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用戶都是孩子的社交應用,該如何把握隱私界限?

用戶都是孩子的社交應用,該如何把握隱私界限?

用戶都是孩子的社交應用,該如何把握隱私界限?



本文來自《好奇心日報》,更多好文章請在各大應用商店搜索「好奇心日報」。

在初創企業的世界裡,很少有什麼能夠比青少年群體帶來更好看的數據。青少年面向未來、製造潮流趨勢並大把消費,或者迫使父母為他們消費。他們的行為已經成為創業者最著迷的東西。


這對於Musical.ly來說似乎是個好兆頭,這是一款從任何意義上說都十分年輕的應用。公司位於上海,於 2014 年成立,目前聲稱已經擁有超過 1 億用戶,據公司表示,其中絕大部分用戶都處於 13 到 20 歲年齡段。今年 8 月,公司與MTV 合作進行了與 MTV音樂電視大獎(Video Music Awards)相關的宣傳活動。


不過,這款應用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它到底還有多少用戶比上面提到的年齡更小。Musical.ly 吸引到的不只是那些夢寐以求的青少年觀眾,它甚至吸引得有些過頭了。這就導致了年輕用戶、技術公司,以及調節這二者的法律和規範之間日益嚴重的緊張關係。

用戶都是孩子的社交應用,該如何把握隱私界限?


Musical.ly 員工在位於上海的辦公室內工作。這款應用有著許多青少年用戶,這讓它與旨在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產生了潛在的衝突。圖片版權:Gilles Sabrie/《紐約時報》


這款應用以一種巧妙而又比較明顯的方式鼓勵年輕觀眾的參與。用戶可以創建短視頻,配合使用一些流行歌曲、電影場面和其它的視頻資源對口型、跳舞或者隨便怎麼玩,然後再把這些視頻發布到一個Instagram風格的社區中。它有些特色資源包括很受年輕聽眾喜歡的歌星,比如愛莉安娜·格蘭德(Ariana Grande)以及賽琳娜·戈麥斯(Selena Gomez),同時也有一些從Vine等網路社區轉過來的鮮為人知的新銳和社交媒體人物。這是一款用來發布視頻的工具,可以發布的視頻包括了非常完整的歌曲庫,從迪士尼電影到電視節目的配樂應有盡有。


這款應用並不收集或顯示用戶的年齡,有些排名靠前的用戶通常能得到幾百萬個用愛心表示的喜歡,但從他們的視頻和檔案照片中可以看出,他們似乎還在上小學。最近這款應用還有一個功能,可以根據定位所在地,向用戶推薦附近的視頻。在紐約,而這個功能顯示出的名單上不只包括青少年,很大一部分還是小孩。


VaynerMedia是一家專註於社交媒體的廣告公司,CEO 加里·維納查克(Gary Vaynerchuk)表示:「毫無疑問,它是我們所知的最為年輕化的社交網路。」維納查克主要幫助客戶在 Musical.ly 上做宣傳推廣,他表示,自己一開始是在iTunes應用商店的排行榜上發現這款應用的。通過 Musical.ly 還可以把視頻轉發到諸如 Instagram 等網路社區上。

用戶都是孩子的社交應用,該如何把握隱私界限?



他說:「我想說的是,Snapchat和 Instagram 都是有點傾向於年輕人的。」但在 Musical.ly 上,「你看到的是一、二、三年級的小孩。」


這也讓 Musical.ly 陷入了一個比較奇特的境地。目標用戶定位在 13 歲以下的網站和網路服務運營商都必須遵守美國有關收集與共享個人信息的規定,規定中的內容大致包括名字、照片或影像、或是諸如用戶名這樣的永久標識。這些限制就是通常被稱為Coppa的兒童在線隱私保護規則(Childrens OnlinePrivacy ProtectionRule)中的一部分,是由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頒布的。


像在美國運營的大部分社交網路一樣,Musical.ly 的服務條款其實是禁止 13 歲以下用戶使用的。但這款應用並不收集用戶的年齡信息——在會被孩子們廣泛使用的網路服務中,這一條常常都會有。(那些確實會詢問年齡的社交網路,比如Facebook,也只是傾向於相信用戶本人的說法。)

Privo是一家主要協助網路服務遵守 Coppa 規定的公司,其 CEO 丹妮絲·G·泰勒(Denise G. Tayloe)表示:「大部分運營商採用的避免違反 Coppa 的方法,都是聲稱不知情。」強制執行的情況既比較困難,也相當少見;規則既沒有要求社交平台篩選用戶年齡,也不會讓公司對上報虛假年齡的用戶負責。


根據一位發言人表示,FTC 作為一個執法機構,無法公開批評那些個人公司。在一封電子郵件中,FTC表示:「我們在努力建立穩健簡單的機制,以便讓公司在可以徵得父母同意的情況下收集孩子的個人信息。」


