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在懷素《自敘帖》中,「逆圈」用筆的出現有六種不同的情況,即按正體正常筆順快速書寫而產生的「逆圈」用筆、由於正體筆形的限制而自然形成的「逆圈」用筆、追求單字體勢的美觀和變化而形成的「逆圈」用筆、為補救單字體勢塑造的缺憾而出現的「逆圈」用筆、由於單字之間空間的避讓而出現的「逆圈」用筆、由於字在作品中的特殊位置而出現的「逆圈」用筆,學書者應該弄清楚各種「逆圈」用筆出現的理據,以加深對草書書寫規律的認識,方便自己的草書創作實踐。


「逆圈」一語出自啟功《論書絕句》第九五首:「秦漢碑中篆隸形,有人傅會說真行。逆圈狂草尋常見,可得追源到拉丁。」懷素在創作時以狂草作為表現形式,在強烈的節奏、奔放的筆勢和顛狂的狀態之下,在《自敘帖》中產生了大量的使轉用筆。所謂使轉用筆,是指「筆畫的牽連環轉,包括草書在省變楷書複雜構件、筆畫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屈曲環轉的特殊筆道,也包括點畫與點畫之間、構件與構件之間相互連綴的遊絲。[」在這大量的使轉用筆中,相當一部分便屬於「逆圈」使轉用筆,即草書中「行筆反圈,作逆時針方向者。」啟功先生以「逆圈」使轉用筆與迴環屈曲的「拉丁文」兩種外形相近而毫無實質聯繫的現象相比較,戲謔地諷刺了「不甘不古者」所謂「筆圓而禿者,謂有篆法,筆方而扁者,謂有隸法」的「篆法隸法」比附現象,這是啟功先生的本意,《論書絕句》已有詳述,不必後學贅言。但「逆圈」使轉用筆作為狂草書尤其是懷素《自敘帖》中一種「尋常見」的筆法,其出現又有多種不同的原因,並非任意為之,臨摹時也不能籠統而論。如果對「逆圈」用筆加以細緻的分析和探討,必將有利於草書書寫規律的認識。根據臨習體會,筆者以為,《自敘帖》中「逆圈」使轉用筆有以下六種情況。


一、按正體正常筆順快速書寫而產生的「逆圈」用筆

較之同時期的正體,表現草書「情性」的點畫形態與楷書是基本相同的,但由於草書在務從簡易、省並構件的同時,又多以遊絲連綴於點畫之間,於是產生了迴環繚繞的使轉用筆;而筆畫之間如何連接,以使筆勢流暢、貫通,也就成為書家在創作草書時首先考慮的問題。當前一筆畫的收筆處於後一筆畫的起筆右下方時,僅僅前一筆畫的收筆向左上方出鋒,而後一筆畫相對較好地保持起筆動作的完整性,如「侍」(圖1)字右上部,可以保持點畫之間「意連」的呼應姿態;如果再加以率意,如「概」(圖2)下部「木」字,則儘管依然「形斷」,但橫畫收筆動作喪失,豎畫的起筆也被省略;《自敘帖》中,在更多的情況下,這一類型的連接之間被貫以遊絲,如「大夫」(圖3)、「思」(圖4)、「戴」(圖5)等,於是,兩個筆畫以及具有連接的作用的遊絲便共同構成「逆圈」用筆。「水」字(圖6)藉助鉤畫出鋒後的遊絲與處於左上方的省減筆形「 」相連,同樣形成「逆圈」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二、 由於正體筆形的限制而自然形成的「逆圈」用筆


草書作為一種速寫字體,起始於實用場合的便捷,規範性、統一性和穩定性的實用書寫原則[1]要求書家必須按照點畫既定的形態書寫,否則書家寫出的字便不能被欣賞者識別,也不能起到語言信息交流的目的。在楷書中,有一類筆畫,如「 」、「 」、「 」等,其行筆的基本趨勢是左上方向右下方,然後向右上方出鉤,於是,從筆畫的起筆直到收筆,筆畫的自然屈曲之形就可以構成半封閉型的「逆圈」,《自敘帖》中「虺」(圖7)、「鐵」(圖8)便屬於此類情況;「毫」(圖9)因為還有需要與其後的兩個橫畫連接,則直接形成了封閉的「逆圈」;「作」字(圖10)草法來源於篆書「 」,但「 」筆形並非「作」字的末筆,其收筆與「 」筆形包圍內的筆畫相連,也形成「逆圈」;「教」字(圖11)左上部楷書寫作「土」,由於連筆書寫變成「七」或「 」,收筆處出鋒與「丿」相連,形成「逆圈」。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以上兩類「逆圈」用筆的出現主要局限於筆順或具體筆形等文字實用書寫層面的原因,如果書寫速度較快,不論藝術造詣高超的書家,還是一般的書法愛好者,甚至沒有經過書法訓練的一般書寫者,都可以書寫出此類「逆圈」。但在懷素筆下,這兩類實用書寫層面的「逆圈」用筆被納入了書法審美的範疇:有沒有出現「逆圈」,出現何種形態的「逆圈」用筆,都造成體勢的不同和審美情趣的變化。


