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大学》,就这三句话
点击播放 GIF/2046K
经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释读】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大学之道在于追求真理,健全人格。我觉得顾炎武提倡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正符合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所要追求的这一目标,探求真理的路上要时时谨记:人格不立,便讲一切学问都是废话。
在明明德者,明德就是人性中能够判别是非、虚灵不昧、充实光辉、尽善尽美之品德。明明德就是存养功夫,保养内心的良知良能、恻隐仁者心。生活于人际交错、光怪陆离、异化失常之社会,安有覆巢下之完卵在耶。
况又有人欲所蔽,各人所处环境不同,气禀不一。遮染程度不尽相同,严重者可能已入昏沉却不自知。因而不得不时时加以拂拭,去除物障,明心见性,以复其初,表里俱澄明。正如孟子所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也。
亲当做新。新者,除旧布新也。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故而进德修业当日夜不懈,通过日日三省、与师友讲习讨论、躬行践履,而使自己永远处在日新之路上,不断更新自我,精进不息,止于至善之境。
至善,尽善尽美,真理所在,人心所存之境也。明明德、新民终当臻于至善之境。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纲举方能目张,故而不得不先存此纲要于心中仔细玩索,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经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释读】天下万物有本有末,经营百事有终有始。对于天下事物都能知晓其运行发展的先后次序,那么也就接近于道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先抓住根本性的,立起大本大源,后续才可久远广大,否则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岂可久乎。
经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释读】上至天子,下及庶人,贵贱虽异,而讲究修身却是一致的,都把修身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上述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只说以修身为本,仔细分别略有差异,要之皆是修身之言。
古人以修身为学,今人以求知为学。故而修身也包含读书,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曾经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贵在明理,涵咏性情,变化气质。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相辅相成,配合恰当,这才是个君子。
杨昌济先生曾引用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一论断来启发少年时的毛泽东,深刻论述了修学储能不可偏废的道理,指出:「一个人如果光有能力素质,而学问修养不够,则无法约束自己,本身的能力反而成了一种野性破坏力;反过来,光是注意书本学问,却缺乏实际能力的培养,知识就会变成死知识,学问就会变成伪学问,人必死板呆滞,毫无实用。」
[ 作者:儒风大家 来源:儒风大家 ]





TAG:儒风大家 |
※《周易》精选30句,读懂中国文化的「大道之源」
※每天半小时,读懂《大学》,修己以安天下
※一秒读懂你的心,我的十二星座!
※《战狼2》这么火!里面的这些教育启示,你读懂了吗?
※《韩非子》经典20句,看穿人性,读懂人心!
※30句《菜根谭》名言读懂老祖宗的处世智慧,精辟!
※一文读懂:六经辨证治肿瘤的精髓!
※读懂中国半个文学史,这80个文学典故就够了!
※《资治通鉴》精华10句话,读懂齐家治国之道!
※一口气读懂:国学文化常识!
※经典电影《金刚》你读懂它表达的意思了吗?背后其实是反战宣传
※药论:初药有效,次药次效,三药无效,四药毒药,300字读懂药
※《孙子兵法》里的20种大智慧,一口气读懂最高谋略
※这几首词,带你读懂纳兰容若的一生
※读懂这些对联,就能读懂乔家大院传奇200年
※5分钟读懂「九思」,提高你的情商
※多年后,忽然读懂了这些诗词
※炎黄子孙不可不知的几十条条历史 让你读懂沧桑中华
※一文读懂:肩关节创伤康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