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文中我用於講解的匕首都為訓練用的硬塑料練習刀。沒有刀刃,沒有刀尖,沒有任何傷害力,只是有著和和原型號金屬刀具一樣的外形。三把的對應的現實型號分別是卡巴1217、冷鋼Chaos、冷鋼大班。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Training Knife。包括冷鋼、極端武力、愛默生等公司都有自己的練習刀,材質多為硬塑。


之前有句話在微博上流傳的特別廣,叫做「出門帶刀還是帶套」。我想這句話主要質問的是面對不法侵害時候的態度——究竟是考慮生命安全而絕對順從,還是為了抵抗侵害而拚死一搏。不過這句話最大的問題就是太極端了,無上限的搏命不可取,而無底線的順從更不可取。兩個極端其實都不可取。如果問到我,我的答案是——帶腦子。


帶腦子沒有貶義。我說的的意思就是,一萬個萬一,遇到侵害的時候不可以用那種生死相搏的錯誤理念去應對危機。遇到不法侵害的可能性很低,但是無論是什麼國家,什麼政體,再好的法律體系,也無法保證犯罪率為0。這個社會有穩定的城市,也有混亂的角落,任何國家、時代都是如此。在遇到危機的時候,要以冷靜的意志力,臨危不懼的勇氣,隨機應變的靈活來應對。多利用自身強項,考慮所處環境的有利因素,才是脫險的最好幫手。


然後再說到最近很多報刊都爭相報道的匕首操軍訓訓練。最近各類媒體似乎都以一種讚揚的態度來報道這種類似的匕首操訓練,而評論中極大部分也都是抱著「學習防身術帶著匕首打壞人」的態度。這讓我的確感到些許擔憂與無奈,所以也才決定寫這麼篇文章仔細說說用匕首防身的誤區。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這新聞還有個問題就是,橡膠匕首的長度是20厘米,根本不是文中的15厘米。


這是我在這則報道下摘抄的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評論。我可以說尤其是下面這位,對於刀具格鬥可以說是完全的一無所知。用匕首保護自己什麼時候變成了女子防身術的範疇了?還說學校的用意?知道軍訓後一學生對歹人打出18套軍體拳結果被毆至重傷的新聞么?


學校在軍訓開設軍體拳、匕首操這類軍訓的訓練,關鍵在於轉變意識、鍛煉身體,而實用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軍體拳、匕首操,可以培養團體意識,形成一種方陣協同,用來表演以應對上級檢查。就形式上來說很不錯,而且也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可是對於幾乎所有的大學來說,軍體拳和匕首操的作用,就是完全的形式主義罷了。誰要真信誓旦旦的允諾在現實的生死搏擊中,軍體拳和匕首操的那套能夠有什麼用,那也真真就是沒打過架又喜歡意淫的主兒才說的出。

您倒是告訴我,哪家的防身術需要用匕首這種攻擊性的器具去「防身」了?!


我們來說道今天的主角——匕首。特別是格鬥刀來說,打從設計一開始就沒有任何防禦性的成分在裡面。除開其他刀具不說,格鬥刀這東西絕對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殺人取命存在的。


這也是我對這類報道最擔憂的一點——一旦形成了一種輿論慣性,大家都覺得用刀防身特別帥氣且很有用的時候,會給很多人帶來虛妄的自信。而這種虛妄的自信,在防身思維里是最要不得的思想。還是那句話,我不是真對誰,而是不管什麼人,號召其他人(無論性別)用匕首來防身的,絕對是混蛋一個。不管對什麼性別來說,刀絕對都不是可取的「防身工具」。


軍訓練習匕首操,這是學校的選擇,理應尊重。培養剛強的意識,增強體魄,當然值得讚許。可是,絕對不要把「匕首操」和「匕首格鬥」等同起來。匕首操是一種形式上的方陣操練,在格鬥中不具有任何實用度。


方陣訓練是方陣訓練,生死搏擊是生死搏擊。得要多愚蠢的人能把大學軍訓練習的一招一式等同於遭遇危險時的臨場反饋?在操場上叫的殺聲震天的,可是真正遇到歹人,幾個人確定能回憶起學到的招數並且根據歹徒的動作習慣來反制?歹徒又不是軍訓時候的空氣,可不會那樣任你劈砍穿刺!

