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虛雲長老:怎樣來學菩薩道

虛雲長老:怎樣來學菩薩道

虛雲長老:怎樣來學菩薩道



怎樣來學菩薩道

一、菩薩


「菩薩」是印度的梵語,具足說「菩提薩埵」,中華譯為「覺有情」,意思就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道理。那麼,怎樣叫做自覺覺他呢?菩薩自己覺悟「人生真相」,從無始來到於如今,它是沒有生死相,沒有煩惱相,沒有男女相,並且沒有山河草木、森羅萬像等差別相,如心經上所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至於無智亦無得,」就是這個道理。你我現在之所以有人生宇宙,形形色色等相的,都是從真起妄的幻相,所謂「唯識所變」,如一翳在目空花亂墜;亦若「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也。好象舞台上的戲子,做官發財,討妻生子,頃刻間變作討飯化郎!台下人看得認真,代為啼笑!試問劇子原無這些心想,本是個常人,都是假的。菩薩也是這樣,一方面徹悟自性本來無生清凈,另一方面透視人間諸法,皆是夢幻泡影,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自明白之後,發心修行至於福德有餘,就要深涉國家社會服務人群,宏法利生,令一切有情,也要覺悟真理,自利益人,這才叫做「覺有情」的意趣。


二、大悲拔苦


我們要是真真學菩薩道,必須先要有大悲心,然後菩提心。大願大行大果,都由此而產生的,如普賢行願品中說:「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能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這一段文道理微妙,誠為學菩薩者的先河。

什麼是大悲?就是「悲已及人」,了知天人阿修羅地獄鬼傍生,從無始來至於今生,昏迷不覺,造一切罪,生死輪迴,苦不可言!由是菩薩起大悲心,欲令胎卵濕化諸眾生等,皆要離苦,得究竟樂,故名大悲,如大悲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有求必應的意思。


三、發菩提心


有了前面大悲心,才能生出這大菩提心來,佛經中說:「大悲為首,菩提心為本,方便為究竟。」怎樣發心?或見眾生苦而發心的,或睹佛相好而發心的,如阿難等,或遇善知識開導的,或從經卷而發心的,總之是內心無漏種子淳熟,遇外緣就開發了。所謂量大福大,心大功德大,無論布施一錢,供獻一花,燃一柱香,誦一卷經,念一句佛,迴向法界眾生同成佛道,如大懺悔文說:「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唯以最上乘,發善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叫做發大心。


摩訶止觀發大心章說:「小乘之極果,不及大乘之初初。」要是使菩提心增長不退,必須嚴凈菩薩三聚凈戒,所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同時要懺悔業障,這樣令菩提心,念念精明,長養聖胎,日新月異,功德不可思議。否別,遇惡緣逼迫擾亂,容易返失,如舍利弗往昔做六信菩薩,被婆羅門乞眼生瞋,即失大心,墮落做蛇五百生,此生遇佛方出家,回小向大,尚有餘習哩!


四、立大誓願

我們學菩薩道,要是令菩提心增長不退,必須以願海來攝持方可,因為從古以來諸佛菩薩歷代祖師並及世間偉人,都是由願力而成就大業的。所謂願者,希望達到目的的意思,古德所說:有願必成,有志竟成,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人生宇宙,不可以沒有志願,若無願望,其行為思想等,都沒有標準,猶如垣上之草,隨風東西,又同水上的浮萍,漂動不定。所以如彌陀有四十人願,觀音十二大願,藥師佛十二大願,地藏菩薩累劫以來發大誓願,度盡一切苦惱眾生,然後方成佛道,就是上報四重恩的意思。菩薩既然如此,吾人學菩薩道,亦應如此,這些都是別願各有不同。「總顧」,即是蒙山施食當中所念:「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菩薩廣觀眾生生死輪迥的苦厄,發第一大願。又知苦報不能解脫,皆由貪瞋痴等煩惱的招感,故發第二大願。要滅世間苦集的因果,必須廣修戒定慧等無量的法門,故發第三大願。因為精修六度萬行,福慧雙運,時至機熟,方成無上大菩提果,故發第四大願。這總願人人都要發的,再說到個人的別願是怎樣?我從今生起乃至盡未來際生,願大地眾生,個個有飯吃,有衣穿,有房子住,然後普令信受三皈五戒,至於善根成熟了,再以大乘佛法引誘,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同登佛果而後已。這是個人的願心如此,不知各位的大願以為怎樣?


五、行菩薩道


願海雖然廣大深遠,若不是行山來填塞他,就成了空腹高心,空中樓閣,毫無受用!比如我一念之心想到杭州西湖遊玩,身子不去,終不能親歷其風景。學菩薩道,也是這樣。如金剛經須菩提請佛說:「菩薩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他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是金剛經的總骨,假使把這句領會了,一卷經文也就明白了。釋尊告訴我們,行菩薩道的時候,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意思就是沒有能施人,所施物,受施者,這叫三輪體空,其福德不可思量。修行持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亦復如是,這就叫做應無所住降伏其心的道理。此「心」即指金剛般若的妙心,所謂二邊不著,中道不安,乃是實相般若之體,如是方名菩薩大行。又這一句曹溪慧能六祖大師當初賣柴時間聽到的悟處,從此至五祖請法,更為大悟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凈,本自具足,本不生滅,本無動搖,能生萬法!」並有六祖法寶壇經流世,其中有明心見性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從此為東土第六代祖師,故壇經中叫人從金剛經即可成佛的。


六、證大果報


根據諸大乘經中,行菩薩道,廣修福智菩提寶糧,所謂三祇修智慧,百劫種相好,久修勤苦,乃可得成,至於六度行滿,方可因圓果滿成正覺,轉八識成四智,成大菩提,轉二障成大涅盤,所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八不共法等完全具足。佛位上的自證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知之,等覺不知妙覺事,故從略不宣。

七、結論


個人因為這幾天在法藏寺講經,心力不足,故對於此題沒有大的預備,說不周到的地方很多,請各位扶教,要詳細請閱大乘經論可也。前來所說很為粗淺,打動各位耳目,抱歉萬分!願各努力。


——虛雲長老講於上海佛教青年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佛學 的精彩文章:

荊州菩提禪寺荊南寺一個隱於鬧市的千年古剎
探秘五台山佛光寺:讓你穿越回大唐
印光大師:為什麼有人為善而得禍
如何分辨何為真何為妄
擺脫無謂幻想才能實現自我超越

TAG:新浪佛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虛雲老和尚開示‖如何修學菩薩道之大悲拔苦
佛學常識:「菩薩」到底是什麼意思?
監齋菩薩的來歷,你知道嗎?
凈空老法師:如果你真學佛,佛菩薩一天到晚都在身邊護佑
向菩薩學什麼?怎麼學!
普賢菩薩為什麼成了諸如來的長子了呢?
媽祖,究竟是道教神祇還是佛教菩薩龍女?
崖柏長出了「菩薩雲紋」,當真那麼有意境嗎?
菩薩為什麼來到尼連河邊呢?
夢參老和尚:你來五台山見到文殊菩薩了嗎?
龍樹菩薩的中道思想
隨虛雲老和尚朝拜五台山,文殊菩薩親來迎接!
地藏齋日,菩薩邀你一起來轉經筒!願家人朋友吉祥如意,健康長壽!
如孝法師:菩提道與菩薩道
跟佛菩薩學為人處世之道!
什麼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的由來
菩提道與菩薩道
虛雲老和尚:何謂辦道?諸佛菩薩只叫除習氣
菩薩為什麼要修學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