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血液病女專家談「徐婷」:盡最大努力讓患者選擇對的治療

血液病女專家談「徐婷」:盡最大努力讓患者選擇對的治療

血液病女專家談「徐婷」:盡最大努力讓患者選擇對的治療


血液病女專家談「徐婷」:盡最大努力讓患者選擇對的治療


90後、女明星、美麗、癌症、早逝……當諸多標籤貼在徐婷身上,她以悲劇的方式闖入公眾視野。


她一直在愛別人,卻從未愛過自己!


她用短暫的一生完美詮釋了孝,卻忘記了好好愛自己……

當大眾媒體以常見的悲情手法來聚焦這個讓人惋惜的女孩,業內對於此事的探討則回歸到事件的原點,圍繞著疾病、治療手段、患者選擇、中醫等問題,徐婷的離去衍生出許多業內公關話題。


「不是不當治療而是沒有治療」


是什麼讓一個花季少女這樣快速離去?是疾病本身的殘酷?還是治療手段的不當?


拔火罐、針灸、放血療法……徐婷的離去讓輿論場上指責中醫的聲音甚囂塵上。


對於這樣的論調,諸多業內人士也發出了反對的聲音。

急診科女超人於鶯則發文呼籲媒體「不要刻意去用聳人聽聞的標題去報導」。


「女演員徐婷去世,又引發了網上中西醫大戰。說句心裡話,她和魏澤西一樣,是死於惡性腫瘤,如果現代醫學確定沒有治療方法,病人選擇中醫,這時候你去科普去講道理,說中醫無效不要相信,是不會有人聽的。中醫目前無法用科學來驗證,用科學來證實中藥中的有效成分的案例也屈指可數,中醫本身是哲學體系和經驗積累。問題在於,當癌症晚期患者選擇自己相信的一套哲學體系或經驗積累來依靠時,早己脫離了實際的治病效應。說得再直白些,願意信的你攔不住,堅決不信的你說服不了,但是,媒體尤其是醫學媒體,在沒有確切證據證實針灸和拔罐加速了她的死亡(也很難證實,因為缺乏相應的研究,或許病理生理學方面可以說明問題)」


具有美國血液病及腫瘤專科醫生執照、長期與眾多血液病及腫瘤患者打交道的陸道培血液腫瘤醫院副院長陸佩華認為,徐婷的過早離去,除了疾病本身之外,源於對於結局的悲觀,對於化療的誤讀,錯誤的認知讓她選擇了錯誤的治療方式,最終延誤了病情錯過了最佳治療節點。


「從目前媒體曝光的治療來看,她患的可能是T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瘤,這種病發病急病情兇險,必須儘早儘快採取科學正確的治療手段。化療等西醫療法是治療淋巴瘤主要手段,中醫可以是輔助的,但很可惜她選擇所謂的療法如刮痧,放血,拔火罐根本不是治療的手段,我甚至覺得她不是不當治療而是沒有治療。」


作為惡性腫瘤的一種,血液類腫瘤包括很多種,其中較為公眾熟知的則為白血病與淋巴癌。

與其它實體腫瘤相比,一些血液病腫瘤的療效取得很大進步,患者的生存預期得到極大改善。


「不是沒有機會,是徐婷錯過了機會,這讓人很痛心。隨著化療、靶向療法、免疫療法的發展,淋巴瘤的治療效果有很大改進。大多數霍奇金淋巴瘤已經可以治癒。各種非霍奇金淋巴瘤預後差異較大,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可以治癒」


「化療沒錯,錯的是被誤讀」


出於對化療的恐懼,發病之初,徐婷放棄了化療。

她曾微博里寫道:那麼痛苦,被折磨得面目全非最後還會人才兩空。


徐婷起初放棄了化療,等於放棄了生的希望,認知與偏見關上了生之門。


知名公眾人物李開復曾罹患淋巴瘤,後接受正確治療康復。


李開復曾在微博分享抗癌心得,指出對於腫瘤的相關誤區。


「罹癌後,看到很多網友留言,十分感動,但也不免感到大眾對癌症有不少誤解,如:癌症是絕症,不可能治癒。雖然有些癌症很猛烈,但是很多癌症是慢性的或是可切除的,若能經過醫療控制,之後五年不複發,則終身不發的可能是很大的。醫治癌症一定是天價。治療確實不便宜,可能讓這個觀點被誇張了。我使用的化療和標靶藥物共自費六萬多人民幣,供大家參考。化療一定掉頭髮。」


