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橋、大柵欄、八大胡同……揭秘北京的「平民之城」

天橋、大柵欄、八大胡同……揭秘北京的「平民之城」

看歷史微信公眾號:EYEONHISTORY


文/黃艾禾


轉載請至後台詢問,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天橋、大柵欄、八大胡同……揭秘北京的「平民之城」



2010年,北京市行政區劃重新調整,市中心區的四個區變成了兩個,崇文區和宣武區分別被它們北邊的東城區和西城區給兼并了。


市中心區原來有東城西城崇文宣武這四個區,它們都處在原來北京城的城牆之內。東城西城,方方正正,以貫通天安門鐘鼓樓的中軸線為界,而崇文宣武,卻像是墊在東城西城下面的一座基石,東西寬,南北窄,呈扁方形,或者也可以把它比喻成東城西城的一付厚底靴。

人們通常也將崇文、宣武這兩個區稱為「南城」,這裡的房子更多平房,也更破爛,到了晚上連街道的燈光都比東城西城更暗淡,這裡住的人,除了北京「土著」,更有很多在北京打拚漂泊的「蟻族」,因為南城的房租便宜。

天橋、大柵欄、八大胡同……揭秘北京的「平民之城」



1994年冬,北京大柵欄雪后街景


這讓人不禁想起那句形容北京城的老話:北京城歷來是「東貴西富,北貧南賤」。這句話的歷史淵源可以上溯到明朝乃至更早。

內城,外城


北京成為都城很早,戰國時燕國的首都薊城就在今北京城的西南隅。不過真正從建都之初就非常有規劃,按設計圖來把北京城建得齊整而又周全的,是元大都。


到了明朝在北京建都,整個城市往南移,城市中心即皇城到了今天故宮的位置,德勝門和安定門為北京城牆的北界,而它的南部城牆,是在今天崇文門、正陽門(前門)與宣武門一線修起來。


明朝的正統四年(1439年),新城牆的九座城門樓完工,遂改稱原來的麗正門為正陽門,文明門為崇文門,順承門為宣武門。這就是崇文和宣武兩個地名的由來。


今天的北京人,習慣將正陽門、崇文門和宣武門稱為「前三門」。

在元代時,「前三門」以南即今天的北京南城一帶,屬於城外,沒能住到城裡的居民多在此安家,當時已經是比較繁華的商業區和居民區。


但是到明朝初年時,因戰亂使得北京城商業凋零,政府只好招商引資進城。當時建的商業區城內城外都有:在內城的鐘鼓樓、東四牌樓、西四牌樓以及大城各城門附近,修建了幾千間民房和店房,規定一部分「招民居住」,一部分「招商居貨」,叫作「廊房」,前門外的廊房頭條到廊房四條那四條街巷就是這樣來的。

天橋、大柵欄、八大胡同……揭秘北京的「平民之城」


明清之間北京舊城城址變遷


在明朝建都一百多年之後,明世宗朱厚採納大臣們的建議,決定加築外郭城,以增強北京城的防衛,抵禦蒙古騎兵的襲擾。這道外城城牆所圈進去的扁方形土地範圍,就是「外城」,它與前三門以北的內城相對。它也即今天我們所說的北京南城。北京城特有的凸字形輪廓,就這樣定型。


不過,這片「外城」,所包入的居民區與內城不同,它從未經過規劃,因而多是曲折狹窄的街巷相互交錯,並且形成一些自西南而東北通向正陽門前的斜街,即使是後來的老北京人,初到這裡也很容易辨不清方向。


這個時期的北京內城外城,並沒有後來清代時那樣大的貧富差別,但還是有微妙的不同:官宦人家的大宅基本都修在內城。很直接的原因是,那裡離皇宮近,上朝方便。


而且由於皇城南面的正門承天門只有大朝會才開啟,平時關閉,平常官員上朝皆需走東安門和東華門入紫禁城,所以,中央官署機構多安排在東城,在東城的勛貴宅第也盛過西城。


滿城,漢城


1644年,滿清的軍隊開進北京,將這裡定為新的國都。這是北京城發展歷史上一個轉折點。如果說,此前的北京城還比較像一個典型的政治和商業中心,此後的北京城則呈現出一種畸形的官、商分頭髮展的獨特局面。


清朝人全盤繼承了明代的北京城格局,但將漢族居民全部驅除出北京內城。


此時的北京內城處處軍營。而軍人們的家眷也都帶進了城,視官階的高低分配住房。王爺一級的,多是佔用前朝重臣留下的宅院,後來再慢慢新建一些王府,各級將領分配到大小不同的四合院,普通兵丁,大約能分到一至三間房屋。原來明朝時北京的官邸就以在東城居多,到清代時沿循下來,更是偏重東城。


住在內城的滿族官兵靠俸祿過活,不允許從事生產性工作,純粹是一個消費階層,但他們的生活區周圍偏偏沒有提供消費的吃喝玩樂場所,這些需求,只能到漢人們居住的外城去解決。


而這時的外城,即今天的北京南城,慢慢地形成了一個繁榮興旺的集商業、娛樂和漢人士大夫文化為一體的獨特城區。


今天的人一提到北京的南城,都會提到這樣幾個名字:大柵欄、宣南會館、天橋、八大胡同。這確實是北京南城的幾個標誌。


既然北京這樣一個政治與文化中心,一個純粹的消費之都有這樣大的需求,既然大柵欄一直又有商業區的基礎,又恰好地處內外城之間的要衝之道,十數萬的漢民遷到這裡,這片商業區不繁榮發達都不可能。


