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沉睡的大地
巴什拉在元素本原里寫道:
「水把各種形象聚合在一起,溶解實體。水成為生與死之間一種柔順的中介」。
在這裡,是要寫土地,
但我必然要先提及「水」。
以前看命格說,我的命格是土元素最多 。
命名為「寂靜沉睡的大地」。
而後在自我越發深入的探索境地里,
我發現最內里最多的其實是水元素。
水啊就合著土一起在攪動。
那個感覺就如同泥塑。
水與土適當的混合起來了,才能體會到可能形成的物質形態是什麼?
可能擁有的生命實體是什麼?
土通過水而更加柔順,水通過土而更加有力量。
這也是我一直在思索自身能量的問題。
火又會讓我感到水與土的粘合變得更有穩固的力量。
火讓這兩者成型。
物體是一個載體和意識的存放所。
正如土地則是那個承載體。
如果沒有力量,我總會崩塌。
但如果沒有水的柔和,總會與自我對抗。
夢境里夢見過很多次自己身體在黏黏的石頭裡,外面有聲音在敲石頭。
我感受到自己的一種寂靜和封凍,在一些水元素還沒被激活的時候。
我的土是在沉睡中。
在那次大病後,水與夢就如同一場山洪來了。
這是我無法抵擋的。
我看見不是要拒絕它 是要擁抱它。
也知道自己的使命是始終要行走在大地的。
在匯合水之後才能更好的去走。
那種粘合并且慢慢穩固的感覺,讓我感受到自己活著的真實感。
如果不去感受這種擴張力量的感覺,我的土就永遠在沉睡。
我的水也不能更好的利用起來。
那樣的感覺讓我不夠紮根。
漸漸的,越來越紮根的感受到土地的力量,水的柔度,
它們的攪合帶來的一種生命最初的溫柔。
彷彿一場預言,寓言讓我醒來。
是要從很深處走出來。再跳進去,而不是一直在那裡。
生命本身是一場象徵,夢中的語言。
夏天,走過西北荒漠地帶,內心以前播種過的種子在瘋長。
我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火土元素如此的厚重,
但並不是沒有水,
水已經在這種沉澱的厚重中消融了。
在鳴沙山上,我躺在沙漠中,
感受到清涼,烈日中我其實感受到了清涼。
那些沙子帶來的清潤之感,我很難把它表訴出來,
但我內心感受到了,通過身體與沙子的觸碰,
一種細碎與擴張的柔和。
土地中的記憶在蘇醒,
也如同是一次重新的自我對境,審視。
那裡的蒼涼和荒涼,讓我感受到土地最原始的能量。
那些話語,夢境,讓我又重新活過一次以前的夢境。
彷若走了半世紀。
彷若把另一個沉睡的自己蘇活了過來。
而後要訴說的又將再度沉睡。





TAG:禪藝會 |
※歐泊,沉睡於地下的水
※沉睡在世界的邊緣,讓藍天大地見證最美的姿顏
※喚醒沉睡的詩意,讓心靈踏上寧靜之旅
※夜裡在地頭睡著的孩子,背回家沉睡不醒,醫生卻讓想別的辦法
※南懷瑾老師:靜坐時容易昏沉睡著,怎麼辦?
※江西省古坊村的追夢人:在沉睡的土地里種下希望
※在沉睡的土地里種下希望 江西省古坊村有這麼一群追夢人
※在沉睡的土地里種下希望:江西省古坊村有這麼一群追夢人
※沉睡的繆斯!打造靜謐波紋髮髻
※中國唯一的災難性古城竟然沉睡水底三百年!
※不要再讓稚嫩的心靈沉睡於黯然之下
※安靜沉睡的寶寶
※喵佔領地球已經不遠了!鏟屎的,你還在沉睡嗎
※靜靜的沉睡在遼遠的海底世界——攝影師拍攝沉船之美
※南懷瑾老師講述:靜坐時容易昏沉睡著,怎麼辦?
※在古城地下沉睡了一千多年的馬塞克朝聖圖景
※中國唯一的災難性古城,沉睡水底三百年,曾借海市蜃樓面世
※李白出生地遍地沉睡資源,可惜不再是中國領土
※靈魂舞者金鐘仁,霸氣十足的移動沉睡體,永遠都睡不夠的金鐘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