哪怕是真正的匕首格鬥術也好,如果沒有加以「年」為單位的實操性訓練與模擬對抗,根本就沒法運用到實戰里去。匕首格鬥的體系化訓練是極其複雜的,比街上武術教學班那類噱頭性的要難學得多。包括最基礎的持刀、正反手轉換,以及最為基本的劃、刺、砍的基礎動作,其訓練時間可能都要達到半年以上。如果沒有這種最基本的動作基礎作為支撐,更不要說取點取線的對人體關節、肌肉進行複雜的攻擊了。而現實就是,不管各大城市,有幾個是有真正專業的「匕首格鬥」培訓班的?如果沒有正確的教練進行指引,看著電影電視劇你就指望自己能練出一套在遇到危險時可以熟練運用的刀法嗎?退一萬步而言,就算有著恆心和毅力下決心自己苦練,可是有多少人真正會為了學習匕首格鬥去採購練習刀具;能去購買等身人體標靶;能夠找到陪練對象進行模擬切刺訓練?


你別告訴我你對著空氣和牆壁氣喘吁吁地扎幾小時就能刀法驚人了,這不是練習匕首格鬥,這是自欺欺人的妄想強大。


我再說一句比較傷人的話——因為法律限制和渠道問題,你連一把正八經格鬥刀都買不到,你指望用家裡隨便找的,或者淘寶上網購那些水果刀防身???EXO ME???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如果你購買刀具的渠道是什麼淘寶啊京東啊,趁早就歇了吧。


淘寶上的這些水果刀——是的我把它們叫做水果刀,不管什麼外形,我都這麼稱呼,因它們在現實中的作用也就是切切水果開開快遞而已。作為一把刀來說,這些洋姜刀的缺點都是極其明顯的。


第一,這些刀使用的鋼材極其差勁。要麼就是軟到徒手一掰就彎,要麼就是工業彈簧鋼那樣空有硬度但是一摔就裂,更別提在真正使用時的斷刃、崩口了。你想要護理這種刀的刀刃,還不如攢點錢再買一把。


第二,這類所謂彈簧刀、摺疊刀、側跳刀的機械結構極為易損,可以說經不起多少次開合。真不是我嚇人,就十來塊百來塊的帶有機械裝置的刀具,內部粗製濫造,沒準哪天開起來的時候,就變成袖箭扎哪兒了。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這個微博的呼籲顯得極其無力且無知。「讓那些以為我們柔弱可欺的傢伙見鬼去吧!」喊得很有氣魄,但是你知不知道你這把刀就屬於最典型的洋姜刀?刀身強度垃圾,鋼材垃圾,設計抄襲,簡而言之就是垃圾二字。這把仿造的原型,是冷鋼的26SP,不過我想能寫出這種話的人也根本不理解防身思維,更不會考慮這把刀為什麼不能買了。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冷鋼26SP的狹長造型的確很經典。


當然我不是說國產刀並無優秀者。自然也是不乏性價比超高的品牌的,可是真心在淘寶逛刀子的我也不覺得會有什麼渠道獲得。還是那句話——刀具是受管制的工具,允許持有者只有軍警、狩獵人員、地質工作人員、救援人員等,而且只能在工作中使用,日常生活是不能攜帶的。就購買限令而言,倒是在一些省份的確可以購買,但是也需要實名登記,或是去所在的公安機關備案;而一些地區則是全盤禁止。具體法條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寫過,這裡不再贅述,詳細看的可以翻找我過去的文章。


就算買到了刀,你打算放哪裡?有些買刀的網友居然說放包里——我且問,刀都帶著鞘,或者有摺疊收納功能,請問一把刀藏在充滿小物件的包里,你真正遇險的時候,掏得出來嗎?而且,刀具的鞘有皮鞘、K鞘、尼龍鞘等許多區分,基本上都有防開或是防滑鞘的鎖扣機制,即便掏的出,你能保證快速拔出使用?對於國外很多專門玩刀的人來說,他們很多人都喜歡根據需要自己去製作一個貼身的刀鞘,確保出刀的準備時間在1秒左右。而且這也需要練習。


