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7大原因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7大原因

開學半個多月了,孩子入園的問題,一直是我們微信後台收到最多的問題。


幼兒園和家有天壤之別。別說孩子,哪怕一個大人進入一個嶄新環境,開啟全新的人際相處模式,面對新的未知挑戰,都會有焦慮,會緊張這個地方對我來說是不是夠安全,會擔心,我會不會遇到糟糕的事情。


孩子更是如此。

我能在這個陌生的地方照顧好自己嗎?


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


這些老師值得信任嗎?


我能跟這麼多孩子相處好嗎?

我萬一要尿尿了怎麼辦?


這個菜我不喜歡吃怎麼辦?


這個老師有點嚴肅我怕怕怎麼辦?


別人的爸媽都接他們走了,我的爸爸媽媽為什麼還不來?


……

這些負面情緒會充斥在孩子的小腦袋瓜里,給他們帶去很大壓力。尤其是在入園的頭三個月,這些壓力都需要孩子花時間去慢慢消化。


不過好在,如果父母知曉一些孩子的心理,這些情緒和壓力是可以更快、更順利被處理和消化掉的。


父母引導的好,孩子入園適應的就更好。父母引導的不好,則可能還會加重孩子的入園焦慮。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7大原因


孩子入園困難,主要跟以下幾個因素相關。


▌親子關係


這種情況,往往是父母認為,把孩子交給老師就萬事大吉。孩子入園後,父母就疏於關注和陪伴。大人和孩子之間的鏈接變弱。孩子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自然而然會製造一些情況求關注。


譬如,不少家長說,孩子在學校明明能夠適應,老師的評價也蠻好。可是為什麼每次我送他去幼兒園,他就百般不情願,或者總有些黏黏糊糊?

尤其有的時候,可能爸爸送入園就很順利,換成媽媽就各種膩歪和不情願。


如果家有這樣的小孩,就需要父母,特別是媽媽在平時抽出固定時間,專心陪孩子一陣子。因為孩子從父母的陪伴中會得到一個信息:爸媽的愛還是在這裡的。他們送我入園不是要拋棄我。我總算可以放心去上我的幼兒園了。


就像是加了油,小汽車才能跑遠。當孩子不太願意走遠,最大的可能就是,他的油不夠了。


父母的關注和陪伴,就是孩子最好的油料。


▌安全感


安全感是個大話題。如果孩子入園前,安全感的建構就存在問題,那麼他們很難順利入園。


有一些孩子,因為父母早期缺席,導致孩子到了3歲仍然無法跟外界順暢交流,不得不推遲入園。


也有些孩子,入園半年或者一年了,仍然每天哭哭啼啼,那麼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什麼呢?是穩定,可控。孩子需要首先從父母這裡得到一個印象:父母是穩定在這裡的,我的慾望在父母這裡是可以得到滿足的,我的想法是能夠被看見、被尊重的。


在孩子和世界之間,站著父母。


孩子能夠和外部世界順暢交流的前提,是孩子能夠和父母順暢交流,保持信任的、有愛的關聯。


所以,如果父母跟孩子的關係很淡,或者對待孩子很粗暴,那麼孩子就會同時對外部世界充滿猶疑,甚至恐懼。


如果你家有這樣安全感嚴重缺乏的孩子,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花更多精力彌補孩子內在的欠缺。包括要更多去關注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的哭鬧並給以必要的安撫,安排更多的親子遊戲時間,並為孩子儘可能多提供同伴交往的機會,每一次跟孩子分離,都要有一個分離儀式,等等。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7大原因



▌恰當應對孩子哭鬧


孩子入園哭鬧是最常見的焦慮表達形式。


當孩子哭喊著不去幼兒園時,你不必跟孩子講什麼大道理,他聽不懂。你只需共情地陪伴,重複孩子的話:哦,你現在不想上幼兒園。然後耐心等孩子哭完。


如果可以,去親親抱抱孩子。待孩子情緒平復了,再送孩子進教室。


如果一天結束,你去接孩子的時候,他情緒比較穩定,那麼說明孩子其實正在慢慢適應他的幼兒園生活。


如果你去接孩子的時候,孩子仍然會哭,那麼你可能還需要多下些功夫。比如,放學後多帶孩子遊戲,運動。


當然,你還可以通過繪本,通過遊戲(打架遊戲、塗鴉、撕紙、奔跑、拍打枕頭等宣洩情緒的遊戲)的方式,幫孩子緩解情緒,減少孩子的哭鬧次數。(今天的次文有繪本推薦)


