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傳世名畫之首《女史箴圖》為何跑到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是英國國家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巴黎盧浮宮同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其中以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藏品最引人注目,而中國藏品佔據了絕大部分。
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藏品從商周的青銅器,到唐代的瓷器、明清的金玉製品一應俱全。僅來自中國的歷代稀世珍寶就達2萬多件,其中絕大多數為無價之寶。如中國各朝代的繪畫、刺繡,各個時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書畫、明清的瓷器等,其中最名貴的為《女史箴圖》、宋羅漢三彩像、敦煌經卷和宋、明名畫。
青花如意抱月瓶 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至1424年)
漆雕盤 明代 公元1489年 可能出自中國甘肅
龍紋琉璃(20件)清 公元1465-1600年
玉面 新石器時期 約公元前2000年
陶瓷羅漢 遼代 (公元907至1125年)出自中國河北
唐寅山水畫 (公元1470-1523年)作,手卷,紙本水墨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第一名,不過很可惜,原作已經失傳了,現存世的《洛神賦圖》為宋朝摹本,而目前保存在大英博物館的顧愷之《女史箴圖》則為唐代摹本,比《洛神賦圖》年代更早、臨摹得更加傳神、更接近原作。
這幅「史上最牛」的畫作,怎麼會跑到英國去的呢?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圓明園被毀之後,本來藏於圓明園的這幅《女史箴圖》消失。3年後,大英博物館徵集散落民間的中國文物時,來了一個英軍大尉基永松。專家翻看了基永松帶來的文物,被其捲軸畫震驚了。基永松這種粗人不懂畫作的珍貴,他看到專家對這幅畫感興趣,立馬錶示:「給我兩個英鎊,這畫就歸你們了!」就這樣,價值連城的「中華第一畫」,僅2英鎊,賣給了大英博物館……
《女史箴圖》局部 唐摹本
「女史」是女官名,後來成為對知識婦女的尊稱;「箴」是規勸、勸戒的意思。西晉惠帝司馬衷患痴呆症,國家大權為其皇后賈氏獨攬,其人善妒忌,多權詐,荒淫放恣。朝中大臣張華便收集了歷史上各代先賢聖女的事迹寫成了九段《女史箴》,以為勸誡和警示,被當時奉為「苦口陳箴、庄言警世」的名篇,流傳甚廣。後來顧愷之就根據文章的內容分段為畫,每段有箴文(除第一段外),各段畫面形象地揭示了箴文的含義,故稱《女史箴圖》。
(故宮博物院的宋摹本)
大英博物館的唐摹本
大英博物館唐摹本


TAG:觀音 |
※《女史箴圖》東晉 顧愷之(唐摹)大英博物館藏
※《女史箴圖》卷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
※最早長卷畫國寶《女史箴圖》的前世今生
※宋徽宗趙佶瘦金書《女史箴》英國藏(高清大圖)
※除了女史箴圖 大英博物館還藏有這些讓你意想不到的中國書畫
※流落海外的國寶,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
※《女史箴圖》卷(宋摹本)欣賞
※古代後宮優秀女人修鍊寶典《女史箴圖》
※《女史箴圖》暗藏的玄機
※鑒賞|《女史箴圖》卷(宋摹本)
※宋徽宗趙佶瘦金書《女史箴》 英國藏
※天香女史黃媛介《小楷書法冊頁》
※宋徽宗趙佶瘦金書《女史箴》
※天骨遒美、逸趣藹然:宋徽宗趙佶楷書《女史箴》
※中國第一位女史家馬皇后,13歲被選入宮,編撰了《顯宗起居注》,堪稱千古賢后!
※中國第一位女史家馬皇后,13歲被選入宮,堪稱千古賢后
※秦淮女史傳兵臨池下
※北大文研講座43南希·考特:美國婦女史研究歷程的回顧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