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郝景芳:尋找現實與幻想的相處之道

郝景芳:尋找現實與幻想的相處之道

郝景芳在作品中不斷探討的一個主題就是現實與幻想的相處之道,不喜歡作品被貼上主流或科幻文學標籤的她嘗試的是一種「無類型」文學書寫,在她筆下,文學類型的界限不再那麼明顯,現實空間與虛擬空間的界限也不復存在,而按照這些故事的不同風格,又可以被大致分為兩個時期:幻想及浪漫化現實,現實化幻想。

郝景芳:尋找現實與幻想的相處之道


郝景芳


「無類型」文學創作的追求


文| 王侃瑜


2015年,劉慈欣憑藉《三體》成為獲得世界科幻最高獎項雨果獎的第一位中國人,人們紛紛猜測授予中國人的第二座雨果獎獎盃會何時出現。沒想到,僅僅時隔一年,「80後」作家郝景芳就憑藉自己的短篇小說《北京摺疊》入圍並獲得雨果獎,成為中國第一位拿雨果獎的女作家。

郝景芳生於1984年,天津人,在清華大學完成了本碩博教育,相繼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清華大學天體物理中心和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專業從理論物理轉向天體物理最後再到應用經濟學,目前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從事宏觀經濟研究工作,同時,她也是一位兩歲女孩的母親。


很難想像郝景芳如何掌握工作、家庭和寫作之間的平衡,她本人給出的答案是「這世界上可能並不存在真的平衡,你最多只能做到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切換」。習慣於做一件事時專註於其中的郝景芳對寫作的態度也是一樣,每天清晨5點起床寫作,利用上班前的兩三個小時在無干擾狀態下進行文學創作。


對於郝景芳來說,寫作是她惟一的追求,她並不在意自己的寫作是什麼類型,只寫她想寫的東西。因此,我們所看到的郝景芳作品,是模糊了類型邊界的、難以被歸類的作品,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無類型」小說。


不同時期的寫作風格


早在中學時代,郝景芳就已在寫作方面嶄露頭角,除開在諸種作文選集中發表作文外,她還獲得了2002年第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不過,按照郝景芳自己的說法,她的寫作生涯起始於2006年。那時她寫作了「大量風格類型不夠鮮明的小說:介於純文學和科幻文學之間,被二者同時拒絕」,曾經很在意作品能否發表的她在被拒絕多了後也就不那麼在乎了,一方面按照雜誌要求寫符合雜誌風格的小說,一方面繼續寫作自己想寫的「無類型」小說。2007年她發表了兩篇作品《祖母家的夏天》和《穀神的飛翔》,前者榮獲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者則在發表前便已獲首屆九州獎暨第二屆「原創之星」徵文大賽一等獎,對於一位剛剛踏上寫作之路的作者來說,這是相當喜人的成績。之後,郝景芳陸續在《科幻世界》《萌芽》《新幻界》等刊物上發表了《星潮·皇帝的風帆》《光速飛行》《冰淇淋城堡》《看不見的星球》等若干短篇小說,並於2011年9月出版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星旅人》。除了之前發表的小說以外,《星旅人》還收錄了許多郝景芳那段時間沒能發表的作品,可以說是她早期創作的一個小結。這個時期的郝景芳作品中籠罩著浪漫主義色彩,彷彿悠然漂浮於空中的彩色幻夢,淡化情節,追求美感,多有童話意味,發表平台也以《萌芽》為主。

郝景芳的長篇科幻小說《流浪瑪厄斯》《回到卡戎》同樣創作於這個時期,並分別於2011年4月和2012年8月出版。短篇小說《穀神的飛翔》是這一系列長篇的序曲,短篇中的人物朗寧和漢斯也在長篇中再度登場。在這部作品中,郝景芳嘗試對火星和地球兩種不同制度進行探討,對制度中人的思考進行探究。她的長篇作品與短篇作品一樣追求語言本身的美和情節的美,這種美是淡然的、不動聲色的。在長篇中,郝景芳有機會加入大段思辨,關於歷史、哲學,對人類文明諸多思考結晶的引用。

郝景芳:尋找現實與幻想的相處之道



作品:《流浪瑪厄斯》


作家:郝景芳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對於歷史和文明的熟知同樣體現於郝景芳的旅遊隨筆《時光里的歐洲》中,這本出版於2012年4月的書是她與愛人按照歷史順序走遍不同歷史階段文明中心的產物,將歐洲歷史娓娓道來,貫徹了她一貫淡然優美的語言風格。儘管體裁不同,郝景芳的旅遊隨筆和小說擁有同樣的氣質風貌,即便是敘述大事件、描述危難關頭,依舊保有從容不迫的氣度。


