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收藏的那些沒用的東西,定義了我們
今年七月,紐約曼哈頓新美術館舉辦了「收藏者」(The Keeper)展覽,不同於其他藝術館的收藏,他們展示給觀眾的,是可能毫無藝術價值的物品—— 3000 張人與泰迪熊的合影、900 張水果靜物油畫,來自於藝術家、學者、或者僅僅是有囤積癖好的普通人。
葉德莎·韓德爾斯的泰迪熊照片收藏。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同樣是今年七月,受到新聞關注的還有一個和「毫無價值的物品」打交道的年輕人——美國研究生 William Reid 靠吃垃圾桶里剩下的食物過活,兩年的餐食費只花了 5.5 美金。他說,這個世界上的浪費實在是太多了。
William Reid. 圖片來源:赫芬頓郵報
我們當然會去關注那些許多人都覺得重要的事物:比如拍賣出上億美金價格的名畫、米其林三星餐廳里的食物、生活指南告訴我們值得購買的爆款;但是,有時候,那些別人都不理解的、只有我們才覺得重要的、看起來一點用都沒有的東西,跟我們的關係反而最親密。
這些毫不重要的東西,可能有一個世俗的名字:「垃圾」。我們今天想講講人和「垃圾」相處的故事。
「拾穗者」:吃垃圾的人們
像美國研究生那樣吃垃圾的人,在歷史上並不新鮮。在本世紀之交,法國新浪潮導演阿涅斯·瓦爾達(Agnes Varda)就為他們拍了一部紀錄片:在裡面,這群人類有個浪漫的名字:拾穗者(Gleaners),紀錄片名字也就叫《拾穗者》(The Gleaners and I)。
法國畫家 Jean-Francois Millet 畫的拾穗者,也就是在秋收過後,到地里撿拾剩下的稻穗的人們。圖片來源:Galleryintell
在瓦爾達的紀錄片里,有些人自願成為拾穗者,也有些人是生活所迫。但他們所共同賴以生存的事實就是,法國國內的極大浪費。
點擊播放 GIF/1781K
比如說,土豆種植商會對收穫的土豆進行挑選,只能選擇固定大小形狀的土豆,那些賣相不好的,就會被成噸丟在野外。這些土豆會吸引來流浪漢,也就是「拾穗者」們。
點擊播放 GIF/778K
被丟棄的土豆,其實完全是可食用的,但是「賣相不好」,就會被扔掉
瓦爾達遇到一位流浪漢,他原本是貨車司機,但是因為酒駕丟了工作,隨後妻子和他離婚,把孩子都帶走了。他住在城外,每天都過來撿土豆回家吃。
他說,我已經兩年沒有見過自己的小孩了。這時候,鏡頭拍到他的房車外面,掛著他的私人物品——幾個小玩偶。這可能是他再也用不到的東西,但是他仍然撿來了。
在巴黎城內,瓦爾達遇到了一位更奇怪的男人——他經常在超市門口踱步,翻出生菜來,直接吃。
有一次,在他往自己的袋子里裝被人丟下的芹菜的時候,瓦爾達走過去問他:「你為什麼吃芹菜?」
他說:「因為芹菜很好啊,富含維他命C、維他命E、胡蘿蔔素、鋅和鎂。」
原來這個流浪漢,居然有生物碩士學位。
不只是芹菜,每天在巴黎的垃圾箱里,都會有許多保存完好的食物
他沒有透露自己為什麼不去找一份光鮮亮麗的工作。他白天在巴黎發傳單,飯點就到麵包店、超市外面「拾穗」,晚上回到自己住的救助站,免費教救助站里沒有受過教育的人學法語,這樣生活了八年。
他教「成功」這個單詞。他的學生問他,「什麼叫做成功?」
「是不是就像席琳·迪翁一樣,變得很有名?」
紀錄片沒有拍下他是怎麼回答的。
收藏垃圾的人
喜歡囤積垃圾的老人,似乎是個全球普遍現象。時不時,在中國的新聞網站,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標題:
在英國,有一位愛囤積垃圾的老人 Edmund Trebus,至今都有許多人記得,是倫敦當地的小名人,BBC 還為他拍了紀錄片。
圖片來源:Pinterest
