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宗薩仁波切《八萬四千問》二:佛教是獲得解脫和自由之道

宗薩仁波切《八萬四千問》二:佛教是獲得解脫和自由之道

宗薩仁波切《八萬四千問》二:佛教是獲得解脫和自由之道



那些相信萬能力量的人相信一切都依賴其他人控制,而不在自己掌握;而那些只相信物質主義的人相信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這兩種誤解都會導致痛苦。

如果我們擁有出離心,事實上它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幫助我們更加珍視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家庭、朋友、財富,乃至小小的一杯茶。這是因為,一個有無常觀的人每次品茶,都好像是品人生的最後一杯茶,因而會倍加珍惜--主題推薦


認識佛教,佛教是獲得解脫和自由之道


1. 為什麼我在這裡?我是怎麼成為現在的我的?為什麼我對某些人和事物有強烈的好惡,而對其他的人和事物卻漠不關心?為什麼我是中國人而不是阿拉伯人,為什麼我選擇出生在北京而不是摩洛哥?為什麼我甚至有「心」?總之,佛教怎麼解釋,為什麼事物是現在這個樣子?


佛教認為,我們以這樣的形態存在,事物以這樣的形式呈現,是因為數以億計的因和緣,每個因緣又有其自己數以億計的因和緣。所以即便我們誕生在同樣的家庭和環境中,也會有數以億計不同的因和緣,使得一些人害怕蜘蛛,可把龍蝦腿塞進嘴裡時卻沒有任何不安;使得一些人看到鮮血就眩暈,卻把生魚片視為無上美味。

但是有一個因我必須單獨強調,那就是我們的心識。這是最大的一個因。如果沒有心識,就不會有生命,也就無法體驗其他因帶來的負擔與快樂。


2. 仁波切,有些相信萬能力量的人對佛教中因果與緣起的概念持懷疑態度,您對此有何看法?


對於相信存在一種萬能力量的人來講,萬能力量本身就是因緣——雖然在究竟意義(勝義諦①)上,那可能是他們相信的唯一的因緣。當然,在相對意義(世俗諦)上,我不認為他們的意思是,當煮蛋的時候,在煮蛋這件事中存在一個上帝或萬能的力量,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只需要向上帝祈禱蛋被煮熟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加水、點燃氣,或者創造其他煮蛋的因和緣。


不同的人總會信仰不同的對象,他們各有自己正當的理由。不同的人也會對其他人的信仰抱有懷疑,他們也有自己正當的理由。對於佛教徒來講,相信萬能力量是一切事物發生的因,這種觀點是非常可疑的。佛教徒不願意認為萬能力量在背後操縱一切,因為佛教徒會想,如果萬能力量有那樣的能力,那麼他也一定有慈悲。為什麼他還讓我們痛苦?他不是慈悲的嗎?因為有能力,他應該解決所有的問題,而不應該坐視我們的痛苦。所以佛教徒更願意相信,萬能力量不是導致一切的終級的因,事物的出現與消失是由於無數的因和緣。


對於一個佛教徒來講,萬能力量的創造者是人自己的心識——就是前面我提到的那個心識。因為我們的心識相信萬能的力量創造了我們,於是我們認為上帝存在。所以其實是我們創造了上帝,然後再把創造我們這件事歸功於他。

3. 沒有宗教信仰或者崇尚物質主義的人也不相信佛教中因和緣起①的概念,您對此有何看法?


沒有宗教信仰或者崇尚物質主義的人並不是不相信因緣,只是他們對於因緣的理解有限,因而只相信自己看得見摸得著的因緣。他們不能接受全部的因緣,那是小小的心識弄不懂、想像不到,也夠不著的。換句話說,他們或許能理解經歷了家庭悲劇的兒童為什麼長大後會變得抑鬱,但他們不會去想這個人最初為何選擇出生在那樣的家庭。