平時的親子時間,可以帶孩子做一些入園的情景模擬。比如,假裝這天送他去上學,假裝跟他親親抱抱愉快地分離,再假裝他來到幼兒園了,跟他玩「我在幼兒園的一天」,並把可能會遇到的小事件,小困難也都演練出來,並引導他一起找到解決辦法。


你們玩得越是開心與興奮,越有利於幫助孩子。


有些父母不許孩子哭。看到孩子粘人、不願去學校就粗暴批評。批評完了,也許當下孩子的確看起來很乖,強忍著眼淚進了教室。但是很快,這些小孩未曾得到表達的負面情緒,會通過軀體化表達出來。這些孩子嘴上不說不去幼兒園,但卻會頻繁生病。


如果孩子有這樣的軀體化反應,父母同樣也需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和情緒情感需求,尤其需要接納孩子的情緒表達,給孩子提供情緒宣洩的機會。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7大原因



▌年齡


孩子入園太早的情況並不鮮見。我就見過很多2歲入園,或者2歲半入園的孩子。自然,他們入園並不順利。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上學越早越好。不知道這些父母從哪裡得來的這般邏輯。總有些想要在時間上搶跑的味道。


早入園的小孩,意味到了學齡期,還會比一般小孩早入小學。我知道,不少父母想方設法找關係,也要早一年送孩子入學。


他們顯然忽略了一件事,國家規定孩子3歲入園,6歲入學是有其科學依據的。


2歲前後的小孩,正處於依戀的高峰。是孩子安全感建構的一個特殊時期。一方面,孩子已然有獨立的意願了,也會更多離開父母身邊獨自玩耍。但另一方面,父母的不在場很容易激發他們的焦慮,喚起他們被拋棄的恐懼,引發他們對父母的愛的不信任。所以父母穩定的、持續的陪伴,對一個2歲前後的小孩來說至關重要。


如若此時送孩子入園,很容易損傷孩子的安全感。孩子也很難從頭就對學校有一個像樣的印象。


同樣道理,6歲是個分界線。孩子的思維方式會有巨大的變化。年齡太小的孩子,無法適應小學生活,當然容易積攢更多的挫敗感,在以後的學習上更易有畏難情緒和半途而廢的行為表現。


而且,男孩相對女孩而言,開竅更要晚一些。這跟他們的大腦差別有關。所以他們比女孩再晚一年入學其實更好。


▌獨立自理能力


不少父母對孩子照顧的很周到,但有時候太過周到了,這也會導致孩子入園適應的困難。


比如孩子在家裡的時候,基本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不需要去要求,去表達,就能夠得到滿足。時間久了,他們也就不會去主動表達、提要求。


但幼兒園不同。老師精力總是有限。如果孩子遇到問題卻不知道開口表達,那麼他的困難就可能會被老師忽略掉。孩子攢一肚子委屈,自然很難對幼兒園有好感。


所以,平日里父母就需要減少替代。當孩子想要某個東西卻只會哼哼唧唧的時候,父母要引導他開口表達:你想要……/你希望……


除了訓練表達能力,當然也需要練習日常生活的能力,包括如廁和自己吃飯穿衣等照顧自己的基本能力。


為了方便孩子,父母平日應多給孩子穿寬鬆衣服,便於穿脫。有些看起來時尚但繁瑣,或者很緊身的衣服,以及需要系鞋帶的鞋子,最好還是先免了。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7大原因



▌大人的狀態


如果你送過孩子入園,一定會留意到,孩子進教室了,還有不少大人捨不得離開,勾著腦袋扒在教室外頭張望。


他們不望還好。望見了孩子,再跟孩子四目相對,孩子就可能會哇哇大哭起來。


這些孩子並非不能適應幼兒園,他們的哭鬧錶現,多半是被父母的焦慮勾引起來的。父母的焦慮,對孩子或者學校的不信任,會清晰地傳達給孩子一個信息:你太弱小了,沒辦法照顧自己;你面對的這個環境可能是有危險的……


