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健康,這可不是一個小目標!
俗話說「齒白三分俏,貌美齒為先」。在現代人際交往中,一口整潔、健康的牙齒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微笑露出八顆牙,不僅讓你看起來更親和,更能為顏值加分。除了好看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口腔與健康息息相關,口腔疾病與全身疾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今年的「愛牙日」的主題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
隨著活動的普及,公眾的口腔保健意識日益增加。然而,你真的了解「牙齒」嗎?你真的懂得口腔保健嗎?
我們的口腔真不好
笑容是成功最大的利器,戶外海報俊男靚女露出「八顆牙」的招牌微笑令人羨慕,可是由於口腔問題默默作祟,很少人能夠擁有如此健康又潔白的牙齒。
除了「不好看」,「不好用」的問題同樣突出。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口腔健康的定義如下:沒有口部和面部疼痛、口腔和咽喉癌症、口腔感染和口瘡、牙周(牙齦)病、蛀牙和牙齒脫落及限制咬、咀嚼、微笑、說話和社會心理健康等個人能力的其它疾病與障礙的狀態。
參照世衛組織的口腔衛生標準,相關統計顯示,從世界範圍看,全世界60%~90%的學齡兒童和近100%的成年人患有齲齒。15%~20%的中年(35~44歲)人罹患可導致牙齒脫落的牙周(牙齦)病。全球約30%的65~74歲的人沒有自然牙齒。
而國人的口腔健康同樣是問題眾多。據全國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全民口腔疾病患病率高達90%以上。5~6歲兒童患齲率高達66.0%,35~44歲成人和65~74歲老人患齲率高達61.0%和75.2%。半數以上的12歲年齡組有牙齦出血和牙石。
口腔疾病最為常見的是齲齒、牙周(牙齦)病、口腔癌、口腔感染疾病、損傷傷口和遺傳病變。齲齒(俗稱蟲牙、蛀牙)是口腔主要的常見病,也是人類最普遍的疾病之一。
「從現有的調查來看,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疾病譜不同,青少年兒童以齲齒為主,老年人以牙周疾病為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同仁醫院口腔科主任劉靜明介紹,「除了齲齒、牙周疾病外,近年來口腔癌成高發態勢,我們要對口腔癌給予足夠的關注。」
朋友圈中那些關於「牙齒」的誤區
口腔「報警」嚴重影響著工作與生活,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口腔衛生健康,不過對於口腔健康的相關知識存在著不少誤區。
在劉靜明看來,公眾存在以下四種最為常見的認知誤區:
第一,盲目相信牙膏的功能。牙膏只是種日化用品,對於我們的口腔清潔會起到一定作用,對於相關的口腔疾病作用微乎其微。
第二,洗牙被誤讀。作為一種治療手段,洗牙對於牙周健康將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時洗牙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不適感。公眾心中誇大了洗牙所產生的一定「副作用」。而事實上,洗牙的正向作用大於副作用。
第三,智齒並不是非拔不可。不是所有的智齒都需要拔掉,位置比較正、牙齒咬合功能正常,不紅腫疼痛,滿足一定條件的智齒可以不拔出。
第四,口腔潰瘍盲目服用抗生素。口腔潰瘍是最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之一,口腔潰瘍雖然是炎症反應,但它並不是由細菌感染所導致,所以抗生素是絕對毫無作用的,很多廣譜抗生素都可以誘發口腔潰瘍。
除了上述誤區,公眾對於食物與牙齒健康的關係也沒「整明白」。
甜食不能吃、巧克力不能吃、汽水不能喝……為了那一口健康的牙齒,許多美味登上了「食物黑名單」,讓大家又愛又怕。
「病從口入」,長期以來在公眾的認知中,食物成為齲齒髮生的「元兇」,但其實卻並不如此。
細菌、口腔環境、牙齒結構、作用時間,目前被業界公認為齲病的四大元兇,只有這四大「元兇」攜起手來才能最終形成齲病,也就是說,只有當薄弱的牙齒碰上容易產酸的食物和致病的細菌,並且有足夠長的作用時間,才可能引發齲病。
