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彼此獨立,或是你和父母間最可靠的關係

彼此獨立,或是你和父母間最可靠的關係

彼此獨立,或是你和父母間最可靠的關係



文 | 楊時暘

摘自《並沒有如願以償的人生》


周圍的很多朋友,即便跨過了 30 歲,也仍然處理不好自己與父母的關係。經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抱怨和無奈,訴說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隔閡與爭吵,卻找不到任何解決辦法,似乎這關係就註定陷入一種死循環。等這些人各自成立了家庭,養育了子女,不但沒有修復與父母的關係,反而因為更加複雜的生活境況,而讓一切變得雪上加霜。他們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原本親昵的兩代人,如今卻源源不斷地對彼此造成著傷害。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雙方都不夠獨立。


大多數人都把兩代人之間的矛盾習慣性歸咎於某些細枝末節的原因,處事與為人的方式、態度之類,但實際上,那些都是表徵,最重要的其實要看兩代人是否都長成了獨立的人。

真正的獨立指的不光是經濟上的自足,還有精神上的完滿。這兩個層面,在我周圍,鮮見有人能真正做到。


獨立,是個很有姿態的辭彙,有一種決絕而乾脆的質感。但實際上,能做到這一點比說出這個詞要難得太多。很多人終其一生也沒有搞清楚這兩個字中所包含的意義與代價。


獨立,意味著與之前的母體割斷,然後建立一個嶄新的、完整的體系。但更多的人既缺乏與之前母體進行切割的勇氣和意願,更缺乏重建一個新體系的能力。他們被困在了兩種狀態之間,而更麻煩的是,對於這一切,大多數人並不自知。


終於有人開始釐清我們與父母的關係


不過是近兩年,年輕一代才開始更多地提及 " 原生家庭 " 這個概念,在此之前,很少有人會用這樣的術語來釐清關係。中文裡沒有被動語態,英文的 be borned 是一種非常精準的表達,我們 " 被出生 " 的家庭就是原生家庭。換句話說,那是一個無可選擇的環境。如同我們無法選擇父輩傳遞給我們的生理基因一樣,我們也無法選擇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文化基因。

" 原生家庭 " 這個概念的生長,意味著終於有人開始釐清我們與父母的關係,以及我們獨自上路後需要重新開始承擔的角色,這是獨立的第一步。原生家庭是我們生命中的最初營養源,供養我們直到成年。但與此同時,它也是我們身上所有負面因素的滋生地。如果我們承認父輩對我們傳遞了光亮,我們就必須承認自己也接續著他們身上的暗流。最重要的是,真正健康而成熟的心態是自己清醒地知道,無論正面的養分還是負面的侵擾,原生家庭與我們都只是一個階段的重合,有一天,我們有必要,也必須脫離那個母體,重建我們自己。不只是肉身的搬離,更重要的是精神系統的重置。無法做到這一點,你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成年人。


如今,我們目光所及的很多兩代人之間以及家庭內無法解決的矛盾,其實都是由於當事人沒有長大而造成的。


我們的成長過程就像火箭升空,如果沒有分離,就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而這種分離是雙方的事,它需要兩代人同樣都做好準備。所以說,獨立,不是單方面的,它意味著雙方都把對方當作獨立的人去看待,更把自己當作獨立人看待。而我們卻習慣了一邊呼喊著獨立的口號,一邊把對方當作自己的附屬品。


在我們長大成人的關鍵點上,父輩總想把子女當成陪伴的寵物加以控制,而當我們長大,卻又自然而然地調轉了角色,將老人看成是一種必須拴系在腰間的衰弱生物。為了解釋和美化這種關係,我們將前者稱為 " 寵愛 ",把後者叫做 " 孝道 "。如果我們從未能檢視這種古怪的相處模式,又如何能夠達成一種彼此尊重而又互不侵犯的生活呢?


鑄就一種錯誤的相處關係,雙方都有責任。從子女的角度講,很多成年子女根本就沒有自我成熟的意願和勇氣。他們樂於盡量延長父母對自己的蔭庇,把婚姻、生子等等一系列原本應該獨自完成的事項一件件託管給父母,並同時把這一切事務當作財產代際轉移的機會。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又如何脫離父母對自己生活的干擾呢?