大柵欄里的眾多北京老字號商鋪非常出名。康熙八年,同仁堂藥店開張,嘉慶十六年,馬聚源帽店開業,隨後是內聯陞鞋店、瑞蚨祥綢緞莊、厚德福飯莊……


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這裡無所不包,到清末,這條街的繁榮發展到頂峰。但大柵欄不光是商業中心,這裡還有許多的鑄造銀子的爐房,及錢莊、銀號等,它也是一個金融中心。


南城不窮


從大柵欄往西,在後來的宣武區界內,是北京的會館最為集中的地方。


會館,最早在明初就有了。開始是為進京趕考的外地學子們提供食宿而修建起來的,後來有外地來京赴任或述職的官員、經商的商人也多在此留宿。


明、清兩朝的貢院一直位於東單牌樓東邊,殿試在紫禁城內的保和殿,都距離前門不遠。


進京來的學子從這裡去考場方便,而客商們從這裡去聽戲、逛商鋪更方便。


戲園、戲班子多,這也是舊時北京南城的一大特徵。早在清康熙十年,清政府就下令「京師內城永行禁止設戲園」,目的在於防止八旗子弟耽迷其中,流於浮蕩。但是卻禁而不止,內城的戲園反而日見增多。


到嘉慶四年,政府再次下令將內城所有戲園全部遷到外城。此後的百餘年時間,前門外聚集起了廣德樓、三慶園、慶樂園、廣和園等數十家著名戲園,夜夜鑼鼓喧天笙歌不絕,而享譽京城的「四大徽班」也多在這些戲園演出,為了方便,他們就寓居在附近的街巷:韓家潭、陝西巷、百順胡同等處。


這些胡同名,今天的人聽了可能已經生疏,但當年的老北京人都知道,那是著名的「八大胡同」所在地,即舊時北京妓院最集中的地段,最紅火時,那裡的妓院達到200多家。


由是,前門外的北京南城,既有繁華商鋪,又有梨園戲班,還有青樓艷妓,不光是內城的八旗子弟在這裡聲色犬馬,這裡也是漢官、文人、客商們流連忘返的地方。


那些建在宣武門外的會館,規模大一點的都會建一個自己的戲台,在節慶假日請戲班來唱戲,有的會館比如湖廣會館,在本身沒落以後,戲台變成專業戲園,即後來的「湖廣會館大戲樓」。


據統計,住在北京南城的「北京土著人口」,大多是以服務業為生的下層市民:商鋪夥計、手工業者、商販走卒或如駱駝祥子那樣的人力車夫。


民國之後,隨著科舉制度的取消,會館也開始沒落。會館的房子逐漸出售給周圍的居民,遂演變成大雜院。


我們通常對老北京文化的印象,多是來自老舍的幾部文藝作品:《駱駝祥子》、《龍鬚溝》、《四世同堂》等等。裡面描寫的四合院文化應該發端於北京南城,也具有最典型的北京平民階層的特徵。

天橋、大柵欄、八大胡同……揭秘北京的「平民之城」



20世紀30年代,北京天橋的一家影院門口


這裡就必須說到南城的天橋市場。它在前門大柵欄的南邊。那裡是為下層市民提供娛樂的場所。裡面的相聲、雜耍、戲曲與吃喝玩樂混雜在一起,全部露天,有點類似後來人們看到的北京春節廟會。


它的蓬勃生命活力,孕育出了北京相聲大師侯寶林這樣的民間藝術家,它也是各種社會污垢的沉積之地。


有一位老北京的燈謎專家翟鴻起,曾撰文回憶他小時候跑到天橋看露天電影,「回家被父親得知,將我痛打一頓,並嚴厲囑咐我,以後絕對不許再去。母親事後對我說:『這麼點的孩子就去天橋玩兒去,能學出什麼好來?』」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南賤北貧」的「賤」。在普通北京市民的意識中,南城這地方,好玩,得享受,卻沒有地位,下賤。


從北京南城——崇文和宣武的數百年走過的歷程中,我們可以這樣說:北京的南城,是一塊與官僚官邸相對的平民之地,也是北京的平民文化之源。


且讀且評論。本周最佳評論得贈書《仙與道》。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文身=不良青年?你需要重新認識一下文身這門手藝
舊照還原一個真實的末代皇帝
皇帝為什麼很少把首都建在南方?
古代青樓女子年邁後去哪兒?

TAG:看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揭秘:世界上最神秘的八大民族!
揭秘:故宮六大鎮宮之寶
泰山祈福,八大環節揭秘古人敬天文化
揭秘南京靈異事件之長江大橋死人謎案 南京長江大橋
《藍色大海的傳說》第三、四集穿搭大揭秘
《航海王之黃金城》熱血首航,全新角色大揭秘!
揭秘南京長江大橋為何成了自殺者的天堂?
《西遊伏妖篇 》星爺的套路大揭秘!
揭秘西漢海昏侯大墓
星雲雞大揭秘!
揭秘陝西八大怪之首:房子半邊蓋的民俗與文化傳承
《航海王之黃金城》熱血首航 全新角色大揭秘
揭秘:「史上第五大美女」的紅顏禍水之路
揭秘全球最受平民歡迎的六大紅燈區
秦始皇陵龐貝古城揭秘 秦始皇陵十大驚天謎團
揭秘上海灘的一代梟雄:愛國大佬杜月笙
揭秘民國三位洪門大佬的沉浮:「暗殺大王」王亞樵被誘殺
古都西安:大唐芙蓉園的前世今生 揭秘大唐盛世下的繁榮
《錦繡未央》大揭秘:拓跋浚開鑿雲岡石窟!李未央死後長眠大同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