於是,孩子不僅要消化跟父母分離的焦慮,還要額外消化父母內心的焦慮。他們不哭才怪。


所以,如果孩子3歲以前,你給了孩子很好的陪伴,那次此時,是該你要學習放手了。


你的孩子要長大了。不再像以前那麼需要你。你內心肯定會有失落感和疼痛。


這份分離的撕扯著的疼痛,是為人父母必須要承受的。而這個痛苦之後的放手,則是一個孩子能夠健康長大的必要條件。


也有的父母因為憂慮太多,孩子一哭鬧就心軟了,就乾脆不送孩子去幼兒園了。這也很容易導致孩子長期無法適應入園。


既然要送,就堅持送。孩子有情緒,允許孩子情緒發泄出來,但仍然要堅定告訴孩子,他需要去上幼兒園。送到了教室不要在窗外張望,乾脆走開。放學了,就早點去接孩子回家。


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知道了:幼兒園並沒那麼可怕。我必須要面對這個挑戰。我也能應對這個挑戰。媽媽很快就會來接我的。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7大原因



▌孩子是否被虐待/傷害


這個原因一般不多,但的確需要父母留心,並跟孩子保持積極溝通。


很多父母為了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會逼問:


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


老師有沒有批評你?


這些問題會給孩子不良暗示,讓孩子難產生對學校的正面印象。建議多跟孩子保持積極的溝通交流,比如這麼問孩子:


「寶寶今天一天都沒有尿濕褲子,像個大孩子了!」


「寶寶這幾天學到的童謠,特別好聽~」


「寶寶,今天在幼兒園開心的事兒有什麼呀?」


你還可以試試跟孩子分享,自己一天做了什麼工作,在哪些時候想過寶寶,如此既能夠安慰孩子,也能引導孩子要去跟父母分享的意願。孩子能夠跟父母保持順暢溝通,那麼父母就能及時了解到可能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情況。


當然,平日里你需要多教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比如,眼睛和頭很脆弱不能碰,小雞雞和屁股不能摸,哪裡不舒服要明確告訴老師和爸媽。


最好還教他一些基礎急救知識,比如眼睛裡鑽進東西時不要用手揉,手指如果弄破了要按住出血的地方等。孩子如果掌握了這些基本的應變方法,再遇到問題就不太容易慌張了。


總之,你始終得讓孩子知道,你的愛一直穩穩地在那裡。你會陪孩子度過這段艱難的日子。


當然,既然送了孩子入園,你就需要對孩子和老師保有充分的信任。


老師特別喜歡信任他們的家長。


如果你能夠發自內心尊重老師,比送禮更有用。


父母越體諒老師,老師越能以更好的狀態面對家長,以及面對我們的孩子。


這對孩子早日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大有幫助。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7大原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母嬰 的精彩文章:

39歲的我經歷兩次胎停,一次宮外
別在小時候給孩子埋下疾病的禍根!
糖尿病准媽媽的進食原則
異位妊娠是什麼?如何預防它呢?

TAG:搜狐母嬰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幫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
如何讓孩子適應幼兒園學校生活
孩子不肯去幼兒園是什麼原因
孩子多大可以送幼兒園
孩子在幼兒園憋尿,你應該這樣做
孩子上幼兒園就像生離死別,怎麼才能讓孩子快速適應新環境?
做好這幾件事情,孩子輕鬆適應幼兒園
孩子在幼兒園從不大小便?恐怕連老師都不會告訴你原因
學齡前兒童 如何適應幼兒園
什麼情況下孩子適宜入幼兒園
兒子從不在幼兒園拉臭臭,知道原因後我給孩子轉了學
幼兒園該怎樣減少孩子生病幾率?
孩子不去幼兒園,都是你的「錯」
如何幫助新入園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幼兒園孩子為何容易尿褲子?老師不說原因,但父母得知道
孩子在幼兒園9小時做什麼?
大多數孩子不願上幼兒園,竟是父母在作怪!
幼兒園老師真心不喜歡這樣的孩子!
不要把這個時候的孩子送進幼兒園,否則就是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