而從父母一輩去看,我們必須承認,至少我們這一代人的父母,他們的成長期所經歷的仍然是一個不正常的社會,而那段經歷對於他們日後的性格形成造成了難以想像的影響。他們的控制欲來源於他們自己的焦慮感,對於資源匱乏的深刻記憶與恐懼。對於他們來說,這個世界猶如科幻,毫不誇張地說,他們幾乎是被突然拋到這個新世界來的,在他們眼中,與他們所成長的時代相比,當今世界給他們的陌生感與衝擊和火星似乎並無區別。

彼此獨立,或是你和父母間最可靠的關係



面對惶恐與茫然,他們只能用最笨拙和固執的方式去抗衡與對待。所以,在那條驟變的路上,他們對待子女的方式也只能粗暴而決絕。當他們覺得一切都瞬息萬變,一切都觸不可及,子女就成為了最保險、最實在的東西。在自己的命運開始變得不可捉摸的時候,控制子女成為了他們為數不多的,讓自己感到與實體世界安全相連的索道。

當初,大多數人甚至從未想過到底該如何為人父母,就已經誕下了孩子。在他們看來,這一切順理成章,根本不需要準備。但日後,當年的草率一點點顯露出後果。他們對世界的判斷開始失真,但又毫無辦法,只能把那些錯誤的東西無意識地澆灌到孩子身上,當這些錯誤意識的水泥漸漸封凍,我們就被困在了其中。終其一生無法解脫。這真是一件令人絕望的事。而作為子女,我們也極少見到真的有勇氣和能力去掙脫出來的個體。


既然兩代人在潛意識中,合謀出了一種古怪的相處關係。那麼矛盾的發生又有什麼可慨嘆的呢。所以,精神斷奶,必須是雙向的。


精神斷奶,必須是雙向的


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去小夥伴家裡玩,那時候,大家的居住環境還都不太好,他家在院子里蓋起了一間小屋,作為我那個小夥伴的房間。他在牆壁上貼上了大大的幾個字:獨立自主。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那幾個字的顏色。他開始需要一種有邊界和阻隔的生活,得以規划出一塊原生家庭中的飛地,以保證隱私不被侵犯。那是一個孩子開始生髮出獨立意識的第一次行動。


是的,獨立是有一個過程的。從我們思考父權對我們的控制,甚至開始用行動反叛控制的時候,我們對於獨立的尋求就已經開始了。這一切都是從精神獨立首先展開的,當我們產生自我意識的時候,就開始考慮自己和周遭的關係。這只是孩童時期邁向獨立的第一步。孩子第一次產生 " 我 " 的觀念,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自己挑選食物和衣服,表達自己的好惡,總體上說,這些都會讓父母感到開心和驕傲。因為這不但證明孩子的成長,更重要的是,父母感到了某種回饋,並且深切地清楚,孩子目前仍是可控的。


漸漸的,青春期來臨了。這是一個人成長期間最重要的閥門。從此開始,兩代人之間陷入某種拉鋸、磨合和接納的過程。如果調試得當,這段日子對於一個人真正長大成人的心理儲備無比重要,它不但讓孩子得以做好成熟的準備,也同時讓父母一輩調試好角色,明白自己不可能永遠扮演子女的主人。雙方應該在進退中調試出一種彼此尊重的成年人關係。但悲劇的是,很多中國家庭都卡在了這個關口。


原本,我們經歷了青春期的拉鋸與磨合之後,都會初步奠定了日後真正得以獨立的心理基礎。在那之後,應該會經歷一段更加重要的階段——一個人獨立生活。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更像一種自我訓練,它橫跨在原生家庭與日後重新組建的家庭之間。一個人開始從實體意義上面對一切,解決一切。


這個階段是我們真正拔節生長的時期。那是真實世界第一次鋪陳在我們面前,我們開始獨自收穫美好,承擔後果的時期,沒有人是你的後盾,你自己才是自己的港灣,不要想著有人為你收拾殘局,不要去從事那些你自己無法承擔後果的活動。我們只有自己面對過所有傷害、苦痛與快慰,我們才能真正成人。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度過遭遇,如何通過順境。這一切沒有人能真正幫得到我們,只能自己體驗。如果你沒有經歷這個關口,你就沒有真正意義上進入成年。


