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夏展:高端垃圾場
「他來了,開了一槍」
「夏展」(Summer Exhibition)一直是英國皇家學院每年掛曆上的盛事,自1768年夏天開展至今,已連續舉辦248屆。這是面對公眾開放接收作品的最古老的展覽之一。
夏展由Varnishing Day開始(Private View),畫家們往往會在這一天來到皇家藝術學院的展廳里,審視一下別人都展了什麼東西,給自己的作品添加最後幾筆修改,迎接一周之後面向公眾正式開放的日子。
1832年的Varnishing Day,有一次緊要的擦槍走火。 那一年的夏展焦點,是皇家學院兩位院士:康斯特博(John Constable, 1776-1837)選擇展出作品The Opening of Waterloo Bridge,對面掛著透納[ 朱光潛在西南聯大講英國美術史,說:「在透納之前,泰晤士河上不曾有霧」。](JMW Turner, 1775 – 1851)的Helvoetsluys。在V Day這一天,康斯特博早早來到皇家藝術學院依然伏在畫布上,仔仔細細用他獨特的「Constable Snow」的技法(一種反覆、頻繁點出的白色顏料,在觀者離畫作有一定距離的時候,可以用來模擬人看到的反光)來修飾新橋通車當天的盛景。
The Opening of Waterloo Bridge, John Constable, 1817。 Tate Britain, London。
稍後不久,透納也慢慢悠悠來到皇家學院的展館。後來的故事因為被電影《透納先生》拍了出來而被大家所熟知,我在此複述一遍,因為關係到我們後面文章的展開:
透納進了展廳里,和康斯特博互相問好。趴在Helvoetsluys畫布前,在一片陰雲和風暴中,在海面點了一個鮮紅的浮標。
JMW Turner putting on a finishing touch on Helvoetsluys, film clip。
Helvoetsluys, JMW Turner, 1832。 Fuji Art Museum, Tokyo
透納畫完這一筆,一聲不響地離開了展廳[ 電影里他對眾人不屑地唾了一口,很神氣。我沒有找到相關的文獻記錄這個行為。剩下康斯特博站在那裡,筆掉在底地上,臉色慘白地站著發抖。聽到聲音的其他院士們紛紛趕來這間屋子,問康斯特博發生了什麼事。康斯特博指著透納的畫說:「他來了,開了一槍。」(He』s been here, and fired a gun)。
康斯特博如此震驚的這「槍」打在哪裡,我們可以猜測:一個浮標巧妙降低了整幅畫的重心,讓場景在觀者眼裡更為宏大(觀者成為了仰視)。加重了風暴中渺小而搖曳的無力感,或者可能只是一個鮮艷的層次,讓觀者在宏大的敘事中有了一個可靠的抓手,一個安放視線的有效前景。





TAG:雅昌藝術網 |
※學院派:中國九大美院畢業展優秀書畫作品集
※英國皇家海軍工程學院
※「佛霓裳——韓佳茜絹本繪畫展」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英倫藝術殿堂-皇家音樂學院
※中國那特藝術學院開啟國際藝術在線教育
※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展海量圖集
※五月光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校友作品展登陸國展美術中心
※黑山學院:二戰流亡藝術家的伊甸園
※美國科學院:中國一新型武器 讓全世界武器都成垃圾
※蘋果產品設計師擔任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新院長
※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青年教師作品展
※法國勒芒高等美術學院
※趙瑾雅 中國美院手工藝術學院玻璃藝術金獎‖杭州藝術家地圖076期
※「藝術產業園區的轉型升級與國際合作」 ——第二屆藝術產業園區發展論壇在中央美術學院正式開幕
※鏈尚網第二家「校園布舍」進駐中國美術學院
※世界最佳攝影:菲律賓貧民窟、穆斯林集會、中國佛學院
※英國倫敦時裝學院 &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全球時尚CEO》倫敦班
※英國倫敦時裝學院 &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全球時尚CEO》倫敦班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張首晟:人工智慧的三大發展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