原本 BBC 是打算拍一部記錄倫敦衛生部門人員生活的紀錄片,卻正好遇到這位衛生部門的「頭號敵人」。
Trebus 先生每天推著一個購物車,到外面去撿垃圾廢品回來堆在自己的花園裡,並且拒絕衛生人員的清理。他認為那些垃圾都是自己的財產,所以他一看到那些想要移走他財產的政府人員,就大喊「快走開!」
點擊播放 GIF/881K
「Get away from me!」
但是,那些垃圾實在是影響到其他居民的生活了。衛生部門不得不叫來警察,把 Trebus 先生抓進牢里關了幾個小時,他們才能把垃圾運走。
點擊播放 GIF/1273K
Trebus 老人被幾個警員拖走的鏡頭,成為了紀錄片的結尾,一經播出,他就紅了。大家覺得他孤身抗擊政府人員,彷彿堂吉訶德一般的英雄,當年 Time Out 雜誌把他評為「最古怪的人」。
三年後,BBC又為他單獨拍了一部紀錄片。
點擊播放 GIF/1866K
經過了三年,Trebus 先生的房間、花園,早已又堆滿了垃圾,根本看不到當年衛生人員的努力了。
他必須要側身,才能擠進門裡去,因為門背後都是他囤積的垃圾。他說:「我好像記得自己有個電視機,但是我也找不到放在哪兒了。」
點擊播放 GIF/1394K
Trebus 先生已經在這所房子里住了四十年,房子已經成為了危房,必須要進行重新改造,於是,他再一次被請走了。
他仍然抗議,但拗不過政府人員,房子被斷水、斷電。他即使住在政府安排的地方,晚上仍然會偷偷回到原來的房子,回到垃圾中間,點起蠟燭。
在燭光當中,他對 BBC 攝影記者說,「I m sorry for myself I m still alive.」
點擊播放 GIF/995K
觀眾才發現,他並不是一個凶神惡煞的老頭。他的妻子因為他開始囤積垃圾而離開他,而他們生育的五個孩子,幾乎沒有再來看過他。
在他孤獨的生活當中,他收藏了越來越多垃圾。BBC 的記者來的時候,他會打開沒有電的冰箱,從裡面拿出一大袋餅乾,給記者們吃。
點擊播放 GIF/844K
後來,Trebus 先生得到了當地敬老院的幫助,住進了新房間。
在那裡,他得到了護工的幫助,變得開朗了許多。
點擊播放 GIF/1265K
當時他最討厭的、那個總是跟他作對的衛生部門人員,也來看望他了。衛生人員自我介紹以後,Trebus 先生說,「雖然我不認得你的臉,但當時我特別討厭你。」
點擊播放 GIF/875K
但是,最後 Trebus 先生仍然與衛生人員握手道別,並且說了一聲:「謝謝。」
Trebus 先生在紀錄片完成不久後在敬老院去世。
點擊播放 GIF/1676K
那些堆積成山的垃圾,對他來說,也許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些垃圾,可能是孤獨的他,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唯一的方式。
當他獲得真正的關懷和照顧以後,有沒有在垃圾的包圍中睡著,似乎也沒有什麼關係了。
用垃圾做藝術品的人
今年六月,北京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舉行了大型展覽「勞森伯格在中國」,展出了美國藝術家勞森伯格的一系列作品,而他的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利用隨處撿拾來的、看起來毫無用處的垃圾,包括格子襯衫、手推車、硬紙板、堆疊的書等等。
在展覽受到追捧的同期,與尤倫斯藝術中心相鄰的幾家畫廊,有一個「Almost Art Project」展覽,專門展示中國的素人藝術家的作品。其中,也有一位用「垃圾」做藝術材料的藝術家。
所謂「素人藝術家」,就是指沒有受過系統藝術教育的普通人。那位用垃圾創作的藝術家,叫做李忠東。
李忠東。圖片來源:Almost Art Project 豆瓣小站
