南岸建成。環球劇場開張的大戲是莎士比亞的《裘力斯·凱撒》,莎士比亞的第一部羅馬題材劇。首演時間是1599年6月21日,那一天恰好是夏至。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江西臨川的沙井新居大火,玉茗堂書畫盡毀;倫敦的環球劇場大火,劇場毀滅。

以下對話為虛構,但均以史實為依據。


時間: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


背景:湯顯祖的玉茗堂、莎士比亞的環球劇場先後大火。


火災後幸虧手稿還在


南方周末:

驚悉莎翁和繭翁(湯顯祖晚年自號「繭翁」,意為繭中之翁)遭遇火災,請問身體可好、災情如何?


莎士比亞:


火源偏偏是我的戲。也許劇名起錯了,《一切皆真》,或者改作《亨利八世》就無事了。劇場盡毀。沒有人受傷。只有一位看客的褲子著火,幸好他急中生智用啤酒熄滅了火。劇團的戲裝大體保住。劇場正在籌劃重建。作為股東,我將拿出五六十鎊。


湯顯祖:

鄙宅受損不大,但是玉茗堂的書畫盡毀,最為痛心的是我珍藏多年的褚遂良摹本《蘭亭序》。


兩位的手稿是否受損?此前是否刊布?


手稿歸屬劇團。劇團救護得力,不曾受損。劇本在倫敦街頭多有售賣。大體跟我不相干。本人手訂的著作只有3本詩集。劇本要它在劇場活吧。詩集倒是我的切身所在。第一本《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印了11次,給我贏得的聲譽超過我全部的戲劇。《十四行詩集》我最為在意,但是問津的人最少。


手稿尚在。早已刊刻,受損也無關緊要。《玉茗堂文集》在南京刊刻。平生可堪告慰。老夫也有三卷詩集。流傳後世則必定是「臨川四夢」。


不歌不舞不成戲


中國戲劇都是歌唱體。戲劇叫戲曲。作劇的叫「作曲」,表演的叫「度曲」。莎翁的戲劇都是話劇,不歌不舞嗎?


不歌不舞不成戲。環球劇場開場必有樂隊的演奏,正劇結束有20分鐘的快步舞。我給哈姆雷特、伊阿古都寫過一段唱。苔絲德蒙娜有唱歌,奧菲利亞有歌唱。


莎翁的戲中,唱歌最多的當然是小丑。


羅伯特·阿明加入劇團,成為環球劇場的首席小丑之後,我給他添寫過很多歌唱。《皆大歡喜》是我的劇作中歌唱最多的。《冬天的故事》有6首歌,5首是阿明所唱。你可以理解這齣戲很像音樂劇。《第十二夜》阿明唱了4首歌,3首在全國流行。


繭翁的傳奇引發過一場大爭議。在曲詞之間,您是寧願保護曲辭,而不肯俯就曲牌的嗎?


老夫的確說過極端的話。「不妨拗折天下的嗓子」。曲文以意趣神色為主。這四樣到了,尚可有麗辭俊音可用。爾時哪能一一顧及九宮四聲?如果必定按字揣摩聲韻,勢必牽強,恐難成句。


《牡丹亭》受人改竄,老夫著實不滿,特意叮囑戲班,要依我原本,別家改竄,切不可從。雖是一二字以便俗唱,卻與我原作的意趣大不相同了。


一個收入可觀一個略有薄產


繭翁的傳奇都是長篇,長達幾十齣。《牡丹亭》問世至今,礙難全本搬演。莎翁的戲都是寫給自家劇團的,必然都是切合劇場的吧?


劇團拿到本子,難免要添加取捨。我也是上台的人,自然理解。我也曾一意孤行,只求寫得痛快。《哈姆雷特》之長,有四千多行,全本演出,要4個半小時。環球的日常戲碼只有兩個小時。環球開場是下午兩點或三點,演不成夜戲的。


繭翁可知《牡丹亭》全本的下落?四百年間,市井所聞所知不過寥寥幾折。


全璧已經付諸版籍,老夫已然無憾。五十之年,玉茗堂連演十餘天,牡丹亭一一唱過的。


兩位弄筆作劇,是否都曾上台一試身手?


我原本就是舞台出身。劇團的演員表上亦有我的名字。我自謂不是最好的表演者。我最好的表演,是哈姆雷特中的鬼魂,冤死的國王。湯先生可曾上台?


我自然是好戲之人。少兒時就讀竟了家藏的千種元人院本。當年遊學南京國子監,跟一幫朋友彈琴拍曲,硬生生敷衍一出《紫簫記》。有朋友客串霍小玉。我只是一個捉刀人。不過看戲多年,寫劇多時,俟《牡丹亭》寫定,手拿檀板,為小伶們說說戲,拿捏身段,教教歌唱,還是使得。我的戲,我知道分寸。


繭翁可曾豢養家班?


老夫蹭蹬窮老,微官拋去路難行,白頭還是債隨身,哪裡養得起家班?請到玉茗堂演唱的戲班,都是宜黃的伶人。宜黃近臨川。老夫曾受宜黃伶人的信託,為之做過一篇《廟記》。


莎翁身兼劇團股東,又是環球、黑衣修士兩家劇場的股東,收入尚屬可觀吧?


做演員有台上風光,有台下難堪。做了股東自然多些金錢的進項。所以退休還鄉,還可以置辦些地產,養護家人。我早有退休之念,這次火災之後,我打定主意要出賣股權,退隱回家。


莎翁在家鄉置辦地產就耗資五百餘鎊。可否請教,您年入多少?


