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的出世思想是消極的厭世思想嗎?

佛教的出世思想是消極的厭世思想嗎?

多識仁波切——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朵什寺第六世寺主活佛,西北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雪域當代深孚眾望的學者、藏漢翻譯家和教育工作者,以現代語言為您詮釋博大精深的藏傳佛教文化!

佛教的出世思想是消極的厭世思想嗎?


很多人把佛教的出世思想和消極的厭世思想混為一談是十分錯誤的。


厭世思想或叫遁世思想都是悲觀厭世,逃離現實的一種避世思想,其根源是對社會缺乏正確的認識,自己缺乏處世的勇氣和責任感。這種厭世、避世思想缺乏度眾悲智的小乘人有之,教外隱士之類有之,生活處於逆境中的人也有之,但這和大乘佛教的出世思想不同。


大乘佛教的出世思想是建立在對虛幻假象掩蓋下的無常苦空世界本質的覺悟和對常樂我凈彼岸的追求的理想基礎上的。


大乘的出世思想原則是悲不棄世,智不墮世。就是說,要認識世界的無常苦空、虛幻不實的本質而放棄一切貪戀之心,但需要有濟世度眾的大慈大悲心,不能放棄苦海眾生,自求彼岸的涅寂靜(墮入寂滅)。

雖然破除了粗細兩種轉世因緣,對虛幻的世界沒有絲毫貪戀之心,但為度化苦海眾生,需要處在世上,與眾生同甘共苦,承受眾生苦難,直至一切眾生脫離苦海。


在處世期間,由於慧心常明,不會墮落為貪嗔痴諸惑的奴役,如同蓮藕,雖在泥中,卻能保持潔白如玉的品質,即生在泥中而不染。


大乘出世思想的本質是消除無明貪戀之心,並不是厭惡和逃避現實,自求凈樂。


身處五欲之中而以智慧常保清醒,不貪戀榮華富貴,這才是真正的佛教出世思想。


在成佛之前需要無數世的雙資糧成熟期,在這期間脫離不了粗細兩種生死,想出世實際上出不去,仍須處在世上,既然避免不了轉世,就要積極創造轉世殊勝人身的福德因緣。在諸福德資糧中發利眾菩提心,行利眾諸善,戒自身諸惡行是最主要的。

因此,悲觀厭世,放棄利眾善行,自己單獨尋求離世寂滅常樂是違背大乘教義的。


傳遞是積善,功德無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識活佛智慧 的精彩文章:

如何才能有效防止邪教及附佛外道蔓延
多識活佛:佛陀「四身說」不見於佛經嗎?
信仰佛教是迷信嗎?
藏傳佛教就是「藏密」嗎?
多識活佛:什麼是「光明心」

TAG:多識活佛智慧 |

您可能感興趣

道家思想的出世與入世
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佛教誕生時一個和佛教思想完全相反的思想派別——順世論
孔子的儒家思想為什麼會成為中國的正統思想?
你說的終結思想究竟是什麼意思?
解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是誰提出的?
佛法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中國道教思維方式,把深奧難懂的思想清晰地展現出來
我們如何在社會上混得好?就是思想,概念,思維升級的過程
有獨立思想的人,是奇怪而可怕的生物嗎?
思想與殺人?
【思想者】目前看到的能夠幫助你走出困境的最好文章
人的正義思想是從哪裡來的?
我總是思想出軌,怎麼辦?
【思想者】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會看見什麼樣的世界
鬼谷子的思想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道教的思想淵源
看韓劇,別讓自己的思想觀念中毒了
你絕對想不到對《易經》思想發揮最好的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