再比如,父母送孩子去上最好的中學或大學,希望最後孩子能找份好工作。父母們相信自己已經盡一切可能來創造有利條件——有利的因緣,但很多時候,孩子依然沒能找到好工作,或者第一天上班就被診斷出胰腺癌。父母或許會認為這很不公平,他們會痛苦,會怪罪他人,或許還會變得憤怒,儘管自己都不知道為了什麼而憤怒。這說明他們忘掉了隱性的因和緣,那些因緣可能是在過去世中累積的。


所以,僅僅片面地而不是完整地理解因緣,使得人們陷入各種各樣的希望與恐懼之中,並最終引向痛苦與悲傷。


我有個澳大利亞朋友,她是位堅定的女同性戀者,也是女權主義者,性格強勢,思想活躍。有一次她來不丹看我,我在那裡有位侍者,是個年輕羞澀的不丹男孩,他很少和別人交往,從來都不外向,當然不是討女孩子喜歡的男生。那時候我旅行在外,回到不丹以後卻找不到那位侍者,因為他和這位女同性戀者成了情侶。幾個月之後,她甚至懷了他的孩子。漸漸地,她的髮型、香水、穿著打扮等都從以前簡練的男孩子氣變得很女性化。

所以,我們無法知道什麼樣的因緣在等待著我們。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就在生命的下個路口。對於普通人的心識來說,因緣是無法預測的。


4. 可否請仁波切解釋一下緣起性空,以及佛教中空性的概念?


不論你是否相信,完全徹底地理解因、緣和果就是理解空性。因為當你完全理解了因緣,就會認識到沒有獨立的、萬能的、初始的因。


把三四根木棍立在一起,頂上放塊木板,這時如果再在木板上放只杯子,突然間那東西就成了桌子。如果你坐在上面,它就成了椅子,而桌子突然不復存在,正像它突然出現一般。

所以桌子或者椅子都是暫時性組合在一起的,然而,除了這樣暫時而轉瞬即逝的聚合物之外,沒有一個初始的桌子或椅子。


那些相信萬能力量的人相信一切都依賴其他人控制,而不在自己掌握;而那些只相信物質主義的人相信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這兩種誤解都會導致痛苦。


然而因緣不是很容易搞懂,所以人們總是不情願去深層次地理解因緣。因為當你越來越深入接近因和緣的真相,就會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一個明顯的事實——沒有一個真正存在的、究竟的因和緣。這樣的認知使我們更加接近佛教空性的概念。


我推薦大家看一部叫做《羅生門》的日本電影,是黑澤明導演的作品,從不同人的視角講述同一個故事。因為有不同的因和緣,所以沒有一個故事是完全真實的。基本上這就是我們的情況。由此可以說明,緣起和空性是同義詞。


5. 佛學中是怎麼解釋宇宙起源的?


在非正式的對話中,通常我們能夠討論起源,也能夠討論終點。但是當你加上「宇宙的」、「最初的」、或「終極的」這類詞語的那一刻,換句話說,當你想知道「究竟的起源」和「究竟的終結」那一刻,那麼在佛學裡,因為時間是相對的,所以沒有「究竟的開始」和「究竟的結束」那樣的事情。


這類對話變得非常複雜,因為你身處可講、可聽、可想、可描述的世界,卻在嘗試著去講那些不可講的,聽那些不可聽的,想那些不可想的,描述那些不可描述的。所以,當你試著討論或思考那些不可討論或思考的事情時,總是會出現問題。


此外,當我們討論不可說或不可描述的事物時,就已經造成了一種神秘感,然而事實上並沒有什麼神秘的事,只是簡單的未經加工的真理。但是因為我們人類無法直接看到真理本身,我們能嘗試理解未經加工的真正的唯一辦法就是通過貼標籤。這個悖論在偉大的道家經典《道德經》中被精確地表述為「名可名,非常名」,這表明我們人類熱愛命名。


在佛教里,我們也給這種樸素、未經加工的真理貼了個標籤,叫做「法身①」。你可以認為法身是神話般的、神秘莫測的,但事實恰恰相反,法身只是一個簡單的真理。


因為神秘有「很難」或者「不可理解或解釋」的含義,使得法身看起來可能像是個神話。但事實是,法身就在你眼前,甚至要碰到你的鼻子了。我能說的就是這些了。那些問「什麼是一切的起源」的人必須記住,有一個世俗諦(相對真理)的領域和一個勝義諦(絕對真理)的領域,他們不能身在世俗諦而期待一個勝義諦的答案,反過來也不行。


6. 用物質主義的方式來探索因緣會誤導我們嗎?


