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信仰道教,信仰道教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信仰道教,信仰道教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信仰道教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信仰道教,信仰道教有什么好处?


内容导读


任何一门学问都有他的意义,所以我们学什么都应该知道它的作用与意义。不然,学了很多也没有什么用途,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这也就好比古代的一个人,整天学习斩龙的技术,虽然学会了斩龙的技术,可是后来到处去找龙,却找不到。


如某社会科学院一个杜甫研究专家,他最自豪的是在研究杜甫死因方面,具有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权威。为何具有这一权威?为研究杜甫是不是吃牛肉而死,他花了整整十七年时间!对于一位文化人来说,是不是有点可悲?十七年的时间只是用来知道杜甫是如何死的,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我们信仰道教也是如此,如果天天在信仰道教,可是一点都没有体会到信仰的作用,是不是也有点可悲?


「凡是一种宗教,必有一种信仰,有信仰,必有所以信仰之理由,用语言文字来说明这个理由,使人们能够了解而入门者,这就是宗教家所谓的‘教理’」。

对于信仰道教的人,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道教思想,可能只是简单的信仰,还不算完善,因此应该要了解道教教理,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实际意义上的好处。对于信仰道教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一点初浅的看法,如有不对之处,还望高道、大德、同仁们斧正!


一、信仰道教让我们不再迷茫


作为道教信仰者,则是以《道德经》为圣典。相信一个无所不能、不生不灭,不动不静,化生万物,生命之源的「道」。认为「道」是至高无上的,这也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但是这个无形无像的「道」,不能让人们感到空洞而虚无。


在道教里就为不同的人设有不同的入门方法,所以在道教的信仰上,圣人就以「神道设教」。也有用「五乘之法」,来开示后人的,即一曰宗,二曰教,三曰律,四曰法,五曰科。上士可以万缘定息,一念不生,坐而待成,可以直接体悟大道,即以老庄宗旨为用;也有垂像教化,讲究解释,明其道理,而以此开悟的;也有从守戒、入定、静而生慧开悟;也有从正一符录入门而开悟的;也有从玄门课诵,祈禳忏悔,济生度死道场入门而开悟的。


信仰道教的方式有多种,信仰神仙也是信仰「道」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开始信仰道教的人们,可以从有形有像的方式入门,也可以从清静无为方式入门,也可以从行善积德方式入门,亦可以从诵经方式入门。当然有的人是从感性信仰入门,有的是从理性信仰入门的。只是各自的信仰方式不同罢了。其目标都是一样以「道」为最高、最根本信仰!

而道教的信仰内容,则有很多历代圣贤、高道们在经典著作中为我们留下了很丰富、很宝贵的智慧。凭藉圣贤祖师们的智慧,我们走在信仰「道」的大道上,不再迷茫。众多经典著作的智慧,为我们生活道路点上了亮灯!我们会知道我们活着的人生意义!凭藉经典的智慧与对上苍虔诚、的信仰,我们内心不再有太多的痛苦。我们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与思想境界,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而文明!


如何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得到信仰的好处呢?理由是什么呢?其实这并不是很玄妙,因为道教义理中,有很多内容,足以让我们在里找到答案。


道教为后辈信仰者提供了完整的宇宙观,可以让我们的心灵自由的在宇宙中纵横弛骋,我们思想里会有一个大体的宇宙观。我们信仰道教的人会知道:「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让我们知道:万物化生都是由「道」而来。从而让我们在信仰上,可以登堂入室而不出其范围。给予了我们信仰上的方向,从而保证我们在信仰上,不会迷茫!


道教还有一套系统的养生理论,可以让我们身体与心灵得到健康。道教生命观认为人们不仅是要形体的健康,而且还要精神的健康,认为我们的生命是永恒的,「生」与「死」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或是一种现象。我们活着,只是「行人」;死了,也只是「归人」,我们成为「行人」时,应该要做道德的事情,到了成为「归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成为君子,可以得到心灵上的休息。如果我们成为「行人」时,不体悟大道,不行善积德,到了成为「归人」时,就会内心不安,只好「扑伏」在地上了。


