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寶寶急性腹痛的8大原因!
腹痛,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狀況。醫學上對於慢性腹痛的定義為:過去三個月期間,至少發生過三次腹痛。相較之下,急性腹痛沒有特別的定義,只要非長期、持續發生,是突然間出現的癥狀就算是急性腹痛。
一、常伴隨腸胃道癥狀
以一歲以內的嬰幼兒來看,若發生腹痛,多數還可能伴隨著腸胃道的癥狀,如持續性的嘔吐、拉肚子,或連續三四天沒排便、腹部脹脹的,並且容易因為不舒服而哭鬧。
舉例來說,容易造成腹痛的消化器官疾病如下:腸胃炎、腸絞痛、腸套疊、腹股溝疝氣、腸扭轉、便秘、闌尾炎等,也有其他疾病(心肌炎、過敏性紫斑、腹部腫瘤等)可能會引發寶寶腹痛,父母也應提高警覺。
原因1腸胃炎
導致腹痛的消化器官疾病中,又以「急性腸胃炎」最常見。患急性腸胃炎的寶寶,體內遭受病毒(如輪狀病毒、諾羅病毒、腺病毒等)的感染,使腸胃道發炎,往往會導致嬰幼兒出現上吐下瀉、腹部疼痛的癥狀。
小心併發症
若寶寶患有急性腸胃炎,只要儘快就診,並給予支持療法,適當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例如口服電解質水),有些會逐漸痊癒,若脫水程度嚴重,則需要給予靜脈輸液治療。此外,如果寶寶感染到「細菌性腸炎」,除了糞便會帶黏液和血絲之外,還要小心細菌對腸道的破壞,最嚴重的可能並發腸穿孔、腹膜炎、敗血症等癥狀。
原因2腸絞痛
腸絞痛常見於兩三個月內的新生兒,部分到四五個月大仍偶爾會出現,但通常再大一些就會逐漸減少發生概率。腸絞痛的發生原因不明,通常出現在下午或傍晚,且總是突如其來,因此,有時可見本來呈乖順狀態的寶寶,下一秒突然哭鬧、身子縮成一團。
檢視參考
臨床上,多採用Wessel氏原則來診斷是否為嬰幼兒腸絞痛:一天內哭鬧超過三小時、一周內三天以上皆如此哭鬧且此狀況連續超過三周。另外,當家長察覺寶寶哭鬧不休時,可先觀察是否發熱、嘔吐,檢查排便是否有血便狀態,及時打開尿布檢查是否有腹股溝疝氣等。若沒有上述狀況,可適度幫寶寶按摩腹部並給予安撫,若仍未改善,則儘快就醫檢查較佳。
原因3腸套疊
腸套疊好發於6個月以上至四五歲以下的嬰幼兒,在秋、冬至春季很常見。腸套疊的起因是前端腸子套入後端腸子內(例如小腸套入大腸)所造成的阻塞、黏膜腫脹,會引發嘔吐、急性腹痛(平均每20~30分鐘腹痛一次,每次痛約5~10分鐘)的癥狀,剛開始容易被誤認為腸胃炎。
把握治療黃金期
腸套疊造成的病況,程度可大可小,因此,最理想的情況是及早確診,若狀況輕微,會嘗試以鋇劑或生理食鹽水灌腸複位、解除腸套疊;若無法解套,就必須手術。
如果沒有及時察覺、就醫,可能會造成腸黏膜缺血損傷,排出「果醬般血便」的狀態,而腸子被套住超過48小時,視套住的鬆緊度,較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腸子壞死的狀況,甚至還會造成休克、死亡。若腸子壞死,則必須切除,如切除範圍很大,將可能罹患短腸症,進而會有營養吸收不佳、體型瘦小等後遺症。
原因4腹股溝疝氣
腹股溝疝氣的病患比例中,男多於女。以男寶寶來說,若腹膜和陰囊間的通道沒有自動關閉,腹腔內的器官(最常見為小腸)會掉入此通道,造成腹膜凸出,導致疝氣。
可從外觀察覺
腹股溝疝氣的原因是腸子卡住、阻塞,往往會合并腹痛、腹脹噁心感、嘔吐等癥狀,腹股溝的外觀會腫脹、鼓起,用手觸碰會很不舒服。因此,提醒父母提高警覺,仔細觀察,及早帶寶寶就醫,以免腸子阻塞過久,而有壞死的疑慮。
原因5腸扭轉
若寶寶患有腸扭轉,則可能原先看起來健康有活力、排便順利,卻突然發生連續嘔吐(嘔吐物可能含有膽汁)、急性腹痛、食慾及活動力下降等癥狀,初期的癥狀有時候和腸胃炎類似,這通常需就診經由仔細觀察做檢查後,才能得知是否患此症。
影響腸道血液循環
腸扭轉主要是胎兒時期腸道的發展過程異常所致。胎兒時期腸道的正常發展過程中包含「十二指腸與大腸沿著腹腔中上腸系動脈依序旋轉,達到正常擺位」,若旋轉不良,就可能使腸道的血管扭轉、阻塞,如果狀況嚴重,將導致腸子血液循環不佳、甚至壞死。針對腸扭轉病患,一般建議「採用手術方式將腸子複位固定好、並切除壞死部位」的治療方式。
