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有生命的地方 就需要生命的教育

有生命的地方 就需要生命的教育

有生命的地方 就需要生命的教育



佛是印度話、梵語,中國話的意思是「智慧、覺悟者,覺悟者的行為達到圓滿」,這幾個意思合在一起叫「佛」。我們人間最匱乏的資源就是覺悟,我們最委屈的就是, 被生下來 100% 的腦細胞來到人世間,最後98.5%的腦細胞根本沒用過,都在睡覺,然後又被推進火葬場燒掉了。這是人間最大的浪費。這比一盤子飯只吃了兩口,就倒掉了,還要浪費。在這個資源匱乏的時代,最大的匱乏就是我們的智慧。

當然,在人類社會活動中,只要有生命的地方,都需要我們佛性的覺醒。那些失足青年是我們長輩的孩子、我們年輕人的兄弟,失去了自由,在大牆之內更需要這種智慧的蘇醒、佛性的覺醒。無論是孟子的「人性本善」,還是有人提出的「人性本惡」,總之,人的善惡是不定的,佛教里說:「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正因為「不定」,教育才顯得那麼神聖偉大。如果大學課堂里,需要智慧的啟迪、人格的塑造,大牆之內的失足青年,同樣需要聖賢文化的安撫,來自社會善意善良的關懷。


我很有幸獲得了這樣的機會,前幾天到山東某監獄,面對一千多服刑人員,給他們演講。特別監獄長還說,新監獄快要落成了,但是來不及在一個大禮堂把四五千人都集中在一起;這次就撿一些重刑犯,無期徒刑、免減緩的,那些戾氣較重的來聽,很多是兩次三次進來了。就是說由於心靈的迷失、行為的錯謬,不僅給他人給社會製造了痛苦和傷害,他自己也成為身心的受害者。


當面對他們的時候,我對自己說:我並不比你們強多少。首先,我尊重他的人格、維護他的尊嚴,以平等的心態,來共同面對聖賢,共同來分享「為什麼要做一個戒惡修善的人」,而不是對他說教。所以三四個小時下來,從懷疑、從局外人,慢慢慢慢,我們合成了一體;從他們的眼神里,看到了那種相互理解,甚至在他們的臉上綻放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向這個社會、外在,敞開了他們閉塞的心靈。


所以,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智慧的啟迪。今天我們在一起研究討論,人生當中最大的這個話題,這個話題將伴隨我們生命的始終。信仰,是一個具有生命終極意義的話題,會伴隨著我們的生命轉凡成聖。佛教是人體生命的科學,也是我們生命終極的道路。所謂人往高處走,是「往高處走」的一種科學。

善良有時候來自我們的一種本能吧,所以孟子說「人性本善」。當他有一次看到鄰居家在殺豬的時候,他體驗到了豬的痛苦、掙扎,所以他就很不解地問:媽媽,豬活得挺好,為什麼要把它殺掉呢?媽媽就趁此機會教育他:因為你要吃肉啊!所以就啟發了孟子心內的那種善良、惻隱之心,對眾生不幸遭遇的那種同體感覺。


慈悲,是在生命善的本能上的一種理智、一種堅定的堅持。所以,慈悲是一種選擇,慈悲跟善良之間有共性,但慈悲是理智的結果。我們如果沒有理智地對自己提升,善良有時會很快泯滅,甚至不在智慧指導下的善良,有可能還會被別人利用。但慈悲不會,慈悲是一種堅定、一種智慧的善良的狀態。比較標準的來說,慈是給予 別人樂,悲是拔出別人的苦。佛教里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與樂的對象是不分的。就像孔夫子教學生,有教無類,這也是一種慈。對所有眾生關心他們的命運,這是一種悲。


所以慈、悲,更具有高度,它是一個智者、一個聖人的一種生命的情懷。假如善良是所有人共同具有的話,那慈悲是只有智者、聖人才具有的一種特殊品質;但它來自於善良,通過理智規範、堅定修鍊,最後達至的一種生命格局、一種高度、一種升華。


------摘自2015.04.26傳喜法師于山東臨沂鴻儒美術館開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慧日 的精彩文章:

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界導師 人天師範
佛法是打開愚昧的鑰匙
虛雲老和尚:修行三大劫 悟在剎那間
師父、法師、和尚不一樣,如何正確稱呼出家人
傳喜法師:師父是我們與佛陀之間的橋樑

TAG:佛教慧日 |

您可能感興趣

真正的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
生活和生命需要厚道
科學家探索生命的誤區,真的一定要有水才會有生命嗎
生命魔咒:生命無常、生命失衡、生命無解
地球生命的毀滅者,也庇護新生命孕育
生命需要什麼
管理,是讓生命影響生命
地球生命真的是由外星生命創造的?
生命落地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最美的綻放
把職業當生命,更要把生命當生命
生活禪的生命力
生命科學前沿:生命的本質就是能量
霧霾可幫助外星生命進化?有霧霾的地方就有生命
生命影響生命
生命的旋律
生命需要沉靜
野生動物也有生存的權利,不應該殘忍地奪去它們的生命
有的人註定是你生命里的癌症
真的有長生不老的生物嗎?這些生物是在拿生命「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