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李信沖道長:心善念,正信正行

李信沖道長:心善念,正信正行

「凡人心即神,神即心,無愧心,無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這段話出自於《關聖帝君覺世真經》。關聖帝君,三國時期的五虎上將之首,字雲長,美須髯,武勇絕倫,與劉備、張飛結義於桃園。其一生豐功偉績卓著,平定西蜀,督師荊州,屢屢大破曹軍,特別是他在為興復漢室的征程中表現出來的忠義大節,仁勇無畏,使得他永垂青史,歷代皇帝加封二十三次之多,逐步由「候」加封至「聖」,直至清德宗光緒五年,形成長達26字封號:「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在中國道教中,他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同時關也被儒、釋奉為神明。數千年來以武聖人之尊與文聖孔子齊名,倍受海內外炎黃子孫頂禮膜拜。


《關聖帝君覺世寶訓》又稱《關聖帝君覺世篇》,簡稱《覺世真經》,是關帝降筆的訓示之語,全文657字(含篇目8字)。經文要旨是使世人醒悟,改過遷善。《關聖帝君覺世真經》成書年代一般認為是清初,「傳康熙七年夏,降乩於沃鄉之樁園,授之王貞吉等,帝親制序」。自十八世紀以後,《覺世經》與《感應篇》、《陰騭文》三部結集一起,以「三聖經」之名刊行,是道教傳播最廣的三大善書。其在對人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勸誡中滲透著諸多和諧的理念,它的生命倫理、家庭倫理、社會倫理、生態倫理、經濟倫理及道德賞罰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相呼應。反映出道教對社會和諧的追求為我們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寶貴的思想理論資糧,也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提供了可參考的標準。


中國有個成語「自欺欺人」,出自於《朱子語類》卷一六:「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也就是說別管你欺騙自己還是別人,歸根結底都是欺騙自己。王重陽祖師在《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中說:「修行之人,澄其心而神自清。晉真人云:心清意靜天堂路,意亂心荒地獄門。丹陽師云:要知上天入地,好弱由心。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故不動心。太上云:出家若不降心,百年之後無得中處。重陽真人云:出家若不降心,返接世緣,道德損矣。性命書云:洗心對越,乃萬物之根蒂。經云:心生則性滅,心滅則性現也。心滅者是寶。經云:諸賢先求明心,心本是道,道即是心,心外無道,道外無心也。」

《太上老君內觀經》又說:「所以言虛心也,遣其實也。無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動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濁也。凈心者,使不穢也。此皆已有,今使除也。心直者,不反覆也。心平者,無高低也。心明者,不暗昧也。心通者,不質礙也。此皆本自然也,粗言數者,余可思也」。


由此可見,道、心、性是一體貫通的,道是根源,心是道的載體,性是道的具體表現。關聖帝君認為人心是人的本性,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天地良知。人心不生不滅,流轉生死,隨業受報,為鬼為神,成仙成佛,都是這個心來造就。


《太上感應篇》有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又云:「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凡人的禍害與福報都沒有一定的門路,都是人心自己感召而來的,人心和神靈是相通的,神人互相感應,人心有善惡的想法而感召來福禍。心是善惡的源頭,福禍的機括。愚人不知天道,忘卻了鬼神,做事更忘了鬼神起念。所以關聖帝君說「凡人心即神,神即心,無愧心,無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凡人的心就是神,神也就是心,無愧心,要對得起自心,無愧神,才對得起神明。若是欺騙自心,就是欺騙神明。因此,這個不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的問題,只要心念一動,頓時就會召感相應的「報」。


二戰時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將軍,在盟軍已經收復了巴黎之後,有一次坐軍用吉普車去參加一個緊急軍事會議。數九寒冬,大雪紛飛。他在路上發現有一輛車停在路邊,車子壞掉了,車旁有一對老夫婦,站在雪地里凍得發抖。將軍很有善心,下令司機停車。隨從說:「我們要趕時間去開會,不方便停留啊。」將軍執意要停車,主動請那一對老夫婦上了他的車,詢問他們去哪裡。雖然跟他去開會的那個路線不同,但他寧願繞一個圈子,也先送那對老夫婦回去,然後再趕去開會。正是因為這個善心,他逃過了一劫。因為德國的軍隊知道他要參加這個會議,在他必經的路上已經安排好了狙擊手,埋伏在路旁,就等他的車過來。因為他好心幫助別人,繞了一個圈,正好逃過了一劫。

諸如上述的例子舉不勝舉,都告訴我們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當你心生善念的時候,也許就是化解了你命中一場劫難的時候;相反的,當你歹意萌生的時候,等待你的只有讓你悔恨不已的苦報。正所謂「大道洞玄虛,有念無不契」。不要以為我們的心思上天不知,不要以為我們的竊做上天不見。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電。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的心即為神,神同你我,如影隨形,從來沒有離開我們半步,更何況報應昭昭,不爽毫髮!


所以,修道之人,向善之人,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欲修仙道,先盡人道;人道不修,仙道遠矣。關聖帝君用《覺世寶訓》告訴我們,修人道就是修心養性,就是斷除妄想,就是一心向善。這不是非得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事來才叫修道,也不是非得進入深山宮觀中去才叫修道,更多的是生活就是修行。希望我們可以在日常修道生活中處處自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當代社會,我們倡議禮關聖帝君為師,學關帝「忠孝節義」精神,用自己的善心善念,感召幸福常相伴,用自己的正信正行,弘揚正氣享太平!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民族宗教網 的精彩文章:

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開發史
素食養生:玉米枸杞汁
夏季四種順氣食物吃掉你的「火氣」
浙江溫州天然道觀
著名畫家張大千與敦煌繪畫的姻緣

TAG:中國民族宗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向道之人的必備要求:心存善念,正信正行
正信正行 梅子熟了
正信正行 「給」的價值
學誠大和尚教誨弟子:怎樣成為一名正信正行的佛教徒?
為何說梁詩正行書水平直追文徵明?
純粹而清凈 反省正心才能獲得正行
如何處理正行與助行的關係?
皈依的正行:親近善知識
穿正裝的小李子,才是真正行走的荷爾蒙
雍正行書作品欣賞
雍正行書《金剛經》,平和安靜,有點趙孟頫的味兒!
皈依的正行:法隨法行
行願品是加行還是正行
故宮博物院把《雍正行樂圖》變成動圖,簡直毫無違和感!
清梁詩正行書墨跡欣賞《跋仇英清明上河圖》
奇妙!清朝大臣梁詩正行書墨跡《跋仇英清明上河圖》
重傳統重積累重性情,厚積而薄發,宋震楷書純正行草洒脫!
故宮博物院把《雍正行樂圖》變成動圖,我沒發現絲毫違和感
故宮博物院又出續篇!動態版《雍正行樂圖》:感覺自己萌萌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