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寶寶都喜歡媽媽做這件事
很多准爸媽在胎教時就開始給寶寶講故事,寶寶出生後爸媽們更是喜歡在睡前給孩子講故事,這不僅能讓寶寶乖乖睡覺,還能提高孩子的想像力。但是你知道怎麼把故事講得更精彩嗎?
給寶寶講故事的8大技巧
1、選擇適合的故事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引起寶寶的興趣,爸媽要根據寶寶的年齡來選擇不同內容的故事。
給2~3歲的寶寶講些動物、植物等故事比較適合,故事要短、形象要生動、情節要簡單。 4~5歲的寶寶正是發展想像力的時期,這時候,爸媽就可以講些童話、民間故事。
2、建議爸媽選擇在寶寶睡覺前講故事。因為在臨睡前,是寶寶一天精神狀態最穩定、最平靜的時候。在這段時間給寶寶講故事,寶寶會很容易接受哦。
3、講故事需要一個好的環境,最好是有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地點。如果家裡沒有書房,可以在陽台的一角,或是睡前在床上講故事。
4、給寶寶講故事要聲情並茂,重要的是能提供寶寶許多「語料」,為將來的說話、寫作儲存資本。寶寶將通過媽媽對他所說的故事,學會如何使用語言表達情感、描述事件。
5、在故事活動中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就是要讓寶寶複述故事。要讓寶寶用自己的言語來講述故事裡的人物和情節,這能鍛煉寶寶的言語、記憶、邏輯、想像等能力。
6、反覆念孩子喜歡的書,是協助孩子進入書本世界的方法之一。一遍又一遍地聆聽,是孩子成為一位閱讀者的必要過程。
重複多次之後,孩子對文字與語音的印象加深了,對內容也會有進一步的了解。因此在聽故事時,他們對故事的發展有所期待,也能預測書中的人、動物,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7、保持愉悅的心情不要把給孩子講故事當成一種任務,從而帶著不好的心情去面對他,並將這種負能量運用到語言之中。無論什麼時候,你的心情即便是再糟糕,在面對孩子時也要調整好心態。
8、在給孩子講故事時盡量不要使用方言,以免語言環境太過混亂,影響孩子的理解。標準的普通話,豐富的語言和故事情感能給孩子帶來很好的學習效果。
給寶寶講故事時要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孩子因為故事情節而流露出害怕的神情,要及時安慰。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感嘆,我們為什麼那麼忙碌,忙著生活,忙著工作,忙著與同事相處,忙著怎樣才能更好的兼顧事業與家庭,可是過於的忙碌我們收穫到了什麼?金錢、地位、還是權利。可是我們又丟失了哪些?與父母的相處,與孩子的陪伴,統統沒有機會感受到。抽出一些時間,和寶寶多多相處吧,他的童年需要你的守護!





TAG:美媽錦囊 |
※99%的寶寶喜歡媽媽做這件事,不知你做過沒有!
※寶寶燙傷後,99%的媽媽都犯過這個錯!
※寶寶滾下床可不是小事!90%的媽媽都做錯了
※春季寶寶易長這種疹子 媽媽做好4件事寶寶不受苦
※母乳媽媽做這3件事,寶寶健康全毀了!
※寶寶吃水果的這四個坑,99%的媽媽都跳過
※寶寶便秘,這個媽媽的做法把寶寶害慘了
※寶寶2歲就齲牙,原來是媽媽做錯了
※寶寶一哭媽媽就喂牛奶和零食,結果還沒1歲就40斤
※老人喜歡寶寶吃胖點,愛瘦的媽媽和她吵起來
※媽媽做錯了,1歲寶寶喝蜂蜜的危害
※6個月大的寶寶脊椎變形,只因媽媽做錯了一件事!
※媽媽們注意了,這10種食物寶寶不宜多吃!
※想要寶寶腿型美,媽媽千萬注意這些事!
※這才是爸爸媽媽送給寶寶最好的禮物
※日本媽媽每天這樣做10分鐘,嫉妒大寶愛上二寶
※寶寶牛奶的正確喝法,90%的媽媽都不知道
※該怎麼給寶寶刷牙?80%的媽媽都不知道
※媽媽吃了這4樣,寶寶才能吃的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