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專訪劉慈欣、王晉康、何夕:科幻的未來不只是想像

專訪劉慈欣、王晉康、何夕:科幻的未來不只是想像

岳陽廣電全媒體中央廚房訊(閻冬)9月10日-11日,由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時光幻象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壹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主辦的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活動在京隆重舉行,來自國內外的科幻界領軍人物聚集於此,與科幻愛好者們展開一場精彩紛呈的激揚對話。「科幻明星進校園」、「科幻?中國與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2016中外著名科幻作家大型簽售會」等系列活動吸引了上萬名科幻愛好者參加,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王晉康和何夕的到場更引發科幻迷的全場沸騰。活動中,劉慈欣等三人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科幻文學歡迎「百花齊放」


在大多數人眼中,科幻作家筆下的未來世界天馬星空、神秘奇異,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無窮的想像力。曾憑藉《三體》斬獲世界性科幻大獎「雨果獎」的首位中國作家劉慈欣並不認為科幻小說應有絕對統一的定義,也不認為哪一部作品能稱得上「絕對優秀」。「科幻小說種類繁多、風格各異,對其是否優秀的評判標準也是不同的。但在科幻創作中,想像應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描寫超現實而不是超自然的未來場景,我認為這是科幻創作需要保持的基本原則。」

中國作協會員、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終生成就獎獲得者王晉康表示,科幻文學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它可以與科學很好地結合。「科學是有邊界的,但科幻創作要從邊界處進行適當地擴展、發揮,讓二者達到平衡,也讓作品更受歡迎。」


中國科幻新生代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何夕則表示:「我個人更希望未來可以出現多種形式的科幻作品,就像中國有不同的菜系,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味道。」


「小眾」科幻也能成為「大眾」文學


在劉慈欣看來,即使在科幻不斷升溫的今天,科幻文學也並未達到完全普及的狀態。「美國一位科幻評論家曾說過:『科幻是少數人的大眾文學』,這一點我很認同。但我也發現,在中國這個日漸龐大的科幻愛好者群體中,年輕人的數量越來越多,這是我們的優勢。通過影視化途徑將科幻文學進行改編推廣是一種很有效的傳播方式,將有助於推動科幻產業鏈形成並普及科幻文化。」

王晉康表示,科幻文學有著精妙的構思與嚴謹的理性思維,既著眼於現實也觀照著人性,是科學與人文思想的緊密結合。「我認為,如果以更好的藝術形式將科幻作品包裝起來,將會更好地推動科幻走入主流文學界。」


科幻文學是最具世界性的文學類別


近年來中國科幻作家接連斬獲國際科幻獎項,作品被不斷輸出到國外,今年又有近百部科幻電影已備案登記,中國科幻產業的發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而如何能讓中國科幻發揮自身特色並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三位優秀科幻作家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廣為流傳的話並不適用於科幻文學創作。」劉慈欣說,「我認為科幻創作不一定要刻意追求某種特色,而應努力讓作品質量更高、思想更深刻。如果我的小說被翻譯成各種語言,我更希望海外讀者喜歡它是因為它是一部優秀的科幻作品,而非一部『中國人寫的科幻作品』。」


王晉康表示,科幻文學自國民時期發展以來,曾被寄予普及科學、傳播知識的重任。如今的科幻文學,更應根植於中國土壤,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面向大眾。何夕也表示,科幻不僅僅是簡單地描繪有關未來的發明創造,而應以一種開放的姿態擁抱未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岳陽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洪水淹沒棲息地「水陸空」同步監測搜尋麋鹿蹤跡

TAG:岳陽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幻作家何夕:科幻從來都不小眾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張孝祥詩選
張孝祥: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不知今夕何夕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明夕何夕,君已陌路?你是哪種星座?
2017科幻春晚節目單曝光,劉慈欣王晉康何夕韓松齊聚
美文:明夕何夕君已陌路,這些美句有幾人懂?
今夕何夕,見此華農!
七夕何夕,曬情人兮!
陽光燦爛的日子取景地,今夕何夕物是人非
遇見你,卻不在身旁,遇見你,今夕何夕,楊柳依依!
今夕何夕?誰人七夕?
今夕何夕兮,芳草離離兮。塵埃已定,抱怨何用
七夕,今又何夕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風騷傳統里的 屈原與「楚辭」
只有這不知今夕是何夕時,同樣屬於大地的寂寞與歡喜
無論天涯海角,今夕何夕,請朋友各自保重!
何夕全:甘於奉獻,紮根山區
今夕何夕,終於又知己般相遇,我還是很喜歡你
今夕何夕?今夕七夕!可有良人,待我如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