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草藥漫談-艾葉

中草藥漫談-艾葉

2016年9月12日,農曆八月十二,丙申年丁酉月丁酉日,星期一。


艾葉,又名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H.Lév. & Vaniot),全草入葯,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葉晒乾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於亞洲及歐洲地區。


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葯,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現在流行的「藥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關於艾葉的性能,《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說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祛除陰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作用。現代藥理發現,艾葉揮髮油含量多,1.8-桉葉素(佔50%以上),其他有α-側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風乾葉含礦物質10.13%,脂肪2.59%,蛋白質25.85%,以及維生素A、B1、B2、C等。灸用艾葉,一般以越陳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說法。

全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治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產﹑子宮出血,可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等。為醫家最常用之葯。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一來用於避邪,二來用於趕走蚊蟲,本地端午節常用艾葉和菖蒲掛在門上。


艾葉,古又名冰台。《博物志》言削冰令圓,舉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則得火。則艾名冰台,其以此乎?」意指將冰塊做成凸鏡可於日光下聚光取火,艾承其下,故名。


蘄艾,艾草的一種,因產於蘄州(古代泛指蘄春縣、大悟縣等地)而得名,湖北省蘄春縣「蘄春四寶」(蘄竹、蘄艾、蘄蛇、蘄龜)之一,特產中藥材,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莖、葉均可入葯。

中草藥漫談-艾葉


【別名】:蕭茅、冰台、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


【性味】:辛,溫。


【歸經】:入肝、脾、腎經。


【功效】:祛風,除濕,調經。

【主治】:用於風濕關節痛,皮膚瘙癢,月經不調,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用法用量】:3~5錢泡酒或水煎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黃帝內經》:「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


艾灸: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點燃用艾葉製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


灸法在我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其治療效果已為無數臨床實踐所證實。而對其機制的認識,仍是一個未解的迷。目前認為灸療作用機制與以下5個方面有關。

(一)局部刺激作用


艾灸療法灸療是一種在人體基本特定部位通過艾火刺激以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療方法,其機制首先與局部火的溫熱刺激有關。正是這種溫熱刺激,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緩解和消除平滑肌痙攣,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症、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產物消散吸收;還可引起大腦皮質抑制性物質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發揮鎮靜、鎮痛作用;同時溫熱作用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


(二)經絡調節作用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重要內容,也是灸療的理論基礎。人是一個整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協調的,這種相互協調關係,主要是靠經絡的調節作用實現的。現代研究表明經絡腧穴具有三大特點:

1.經絡腧穴對藥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樣艾灸方法選擇一定的腧穴與一般的體表點,其作用是明顯不同的。


2.經絡腧穴對藥物作用的放大性經絡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體表循行路線,而是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態的調控系統。在穴位上施灸時,影響其多層次的生理功能,在這種循環感應過程中,它們之間產生相互激發、相互協同、作用疊加的結果,導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應。


3.經絡腧穴對藥物的儲存性腧穴具有儲存藥物的作用,藥物的理化作用較長時間停留在腧穴或釋放到全身,產生整體調節作用,使疾病得以治癒。


(三)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


許多實驗都證實灸療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療的許多治療作用也是通過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實現的,這種作用具有雙向調節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並且在病理狀態下,這種調節作用更明顯。


(四)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


灸療的用藥情況,雖比不得內治法豐富,但從各種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針灸在臨床應用的情況看也可窺灸療辨證論治之一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灸療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亡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郁,調經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離開了艾,灸療學就不存在了。


(五)綜合作用


灸療作用於人體主要表現的是一種綜合作用,是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共同發揮的整體治療作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耀震健康管理 的精彩文章:

TAG:耀震健康管理 |
您可能感興趣

中草藥漫談-雪梨
中草藥漫談-葡萄
中草藥漫談-山羊角
中草藥趣談 扶桑
神奇的中草藥——白花蛇舌草
神奇中草藥——翩翩木蝴蝶
菖蒲陳艾雄黃酒,我的中草藥上的端午節
中草藥的葯膳與食療
中草藥之核桃仁(胡桃仁)
中草藥歷史悠久,傳承中藥文化
補五髒的中草藥
治療龜病常見中草藥之:仙鶴草
本周日,聽中草藥科普講座,製作中草藥標本,做一回可愛的「草藥小精靈」!
中草藥入畫,美美噠!
中草藥精粹「帝根源」的美麗傳說
夏季鴿病巧用中草藥
《中藥學》第一章 第一節 中草藥的採集與貯藏
《中藥學》第一章 第二節 中草藥的炮製
什麼中草藥治寶寶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