所以,我们活着时,最好将美好的德性显示,而死亡时,只是德性的回归。因此信仰道教的人,只要活着时,应该多行善事,多做有道德的事情,即使面对死亡,也是心安理得,可以在心灵上得到休息。因此道教研究的是超越生命的「生」与「死」。可以如《道德经》里所说的「死而不亡,谓之寿」一样。所以道教有「性命双修」的理论。其修养原则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这系统理论中,道教还有很多方法,足以满足人们不同的要求。因为道教「方术」的内容广博,如养生之术就有导引术、服饵、太极、内丹、医术、外丹术、动功、静功等等。足以解决人们在修行悟道「方法」上的需求。


对于想超越凡夫俗世的人来说,道教也提供了不少思想方面的内容。如《南华真经》中说有「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的思想。即认为事物都是齐一的,没有什么长与短,我们没有必要分别太多。如果我们没有太大的分别心,就可以超越人间是非的纠纷。


南华真人认为:人们的心胸应该像大鹏一样,在九万里高空中翱翔。所以他在南华真经中第一篇就讲「逍遥游」。还有,南华真人认为两个国家打仗争地盘,如同在蜗牛角上争世界罢了。在内丹学上有: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元神出窍等等的不同境界。


在《坐忘论》中也有讲:真观、泰定、绝缘等等不同层次的境界。不过,纵观一切修养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让人们心灵保持清静。只要内心清静,才能成为「天下正」,做到了内心的清静而正直,我们在信仰道教的路上,就不会迷茫了。我们内心有一个高尚的信仰作为人生目标,自然内心充满自信与坦然,面对一切快乐我们不会沉醉,面对一切困难,我们也不会畏惧,不会悲伤。有着清静正直的心态,我们就不会在生活中感到迷茫了!

当然道教的理论很多,在这里难以详细的讲述。只要我们能深入的了解道教义理,自然会明白我们信仰并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为道教义理中,告诉我们有关修养的方法与处事的智慧,以及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等等。因为,内容太多,而难以尽述,下面只是抛砖引玉的讲一些。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试着沿着这个思路想一下,可以得到更多关于信仰道教益处的思想。


二、信仰道教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为什么说信仰道教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呢?因为道教除了让我们信仰最根本、最高的「道」,还要求我们要做好事,要帮助人。道教主张「济世利人」,「度已度人」。道教认为人的生命在本质上不是单独生存的,他是相互合为一体,道教认为「万物为一体」。认为生命都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要做有道德的人,不能伤害别人,如果伤害到别人,也等于伤了自己。在道教中,信仰很虔诚的人,都是修行很高的人,都是道德水准很高的人,他们不会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相反,他们会更好的帮助人。也会让这个世界更有爱心更有慈悲心,让这个世界更和谐。因为有道德的,他们的道德观念不会只局限于人类,他们的道德观念是以整个自然界为主。在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中就有讲:「昆虫草木犹不可伤」观点。认为除了对于人类要有慈悲的思想与行为之外,对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也应该慈悲,不能轻易的伤害它们。因此,道教界会积极的为社会做公益事业,会为灾区捐资捐物。同时也会加强自身的建设,让自己所住的道观的环境更美好,所以好多道教宫观都是风景区,而这些风景与文物都是与历代道人的保护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现在有的道观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了。所以,保护好自然环境,也是与我们有关,我们的道德观念用在自然界方面,自然界也会回报给我们人类的!


信仰道教的人,都会守道教的戒律,都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道教的五戒,即第一戒不得杀生;第二戒不得荤酒;第三不得妄言綺语,口是心非;第四戒不得偷盗;第五戒不得淫邪。道教将这五戒,称为「积功归根」五戒。一般信仰道教的人,都应该遵守这些基本的戒律,因为道教认为:学道之士莫不持戒精虔以积累功行,故左仙公云:「学道不修斋戒亦徒劳山林矣」。道教认为戒是帮助我们去掉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如果一个信仰道教者不守戒律则不能「得道」。故有「不持戒者,道不由得」之论。这就如病人去看病,付了医药费,也服了大夫开的药,而实际上,病人没有按大夫的「戒律」去做,所以治疗效果不好,这些病人反过来还说大夫医术不好。邱祖说:「不知玄科而有禁戒,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人之膏脂,农夫之血汗,非用力何能消,岂无功而可受。汝等愚迷,不自揣量,不肯修持,反言本教无功。」现在一些人信仰道教不正确也会是这样的,常常不遵守道教的清规戒律,不重视道德的修持,却反过来说信仰道教没有什么感应,没有什么作用,实在是有点可悲!