絕大多數中國人並不是一點兒都不相信因緣,而是只相信自己能夠明顯感知的物質的因緣。


所以他們相信,如果有很多錢,或者有個好丈夫,或者晉陞為高官,你就會幸福。但事實並不總是這樣。很多有錢人沒有時間欣賞金盞花美麗的黃顏色:一個好丈夫可能有勃起障礙;一個有權有勢的高官可能有具「壁櫥里的骷髏①」,日後將會回來纏擾他。


所以,他們必須認識到,物質主義的遊戲永遠無法真正地根除不安全感。這可能有點難以理解,因為不知為何我們有種盲目的概念——有錢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表面上看,這或許暫時看上去是真的,但是如果你太過屈從於物質的誘惑,意味著你的信心是建立在不確定的、隨時可能變化的事物之上。


我的一個學生曾就讀於一所高雅的英國學校。她很漂亮,很我男孩兒喜歡她,努力想引起她的注意。一次她來看我,有位家境富裕的仁波切的兒子徹頭徹尾地愛上了她。他開著華麗而俗氣的車,舞動著路易威登的包,把勞力士錶換成了百達翡麗,非常努力地通過這些來向她獻殷勤。但是這些恰恰和她喜歡的相反,因而讓她畏縮不前。她寧願和會讀莎士比亞的書、會聽瓦格納的歌劇,並且能夠討論生活中錯綜複雜的事情的人約會。這清晰地表明,如果你變得太物質主義,你就總會有種自卑感。


我去過中國幾次,對中國的文化、傳統、哲學、醫學和武術滿懷敬畏,它們是如此壯麗深邃、包羅萬象,而且超越時間、令人陶醉。同時我也禁不住想,只要現代中國人仍然把自己的優越感建立在過去的成就之上,就表明事實上他們可能有嚴重的自卑感。畢竟,中國人穿的牛仔褲、嚼的口香糖、吃的三明治,以及現在聽的搖滾樂和流行歌曲,沒有哪一樣是源自中國的。


同樣,閃亮的購物中心及那裡出售的商品甚至模特兒都是西方風格的,彷彿是說中國的男孩和女孩沒有好到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為服裝做模特兒。事實上,我看到中國的男孩女孩盡最大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像西方的男孩女孩,甚至到了節食和做整形手術的程度。這種模仿大概很難使未來的中國人發展出真正的自信。


這麼說不一定對,但我認為沒有任何一個中國流行歌手在中國之外有真正的影響力。我的意思是,你從不會聽到哪首中國流行歌曲在紐約被廣泛傳唱。反之,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穿牛仔褲、吃肯德基,都在努力拷貝美國的物質主義。我敢肯定不少中國人甚至很欣賞Laly Gaga。讓人難過的是,似乎沒有太多的人對那些真正可以代表美國的品質感興趣,比如創造力、創新性、民主和開放。


只要中國人不能把穿長衫這樣的想法賣給西方人,而是自己幾乎都穿著牛仔褲,中國就輸了這場遊戲,並將總是購買其他人創造出來的產品。或許崇尚物質主義的人現在並不在意,但是將來他們和他們的孩子會受到衝擊。所以,用這種狹隘的物質主義方式來看待因緣不僅是膚淺和錯誤的,而且會帶來相當的痛苦,以及一種令自我貶損的自卑感與匱乏感。


7. 仁波切,雖然佛教正在中國興盛發展,但我們好像已經丟失了自己的社會價值體系。事實上,現在中國內地最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可能就是沒有任何真正的精神道路或信仰體系。


事實上,如果中國人能夠用心地保持文化傳統的話,中國,和其他很多國家不同,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她有著真正良好的價值基礎。我過去對儒家思想持有少許謹慎態度,但現在我認為,儒家思想可以是很好的。