格鬥刀的挑選呢,是一門精細的學問。如果不是相關從業人員,個人建議碰都不要碰。格鬥刀真不是玩具,更不是耍帥的器物。


之前有個網友對我說,刀嘛,誰不會用,對著劃八字就行了。並且還和我做出一副練習許久的樣子和我說,劃八字是很有效的攻擊方式,能夠擋住對方的前進很好的保護自己。然而我問她你怎麼劃8字?她就和我闊論一番——她是這麼理解劃八字的,我用動態圖來演示下。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點擊播放 GIF/584K



她還以為是中文的劃「八」字。


我當時剛喝的一口溫水就全噴出來了。你這個是砍絲瓜呢?這叫劃8字嗎?動作毫無連貫性,對手部毫無保護,對方隨便一向前抓著你腕子就能牽制住,就這能阻擋對方進攻?知道什麼是劃8字嗎?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點擊播放 GIF/586K



我用動態圖演示下。理論上說的劃8字是橫著的8字,不管正手也好,反手也罷。這種8字不是中文「八」的一撇一捺,而是有連貫性無間斷的,類似梅比烏斯環的躺著的「∞」。這種切割是具有連貫性的,只要願意就不會停下,而且手腕擺動性大,難以牽制。對於這個動作還有個誤解就是——其實,抹8字並不帶有攻擊性,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對方難以接近,但這種動作是威懾性的,就切割而言手腕的這種動作力度太輕而且沒有目標性。也就是大部分時間只用來嚇人。不過既然都說到這了,我也多說一些些關於格鬥刀的小知識。


關於刀具的持握方式就更有講究了。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單就正手持握來說,在影視作品中比較普遍的持握方式就是如前兩圖這樣。或是用大拇指和食指抵住護手,或是把大拇指長長的伸出去貼在刀身一側。其實這兩種姿勢都是極不善於發力的姿勢,而且手指容易被砍傷。但因為比較好看所以很多電影比如《潛龍轟天》《瘋狂麥克斯2》里都有類似的持握。真正實戰中的格鬥持握,是如同最右圖一樣,雖然難看,但是的確是最簡單最樸實的抓取方式。


對格鬥刀而言,劈砍、格擋、劃割都是次要。格鬥刀最主要進攻方式,就是穿刺。因為穿刺的傷害性最高。而適用格鬥的持握方法就是最利於穿刺的。反手,亦然。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福克尼文A1;冷鋼SRK;戈博1400;TOPS追蹤者。


圖裡是四把刀。或許有人會覺得某把的樣子很不錯。雖然看著很唬人,也都是配叫做「刀」的存在,但是這四把都是偏向多功能使用的刀具,適合放肆山林,而不適合于格斗。這四把刀的刀尖都適合劈砍或是剝皮,而且除了戈博1400之外都沒有護手。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戈博Mark2;戈博銀色三叉戟;極端武力震暴者;基茲利亞爾鳳凰1。


可這上圖四把就不同了。與之前那張圖相互對比就能清晰的看到,這四把刀都具有護手,而且基本都是雙刃,有的還帶有血槽。這四把就是最最典型的格鬥刀。特別是戈博Mark2,當之無愧的電影明星:《異形2》里的主教、《潛龍轟天1》里的雷白、《美國隊長2》里的冬兵用的都是它。


再說到刀尖的分類。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所謂刀尖,除了我圖上提到的這三種外,還有羊蹄、反幾何、刨削尖、雙尖等等。然而就格鬥刀而言,這三種最為常見。水滴頭的刀切割力比較強悍,而且用在雙刃刀型上也有助於提升穿刺能力;T頭又叫幾何頭,這種刀尖在很多武士刀上都能見到,主要強化了穿刺能力,特別是對一些輕型護甲的穿刺力;而博伊刀頭上挑的設計一樣是強化對於肌肉的穿刺。可以這麼說,判斷一把刀是否適合格鬥,其穿刺力是很重要的評判標準。


單手的正反手的轉換可以說是在刀具格鬥當中很重要的一項動作。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點擊播放 GIF/614K