所以,一个真正信仰道教的人,都会很好的遵守道教的规律,都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们不会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与他们相处,他不会伤害到你,他们会给你带来心灵上的智慧,你会感觉到他们内心很安详而宁静!因为他们的内心充满了道德,充满了慈悲与智慧!因为他们信仰「大道」,自然会走在「大道」的路上,而一个走在「大道」上的人,怎么会没有道德呢?在西方,看一个人是不是有修养,他们主要是看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则这个人的道德则有点让人不太可信。所以他们的总统上任时,就会有一个信仰的表示,即将手放在《圣经》上面宣誓。当然,我们信仰道教,则用不着将手放在《道德经》上宣誓了,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家庭、个人的事情,就是算有道德的人了。因为我们会按照道教济世利人的宗旨去行事,我们会将信仰道教的思想付诸于行动!


三、信仰道教会让我们正确看待名利


对名声来说,好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出人头地,光宗耀袓。或是寄希望于后代,望子成龙。所以,一些人,一生为了名声,付出很多的心血。有的人通过努力确实取得了成功,但在成功的另一面却失去了很多。而另一些人也有努力,但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对名利看得开的人,可以达观人生。而一些看不开名利的人,在自己付出了努力而没有得到理想的收获时,觉得好痛苦。但是有多少人能正确的看待名呢?人们认为幸福的事情都是幸福的吗?


浙江大学有两个女同学甲、乙是好朋友,大学毕业后留校当老师,很幸运,每人都生了两个儿子。甲的两个儿子很争气,都考到美国留学了,乙的两个儿子「不争气」,全都做了「的哥」,你们说甲、乙谁自豪?人们都羡慕甲,说你真好,两个儿子都考到美国留学了。但是遗憾的是,甲并没有感到开心,反而是乙的两个儿子每逢节假日就开车看自己的母亲,接母亲出去玩,大事小情照顾得非常好,乙日子过得非常开心。甲非常羡慕乙,所以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也许你说,不要紧,甲移民到美国就行了,就能享受天伦之乐了。我告诉你,是好是坏不知道呢,你把一棵老树移植到另外一个地方,它根本活不了。甲适应了本处的社会、生态系统,到美国后水土不服,语言不通,没有朋友,孤单,她总不能每天傻呼呼吸点儿空气,啥也不说吧,那不成了地下老鼠了吗?杭州是世界最佳的人居地方,你移民到美国干吗去?美国哪有西湖啊,有湖没人看,没人看的地方你看它干吗?你总不能每天对着水发傻吧!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要改变对事情的态度。所以,出国了,有了名利了,是好呢、还是坏呢?也许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吧!


名声有好有坏,好的可以让人流芳万古,坏的足以让人遗臭万年。好的名声足可以移风易俗,足可以起教化世俗的作用。而坏的名声如果不加以制止,则会对社会有着不好的影响。但是对于名利,可能好多人都会讲,一定要看淡名利,不要去争名夺利。其实这表面上有道理,但实际上讲不通的。如果一味放弃名与利,这不一定是完美的人生态度。名与利,本身没有什么好与坏,只是我们在运、用「名」与「利」上能力如何了。为什么呢?因为名与利只是一种「工具」,只是使用者的水准高低不同罢了。因为名与利用得好可以造福于人啊,可以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啊。如果一味的逃避名与利,其实这并不是道教的理论。因为「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逢累而行」。当一个人有使命出世来做事时,应该不要逃避,而没有使命出来做事时,也不要抱怨怀才不遇。还有在黄石公的《三略》中的中也有讲:「潜名抱道者,时至而动,则极人臣之位。德合于已,则建殊绝之功。故其道高而名扬于后世。」意思说:匿名隐居心怀大志的人,时机到来才肯出仕任职,所以能获得群臣之上的高位。遇到志同道合的「上司」,便能建立卓越的功勋。所以他们的志向高远而美名留芳后世。在《道德真经》里也有讲「动善时」之论。即要把握好时机,做事情才能有好的收获。因为好的名声可以成为正义的动力,可以鼓励大家一起奋发向上。如果有大的利益则可以让大家一起分享,可以更好的改善大家的生活水准,这为什么说「名」与「利」就不好呢?