例如,我認為在台灣看到的熱忱、人道、善良和責任心應該歸功於儒家。當你來到西雅圖這樣的美國城市,不到一小時就會聽到追捕罪犯的警笛聲,而在台灣不太會聽到警笛,只有垃圾回收車的悅耳音樂。犯罪率這麼低一定和儒家有關,當然也和佛教有關。


所以中國人應該珍視儒家的價值,但佛教和道家的智慧也不應被拋棄或遺忘。或許政府、知識分子、政治家、商業首腦以及為人父母者有時仍會利用儒學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但看上去他們確實把道家和佛教遺忘了。


現在,有很多的傳言和證據表明中國人正在變得非常物質主義;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動人的故事和事件發生,有的人以驚人的方式幫助他人,尤其是發生地震或洪水等災難時。


這表明中國社會有一種始終存在的人性,我們需要更多地去培植它,例如把這些內容放在學校教材里。在中國,有人買下整個小鎮,然後把它變成文化遺產保護區,這表明他們看到了某些比一味堆砌金錢更有價值的東西。同樣,我也聽說還有不少人去終南山或其他山裡隱居。可能現在你很難相信,但在未來二百年里,將會是這些人把中國獨特的品質與價值繼續保持下去。


我並不反對戴勞力士錶,或購買昂貴的鞋子和皮包。我只是說,中國人也應該播下並培養精神價值的種子。因為如果精神價值缺失,他們就會成為能夠用金錢買到的、膚淺而廉價的人,然後在不知不覺中發展出一個腐敗而低劣的社會。


精神種子可以通過很多小事來完成播種,從品鑒中國茶的香味,到復興古老的隱士文化,等等。


8. 仁波切,可能有這樣一些朋友,他們人非常好,總是儘力幫助他人。但他們覺得不需要修學佛法,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行為已經與佛陀的教法一致。他們可以僅憑著自己善良的心,不修學佛法而得到解脫嗎?


做一個友好、善良、慈悲的人並幫助他人,的確是極好的。但這不是唯一的事,事實上,這並不是佛法究竟的目標。我們修行佛法不僅僅是為了成為一個好人,而為了讓自己得到解脫、了悟真理,然後使得其他人也能了悟真理。畢竟,很多慈悲善良的人不一定都是佛教徒。


事實上,即使在動物中間,你也能見到善良、慈悲和關愛的行為。而有些自稱是佛教徒的人,即便經過了很長時間之後,卻還是既不善良也不慈悲,只是用佛教徒的身份來掩蓋自私的行為。


即便是有時表現得善良而慈悲的人也會發現,一直保持這種狀態並充滿耐心是非常困難的。例如,我自認是相當有耐心的,但巴黎的計程車司機以世界最差聞名,他們粗暴地對待乘客,好像搭乘是免費的一樣。一天晚上我在巴黎坐計程車,開始的是位粗魯無禮的司機。他開得很快,然後猛踩剎車,以致我受了傷。我怒火中燒,失去了耐心,卻不知能做什麼,因為我坐在後排,於是就地小便了。


所以,即便是像我一樣,生下來就是佛教徒,也不是一直都有耐心的。


9. 有些朋友年輕、健康,有著穩定而幸福的家庭。對於他們來說,輪迴①似乎是快樂的,因而就連想到出離心也很難。仁波切可否就此開示?


不必在意那些不能想到出離的人。按理說我是教授出離心的人,但即便是我自己,也會忘記每一刻我都在老去,每一刻我都距離死亡更近。我的健康像是草上的露珠,取決於非常多的條件,而其中很多條件都不在我的掌控之中。


許多人很難認識到輪迴是苦,因為我們對於生活的投影總是透過希望的鏡頭來完成的。舉個例子,即便我們正在遭受實實在在的痛苦,我們依然相信事情會得到改善。然而有多少次,當我們解決了舊的問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但我們仍然懷有強烈的幻想,認為有一天我們可以在一個沒有問題的地方安頓下來。


所以出離心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難。但是,如果我們擁有出離心,事實上它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幫助我們更加珍視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家庭、朋友、財富,乃至小小的一杯茶。這是因為,一個有無常觀的人每次品茶,都好像是品人生的最後一杯茶,因而會倍加珍惜。


10. 有些朋友尊敬佛法,但是下不了決心皈依①,因為他們擔心皈依後被佛教的戒律①所束縛,失去了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自由。仁波切可否就此開示?