2013年以後發表的郝景芳作品較以往風格發生了相當大的轉變,發表平台也更多轉向《科幻世界》《文藝風賞》等,那種青春的、幻夢式的敘述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沉穩紮實的敘述。2013年第4期《科幻世界》刊登的《阿房宮》《最後一個勇敢的人》《孤單病房》三篇是郝景芳在小說類型化上的嘗試,她有意加入了更多情節,開始直面描述一些不那麼美的東西,並不是說郝景芳的早期作品中就沒有觸及醜陋的話題,只是早期的郝景芳在寫到醜陋的話題時仍舊用一種唯美的筆調來描述,好像在傷疤之上飄過。這一時期的郝景芳放下了那種對於美的執著,開始直面揭開的傷疤,將視線聚焦於有慾念的普通人之上,這種對於普通人的關注也延續到了這一時期她的其他作品之上,包括《北京摺疊》。

郝景芳:尋找現實與幻想的相處之道


作品:《孤獨深處》


作家:郝景芳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郝景芳在2016年出版了四本新書:收錄較多早期作品的短篇小說集《去遠方》《星旅人》的篇目有較大重合;收錄較多近期作品的短篇小說集《孤獨深處》在語言敘事上更為成熟,類型特徵更為明顯,情節也更鮮明;長篇科幻小說《流浪蒼穹》即《流浪瑪厄斯》和《回到卡戎》的集合;非自傳的「自傳體小說」《生於一九八四》是一部現實作品,寫一個普通女孩的成長經歷。郝景芳表示自己想寫的一直是社會發展的可能性,關心的是在不同的社會中的人如何生活,這也是她未來寫作的核心。


浪漫化的幻想現實


郝景芳曾在《「類型」之惑》中談到自己對於類型的看法,她將小說空間分為現實空間和虛擬空間,認為純文學或者主流文學關心現實空間,也表達現實空間,而科幻或者奇幻文學關心虛擬空間,也表達虛擬空間,她自己的作品則關心現實空間,卻表達虛擬空間,「以現實中不存在的因素講述一些事件,然而表達的內容卻與現實息息相關」。事實上,郝景芳在作品中不斷探討的一個主題就是現實與幻想的相處之道,不喜歡作品被貼上主流或科幻文學標籤的她嘗試的是一種「無類型」文學書寫,在她筆下,文學類型的界限不再那麼明顯,現實空間與虛擬空間的界限也不復存在,而按照這些故事的不同風格,又可以被大致分為兩個時期:幻想及浪漫化現實,現實化幻想。


郝景芳的許多早期作品是純然的幻想或浪漫化現實,浪漫氣息無處不在,不乏童話寓言風格的作品,如科學童話《我們的房子會衰變》和科幻童話《看不見的星球》,呈現出一種漂浮於空中的彩色幻夢感,對美有著堅持不懈的追求,相應淡化了情節。浪漫化現實的典型則是《城堡》和《去遠方》,擁有自己才能看見的冰淇淋城堡的女孩,坐火車弄丟旅伴又踏遍世界尋找旅伴的女孩,她們認為真實存在的東西在旁人看來只是幻想。


這一時期的郝景芳,已經開始在科幻作品中嘗試探討現實問題,儘管作品的語言風格仍帶著浪漫色彩,與後期的現實化幻想有很大不同,她的火星系列是典型代表。《穀神的飛翔》中,為了火星發展,童話小鎮一般的穀神星必須犧牲,《流浪瑪厄斯》和《回到卡戎》中,自由和理想不得不在制度前讓步。美好的幻想和現實之間總是存在矛盾,難以調和。

郝景芳:尋找現實與幻想的相處之道



作品:《回到卡戎》


作家:郝景芳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郝景芳這一時期許多作品的主角都在尋求一種與現實的相處之道,《城堡》中擁有冰淇淋城堡的「我」,《祖母的夏天》中處於人生迷茫期的少年,《流浪瑪厄斯》和《回到卡戎》中親歷了地球和火星兩種制度無法適應的洛盈……他們是普通人,卻與大多數普通人有那麼些不同,或者有著非同一般的幻想,或者有著非同一般的經歷,或者僅僅是有著非同一般的性格,但他們又不夠特別,不足以改變世界,所以他們只能在這個世界中格格不入,尋求著自己與現實的相處之道。最終,往往他們並不會融入這個世界的既有制度,相反,制度為他們打開了一扇小窗,他們得以保有自己的初心繼續生活下去。


現實化的幻想


到了後期,郝景芳作品中的這種浪漫主義色彩逐漸褪去,更多書寫現實,但她並不滿足於書寫單純的現實來表達現實問題,而是選擇幻想作品來表達。《深山療養院》描述了一種可以讓非清醒狀態的人做出自動應答的技術,大多數筆墨卻落在了青年教師面臨的壓力之上;《生死域》試圖用一種「科學」的角度來解釋生死,重點卻是主角生前未了的塵緣;《北京摺疊》中構想了三層空間,描繪了都市摺疊的景象,目的還是為了展現現實中的階級分化。這些作品是科幻小說,又與傳統的科幻小說不大一樣,展現現實的焦慮、現實的問題,通過幻想拷問如何與現實相處,故我稱之為現實化幻想。


