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器物的藝術底蘊
錫杖
「錫杖」屬於佛教的道具之類,它是比丘們攜帶的十八物之一。
「錫杖」梵語「隙棄羅」或「吃棄羅」。十誦律中又稱它為「聲杖」;因為振杖之時,出聲如錫,所以稱作「聲杖」、「錫杖」。「錫杖」杖頭狀如塔形,為用錫料所造。杖柄應用木竿為之,高與眉齊。持用「錫杖」的方法,也有一些規定。持杖不得入眾(「眾」者,僧圍也)、日中後不得復持、不得擔於肩上、見佛像不得使錫作聲、不得以杖指人、不得用杖於地面寫字。另有說法為:「不得以不凈手捉杖……若因事入白衣家,或為受午食,須於門首搖錫三下。若無人應,再搖五下。又無人應,更搖七下。終無人應,則應往別家」。
而「錫杖」的用途大致為:「比丘說白衣舍前振錫,可令施主出應。若有惡犬惡牛,可使怖走。若於路途山林曠 野等處,遇見毒蛇猛獸、蜈蚣惡蟲,搖錫可令驚避……」
如意
「如意」也是佛教的器物之一,它的梵名叫做「職權那律」。
「如意」的用途,略有二種。一種是為了抓癢而用的,據音義指歸說:「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長三尺許。或脊有癢,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這種「如意」,也叫做「癢和子」。另一種「如意」,則是作為記事備忘之用的。據禪林象器箋說:「今講僧尚執之,多私記節文祝辭於柄,備於忽忘,要時手執目對,如人之意;故名「如意」。若俗官之手板,備於忽忘,名『笏』也」。
「如意」的質料有用銅製的、有用鐵鑄的、有用玉石雕琢的。 「如意」的形狀有略似「心」字形的,這是用表妙心之義。
香板
「香板」是用木料做的,類似古代的寶劍之形,是一種維護寺院清規、懲罰違犯律儀的械具。也兼有警策行道、督勉精進的用意。分為「警策」香板、「清規」香板、「巡香」香板、「監香」香板。有資格使用「香板」的分子,則為首座、西堂、後堂、堂主等四大班首,以及方丈、維那、知客、糾察等職事僧。




TAG:中國民族宗教網 |
※藝術老司機的木雕藝術
※雕刻藝術家的巨型裝置藝術 博物館裡的大樹
※藝術品魁寶之瓷器
※古埃及的藝術文化
※佛教 犍陀羅藝術
※石窟文化,佛教的精華,藝術的結晶
※我崇尚真正的「工匠精神」-專訪中國古核雕藝術博物館
※青銅器上的紋飾藝術
※文藝復興氣質的「木工藝術」
※唐卡——異域風情的宗教文化藝術品
※文化藝術產業+教育+扶貧綏寧文化藝術園開園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舉行壁畫摹制、剪紙藝術展
※善導大師與佛教藝術——龍門大佛 曠古神工
※佛教藝術:明代佛像
※雅昌流動美術館亮相深圳文博會分會場 感知藝術美、培植藝術心、構築藝術夢
※當泥塑藝術遇上佛教
※久遠的法器 彰顯藝術文化底蘊
※宋代佛畫藝術
※玄德堂——道教建築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