有一种观点,我们很有必要改变一下。是什么观点呢?就是作为一个正义的人,一心为公的人,一定不要放弃对名利的使用权。就如一个宫观的主持,如果是一个好的主持,他会为了宫观的发展而努力,会为教门的兴旺而尽力。但是如果一个不好的当家则会只知道自己的个人事情,而不管大众的疾苦,也不管我教的兴衰。这样的宫观主持,给他好的名与利,只能会让我教门失去更多的良好形象,在社会中造成更多不好的影响。如果一个像包公一样正直的人,能在一个好的工作位置上,他一定会将自己份内之事做得很好。因为他公正而有利于国家,得到好名,有何不可以呢?像这样的名声,难道我们说没有用吗?更何况道教的义理还讲:「遏恶扬善」呢。即对于不好的事情应该要遏制,对于善良美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加以发扬光大。所以,信仰道教的人应该正确的看待名与利。


我们看淡名利,不要被名与利迷住就行了。有的道人刚开始负责管理一点事情时,还可以保持着谦虚的态度,而时间久了,有些收获了,受到一些人的赞扬后,自己有了好名声,就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慢慢的,对人也不太客气了,自己也慢慢的骄傲起来了,最后由于自己的骄傲而失败了。其原因就是他们不能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中说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如果能谨慎的对待事情的开始与结果,就不会有太多的失败。


当然,如果我们没有那个良好的工作位置时,我们就不要苦苦强求名利。因为道教讲「机缘」。机缘不成熟时,则不要强求,则不要抱怨。因为有的事情就像种庄稼一样,如果时间不到,而在茫茫大雪的地上种庄稼是不会有收获的。这样盲目的努力与追求都是枉费精力的。当然机缘成熟时也不要逃避。道教有讲的出世与入世的作法。当一个人有入世做事的使命时,就不要逃避,而一个人应该履行出世的使命时,也不要迷茫。因为出世与入世只是道教修行的两种不同方式。只是看每个人的不同机缘罢了,看自己适合那一种修行方式就选择那一种修行方式。


当然对于那些虚名与来路不明的利益,道教是反对的。如一些沽名钓誉之辈,道教也是反对的。因为道教的「三皈五戒」中就有讲「不得妄语」,即是要让我们不要乱讲话。道教供奉的财神也都是聪明正直的神。其目的是告诫人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为真正信仰道教的人,知道一位聪明正直之神,不会保佑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发财。好多人心怀不轨,却去求财神保佑自己发财,这样怎么会得到良好的感应呢?所以道教马灵祖说:「何必妙手图吾像,但愿君心合我心」。


因此正确信仰道教的人,对于名声与利益会正确而理智的对待。得到名声、利益不会高兴,失去名与利也不会悲伤。重要的是能够很好的运、用「名」与「利」为人们多做好事。我们只要做到「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心态就好了,对非份之财物与虚假名声不可贪求。


四、信仰道教让我们对生活更乐观


我们道教对于事物的观察,一般都不会只是从一个角度去看。因为道教讲「阴」、「阳」与「和」。即认为事物都有正面与反面,有相互矛盾的现象,也有相互融和统一的方面。所以,我们做事情也不能只是单一的考虑一个方面,要观察到事情的另一个方面。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究做事情,要合乎情,也要合乎理。要做到合情合理。因为有的事情,表面上看来,可能是不对的,但是它却在本质上是对的。这就是信仰道教的人,不会执着于一个死角去思考问题。他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有一个成语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大体是意思是: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个智者,他的一匹马丢了,邻居说你真倒霉,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不久丢失的马领着一匹野马回来了,邻居说,你太幸运了,多了一匹马,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儿子骑野马,从马上摔下来,腿摔断了,邻居说,你真倒霉,就这么一个儿子,腿还断了,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过一段时间,皇帝徵兵,胳膊腿全的年轻人都在战场上被打死了,智者的儿子由于腿断了不能打仗,未被徵兵还活者。故事就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继续推理,邻居说,你真幸运,儿子还活着,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儿子结婚了,邻居说,你真好,断腿的儿子还找到了媳妇,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所以从大尺度的时间来看,任何事情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没好事没坏事,只是有事,这样想,人就会变得洒脱、平淡一些。