粗粗算來,劇團的有70鎊,環球劇場的有25鎊,黑衣修士有90鎊。環球的散席1便士,樓座兩三便士。黑衣修士劇場的樓座可以到6便士。自然收入高一些。


繭翁在戲上可有收入?


微乎其微,不足掛齒。老夫回鄉,寫戲四年,弄戲十五載,都在興趣耳。老夫做微官十五年,宦囊羞澀。養家糊口,不過略有薄產,做些應承文字,得些潤筆銀兩。


「老夫倒是見過幾個洋人」


莎翁的舞台有羅馬、威尼斯、維羅納,有加勒比海、埃及、希臘。您本人是否曾經行走世界?


我只是紙上的旅行家。一生足跡不曾離開英格蘭。義大利的教士、丹麥的國王、西班牙的大使,我倒是一一見過。本·瓊森笑話我,「懂得一點拉丁文和一丁點希臘文」。他沒說錯,但是我翻爛了英譯的《希臘羅馬名人傳》。我的三部羅馬戲都仰仗於普魯塔克。


繭翁曾經南下,最遠到過海南島。一生流離尚在大明的版圖中吧?


老夫倒是見過幾個洋人。在端州肇慶見過兩個傳教士。在澳門看過洋寺廟。所以《牡丹亭》添加過通事和洋番。老夫心中歷歷,到底都是中國事情。


再悲傷的戲也要歡快的結局


繭翁改定《紫釵記》的那年,莎翁作《羅密歐與朱麗葉》。莎翁《哈姆雷特》問世那年,繭翁作《邯鄲記》。繭翁寫的是臨川四夢。莎翁不僅寫過一出《仲夏夜之夢》,也寫過很多夢。


我給羅密歐寫過一個最好的夢,也是最殘酷的夢。「我夢見我的愛人,來看見我死了。她吻著我,把生命吐進了我的嘴裡。於是我復活了,而且我變成了一個君王。」這是好夢,是死去活來。可惜這個夢是反的。第二天發生的事,是活者死去。


天下的女子,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即死。死後三年,尚能在幽冥中追求其夢中人而復活。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難道還少夢中之人嗎?


「構成我們的料子也就是那夢幻的料子。我們短暫的一生,前後都環繞在酣睡之中。」這是我《暴風雨》中的台詞。


《牡丹亭》以婚禮告終,莎翁多部戲也是婚禮結束。是否東西方人普遍喜歡大團圓?但是英國人的悲劇耐受性更強一些?


論到大結局,《牡丹亭》固然是《圓駕》,《南柯記》卻是《情盡》。《紫釵記》固然是《劍合釵圓》,《邯鄲記》卻是黃粱夢醒一場空。


再悲傷的戲結束,環球劇場都會有20分鐘的「快步舞」演出。沒有喜劇的熱鬧,倫敦人不會散場的。


《哈姆雷特》的第二版,我曾經讓王后站在王子復仇的一面。不過,我放棄這一處修改,否則《哈姆雷特》不會成為一部同時在牛津和劍橋上演的戲。


宮內大臣供奉劇團成為國王供奉劇團之後,我一度被稱為「友善的莎士比亞」。當悲傷的氣氛令人鬱悶的時候,馬上會有令人捧腹大笑的事情發生,所有人都開心,包括國王。


新國王登基那年,《奧賽羅》在宮廷演出3天。悲傷不會影響喜慶的大氣候。《麥克白》是我最短的戲。大結局是反賊死亡,班柯家族接位。班柯是新國王的先祖。也許只有《李爾王》是我最殘酷的戲。但是殘酷,是倫敦生活的常態。倫敦橋總是插滿了叛國者的頭顱。


《亨利八世》的結束是伊麗莎白公主的洗禮盛典。「她給所有的王子們都樹立了榜樣。」「在她的統治下每個人都不愁吃穿,與鄰居朋友們唱著歡快的歌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周末 的精彩文章:

400年里這次打了個平手 倫敦西區的中國故事
《水滸》里的人情
追念頡剛先生
欲「生前退位」,200年來第一遭 日本天皇以「退」為進?
一個貴族家奴在唐朝的一天,從凌晨3點的長安城說起

TAG:南方周末 |

您可能感興趣

莎士比亞的骨,黑澤明的魂
莎士比亞·愛燒熱泉水,泉水冷不了愛情
《空王冠》背後的莎士比亞
騎摩托去非洲:睜眼狂風暴雨,過海後遇見莎士比亞寫的丹麥城堡!
莎士比亞說:古典才是永久的時髦
你真的知道莎士比亞和瓊瑤的區別嗎?
湯顯祖,東方的莎士比亞,做官也任性
諾拉和愛德華·賴森講座:莎士比亞、牛頓和貝多芬不同的創造模式
湯顯祖與莎士比亞:同途異運兩文豪
王者榮耀:貂蟬皮膚仲夏夜之夢的細節,對莎士比亞的致敬
從吳亦凡、趙薇,到莎士比亞都沒法抗拒的時髦圈套,火了幾千年!
從莎士比亞到福爾摩斯,尋找大英圖書館的珍寶
FA:聖杯大戰最好看的莫過貞德和莎士比亞相遇!黑歷史滿滿!
當莎士比亞不小心穿越到烏鎮,夢幻的一幕發生了
莎士比亞的經典實在太讓人喜歡了!
和莎士比亞的365天——莎翁和他的故事
從學術視角回看湯顯祖與莎士比亞
寫《使女的故事》的阿特伍德,前不久改寫了莎士比亞的《暴風雨》
從吳亦凡、趙薇,到莎士比亞都沒法抗拒的時髦「圈」套,竟然火了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