在電影里比較常見的就是我上面演示的這種正反手轉化方式,用拇指食指指尖拿捏刀柄,然後順勢逆甩再進行抓取。然而這種轉化一般在格鬥中就是浪費時間+給人偷襲的機會,除了漂亮沒什麼實用價值,所以也就多見於電影。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點擊播放 GIF/586K



真正比較實用的正反手轉換是這樣的:拿捏刀柄末端,在不脫手的前提下自然而穩固的轉個圈,握住。速度快,而且不容易脫手。


同樣作為一個科普,在使用刀具的禮儀中,如果在刀出鞘的時候需要遞給對方,那麼刀刃要朝著自己,而把刀柄指向你需要遞向的人,如下圖。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點擊播放 GIF/636K



別看很多電影、遊戲裡面飛刀的樣子很厲害,像《殺破狼2》和《使命召喚4》一樣。可是別鬧了——其實在刀具格鬥中需要注意的第一事項就是:能別讓你的武器脫手,就別脫手。


小知識的科普時間結束。接下來回歸正題,我著重說一下,到底為什麼不論男女,刀都不是理想的防身工具。


其實,刀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殺傷力或是如何使用,而是在於殺傷力的可控範圍。是的,你沒法控制刀殺傷力的大小,即便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刀具格鬥大師也沒有把握完全控制。


之前有個網友信誓旦旦的和我說,刀誰用不來?一小時就會了,拿起來直接捅不就行了,幹嘛要學?而我很極其反感這「拿起直接捅」的混蛋話。我在上文說過刀具練習的複雜,是要以「年」為單位進行刻苦練習才能出成效的。


的確,有的是人一拿刀子就捅死人,還根本不用一小時,你連教都不用教人家都會。可那不叫防身術,那叫下手沒輕沒重!


沒經過訓練說拿著刀不容易被搶走的都是紙上談兵,防止奪刀一樣要進行針對性系統性的訓練。面對歹人,你把刀拿出來,你覺得歹人會怎樣?剛開始還只是害怕緊張,你刀一拿出來沒準就激動憤怒了,能作歹的本來就比你不要命得多,是你更怕被捅還是他更害怕?


而且一旦被搶下,自以為是的「防身工具」就變成了歹徒兇器,為什麼要給對方這個機會?


當面對搏鬥,從徒手變為使用器械的時,那整個性質就完全變了。當掏出器械而沒做好心理準備,那麼隨著搏鬥等級的提升,情況也會產生巨變——不是說你不想升級搏鬥只是想脫離,當看到了匕首,你能保證對方會這麼想嗎?


在無法確定對方犯罪惡性程度的前提下,下手沒輕沒重是極為不可取的。而且你覺得抱著這種要致對方於死地的心態就能夠脫險了?恰恰相反!很多情況往往就是把對方的行為往更為惡劣程度上推!就算是你拿著刀,且假設法律允許你這麼自衛吧:


一個女孩子第一次用刀扎人身上,也基本嚇得走不動路。你別說女的,男的也一樣。用刀往一個人身上紮下去,這需要多大勇氣?勤加練習?誰能告訴我哪兒來的活蹦亂跳的人體給你練習?對著塑膠靶子、對著豬肉下得了手,對人也一樣嗎?不要和我說什麼對方是歹人我狠得下心,沒有練習的紙上談兵誰都會吹,可是真正對人下手,哪怕你下了狠心,因為緊張害怕等因素,下刀子也根本不是眼一閉心一橫一捅那麼簡單!


如果您連活雞都沒宰過,見血就暈了,說用匕首來防身,這不是搞笑么?


而且對方要是不倒下,甚至在倒下前沒有喪失行動力,你怎麼辦?身中幾十刀還能跑的人在新聞里也不是沒有出現過。每個人在推演絕地反擊的時候,都有一萬種冷靜的理由,可是現實中絕對不會如此。


還有很多人在我之前的一些文章下鼓吹防衛過當,說對方死總比自己死好,這種態度說實話十分愚蠢且幼稚。國外怎樣是國外,你抱怨多久,也解決不了遇險的當下。對於防衛過當,我想說四個字——接受現實。國內法律是怎樣,我們就按照怎樣的法律去行事。或許現在國內對於防衛過當的法律規定沒法符合所有人的期待,但這也不代表誰就可以打著防衛過當旗號無忌憚。現實社會不是電影,不能快意恩仇。而且因為防衛過當導致對方傷殘,你可能要養一個歹人一輩子,這樣極為得不償失。