一般的信仰者都会问或是被问到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主要是看我们心态了。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在本质上和财富、地位、权力没关系。幸福由思想、心态决定,心可以造天堂,也可以造地狱。一个弟子人问一个老道长,师父,请问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老道长轻蔑地看了他一眼,说你这种粗糙、卑鄙的人,根本不配和我谈天堂。弟子被激怒了,嗖的拔出刀,把刀架在老道长的脖子上,说糟老头,我要杀了你!老道长平静地说,这就是地狱。弟子明白了,愤怒的情绪是地狱,把刀收回鞘中。老道长又平静地说,这就是天堂。弟子听明白了,心情好就是天堂,马上跪下说谢谢师父。


神仙领着一个俗人到地狱,这个俗人发现地狱里的人都瘦骨嶙岣,他们都用一个特质的勺子喝粥,勺子的把特别长,勺子的头很小,舀出的粥都洒在了地上,一点也喝不上,最后桶里就没粥了,大家就互相埋怨,互相憎恨。神仙又把这个俗人领到了天堂,他发现天堂里的人一个个都长得胖乎乎,笑顏逐开,他们用的是同样的勺子,吃的是同样的粥,但是他们是把粥舀出来喂别人,你喂我,我喂你,结果大家都吃到粥了。


所以天堂与地狱,关键在于人的心态。同样是一件事情,如果以不同的心态去做事,结果也不一样。所以如果心态不好,可能看好的事情也不好,如果心态好,不好的事情也会看成好的。所以信仰道教的人,不会钻牛角尖,自然也会过得开心了!


一个人不高兴,总有多种理由。他们不是因为钻「牛角尖」所致,就是陷入得失之中不可自拔,或者误认为某一关口,就是人生的完结。一个人要高兴,也很容易。容易的核心,归结为一句话:要开心,先「开」心。跳出心灵的圈套;劈开僵硬的自我;松开紧握的拳头;勇敢地钻出并打碎 「牛角尖」。你会感觉天原来这么空,海原来这么阔!不要怨恨自己的命运不好,不要抱怨自己的处境恶劣。换换角度,哪怕简单地松弛一下,就有可能从恶劣的情绪中走出来。


美国总统罗斯福有一次被盗,知道这一消息的朋友纷纷向他表示安慰。但他并没有把这一问题看得十分严重,说:「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第一,他只偷去我的资产,而没有要我的生命;第二,他偷去的只是我的部分财产,而不是我的所有资产;第三,作贼的是他,而不是我。」换一个角度,原来的悲剧完全可以转化为喜剧。如果你也像罗斯福这么想,你还会有什么不开心的呢?


五、信仰道教更有利于世界和平


道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部分,而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则有讲「以和为贵」。即希望人们在生活中要和平共处,同时也不像某些个别人的极端思想一样,非要去征服自然、破坏自然。道教不但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和平共处,同时也希望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因为道教讲天、地、人是「三才」,都是「道」所化生。而人只是「三才」中的一位。所以,要求人们要与大自然和平共处。所以,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特别是信仰道教的人,更是要与人和平共处,与自然和平共处。另外,道教除了讲人与自然和平共处,人与人和平共处之外,还希望我们个人在内心里面要做到与自己心灵和平共处,即不要自己与自己过不去。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个人也需要和平?这里回答是肯定的。因为道教讲体内有二气,即有阴阳二气,只有体内的阴阳二气和平了,才能让身体健康,不然,「阳气」太旺的人则过分的兴奋,会让旁边的人得不到安静,而「阴气」太重的人也不好,会让人感到太消极和压抑。所以只有人体内阴阳二气和平,才是身体最好的状态。


有些老年人,到了晚年常常良心上不安,就是在年青时,将有的事情做得过分了,到了晚年,常常受到良心上的谴责。会让他们睡不好,吃不香!疾病自然也会找上门来了。如一美国妇女,年青时将自己亲生的五个婴儿杀害。后来,这个妇女每天夜里,在梦中就会听到孩子叫她妈妈,向她要奶吃。每天醒来,都让她好难过。由于长时间这样,她在精神上实在受不了,得了精神方面的疾病,在医院治疗不见效果,只好去警察局自首!一些人在生活中做了坏事,虽然在短时间里没有被人发现,但是他们内在的良心不安,常常会有惭愧感,或是有恐惧感,在晚上也有可能会梦到员警来找他们,醒来时,会吓出一身汗!所以,我们应该做好道德方面的事情,加强修养,争取做一个安贫乐道,内心无愧的人。做一个心安理得的人,生活上也会过得很坦然的!