但問題是,我們的社會,對於這些重要關口,往往從未給予充分的在乎與重視。我們的父母一輩將對兒女的控制儘可能延長,而我們也很少有人願意去真正抵擋以愛之名的剝奪。有太多人從原生家庭直接進入了婚姻家庭,這期間,他們從未經歷過自我淬鍊,他們以孩童的狀態成婚,接著又以一個孩童內心狀態成為父母,開始複製著他們父輩的悲劇。這其實就是為什麼如此多的家庭兩代人之間關係如此糟糕的本質原因。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去應對複雜而真實的人生。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稀里糊塗地處理著人際關係,把自己與父母一輩的衝突,與其他周遭人際關係的不睦,歸結到一個個邊緣而失真的原因上,但從未想過,這一切都與自己不是一個獨立的成年人有關。


我們必須逐漸以成年人的姿態來面對這個世界


上高中的時候,因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我對於父母和我說的每一句話似乎都很不耐煩。有一次,我媽媽給我房間送東西,我仍然很不耐煩的應付。她突然說了一句話,讓我受用至今。她對我說," 你不能在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對我們召之即來,在不需要我們的時候,又要求我們揮之即去。" 她說得沒錯。我們得想清楚獨立的代價。


也就是說,無論我們情不情願,我們都必須承認,到達一定年紀,我們只能獨自一人上路,無論前途如何,晦暗不明或者光芒萬丈,我們也都別無他選。不要總想在不付出任何代價的前提下,讓別人替自己完成自己該做的事,也不要為了自己虛幻的安全感,無限期地控制他人。


我們必須逐漸以成年人的姿態來面對這個世界,而不一直處於某種庇護之下。因為工作,生活,婚姻和生育,這一切都需要成年人的頭腦才能處理。我們周圍的很多人都只是肉身變為了成人,但頭腦卻一直困在了青春期里。


原生家庭終究會變成一種過去式,我們要學會接受這個現實。和原生家庭保持應有的距離,並不是遺棄,而是讓雙方都能獨立地面對未來。千萬不要 " 孝順 " 你的父母,而是請你尊重你的父母,像尊重每一個你認識和不認識的成年人那樣。學會傾聽,懂得幫助,也要給他們留出空間和餘地,與此同時,對於他們以愛之名的干擾,學會說不。


一個孩子,只是出生於這個家庭,而不是一生都要受制於這個家庭。子女會變成另外的樣子,獨立的人,然後組成新的家庭,這才是正常的社會進化過程。只是,很多中國家庭始終沒有接受這個道理。什麼時候雙方都能變成獨立的成年人了,然後再以尊重成年人的態度來對待彼此,什麼時候,關係才能順暢而健康。而這是一個長期的規訓過程。我們如今可能已經無法改變太多。只是,如果我們這一輩做了父母,我們自己成為了一個新生命的原生家庭的時候,不要重蹈覆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這個80後女孩用一支鉛筆,畫出了中國小孩的童年一天,卻感動了全世界
九月,你好!
你究竟是因為熱愛,還是僅僅出於目的
你好回憶,我是愛情
我覺得自己老了

TAG:十點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式的親子關係里,最需要獨立的,其實是父母們
你無法改變父母,但可以做更好的父母
你跟父母的關係,真的成熟嗎?
父母離異,傷及的遠不止對方,還有自己的孩子。
父母反對我們在一起而被逼分手,可是我還是很愛她!
糾結的父母,無法養育出從容的孩子,親子是我們和自己關係的投射
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靠得住,難以置信的父母行為!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彼此相愛
被父母拋棄真的很可怕。
父母離婚後,繼母卻是這樣對我,什麼都不想說
我們是孩子的父母,但更是夫妻
我們和父母之間的那些事
「你很小又可愛,但一切還是老娘說了算!」可憐的法國寶寶們,一出生就要被父母懟
當父母夢想的繼承者,真的都是被逼的?
做父母的不看,下一個被欺負的可能就是你的孩子
父母不同意的婚姻,你還結嗎?
他是開國少將,與父母一起參加長征,還隱瞞父親的犧牲
晚安心語:如果父母不同意你們在一起,別覺得父母不理解你。這世界上騙孩子的父母很少,但騙人的愛情很多
結婚前後8張圖,最忙的是父母,最累的也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