「飲食並不能直接導致齲齒的發生,食物只是致病因素之一。不論是吃什麼東西,只要有食物殘渣長時間殘留在牙齒上都能導致牙齒腐蝕。」在劉靜明教授看來該吃就吃、該喝就喝,只要注意口腔清潔就好。「沒有絕對的禁食,人體也需要營養均衡,不能因噎廢食。」
以汽水為例,通常人們認為喝汽水一定會對牙齒健康產生較大傷害,其實這種觀點並不準確,汽水在口腔中只是一次性的短暫停留,只要保證口腔清潔,加上正確的護牙習慣,適量飲用汽水並不會直接導致齲齒。
口腔健康離不開這四個字
口腔健康直接或間接影響全身健康。口腔疾病如齲病、牙周疾病等會破壞牙齒硬組織和牙齒周圍支持組織,除影響咀嚼、言語、美觀等功能外,還會引起社會交往困難和心理障礙。有些微生物長期存在於口腔中,可導致或加劇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危害全身健康,影響生命質量。
「牙齒作為人體器官,是呼吸道、消化道的起始端,其咀嚼功能關係到人體的營養攝入,維繫著機體的能量平衡,牙好身體才好。」劉靜明說。
對於人體健康如此重要的牙齒,如何才能做好保健,劉靜明教授給出了「刷」、「養」、「專」、「查」四個字。
首先要刷牙,掌握正確的方式與時間,堅持「三三制」的原則,即每天刷牙三次、每次三分鐘、每三個月更換牙刷。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洗牙,進食後及時漱口。
再次,牙齒不舒服一定要諮詢專業的口腔醫生,不要輕信一些不正確信息延誤病情。
最後,要定期到專門的口腔門診進行檢查,儘早發現一些口腔疾病。
隨著老齡化及二孩時代的到來,對於兒童及老人的口腔健康應格外的關注。
「人老牙不一定老,老掉牙是因為牙有問題,要注重對老年人牙周疾病的防治,盡量不失牙,失牙之後應儘早儘快去口腔科諮詢及時補上。」劉靜明表示。
「好習慣會伴隨一生,童年是好習慣最重要的養成時期,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口腔衛生習慣。」預防比治療重要,卓正醫療齒科專家張增方建議口腔保衛戰要從娃娃抓起,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如果孩子刷牙時能控制吞咽動作,就應該及時使用牙膏,3歲以上兒童應用低氟牙膏,用量約黃豆大。」
尋找激情與才華橫溢的你!
——《醫師報》誠聘新聞、醫學編輯
還在為找工作煩惱嗎?還在為找不到好工作煩惱嗎?如果你喜歡新聞,愛好寫作,歡迎加入《醫師報》!
這裡有輕鬆愉快的工作環境,這裡有簡單直接的人際關係,這裡有與醫療大咖平等對話的絕好機會!
入選條件:
1、醫學、法律、新聞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碩士優先;
2、有媒體從業經驗優先考慮;
3、熱愛寫作並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
4、具備一定的新聞敏感度和新聞價值判斷力;
5、英語四級以上,六級優先,有較強的筆譯能力和口語交流能力;
6、有激情,願意加班。
職位性質:全職
工作地點:北京
招聘人數:5人
俊傑,還等什麼?快約起!把簡歷及相關工作經歷證明材料(如方案、稿件等)發到544163202@qq.com,等我們電話哦。諮詢電話:010-58302828-6844或6866。
編輯:《醫師報》宋攀
排版:《醫師報》張璐
關注醫師報微信:





TAG:醫師報 |
※【養生頭條】牙齒健康,這可不是一個小目標!
※每個人都曾經牙齒痛,但可不一定是牙齒出了問題
※每天堅持這樣做,讓你擁有健康的牙齒
※當你牙齒上的細菌放大一千倍,你感覺是不是好像進入另一個世界?
※讓孩子牙齒健康,媽媽只需做到這一點!
※想擁有健康的牙齒,每天就堅持這樣做
※貴一點的牙膏,是不是對牙齒更好?
※這3種疾病竟是牙齒不好所致,護牙只需做好這件事!
※牙齒變美,除了整牙,還有這些小物功不可沒
※讓孩子擁有一口好的牙齒,必須警惕的壞習慣,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為什麼現在的寶寶牙齒不好,原來是這個原因!
※貓貓不喜歡吃乾糧不一定是挑食哦,有可能是牙齒不好
※這個寶媽真的好可憐,生個孩子容易嗎,八顆牙齒沒了
※牙齒又黃又臭,用這一招教你刷掉大黃牙,效果不是一般好!
※孩子擁有健康牙齒,你需要做到這三點
※當這些兇猛的動物張大嘴巴的一瞬間,看到這樣的牙齒你是啥感覺?
※牙齒矯正能瘦臉,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是真的嗎?
※不可否認,牙齒的不整齊是他們的一個缺點,有人因此還全部磨了牙
※潔白的牙齒,不一定是健康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