李忠東生於黑龍江雙鴨山,小學肄業。他做過伐木工、養蜂工、煤礦工……從事了各種各樣的職業,甚至有一次,跑到了韓國做建築工人。
在到處打工的過程當中,他開始了自己的藝術創作。因為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工種,也就接觸了形形色色的材料,從門板,到酒瓶子上的貼標,到菜單,都可以為他的創作所用。
名稱不詳,木板上拼貼,60×60cm,年代不詳,圖片來源:Almost Art Project 豆瓣小站
如果說別人打工是為了討生活,他打工則是為了支撐自己的藝術創作。他的願望是:存夠錢以後,進入美術學院學習;並且,有個可以理解他的創作的女朋友。
名稱不詳,綜合材料,180×180cm,年代不詳。圖片來源:Almost Art Project 豆瓣小站
他的創作並不能得到家人的理解。他的姑姑,痛心於他的「不務正業」,有一次,把他的藝術創作全部燒毀。他氣急攻心,一病不起,然後創作了《無題》,用的是一塊燒過的門板。哪怕是受到傷害、不被理解,也要用藝術來回應。
名稱不詳,木板上綜合材料,280×100cm,年代不詳。圖片來源:Almost Art Project 豆瓣小站
在完成了位於北京 798 的素人藝術家展覽後,李忠東又要去打工了。這次,他找到了一份小區保安的工作。等他存夠了錢,又會繼續投入到藝術創作當中去。
希望總有一天,李忠東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做一名職業藝術家。
對於吃垃圾的人來說,垃圾象徵著他們生活當中的種種無奈,例如失業、買不起房子,但也可能象徵著抵抗——抵抗這個充滿浪費的世界。
對於囤積垃圾的人來說,垃圾可能是他們找到安全感,證明自己存在的方式。
對於用垃圾來創作的人來說,垃圾則是有生命的:鐵絲網也有線條、啤酒瓶也有韻律,他們都可以在作品當中呼吸。
在《拾穗者》紀錄片的結尾,導演瓦爾達也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垃圾」:她在垃圾堆里,翻出了一個沒有指針的時鐘。
在這個時鐘里,時間凝固了,再也不會流逝。
這也許也是電影的意義——在移動的影像當中,把時間留住。所以瓦爾達會說,她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拾穗者:她收集畫面、印象、信息。
點擊播放 GIF/1654K
有時候,人在與垃圾的關係當中,會展現更真實的自己。
不知道你有沒有喜歡的、別人都不能理解的「垃圾物品」?





TAG:單向街書店 |
※需要的是葯,但沒有葯,都是些沒用的東西
※那些年,你給你家寵物買了哪些沒用的東西?
※當你吃泡麵的時候,你吃的其實是這堆沒用的東西
※這些東西對你來說,到底有用沒用?
※這4個東西很容易致癌,就藏在我們廚房裡,晚了去醫院都沒用!
※男人補腎總是沒用,那是你沒找對方法,吃這個東西讓老婆都受不了
※吳淼老師說護膚!吸收、促滲,到底都在說些啥?再好的東西,要是皮膚不吸收,那也沒用!
※說認真的,再買沒用的東西我就和你離婚!
※沒用的東西和不愛你的人,一起都扔了吧
※這些東西都是不可以燒掉的,否則會壞了自家的風水,後悔也沒用
※喜歡釣魚的你連這個東西都沒用過的話,就別說自己是老司機
※如果他真的不喜歡你,你這樣是沒用的
※哭也沒用,他沒有你想的那麼愛你!
※說說我的看法,很多東西根本沒用 別再花冤枉錢了
※這樣的艾弗森不是我們想看到的,道歉也沒用!
※這四樣東西,是感情里最沒用的!
※你再美也沒用,這樣做就是讓我們不能接受
※歷史上那看起來有用,其實一點也沒用的東西!
※捂臉也沒用,我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