这也就是道教要求信仰者在内心里要安详而宁静,在行为上要遵守道德,在言论上要讲文明。即「身」 「口」 「意」都要净化。因此,一个信仰道教的人,如果自己内心安详而宁静,再加上能与人和平共处,与自然和平共处,这样的人当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所以说,一个正确信仰道教的人,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世界的。如果大家都有一颗和平的心,这个世界当然不会有太多的战争,自然也就和平了!生活中,可能现实与理想有一定的差别,但是正因为莲花出自污泥而不染,才显示它的高雅;梅花之所以有傲雪之清香,就是它经历了寒冬。相信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将来这个世界的生活一定会更加文明而美好!


六、结束语


信仰道教的好处,其实远远不止上面所表达的这些内容,因道海汪洋,非一言而能蔽之。老子认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餘;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因此,道教思想,放之四海皆准。小则可以修之身,修之于家;大则可以修之于邦,修之于天下。所以,不少企业家,运用道教智慧,在企业管理上也收到不少好处。如葛荣晋所著的《儒道文明与现代智慧》一书里面,就讲了不少中外企业家运、用道教智慧管理企业,取得很多收获的事例。而本文在此只是抛砖引玉的述说一下自己的一些初浅、观点而已。愿我们信仰道教的同仁,能更好的认识道教、理解道教,更虔诚、的信仰道教,更好的走在信仰道教的大道上。


衷心祝愿同道、同仁们能在信仰上有一个好的体验,好的收获,能从信仰道教中得到智慧与幸福;能从信仰道教中觉悟人生,奉献人生。通过自己的信仰道教,从中得到的道德与智慧,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让我们的生活更高雅,更美好,更文明!


版权声明


⊙本平台原创整理文章,欢迎转载,转载本文须注明,来源:道教(微信ID:daoismcn),侵权必究。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89928269@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关注道教,从这里遇见你的信仰!


道教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


回复以下数字查看更多内容


回复"1"查看:道教入门知识一百八十问


回复"2"查看:道教规矩和礼仪


回复"3"查看:道教戒律


回复"4"查看:道教上香礼仪禁忌


回复"5"查看:道教经文典籍


回复"6"查看:道教斋醮科仪


回复"7"查看:道教道袍法器


回复"8"查看:道教符咒法术


回复"9"查看:道教阴阳术数


回复"10"查看:道教宫观流派


回复"11"查看:如何加入道教


回复"12"查看:道教拜师注意事项


回复"13"查看:道教诵经常识


回复"14"查看:道教请诸供品须知


回复"15"查看:道教宫观庙宇参香禁忌


回复"16"查看:在家之人如何修道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信仰道教,信仰道教有什么好处?



福生无量天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風水大師冒死透露的驚天秘密!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今日立秋,道家養生旺運全攻略,立秋養好生,冬天不生病!
你知道歷史上,被幾代皇帝尋訪的高道是誰嗎?
陽壽盡之前半年內的15個徵兆!

TAG: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信仰道教,信仰道教有什麼好處?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信仰道教,信仰道教有什麼好處?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信仰道教?信仰道教有什麼好處?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信仰道教
道家和道教有什麼區別?那麼這二者信仰的究竟是什麼呢?
信仰道教讓我們不再迷茫、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信仰道教,我們能得到什麼
你想皈依的道教是什麼樣的信仰?
信仰道教有什麼好處,文章很長,值得思考!
什麼是有真正信仰的人?
信仰道教會讓我們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我為什麼要去信仰道教,為什麼要入道
中國到底有多少人信仰道教?
信仰道教會讓我們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中國信仰宗教的人為什麼這麼少?
我們為什麼要有信仰?
人生該不該有信仰?你信仰什麼?
道德,信仰之間有什麼神秘聯繫?
滿清皇室的宗教信仰:信什麼都可以,就是不信「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