奔著防衛過當的心理去自衛本來就是一種愚蠢到無可救藥的行為。最佳的防衛心理應該是冷靜,靈活,根據事情來判斷自己的防衛等級。我知道很難,這就要求在生活中多進行訓練,多訓練自己的應變能力,多鍛煉強健體魄,多思考增加防範意識。


再多扯一些小常識,說道電影,特別是動不動就出現蘭博2那樣大背齒刀具的,基本都是摻雜了太多的藝術成分在刀具格鬥中。其實刀具的大背齒除了看著唬人以外,說什麼勾腸子什麼增加傷害,都是捏造的。大背齒的刀具在現實生活中的實用度也就是僅限於電影中耍帥了。

用刀子防身?別逗了,不靠譜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電影裡面的短刀格鬥都是怪力亂神。就比如韓國青龍獎獲獎作品《大叔》里最後,元彬小哥與帥大叔王特拉庫的爪子VS摺疊刀的片段,可以說是十分真實,幾乎是教學式的短刀對戰。(真正處於生死搏擊的時候,別說刀,連牙齒都是武器。)


在文章的最後,我貼出兩個視頻,如果有興趣的可以看看。視頻是CQC大師Doug Marcaida的日常練習訓練。道格大師可以說是短刀格鬥的大成者,但是別忘了,人家行雲流水的刀具格鬥技巧,是打小以幾十年的光陰苦練鑄就的。同時也推薦一篇文章:《刀具格鬥中的謊言》。網上已經有翻譯版本了,通讀這篇文章可以對刀的格鬥技巧和理念有一個初步把握。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973014/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508038/


刀具格鬥啊,不是嘴上說說就行,不是看看電影就好,不是對著空氣一頓砍,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自欺欺人就能學習到的。國內缺乏專業條件,而且法律法規諸多限制;加之刀具作為防身武器的種種缺點,比如可能被搶奪,比如無法控制傷害程度,比如容易激怒歹徒。言而總之的這些,才是我反對以刀作為「防身」工具的理由。刀,特別是格鬥刀這東西啊,純屬進攻型的殺人武器。它本身就跟防身理念背道而馳。


刀具格鬥是極其嚴肅的話題,既不酷也不帥。不要以為一刀在手就能天下無敵,更多的時候,一刀在手,只是徒增虛妄的自信,反而害人害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甲軍品資料網 的精彩文章:

911恐怖襲擊中的華人空姐鄧月薇
草莓毒蛛——蜘蛛C41PPN二代女士折刀簡評
以丑出眾的那些槍,你認得幾個
特警通訊方式之戰術手語
美國陸軍在夏威夷測試叢林裝備

TAG:戰甲軍品資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男子十來不剪頭不洗頭,凝固成型猶如棍子!簡直可以防身了!
叶挺不离身的拐杖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它竟是一把防身武器?
葉挺不離身的拐杖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它竟是一把防身武器?
推薦一個實際好用的防身武器,見誰都不怕
能動手就盡量別吵吵!車內這些防身武器不得不備著!
電梯里的十大禁忌,不能不看!軟妹看了可防身
意想不到的武器:迷你防身鑰匙折刀
戰術防身筆,這玩意兒能防身?
那些女性特工們使用的防身兵器,戒指里也能藏著兩把小刀!
刀鞘可當哨子用?女子防身的必選:哨兵刀
刀可以切肉,可以收藏,唯獨不能防身
太極拳「輸了」,那練什麼才能防身?
腰疼、背緊、頸椎不適?你該拉筋啦,拉筋可有效預防身體老化,動起來!
「太極拳」輸了,那該練什麼防身?
腰疼、背緊、頸椎不適?你該拉筋啦,拉筋可有效預防身體老化!
比口袋刀更具防身功能,自帶法律豁免屬性的滑鼠刀
給兵哥哥配件防身的傢伙不好么?這事恐怕沒那麼簡單
腰疼、背緊、頸椎不適?你該拉筋啦,拉筋可有效預防身體老化
特別推薦▎夜跑,你需要掌握的實用防身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