首先,害怕失掉自由是非常正常的。所有人都害怕。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沒有人真的知道怎樣才能自由,怎樣才能讓他們自己得到解脫,無論是從一個受到狂熱崇拜的精神導師那裡,從祖先崇拜這種非常頑固地根植於文化的傳統那裡,從儒學、道家、佛教等宗教那裡,還是從諸如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或者民主等政治信仰那裡。


我們最後總是會陷入到想要抓住些什麼的圈套中。而且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捕獲、被束縛了。例如,科學家們指出,信仰宗教的人們被宗教教義所束縛,並且認為相比之下自己更加自由,但實際情況是他們也身陷某種體系。


所以我想,那些不明白佛教事實上是獲得解脫和自由之道的人恐懼失去自由,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好幾代人乃至好幾個世紀以來, 佛教幾乎不可避免地完全浸泡在特定的文化中,這些文化傳統往往衍生出某些體系或者行為準則,可能給那些誤以為是佛教精髓的人帶來被束縛的感覺。


所以,這些人不希望許下有點兒像是立誓一樣的承諾,這是很能理解的。但是如果他們明白佛教真正講的是什麼,哪怕只是一點點,比如「皈依法」意味著皈依諸如「一切和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諸行無常)」這樣的真理,他們可能感覺是被解放了,而不是被某種行為準則或者某個俱樂部的禮制所束縛了。


事實上,他們可能會明白,如果不接受這些真正並且也不皈依它們,那麼他們最後會盲目地相信很多的事物是恆常不變的,這將把他們引向痛苦。例如,如果你皈依了「我們出生了,因而必將死亡」這樣的真理,那麼我想,即便是你吃飯、購物,甚至和別人聊天的方式都會不一樣,因為突然之間有關這個真理的認識懸停在你的上方,實際上這讓你變得相當謙遜,而且非常真誠。或許你甚至會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因為當你把他或者她看成無常的,把你們之間的關係也看成無常的,實際上,這將可能導致一段更加和諧、珍貴的關係。


但是回到為什麼有人因為害怕失掉自由而猶豫要不要皈依佛教的問題上,我想要指出另一件事:因為對佛法缺乏正確的了解,所以每當談到成為佛教徒,人們立刻想到的是出家,或者去山洞裡修行,或者成為素食者,以及再也不能品嘗金湯尼酒或者享受絲質的內衣。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所有這些你都能做。人們應該記住,曾經有像阿育王那樣的佛教徒,他享用的比金湯尼酒多得多,還有忽必烈汗,他品嘗的美味也比紐約牛扒要多得多。


11. 有些朋友對現代科技有強烈的信心。談到佛教的見地和理論時,他們總是問同樣的問題——這些能用科學的方法來證明嗎?仁波切可否談談佛教與科學的關係?


有一點我們必須知道,當你說「被科學證明」,你總是在說一件有心智參與的事。當你說我們在證明,是有人在向另外的人的心智證明。無論我們研究的是什麼,證明或者不證明總是發生在心智的範圍內。所以,到頭來,是你的心在決定什麼是正確的或者不正確的。對於我來講,宗教和科學同樣是迷信。


科學的定義是:「圍繞通過觀察和實驗來進行的關於物理世界和自然世界的結構與行為的系統研究,而進行的智力上的和實用性的活動。」如果是這樣的話,佛教徒會非常肯定地說,佛教正是科學——兩千五百年以前被教授的,通過對現象的系統研究、實驗和觀察而進行的科學。


重要的是,人們要知道,大約在愛因斯坦發現時空是相對的之前兩千五百年,佛陀已經告訴我們,時空是相對的。在科學世界對萬能的造物主提出批評之前兩千五百年,佛陀已經告訴我們,沒有造物主上帝的存在。