不知道徐婷生前是否看到李開復的「心得」。對於疾病治療預期的過度悲觀,對於化療的排斥,讓徐婷一步一步沿著錯誤的方向越走越遠,當她無力繼續前行時,回頭已沒有機會。


「化療是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對於化療副作用的放大讓公眾對化療產生很大的恐懼。化療沒錯,錯的是被誤讀,相較於副作用,化療是延長患者生命甚至根治的有效方法之一。」陸佩華說。


「盡最大努力讓患者選擇對的治療」


治與不治結局不一樣,如何治療結局更不一樣。陸佩華對於這句話有著更深的體會。


「患者不是醫生,他很可能受到很多不正確、不科學信息的影響,在治療方案的選擇上容易誤入歧途。作為醫生,我們不忍心看著他們向錯誤的方向走去,盡最大努力讓患者選擇對的治療應該是醫生的責任。


多花點時間,多有點耐心,多注意溝通方式方法……面對被腫瘤糾纏的患者,作為腫瘤醫生要儘可能把他們往正確的方向帶領。


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患者手裡,我們尊重患者的選擇。加強對於腫瘤患者的教育看起來很重要,這樣他們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會擁有不一樣的結果。」陸佩華表示。


徐婷沒能挺住,在離她26歲生日還有26天的時候。徐婷,她是可愛的女孩,也是「不聽話「」的患者。當她以這種方式轉身離去,留給業內的除了嘆息與惋惜,更應該有的是對於腫瘤治療領域的思考。


新一天的早上,腫瘤醫院依舊是人頭攢動,各式寫滿著神奇古怪療法的宣傳單子讓人眩暈。另闢蹊徑的他們有時找到的不是生路,迷途知返卻早已無路可回。


尋找激情與才華橫溢的你!


——《醫師報》誠聘新聞、醫學編輯


還在為找工作煩惱嗎?還在為找不到好工作煩惱嗎?如果你喜歡新聞,愛好寫作,歡迎加入《醫師報》!


這裡有輕鬆愉快的工作環境,這裡有簡單直接的人際關係,這裡有與醫療大咖平等對話的絕好機會!


入選條件:


1、醫學、法律、新聞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碩士優先;


2、有媒體從業經驗優先考慮;


3、熱愛寫作並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


4、具備一定的新聞敏感度和新聞價值判斷力;


5、英語四級以上,六級優先,有較強的筆譯能力和口語交流能力;


6、有激情,願意加班。


職位性質:全職


工作地點:北京


招聘人數:5人


俊傑,還等什麼?快約起!把簡歷及相關工作經歷證明材料(如方案、稿件等)發到544163202@qq.com,等我們電話哦。諮詢電話:010-58302828-6844或6866。


編輯:《醫師報》宋攀


排版:《醫師報》張璐


關注醫師報微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師報 的精彩文章:

推動結核防治向呼吸學科的歷史回歸
呼吸機正壓通氣治療睡眠呼吸暫停又遭敗績
胡盛壽院士:阜外醫院憑什麼成為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病診療中心?
致力丙肝防控,這位中國專家被WHO點贊!
催產素可以治療抑鬱焦慮了!

TAG:醫師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胃癌患者的治療方案的選擇
抑鬱症,如何選擇心理治療?
對於年老體衰的白血病患者應選擇什麼治療方針
為什麼說神經外科是治療脊柱疾病的更好的選擇?
金宇彬罹患的疾病,海外醫療是如何治療的呢?選擇出國看病縮影
甲型血友病如何選擇治療方法?
胃癌選擇最適宜患者的治療方案,盡量延緩病情
子宮腺肌症病人如何選擇少走彎路的治療方案?
治療頭風病選擇放血療法
腫瘤醫生吐槽成就感,看治療策略選擇
中醫治療成為廣大癌症患者的最後選擇,這話真不是危言聳聽
乙女心病蟲害防治和花盆選擇
陪伴父親治療肺癌兩年的經歷,讓我選擇做「斗瘤」
糖尿病如何選擇主食 讓血糖波動最低
冠心病有哪些治療方法 如何選擇?
女性確診盆腔炎有哪些治療方案和選擇
保守治療、手術治療……脊髓空洞症有哪些治療選擇?
瑜伽是高血壓患者的健身選擇嗎
如何根據膚質選擇適合自己的防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