三、追求單字體勢的美觀和變化而形成的「逆圈」用筆


體勢是指單個字的體貌、姿態、神情、氣質。是書法作品中一切藝術要素的核心,是實現書家創作意圖的中心環節,因而,體勢的塑造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藝術手段。在《自敘帖》中,書家以「逆圈」用筆塑造體勢大致有三種方式:


其一,將原本相離或相接的筆畫搭接方式變為相交的搭接方式而形成的「逆圈」用筆。在楷書中,「敘」字(圖12)左邊的「 」與「 」相離,由於快速書寫的需要,往往將「 」的起筆與「 」的末筆相接;懷素改變點畫的搭接方式,「 」寫完後向上出鋒作遊絲,然後翻筆向下作「逆圈」,使「敘」字增加了迴環屈曲的使轉,也使「 」的位置左移,給右邊的使轉用筆留下充足的空間,不但造成完全不同以往的體勢,還保持了整個字的重心平穩以及行氣的貫通,「許」字(圖13)與之情況相似。「迨」(圖14)、「舍」(圖15)、「所」(圖16)等,從運筆路線上看也屬於這一類型,「逆圈」用筆的趨勢可以觀察得見,不過幅度較小,沒有形成空心的「逆圈」。仔細品味,這種更為含蓄、曲折的逆時針運轉方法與直接行筆向下的筆畫搭接方式具有截然不同的情趣。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其二,將原初順時針方向的使轉用筆改變為「逆圈」用筆。「口」、「日」、「曰」等作為部件進入其他字元時,在草書中常常以順時針使轉符號「 」或「 」代替,如「吳」字(圖18)即是如此。但在《自敘帖》中,書家有時為了體勢塑造的需要,在保持部件外形相似、能夠辨識的情況下,大膽改變使轉用筆的運行路線,使之成為「逆圈」使轉用筆,如「昂」字(圖17)和另外的兩個「吳」字(圖19、圖20)等,不但保證了書寫的流暢、連貫,增加了使轉用筆的跌宕性,還形成獨特的「逆圈」圈眼,耐人尋味,美觀而又舒適、大方。


四、為補救單字體勢塑造的缺憾而出現的「逆圈」用筆


高明的書家並非每一個單字體勢都塑造的完美無缺,尤其狂草書,如顛如狂的書寫狀態使書家很難顧及到作品的每一處細節,不可避免的出現某種瑕疵。在這種情況下,書家應該有相應的補救措施,以使作品相對完美。《自敘帖》運用「逆圈」用筆較好的解決了一部分體勢塑造的缺憾問題。「電」字(圖24)上部點畫太多,所佔空間也大,下部的 「 」理應相對縮小,但由於受到中部使轉用筆趨勢的影響,將「 」的縱向部分拉得太長、也過於向左傾斜,以致整個字元拉得太長、下部太空。欣賞者可以觀察到,書家在感知到這一缺憾而短暫的遲疑和滯留之後,作「逆圈」填補空白,並承接筆勢寫下「流」字。而在正常的藝術處理中,如「見」字等(圖25),「 」出於末筆位置時,一般不會有「逆圈」用筆出現。「寄」字(圖26)中間的「大」草化成「七」後,「 」扯得過大,出現空白,也以「逆圈」用筆作補白。相反,在另外的幾個「奇」字(圖27)中,都沒有出現「逆圈」現象。當然,由於書家將這一突發機制處理得相當巧妙,產生了別樣的體勢塑造效果,已經成為後世塑造體勢時一種手段。但就原初形成的原因來說,它僅僅是一種補救的措施;後世的學書者在臨習《自敘帖》時也必須明白其中的來由,以避免生硬的模仿。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第三、四類「逆圈」用筆中,儘管前者為塑造單字的體勢,後者為補救單字體勢的缺憾,但兩者在單字體勢的範圍內展開的,也就是說,在避免體勢塑造重迭和「逆圈」重複出現的前提下,兩種「逆圈」可以出現書法作品的任何位置。當然,在不同的位置或情景下,書家還需要對「逆圈」進行不同的藝術處理,比如「逆圈」的大小、虛實、形狀等,使其藝術創作更加和諧、自然。