那些比較公開面向兒童的網路服務商通常都會嚴格堅持 Coppa 的隱私規則。例如VineKids限制就比較多,並且大部分都是被動服務,沒有用戶名或視頻發布功能;類似地,YouTubeKids基本上也就是一個播放兒童節目的應用,和YouTube主站的資源是分隔開來的。與此相反,Musical.ly 就像 Snapchat 或Instagram一樣,是一個功能齊全的社交網路,很受青少年歡迎,但並沒有公開地面向他們推廣。


從這些有關隱私的討論中,可以看出整個技術變革的大背景所帶來的緊張感。1998 年,第一版 Coppa 生效,差不多十年之後,iPhone面世。去年,調查公司Influence Central透露,父母會給孩子買智能手機的平均年齡是 12 歲。而一旦小孩有了智能手機,他們就會使用應用。

在 2011 年學術期刊《First Monday》上發表的一份法律研究報告中,研究者表示,Coppa導致了一些棘手的問題。為了遵守規則,技術公司要麼放棄年輕用戶,要麼忽視他們父母的存在,因為對這些父母而言,法律也不過是為了提供指導與安慰,而他們最後往往會幫助孩子去規避註冊規則。報告總結道,當前執法方式的增多,只會讓那些公司「更加集中於拒絕訪問、而不是提供隱私保護或與家長合作。」


總之,孩子們用起智能手機來就像我們一樣——不管他們有沒有處於各種規則或更加寬泛的文化傳統的條條框框之內。


Musical.ly 董事長亞歷克斯·霍夫曼(Alex Hofmann)表示,公司會設法對這種在低齡用戶中的受歡迎情況保持警覺。他表示:「我們和其它應用的一個不同之處在於,我們並不只和那些 muser 們進行交流,我們還會與家長談。」——muser 意為沉思者、創作者,是該公司對用戶的專有稱呼。


他和幾十個高級用戶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聯繫,其中有些還和用戶的家庭有聯繫,他會經常尋求從用戶安全到新功能等各個方面的反饋。(公司的支持頁面上包括了一個針對家長的完整分類,裡面有說明表示,這個應用「僅適用於 13 歲以上的用戶」。)


最後,霍夫曼表示,他希望應用的用戶能夠更加多樣化。「我們真的把自己也看作一個真實的社交網路,而且是針對不同年齡層的社交網路。」


目前Musical.ly很受歡迎,也賺到了錢,不過它卻無法完全承認這部分低齡用戶;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使用應用也很謹慎,但越來越願意輔助孩子使用它們。面對這種奇特卻又被很多人羨慕的情況,Musical.ly將不得不找到正確的前進方向。


維納查克表示:「一年前,Snapchat上面基本上沒有超過 40 歲的人,如果 Musical.ly 能夠堅持做下去的話,用戶的年齡也會提升的。」


當被問到一款應用可以吸引到如此多年輕觀眾會不會是一種負擔的時候,他提到,孩子使用社交類應用的問題與其說是一種爭論,不如說是一種必然。他表示,現在的孩子都在使用這些應用。此外,在最開始,也是孩子們選擇了 Musical.ly,而不是 Musical.ly 選擇這些孩子。


他說,至於某個特定服務是不是做得太過、太快也還有待觀察——不過這種情況基本上超出了公司的掌控。


維納查克最後說:「沒有人做宣傳,也就不需要為了宣傳而砸錢,這個應用就會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東西。不需要特地解決什麼問題,社會規範就是這麼形成的。」


翻譯熊貓譯社 喬木


題圖來自


2016 THENEWYORK TIMES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有了這張氣氛「盤活」桌 你還捨得辭職嗎?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果別人用牙籤扎你孩子,你必須這麼做!
別用你的無私奉獻,成就孩子的自私
孩子不愛刷牙?是你方式沒有用對!
孩子便秘不長個兒!這些管用的食譜你必須知道
孩子,這才是我送你出國背後的真正用意
用手機哄孩子危害這麼大,你還在這樣做嗎!
儿童可以用大人药吗?哪些常见药孩子吃需要注意?
只要你用對了方法,孩子就能更聰明
為什麼不應該禁止孩子用電子產品?
孩子感冒不用藥會怎樣?
小孩子用藥誤區,你都知道嗎?
面對讓你哭笑不得的熊孩子,暴力?還是妥協?
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社交圈
你還在用手機哄孩子嗎?看過這些你會後悔!
乖孩子本沒有錯,何必讓他們背鍋?
用面壁思過、關小黑屋管教孩子,用對了是金鑰匙,用錯了是傷害劑!
當孩子用《變形金剛》問倒了你,該怎樣做?
把孩子交給別人照顧,能放心嗎?
如果你還信這些謠言,受罪的只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