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結石身後的腫瘤——膽囊癌
一說起膽囊疾病,大家通常想到的就是膽結石,膽囊炎之類的慢性病,很少有人知道,膽囊還會生癌。
膽囊癌是一種侵襲性很強的惡性腫瘤,死亡率很高,5年生存率
發病因素
1、膽囊癌的病因尚不清楚,臨床觀察膽囊癌常與膽囊良性疾患同時存在,最常見是與膽囊結石共存,多數人認為膽囊結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2、膽囊息肉與膽囊癌也有一定關係,息肉的大小與癌變之間有一定相關性,直徑大於1.2cm的息肉癌變率明顯高於直徑小於1.2cm的息肉。
3、膽囊癌的發病也有一定的職業特點,印刷業、金屬製造業、橡膠製造業高發,其共同暴露點是芳香族化合物。
4、膽囊癌的發生與過多地攝入總熱量和碳水化合物有關,而纖維素、維生素E、蔬菜水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膽囊癌的發生。
常見癥狀
膽囊癌發病隱匿,並無明顯特異性癥狀,很容易被忽視。因此,對於膽囊區不適或疼痛的病人,特別是有膽囊結石、炎症、息肉者的患者,出現如下癥狀時候,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1、右上腹疼痛:右上腹不適,繼之出現持續性隱痛或鈍痛,有時伴陣發性劇痛並向右肩放射。
2、消化道癥狀:消化不良,厭油膩,噯氣,胃納減少,噁心嘔吐,並常有食慾減退。
3、黃疸:由於癌腫的擴散,約有1/3~1/2患者出現黃疸。少數病人的黃疸為首發癥狀,多數黃疸出現在疼痛之後,黃疸呈持續性,進行性加重,少數病人表現為間歇性黃疸。
4、畏寒、發熱:多出現於癌腫晚期,25.9%的病人出現發熱,並可有高熱持續不退。
5、右上腹腫塊:病變發展到晚期,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現腫塊,,有的部分質地堅硬,並可有結節樣感。
6、消瘦:多數病例表現逐漸消瘦,體重減輕,乏力、呈現惡病體質。
如何診斷
1、B超檢查:B超檢查簡便,無損傷可反覆使用,其診斷準確率達90%以上,為診斷膽囊疾病的首選檢查方法。超聲可以明確地觀察到膽囊病變的大小,是否有明顯的淋巴結轉移,以及肝臟是否受累。
2、CT掃描:CT掃描對早期膽囊癌的診斷不如超聲檢查。但對於已經超聲檢查發現高度可疑膽囊癌的患者,增強的CT檢查是有必要的。
3、核磁共振檢查(MRI):MRI一般不做為膽囊癌的首選或者必要檢查項目,只是在需要判定病變是否累及肝臟或者當患者出現梗阻性黃疸時可以考慮做MRI。其準確率與CT相似,但具有無射線損傷的優點,可以多次重複檢查。
4 、實驗室檢查:當膽囊病變出現癌變時一般會伴隨著腫瘤標記物水平的升高。檢查血清腫瘤標記物(CEA、Ca125、Ca19-9、Ca724、Ca153等)是否升高有助於對膽囊癌進行定性診斷,但早期的癌變可能並不表現出升高,或者當合并有其它消化道疾病及某些腫瘤時該檢查會有假陽性結果出現。
治療手段
1、手術治療 膽囊癌病人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然而大多數病人在手術時發現其癌腫已不可能被切除或僅能做姑息切除。
2、放療 膽囊癌對放療有一定敏感性,為防止和減少局部複發,可將放療作為膽囊癌手術的輔助治療。
3、化療 膽囊癌對各種化療藥物均無不敏感,很難觀察其療效,但近年來隨著化療藥物不斷開發臨床大量研究,對於根治術後化療和不能手術者,或術後複發的患者,化療都有一定的療效。
4、其他治療 包括介入治療、免疫治療等,雖難以達到治療目的,或可改善病人狀況,減輕痛苦,延長生存時間。
預防方式
鑒於膽囊良性疾病與膽囊癌的關係,一般認為應對膽囊癌高危人群採取預防措施:
1、40歲以上癥狀明顯的膽囊炎,膽囊結石,特別是結石直徑大於3cm,膽囊壁明顯增厚萎縮,或「瓷化」者,應切除膽囊。
2、曾因急性膽囊炎,膽囊結石,壞死而行膽囊造瘺者,若無禁忌,應爭取早期切除膽囊。
3、膽囊良性腫瘤如腺瘤,腺肌瘤應定期檢查或及時切除膽囊。
4、對於有膽囊管畸形,胰膽管匯合異常,先天性膽管擴展,長期潰瘍性結腸炎以及長期接觸化學致癌物者,應定期觀察膽囊的改變。
招聘:




TAG:斗瘤 |
※馴服腫瘤血管,餓死腫瘤細胞——談談結直腸癌中的抗腫瘤血管生成靶向治療
※肺腫瘤就是肺癌嗎
※膽結石中「沉默的殺手」最恐怖!——一位腫瘤醫生的肺腑之言
※肝囊腫和腫瘤的區別
※膽腫瘤是什麼癥狀
※腫瘤也分好壞,莫搞混腫瘤與癌症
※體寒是癌症的溫床,而腫瘤的剋星居然是它
※血糖與腦腫瘤之間的關係
※體寒是癌症的溫床,而艾灸是腫瘤的剋星!
※懷化男子膽管被「鼻涕」一樣的粘液堵塞!一查竟是腫瘤分泌的!
※胃間質瘤與其他胃腫瘤的鑒別
※體寒是癌症的溫床,而腫瘤的剋星居然是它!
※腦腫瘤研究取得新突破,重組後的皮膚細胞使小白鼠的腦腫瘤縮小
※腫瘤康復者腰酸背痛以為癌症複發,檢查後的結果讓她欣喜
※肺上長了腫瘤是肺癌嗎
※身體突然出現這種癥狀,當心可能是糖尿病、腫瘤引起的!
※【最新情況】腫瘤女生映雪肚上巨瘤已切除,但胰腺里的腫瘤不能動!
※體寒是癌症的溫床,而腫瘤的剋星居然是它……
※放臭屁的蟲,可治腫瘤、皮膚病,我捉後悲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