佛教徒相信事物從不隨機出現,而是總有著各自的因緣,這也肯定就是所謂當代科學世界的核心方法。我只是想說,在佛教里,關於因和緣的觀察比當代科學更加深入、更加內在,因為和當代科學家不同的是,佛教徒的主要興趣不在對外部現象的強調上。


12. 有些朋友皈依很長時間了,但是卻不太花時間學習和修行,就像生病的人拒絕服藥。結果他們對佛法的理解較為局限,對三寶①的信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下降。仁波切對他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當然,如果你有時間、精力和資源來學習、修行佛法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沒有,那麼哪怕只是皈依過一次,也是好的。並且,如果你沒有拋棄或者放棄三寶,你的狀況還是要比任何其他可能是富裕或者成功的普通人好很多。


注釋:


勝義諦:真理分為二諦:世俗偙(Relative Truth)及勝義諦(Ultimate Truth)。世俗諦描述事物顯現的相對真理,勝義諦描述真實無謬的實相的絕對真理。這兩個層面的真理在四大哲學流派及金剛乘中有不同的定義,漸進地深入並接近事物的實相。


緣起(英Interdependent arising/Interdependent origination):一切現象皆各由其特殊因緣之聚焦而生的自然法則。一切現象,皆非無因而顯現,亦非由無因之造物主所創造。一切事物均完全依於因緣和合而生;沒有因緣,事物是不可能出現的。


法身(梵Dharmakaya):字義為「實相之身」(Absolute or Truth Body)。成佛後,證悟的功德顯示為佛的三身,即法身(Dharmakaya)、報身(Samblogakaya)和化身(Nirmankaya)。此三身不僅相關於我們心識本質的三個面向,也相關一切現象。我們感知的外在事物為化身,其體性為報身,自性為法身。


「壁櫥里的骨骼」譯者註:a skeleton in his closet,英文俚語,意為不可告人的秘密。


輪迴(梵Samsara):眾生在六道中生、死、投生的循環,其性質是痛苦、無常和無明的。輪迴也指凡夫被無明、二元分別、業和煩惱遮蔽心性的狀態。


皈依(英Taking Refuge):佛教修行的基礎和入門。皈依是所有戒律的根基,是區分佛教徒與外教的標誌。皈依的精髓是為了使自他從對輪迴苦痛的恐懼中解脫而接受佛、法、僧三寶為皈依處,並對三寶生起不退的信解。


戒律(梵Vinaya):佛陀口傳給他的出家眾弟子的紀律準則,後來被編入叫做「律藏」的經典。


三寶(英Three Jewels):珍貴的佛(Buddha)、法(Dharma)、僧(Sangha)三寶,皈依的對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格寧瑪嘉絨寺的博客 的精彩文章:

宗薩仁波切《八萬四千問》一:因果與輪迴
宗薩仁波切講上一世的故事:加持

TAG:德格寧瑪嘉絨寺的博客 |

您可能感興趣

南懷瑾老師:《楞嚴大義今釋》附二:五陰解脫次第法要
多識仁波切:解脫輪迴的唯一通道
第六世卓格活佛:解脫和輪迴之間的選擇
佛教音樂:解脫道
南懷瑾老師:解脫要道之根本——灌頂
玄門解脫之道與三世因果之說!
道長揭秘,玄門解脫之道與三世因果之說!
阿字仁波切:為什麼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苦惱能得到解脫?
《大方廣佛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之——第五參:解脫長者
佛陀說愚痴有六苦 唯有念佛得大解脫!
愚痴有六苦,唯念佛得解脫!
真功夫!少林三十六抓解脫法
佛法的核心之道——解脫
薩達姆的絕命詩《解脫》
佛陀傳《故道白雲》33.唯一不會褪滅的美,是慈悲與解脫
烏克蘭美女如雲 把眼光對準烏克蘭 中國上千萬單身解脫了
佛教文化:佛教中解脫的含義
教理-第二篇 解脫自在
魯九喜|中皇山北齊刻《深密解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