原因6便秘
嬰幼兒的便秘大多從4~6個月開始比較容易出現,可能跟腸胃蠕動功能不佳有關。寶寶若發生便秘,因為無法順利排便,糞便長久累積在大腸內,水分被吸干後糞便變硬,甚至造成肛裂疼痛、排便疼痛或血便,惡性循環下會造成排便更加困難,也可能引發腹痛的狀況。
補充高纖食材
一般的便秘只要多攝取蔬果等含高纖維的天然食材,補充足夠的水分並配合適度的運動,通常可逐漸改善,大一點的孩子開始學習自行上廁所時,父母也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引導他養成固定的如廁排便習慣,亦有助於減少便秘的概率。
原因7闌尾炎
闌尾炎所造成的腹痛,則具轉移的特性,即「上腹痛中間右下腹痛」,這也是醫師診斷的重要參考之一。
及早就醫 小心併發症
闌尾炎的主因是闌尾管腔受到阻塞而發炎,很快就會出現腹痛、噁心嘔吐等癥狀,接著疼痛位置由上腹轉移至右下腹。若發生此症,必須儘早就醫、以手術切除闌尾,如果拖得太久,阻塞處又受細菌感染,將導致闌尾壞死、破裂;當其膿液進入腹腔,就會並發腹膜炎、甚至敗血症,致死率很高。
原因8非消化器官疾病
除了上述消化器官癥狀會導致腹痛外,其他部位的疾病也可能引起腹痛。
過敏性紫斑
病患先前曾有過感冒或腸胃炎,後來才產生劇烈腹痛,足部出現紫斑,有時身體其他部位會感覺疼痛(例如關節痛),甚至出現血尿或血便。若發現疑似癥狀,建議儘快就醫。
肺炎
有些寶寶若出現感冒相關癥狀(鼻塞、發熱、咳嗽、呼吸急促等)且合并上腹疼痛,則不排除有肺炎的可能,應就醫以進一步檢查、確診、治療,以免病況惡化。
其他部位
其他部位的感染、發炎等狀態,例如心肌炎、膽結石、胰臟炎、泌尿道感染(腎盂腎炎)等,也可能引發上腹疼痛。
一旦父母察覺寶寶不對勁,應直接尋求小兒專科醫師(尤其是肝膽腸胃科更佳)協助,才能迅速對症治療,減少併發症發生率。
二、5跡象 掌握就醫時機
對於父母來說,如何辨別寶寶是否腹痛、生病,並及時掌握黃金就醫時間相當關鍵。因此,醫生歸納出幾個要點,提供父母做為觀察的參考。
1.哭鬧
寶寶不會表達,大多是因為痛到難以忍受才會哭鬧不已,甚至難以入睡。
2.排便
排便狀態是最直接的觀察依據,若排出血便,應該就醫。
3.嘔吐
若出現反覆性的噁心、嘔吐,甚至還吐出黃綠色的膽汁,應儘快就診。
4.脹氣
如果腹部呈鼓鼓脹脹的狀態,要小心腸胃道可能有狀況(例如阻塞或腫瘤)。
5.體溫
無論是否有腹痛,如果出現高燒不退或是體溫過低的狀況,都是警訊,建議就醫檢查。
三、不輕忽任何疑似腹痛癥狀
曾經碰過帶著腹痛寶寶就診的家長,主動要求醫師給予止痛藥、止痛針或止瀉劑就好,認為就像一般肚子痛、忍一下就會過去,也曾經碰過希望通過一次門診,就能夠完全知道腹痛的原因。事實上,每個嬰幼兒對腹痛的表現癥狀不一,疼痛耐受性也有差異,且腹痛引起的病況更會隨時間而變化,因此,提醒家長不要輕忽腹痛徵狀,有問題須諮詢醫師,若無法立即得知導致腹痛的原因,則應配合後續追蹤、檢查,以便掌握病況,減少惡化概率。





TAG:好孕媽媽全媒體 |
※寶寶腹痛,切勿做四點!
※女性下腹痛的四大原因!
※寶寶的這5種腹痛不是病症
※孕婦左側腹痛是怎麼回事?對寶寶有關係嗎?如何舒緩減輕疼痛?
※孕媽媽別心大!這3種腹痛很危險!
※嘔吐?腹瀉?腹痛?警戒小兒急性胃腸炎!
※女性小腹疼痛都是大姨媽的原因嗎?小腹痛要做哪些檢查?
※腹痛?腹瀉?嘔吐?急性胃腸炎知多少?
※抽筋不怕按大都穴!小兒驚風、腹痛腹脹、嘔吐胃疼也找它!
※一產婦腹痛難忍跳樓身亡,生寶寶究竟有多痛?
※長沙早孕女子腹痛難忍肛門墜脹,竟是黃體破裂!對寶寶有影響嗎?
※寶寶多汗,胸痛腹痛,體重不增,慢性咳嗽,警惕小兒肺結核!
※不同年齡段寶寶的腹痛原因大不同!
※便秘、腹痛、小便不利,按揉大巨穴!關愛男人的保健穴也是它!
※腹痛?腹瀉?便血?小心這種病!
※結腸炎腹痛腹瀉,艾灸一次搞定,真的神奇啊!
※【最怕孩子說:肚子疼!】如何應對小兒急性腹痛
※肚子莫名其妙疼別大意!4種腹痛當心是婦科病,早知少吃虧!
※吃西瓜後出現腹痛腹瀉的4大原因,九種關於西瓜的正確吃法!總有一款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