在郝景芳的現實化幻想書寫中,青年教師韓知、剛剛死去的「他」、第三空間的垃圾分類工老刀,他們與英雄相去甚遠,也從未妄圖改變世界,而是將精力集中於解決個人層面的問題上。這一時期,郝景芳也有更加偏向傳統類型的科幻小說,但主角同樣是普通人,《阿房宮》中的阿達正是因為擁有普通人的慾望才會被秦始皇利用,《最後一個勇敢的人》中的倉庫人正是因為普通才留下了推翻制度的火種。普通人可能沒有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前程,但他們有普通人的慾念,能做普通人才能做到的事情。與早期幻想及浪漫化現實中的主角相比,郝景芳現實化幻想中的主角從一開始就是融入於既有世界和制度之中的,他們有煩惱,卻不去懷疑身邊的世界。


《北京摺疊》的中文版最初在2014年2月發表於《文藝風賞·閃電宮》,英文版經由劉宇昆翻譯後在2015年發表於電子雜誌《Uncanny》上,曾獲第五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短篇小說銀獎、首屆中國科幻坐標獎短篇類冠軍、2016雨果獎最佳短中篇。作品中,第一空間、第二空間和第三空間分別代表了上流社會、中產階級和底層民眾,他們在地理上共享一座城市,卻在時間上互不干預,每當一個空間的人們醒來工作生活,另兩個空間就被摺疊入地表,其中的人也陷入沉眠。第三空間的垃圾分類工老刀為了給養女湊幼兒園學費,接受了第二空間一位學生的委託,鋌而走險進入第一空間送信,他見到了北京摺疊的恢弘景象,也見到了三層空間背後的不公。


老刀是典型的普通人主角,他以垃圾分類為生,過著平凡生活,在此之前沒有進入過第二和第三空間。他的煩惱也是普通人的煩惱:養女的就學問題。他在目睹了三層空間的不公後,他沒有就此消沉懷疑生活的意義,而是回到他本來的生活之中,繼續煩惱他原來的煩惱。這不像是幻想小說主角會做的,卻是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最有可能採取的選擇。郝景芳說她感興趣的描寫對象是普通人,「因為普通人是非常複雜的,他集善惡於一身,他有很多自私的地方,但是他又有很多的惻隱之心,所以我會想要寫作為混雜體的普通人,是如何在這樣的大背景中起到作用的」。


郝景芳認為《北京摺疊》不是一篇幻想小說,她寫的也根本不是一個不存在的未來。這恰恰是她現實化幻想的魅力,以現實的另一種可能性來更有針對性地反映她所看到的現實。對於讀者們的批評,郝景芳坦然接受,承認《北京摺疊》作為一個短篇沒有充分展開,給人一種匆匆滑過無法深入的感覺。這是她構想的長篇的第一章,完整的長篇在她的寫作計劃之中,只是她仍在等待某種準備好的情緒。


圖片部分來自網路

郝景芳:尋找現實與幻想的相處之道



《文藝報》由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主辦,每周一、三、五出版。創辦於建國前夕1949年9月25日,是展示名家風采,縱覽文學藝術新潮,讓世界了解中國文藝界的主要窗口之一。


文藝報1949


微信號:wyb19490925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報 的精彩文章:

金波:兒童文學就是寫兒童生命的進程
陸梅:星星的孩子閃耀著金黃的光芒
蘇民:北京人藝使「迷途其未遠」的我 走上寬廣的藝術之路
她是小王子深愛的那朵玫瑰花,用她的刺從容應對人生
陳漱渝:還原一個真實的魯迅

TAG:文藝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新觀察_郝景芳:尋找現實與幻想的相處之道
夢想和現實之間總是有道搞笑的鴻溝
幻想與現實的距離
遠去的歷史與思想的現實
綺麗的幻想鑄就詭譎的現實
對話郝景芳:未來之近,現實之遠
實力模仿,夢想和現實之間總是有道搞笑的鴻溝
海賊王:搞笑,山治逃避現實,不想相信真實
夢想與現實的名言
現實與夢想,奇幻的超現實世界
這才是現實中的男朋友,找到適合你們的相處之道
現實與幻想的美麗混合
輕小說推介|在妄想與現實的夾縫中,追求虛無縹緲戀情的故事
輕小說推介丶在妄想與現實的夾縫中,追求虛無縹緲戀情的故事
在人與動物以及自然之間尋找現實和虛幻的平衡!
在你的夢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叫練習
融合幻想與現實的森林小屋,這才是真正的森林系啊
夢想、現實與愛情的交集
夢想,是連接現實與未來之間的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