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歌行》里的劉秀歷史真面目,巧用讖語奪天下

《長歌行》里的劉秀歷史真面目,巧用讖語奪天下

東漢是獨立的王朝,又是西漢的延續。在中國歷史上,復活前朝的案例並不少見。西周之後有東周,西晉之後有東晉,北宋之後有南宋。然而既能復活前朝,又能發揚光大者,唯有東漢。



《長歌行》里的劉秀歷史真面目,巧用讖語奪天下


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東漢王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驅馬北邙原,踟躕重踟躕。千年富貴人,零落此山隅。」東漢十二帝,除獻帝劉協之外,死後都葬在洛陽附近。邙山,是秦嶺—崤山山脈的余脈,北臨黃河,南俯洛陽,可謂風水寶地。其間丘冢遍地,墓碑林立。東漢帝陵向來有「北五南六」之說,邙山上的五座東漢帝陵之中,就包括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原陵。


滄海桑田,原陵主人早已駕鶴西去,但他所創立的東漢王朝,卻以厚重儒雅之姿,懸布在歷史的星空中。


東漢是獨立的王朝,又是西漢的延續。在中國歷史上,復活前朝的案例並不少見。西周之後有東周,西晉之後有東晉,北宋之後有南宋。然而既能復活前朝,又能發揚光大者,唯有東漢。

人心思漢。延續了二百多年的西漢王朝,在居攝三年(8 年)壽終正寢。繼立的新莽政權,又於地皇四年(23年)被推翻。已經習慣了大一統秩序的中國大地,陷入極度混亂之中。



《長歌行》里的劉秀歷史真面目,巧用讖語奪天下



王莽,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


從關中到山東,從江淮到河北,大大小小的割據政權,各種名號的農民武裝,為爭奪糧食、地盤和控制權而廝殺角逐。共同的敵人——王莽倒下之後,哪個集團能夠平定天下,誰將成為中國大地的新統治者,成為當時最重要的政治命題。

這個命題的最終答案還沒有揭曉,但是答案的選擇範圍似乎已經劃定。


王莽改革的失敗,引發了人們對劉氏漢朝的眷戀,形成了「人心思漢」的社會思潮。以劉氏子弟的名義,打出「恢復漢室」的旗號,容易得人心、聚人力。因此,當時起兵反對王莽統治的武裝集團,其名義上的首領人物往往是劉氏宗室成員;非劉氏宗室者,要麼詐稱是劉氏子弟,要麼以「輔漢」為口號,就連赤眉軍這樣的農民武裝,也找了一個劉姓放牛娃當天子。


清代學者趙翼總結這一歷史現象時說,「漢自高惠以後,賢聖之君六七作,深仁厚澤,被於人者深……故雖時代改易,而民心未去,加以莽政愈虐,則思漢之心益堅」。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未來政權的一些基本屬性大致確定,即國號應該為「漢」,皇帝應該姓「劉」。



《長歌行》里的劉秀歷史真面目,巧用讖語奪天下


陰麗華,光武帝劉秀原配 ,東漢第二任皇后


劉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從族譜上推算,他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屬於宗室子弟。不過,在枝葉繁茂、人數眾多的西漢宗室中,劉秀的地位並不顯赫。


據史書記載,年輕時的劉秀謹厚柔和,勤於農事,做過販賣糧食之類的小生意。他曾經在長安遊學,學習《尚書》,只能略通大義。他曾感嘆說:「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執金吾是漢代的高級官員,地位相當於九卿,負責京城警備巡防。陰麗華是南陽有名的美女。當一名威武風光的二千石官員,娶一個漂亮女人為妻,這大概就是青年劉秀的人生理想。

地皇三年(22 年),劉秀與大哥劉縯在南陽起事,加入了以綠林軍為主力的南方反莽隊伍。第二年,族兄劉玄被推舉為這支隊伍的領袖,登基稱帝,建立了更始政權。劉縯被封為大司徒,劉秀被封為太常偏將軍。



《長歌行》里的劉秀歷史真面目,巧用讖語奪天下



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決定了新漢兩軍的命運和未來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國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有深遠影響的戰略決戰


發生在地皇四年(23年)的昆陽之戰,是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這場戰役的策劃者和組織者,正是年僅二十九歲的劉秀。


當時,王莽派遣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尋統領數十萬大軍,從洛陽南下,直撲昆陽。大敵當前,眾寡懸殊,諸將只想退避自保。劉秀說服眾將,堅守昆陽,阻擊莽軍。他帶十三名騎兵衝出重圍,就近徵調援兵,隨後親率三千猛士衝擊敵陣,裡應外合,大獲全勝。


昆陽之戰,劉秀展現出深遠的戰略眼光、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勇猛無畏的戰鬥精神。明末清初的學者王夫之說:「昆陽之戰,光武威震天下,王業之興肇此矣。」銚期、王霸等將領,從這個時候開始,成為劉秀的忠實追隨者。


▌摘自《中國通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卜憲群總撰稿、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撰稿,華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授權合作稿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崇禎死後還有一位抗清猛將仍在抵制清軍,他是誰?
劉邦不是仁義嗎?怎麼也屠城呢?
他寫下《三國演義》開篇詞流傳千古,卻無奈含恨離世
這父子三人沒有過人的謀略,靠什麼都成為西漢的高官

TAG:歷史品讀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著名的五大讖語:讖語是真實可信的嗎?
歷史上四則影響歷史的的讖語,皇帝都害怕的言語力量
劉伯溫預言大明亡國的讖語,李自成和張獻忠都在搶,結果應驗到滿清
讖語與預言:壓垮末落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劉伯溫預言大明亡國的讖語,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搶,結果應驗到滿清
大秦帝國最想抹殺的秘密:末代楚王的「亡秦必楚」讖語
此人被譽為儒宗,琢磨透了一句讖語,受益的卻是劉備
古代10句改變歷史讖語,有些話說著說著就會成真
道家隱士的一句讖語,卻是大宋命運的精準預測
司馬懿的心腹大將,只因一句讖語,卻慘遭毒殺,完勝曹操!
清朝的亡國讖語:滅建州者葉赫
秦始皇因何修萬里長城,原來始於一句讖語
道家隱士的這句讖語,精準預測了大宋命運
紅樓夢:誰知燈謎成讖語
一條讖語,引來漢朝兩位自取滅亡的稱帝者
李自成將國號定為「大順」,並非民間讖語,而是因為這事兒
金兵攻破汴京,蔡京死在貶謫路上,宋徽宗被俘,讖語成真
被誤解的讖語
蕭梁時這位大師說了一句讖語,算出三百年後安祿山造反,果然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