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
雨中山果落,
燈下草蟲鳴。
……
- 特約專欄 · 獨坐 -
獨坐
作者 | 康娜
常常不安,內心像是長了草,毛毛的。
我想,是不是世界走得太快了,我被遺棄,如一隻離群的孤鳥。拙於去說言不由衷的話、做身不由己的事情,在一次次爾虞我詐里敗下陣來,在一場場觥籌交錯中退下場來,嘆一嘆人生徒奈何、想得而不可得,一人逃離於世,鬱郁,落下清淚兩顆。
獨坐的滋味是不可名狀的。但有時也會反過來想,會不會是自己走得太快,是世界跟不上了。如我這般,一無所有又一無所長,卻能站在高處,和自己的靈魂對酌,已經很難得。如此以來,內心釋然。
獨坐。小小的斗室,一桌一椅,隨意置放納蘭、木心、平凹、三毛的書,別人看著凌亂,自己卻就手翻閱,很方便。若是再聽一聽「咿咿呀呀」的崑曲兒,一顆心,就似被柔軟的水袖拂過一般舒適。
軒窗之外,是一處吹著自然風的小院。綠藤撒著歡地爬滿土牆,兩行韭菜正「呼呼」地往外冒著綠意,辣椒和茄子已成熟搖曳,核桃樹上的知了嘶叫得歡實,牆根下的「蛐蛐」一高一低一唱一和。
一個人,或坐或卧,或笑或歌,或醒或寐,披髮蓬首或坦臂跣足,這樣的獨坐,塵坌不入,竟然似虛度了一般,羽兒的課業,自己手頭未竟的工作,都一股腦地忘掉了。此之謂一個人的清歡罷?
一片靜謐里,聆聽到附近校園清脆的鈴聲就不消說了,從山寺里傳來的鐘聲也隱隱在耳,內心裡還有什麼在生長拔節,明晰清亮,循著這樣的聲音,一直走,一直走,豁然,時間遼遠了,空間空曠了,心像波浪般一層又一層翻卷著往遠處而去。
此刻,塵土在陽光里飛舞,露水催開了花朵,秋綻放在秋中,水安頓在水裡,一些東西輕快地跳躍走了,另一些東西稠密地湧進來了。
很久沒有擦拭的心,在獨處的時光里成了解凍的冰河,又像是被積雪覆蓋的草垛被一一撥開,露出幾乎枯敗衰萎又渴望點亮的顏色,有孤單,有落寞,也有風光。
獨坐,不是枯坐。在鬧中取靜的一方天地里,靜享心氣平和的時光,腦海一閃而逝的文思,更值得記錄和收藏。端一杯茶,靜坐一兩個時辰,醞釀於內心的腹稿成熟,以我之筆呈現,歷經多少歲月,仍熠熠閃光,如昨。
蘇軾的《司命宮楊道士息軒》中講,「無事此靜坐,一日似兩日。」深以為然。獨坐時,可對茶釜一隻,或空無一物,但心靜了,理明了。獨坐,更像是一場內心的修行。
有時,面對著眼前的秦嶺山獨坐。山風潮濕潤澤,山嶺逶迤蜿蜒,其高低輪廓風骨畢現,只想拔足而往,但腳底卻像是生了根,只是閉眼,讓意念隨波逐流,跟隨那山之上的「檻外人」,砍柴,挑水,煮飯,焚香,誦經,世事與我何干,我與世事何擾。長吁一聲,「快哉,快哉!」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王維在《秋夜獨坐》里思想到人生須臾,短暫不可追,生出一些悲愁思緒。「青山無一塵,青天無一雲。 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 此時聞松聲,此時聞鐘聲, 此時聞澗聲,此時聞蟲聲。」從清朝易順鼎的《天童山中月夜獨坐》里我也讀不出孤單,反而品出洒脫和禪意來。
夏日聽雨,冬日觀雪,煮水飲茶,凈手焚香,所有浮躁與喧囂都揮別而去,我竟愈來愈享受這茫然又充實的時刻了。
特約專欄 |誠邀
特約專欄是西風東韻新開設的固定欄目,我們在全世界範圍內誠邀特約撰稿人。歡迎國內外作家、美學家、藝術家、專欄作者、網路寫手等與我們建立合作。我們歡迎有質感、有溫度的作品,題材不限。加主編微信:selfdoing2014聯繫。
-END-
西風東韻主編私人微信
中國最有價值和影響力的生活美學傳播機構之一
每日分享最有價值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美學新鮮資訊





TAG:西風東韻 |
※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卧,才女朱淑真,斷腸有誰知?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我在岩石上獨坐
※獨行獨坐獨倡獨酬獨卧獨傷悲堪比李清照《聲聲慢》:朱淑真《減字木蘭花》讀後
※花事 | 獨坐黃昏誰是伴
※獨坐山外,我自飄零
※秋夜湖心獨坐
※秋夜獨坐聚龍湖
※群居守口,獨坐防心
※天黑獨坐摩天輪
※女孩深夜雨中獨坐馬路邊 原因不明
※老樹 | 獨坐大湖上,看雪落無聲
※宗占智:獨坐台階思北斗,孤行陌上憶長城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女子獨坐內環路邊大哭:「吵完架,丈夫不回來接我了」
※鄭爽坐在誰的單車上都沒感覺,唯獨坐在張翰的單車上
※天王愛女「垮褲短衣」獨坐停車場 保安現身:遊民請離開
※獨坐自己的四角天地,靜享這一份安寧
※望江樓:獨坐黃昏誰為伴,怎教紅粉不成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