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教你如何食療養生!

中醫教你如何食療養生!

中醫食療學是中醫學偉大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食療養生經驗,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健康與繁衍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葯食同源」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養生方法之一。


食物自誕生之日起就在我們的生命舞台上扮演著藥物的角色,演繹著一出出在舌尖上跳躍的華彩。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記載,由此有了食療養生文化的萌芽。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認為「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為醫者,必先洞曉其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治,然後命葯…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



中醫教你如何食療養生!


食療養生的含義


食療是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食療不僅在防治疾病和病後康復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並且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婦女的美容養顏、老人的抗衰延年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發展的規律,採取能夠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手段,以及所進行的保健活動。


食療養生的基本原則

(一)整體觀念


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應用食療就應該隨著不同的氣候、地理、環境、生活習慣等而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如春天陽氣升發,高血壓患者容易發病,此時不宜過食辛熱動火的食物,以防止血壓升高、大便燥結,可以擇用綠色清淡的蔬菜以及荸薺、鴨梨之類的水果。再如,陽虛體質的人,宜食用羊肉、荔枝等溫熱助陽的食物;陰虛體質的人,宜食用枸杞、銀耳等滋陰潤燥的食物。


(二)辨證施食


在中醫學辨證論治思想的指導下,食療養生強調了辨證施食。所謂辨證施食,是指根據不同的病證來選用食物,從而調節機體的臟腑功能,促使氣血陰陽趨向平衡、穩定。如陽虛畏寒者,宜食羊肉等壯陽溫補的食物;陰虛火旺者,宜食銀耳、黑木耳等滋陰的食物。


(三)調運脾胃

脾胃功能正常對人體有著重要的作用。脾胃的功能正常,則消化正常、氣血調暢、五臟安和,人體就能健康長壽。因此,健全脾胃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在食療中用於調補健運脾胃的食物或葯膳也很多,如糯米、粟米、谷芽、大棗,以及茯苓粥、山藥粥等。


(四)食葯結合


食療養生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運用食物和藥物相結合,經過烹調製作成美味可口的膳食,寓葯於食,寓性於味。這種色、香、味、形皆美的食品,供人們享用,以達到治病、保健和強身的目的。例如《金匱要略》所收載的當歸生薑羊肉湯,既是葯,又是美味佳肴。


食物的四氣五味


研究食物的性味(四氣、五味等),是中醫食療養生的基礎。按照中醫藥理論,應根據不同的病、證對食物進行選擇。

(一)食物的四氣


中醫藥理論認為食物有「四氣」,即寒、熱、溫、涼。「四氣」又稱「四性」,是依據食物被人食用後引起的反應而定。通常將食物的四氣分為寒涼和溫熱兩大類,以及介於四氣之間而無明顯偏頗的平性。


寒涼食物大多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滋陰、生津之功,可以減輕或消除熱性病證,養護人體的陰液,適於體質偏熱者或暑天食用。如甘蔗、荸薺、梨、西瓜、苦瓜、黃瓜、絲瓜、蘿蔔、豬肉、鴨肉、綠豆、甲魚、銀耳、番茄等。


溫熱食物大多具有溫中、散寒、助陽、活血、通絡之功,可以減輕或消除寒性病證或瘀血,扶助人體陽氣,適於體質虛寒者或冬令季節食用。如羊肉、牛肉、狗肉、雞肉、荔枝、龍眼、紅糖、酒、蔥、姜、韭菜、大蒜、辣椒、胡椒等。

平性食物的作用緩和,無明顯副作用,應用範圍較廣。如黃豆、土豆、南瓜、蓮子、芡實、薏苡仁、白扁豆、山藥、豇豆、黑豆、木耳、胡蘿蔔、香菇、白糖、雞蛋、鯉魚等。


(二)食物的五味


中醫藥理論認為食物有「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主要是根據食物本來滋味而劃分的。不同味的食物具有不同的作用。


酸味食物如烏梅、檸檬、蘋果、葡萄等,具有收斂固澀、生津止渴、澀精止遺之功,多用於肝氣升發太過、虛汗、久瀉久痢、遺精遺尿等病證。


甘味食物如白糖、大棗、甘蔗等,具有補虛和中、健脾養胃、滋陰潤燥、緩急止痛之效,多用於防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陰液虧耗等病證,苦味食物如苦瓜、杏仁、蓮子心等,具有清熱燥濕、瀉下降逆之力,多用於熱性體質或熱性病證、腫瘤、便秘等。


辛味食物如生薑、辣椒、花椒、桂皮、大蒜、洋蔥、韭菜、芫荽等,具有散寒、行氣、活血之功,多用於感冒、氣滯、血瘀、濕滯、痰阻等病證。


鹹味食物如食鹽、紫菜、海帶、蝦等,具有軟堅、散結、潤下之效,多用於治療腫瘤、便秘等。


部分食物性味功用舉例


大白菜


【性味】性微寒,味甘。


【功用】益胃生津,解渴除煩,利尿通便,止咳化痰,清瀉肺熱。


【適應證】肺胃有熱,心煩口渴,小便不利,大便秘結,肺熱咳嗽,丹毒癰瘡。


【現代應用】急慢性支氣管炎、口腔潰瘍、習慣性便秘、蜂窩織炎等。


【營養成分】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鋅、鈣、磷等礦物質,以及大量粗纖維。由於白菜富含對人體有利的多種營養成分,因此民間有「吃百菜不如吃白菜」之說。


【用法】涼拌、炒、燉、絞汁等。


【使用注意】忌食隔夜的熟白菜和未腌透的大白菜。腹瀉、氣虛胃寒患者忌多食。


芹菜


【性味】性涼,味甘、辛。


【功用】清熱平肝,祛痰下氣,利水止帶,解毒消腫,安神定志,美白護膚。


【適應證】素體熱盛,煩熱燥渴,頭痛目赤,痰多嘔逆,水腫尿赤,帶下淋漓,月經不調,痄腮瘡毒,失眠多夢。


【現代應用】高血壓、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肥胖症、神經衰弱、痛風、習慣性便秘、宮頸炎、皮膚粗糙、黃褐斑等。


【營養成分】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β-胡蘿蔔素、B 族維生素、鈣、磷、鐵、鈉等。


【用法】涼拌、炒菜、煎湯、絞汁等。


【使用注意】不宜久炒、久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分享 的精彩文章:

夏季是失眠的高發時期,一定要注意!
夏天的減肥食譜,你知道嗎?
夏天的减肥食谱,你知道吗?
失眠這麼做是很有用的!
口腔癌應該怎麼正確飲食?

TAG:健康分享 |

您可能感興趣

何為養生,如何養生;聽聽中醫藥學者論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大暑如何養生
元宵節中醫教你健康養生!
中醫養生 夏至如何養生
如何健康食療養生 野生蜂膠怎麼吃呢
你濕氣重嗎?中醫教你如何調攝養生
中醫教你夏天怎麼喝茶才養生
中醫養生保健:你應該如何用中醫美容?
中醫養生:養生食療進補全攻略
【素食養生】教你吃蜂蜜 美容養顏又健康
中醫教你喝養生茶的秘方
中醫養生知識:中醫教你怎麼緩解胃疼?
中醫養生:臟腑養生按摩療法
【素食養生】臘八粥幫你祛病療疾
【素食養生】止咳化痰哪用吃藥 食療養生也健康
百病生於氣 中醫教你如何通過調氣養生
中醫養生——大雪節氣如何養生
中醫教您冬季養生健肺法
研究如何進行中醫養生保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