五、 由於單字之間空間的避讓而出現的「逆圈」用筆


單個字體勢的塑造以整幅作品的創作為目的,體勢的變化必須服從章法布局的需要。單個字進入作品後,便和其他的字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繫,體勢的變化要儘力實現多樣化,但這種變化又是以整幅作品「違而不犯」的要求作為統攝的。因而各個單字體勢的排布既不能顯得局促、呆板,又不能造成相互之間的頂撞和衝突,而應該是落落大方又相互協調。《自敘帖》非常講究單字之間的穿插避讓,如「理識」二字(圖28),書家將「識」字右移,位置錯開。但更巧妙的是書家運用「逆圈」用筆成功地解決了一些單個字之間相互避讓的問題,「張旭」(圖29)二字位於行末,其上「以至於吳郡」等字排布緊湊且一直收縮,「張」字放開後,下部尚有不到一字的空間,但懷素將本應直接向下呼應連帶的遊絲改為「逆圈」用筆,然後向下翻筆直接寫出「旭」字的「丿」畫,使「逆圈」用筆視覺上既像「張」字的末筆,又像「旭」字的起筆,在較小的空間內表現出開張的氣勢,與行初收縮的字勢形成鮮明地對比。「徒增」(圖30)處於行末,「敢當」大膽放縱,兩個字佔據了一行當中三分之二的空間。「徒」字末筆作「逆圈」,留下充足的空間寫出「增」字,「徒增」收縮,位置交錯,與放開的「敢當」也形成對照。但在其他場合,如「張旭」(圖31)、「張顛」(圖32)等,「張」字一般直接向下連帶與下字呼應。保持狂草獨有的字勢流暢特徵。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六、由於字在作品中的特殊位置而出現的「逆圈」用筆


單個字採取何種體勢,還要看其在作品中所處的具體位置。快寫的實用要求和流暢的審美要求,使書家必須照顧到狂草書呼應和連帶的特點,但某個字在行末位置或作品結束位置時,由於單行或整幅作品已經完成,這個字如果再往下出鋒作連帶呼應狀,不但不符合實用書寫的實際情況,甚至破壞藝術審美的效果,使單行或整幅所積攢起來的「中氣」喪失殆盡而缺少含蓄、飽滿之美。比如「繼」(徒33)、「詭」(圖34)「遺」(圖35)以及「增」(圖30)等,末筆寫完後,不是往下引帶,而是收筆或稍稍出鋒往上,遙指另一行的起首,形成類似「 」、「 」、「 」筆形天然構成半「逆圈」。「作」(圖36)、「旭」(圖29)末筆也沒有向左下出鋒的動作,「 」、「 」鉤畫出鋒形成的遊絲構成實心的「逆圈」。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最後兩類「逆圈」是書家在章法布局的範圍內,從審美的角度出發對作品進行處理藝術而出現的「逆圈」用筆。但是,在特定場合中出現的特定的單字體勢是唯一的,與作品的環境是水乳交融的,如果失去出現這一體勢的情景,如在比較寬鬆的環境中需要放縱的場合或單字不出現在行末、篇末時,特定的體勢便不再出現,這兩類「逆圈」用筆也便相應消失。


綜上所述,在《自敘帖》中,「逆圈」使轉用筆有不同的出現原因,學書者對各種「逆圈」用筆都需要深入了解,弄清楚那些是「逆圈」是在實用層面出現的,那些是在書法藝術層面出現的?那些是必然出現的?那些是可以不出現的?其出現或不出現的條件是什麼?對這些理據性的問題研究清楚以後,必將深化對狂草書創作規律的認識,也必將促進自己的草書創作實踐。


懷素自敘帖欣賞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懷素《自敘帖》中的「逆圈」使轉用筆



關注《書法密碼》 shufamima 微信公眾號,您會有新的發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密碼 的精彩文章:

懷素大草《千字文》鑒賞
楷書《滕王閣序》,太正了
林藻的行草《深慰帖》

TAG:書法密碼 |

您可能感興趣

懷素草書巨制《自敘帖》
二玄社原色法帖選|懷素《自敘帖》
懷素草書巨制《自敘帖》欣賞
米芾的《自敘帖》內容挺謙虛
懷素狂草書《自敘帖》名聞天下!你見過楷書版的《自敘帖》嗎?
懷素《自敘帖》!文徵明題:狂怪處無一點不合軌範!
急風驟雨、錐劃沙盤:唐 懷素 草書《自敘帖》書法碑帖
唐·懷素大草《自敘帖》欣賞
草聖懷素的《自敘帖》,無縫隙、高清大圖版!
原來《自敘帖》好多種版本,你用的是哪個?
楷書版《自敘帖》,你見過嗎?
法書欣賞 宋 · 趙令畤《跋懷素自敘帖》
懷素《自敘帖》:草書天下獨步!這個和尚不一般!
不知為什麼,我就是想寫懷素《自敘帖》單字 局部
曾紆書法題跋《懷素自敘帖跋》高清大圖
不知為什麼,我就是想寫懷素《自敘帖》單字 局部一
初學書法就敢練狂草,誰說沒有用?附臨懷素《自敘帖》單字 局部
文彭楷書拓本《自敘帖釋文》附題跋
二玄社原色法帖選25 自敘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