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全球調查:每買五次海鮮,就有一次被騙

全球調查:每買五次海鮮,就有一次被騙

全球調查:每買五次海鮮,就有一次被騙


如果你喜歡海鮮,估計你已經被「宰」過無數次了。


根據非營利環保組織Oceana的最新報告,零售業和餐飲業中,大約五分之一的魚類都被錯誤標記,很多時候甚至是有意這麼做的。

Oceana分析了超過200份同行審議過的期刊文獻,政府文件以及非營利組織報告。最後,他們發現在總計25700份樣本中,有19%都被貼上了錯誤的標籤。


在巴西捕獲的大部分鯊魚實際上是小齒鋸鰩(一種瀕危物種)。在義大利,河豚魚被貼上了魷魚的標籤。在美國,最常見的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就是鯛魚,石斑魚和鮭魚。美國出售的很多鯛魚和石斑魚實際上都是亞洲鯰魚。


全球調查:每買五次海鮮,就有一次被騙


巨鯰屬的亞洲鯰魚是全球魚類替補席上的萬金油,它被冒充為18中常見魚類出售。在很多國家,以一種通用名稱銷售好幾種魚類是非法的。煮個栗子,在希臘,狗鱈、鱈魚、黑線鱈和牙鱈都被當做「bakaliaros」銷售。報告中說美國也有類似的現象。

有66種魚類都可以當做「石斑魚」出售,消費者幾乎不可能知道自己到底買的是啥。就像義大利的魷魚一樣,河豚魚在中國被偽裝成鱈魚出售,在台灣地區被當成魨魚,在芝加哥被當成安康魚。在至少5個國家中,消費者曾經因為食用被當做鱈魚、海鱸、長鯧、鯧魚和白金槍魚出售的玉梭魚而感到不適。根據Oceana的報告,這類欺詐行為使得消費者無法從環保、健康或者其他方面挑選魚類。


在2014年,全球海鮮交易量達到了1480億美元,數百萬噸的魚類被捕獲、加工和運輸。雖然尚不清楚這類欺詐會給行業帶來多大的成本變化,但是Oceana聲稱魚類摻假是一門大生意。


「在全世界,我們的調查揭示海鮮錯誤貼標似乎主要是由經濟利益驅使的,他們有意誤導供應鏈中的各級買家,」報告中說。「約65%的研究都出示了出自經濟因素的海鮮摻假的證據。」


[許叔 via quartz]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一隻大黑狗三番五次地咬他,警察多次調查後發現一起驚天命案!
【因果故事】一隻大黑狗三番五次地咬他,警察多次調查後發現一起驚天命案
福島核泄露全球調查結果出爐:相當於每人多照一次X光
來,一起為孩子創造一個世界,給為人父母的你的一份調查
美國研究調查:經常抽煙的人,教你一招常吃它,三十年肺毒一次去光,讓香煙危害降一降
最愛偷吃的三大星座,最後一個是上萬份調查的結果!
據調查,4個孕婦中就有一個這樣的,嚴重時極易胎死腹中!
一段驚人的央視調查!你買葯的錢近半成他們的回扣!
獨家調查:超半數華人買家預計房市穩中有漲,三分之一將在大選後出手買房!
中國兩性調查:追求六個月不成功就算了,談戀愛三年不結婚就分手
中國兩性調查:追求六個月還不成功就算了,談戀愛三年還不結婚就分手
日本調查:20代女性越來越不想結婚,有二次元可萌就夠了
調查:怎麼面對「你有過幾個前男友」的問題
數百隻懷孕母牛一夜間全躺屍牛圈裡,調查死因竟是因為這個
那個二次元相關的調查問卷,終於開獎了……
一個稅局調查員,一步步用谷歌找出當年網路大海盜……有時耿直也是一種厲害啊!
世界肥胖日,有人在廣州做了一個這樣的調查……心疼一秒鐘!
住院半個月後我發現自己被挖腎,深夜去調查竟看到驚悚一幕
明天出城被攔車 別害怕,全省都做這個調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