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滸傳》中的智多星吳用算是封建時代的另類知識分子嗎?

《水滸傳》中的智多星吳用算是封建時代的另類知識分子嗎?

《水滸傳》中的智多星吳用算是封建時代的另類知識分子嗎?

吳用在個個身手不凡、如狼似虎的梁山好漢隊伍中顯得頗為特殊,這主要是由於他的知識分子身份。當然,知識分子的說法是與那些不通文墨的好漢們相比而言的,畢竟他只是一個鄉村教書先生,雖然也著實讀了不少書,但沒有什麼功名,缺少可以向世人炫耀的資本。儘管他隨身也帶著兩條銅鏈,但顯然和宋江一樣,沒有多少真功夫,那點武功在江湖上根本拿不出手,可能連柴進莊上那位志大才疏的洪教頭都鬥不過。事實上,他的能在梁山坐到第三把交椅、進入核心領導階層,靠的不是這個,而是其過人的智慧。

儘管江湖上崇尚武功,但更不排除智謀,劫取生辰綱的成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晁蓋等人如果不用吳用的計策巧取,而是採用豪奪的手法,未必能得到成功,即使是最後得手,以青面獸楊志的勇武威猛和官兵的人多勢眾,不付出點血的代價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如此一件驚天大案竟然不費一刀一槍,僅僅是一番化裝表演和一桶藥酒就能順利辦到,而且讓楊志眼巴巴地看著,如困獸般徒有武功而不能施展,那些心高氣盛的好漢們再目中無人,對此也不能無動於衷。吳用的個人價值也於此可見,他既沒有林沖、武松那樣高強的武功,也缺少宋江、晁蓋那樣的領導氣質,但照樣在江湖上如魚得水,找到個人施展才能的空間,贏得眾好漢們的尊敬。

《水滸傳》中的智多星吳用算是封建時代的另類知識分子嗎?

和梁山的首任頭領白衣秀士王倫一樣,吳用也是個沒有功名且不安分的讀書人,皆因對平庸生活的不滿而走上江湖之路,他們的這種大膽之舉在當時的讀書人中是不多見的。但兩人的秉性和性格又有著明顯的不同,與那位心胸狹隘的王倫相比,吳用身上有著更多的江湖氣,這可以從宋江刺配江州那一段描寫上看出來,與戴宗、蕭讓、金大堅等人的結識說明他有著豐富的江湖經驗,人緣還相當不錯。這些豐富的閱歷對他在梁山的發展無疑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資源和背景。與那位不識進退的王倫相比,吳用更懂得機變,這從他出場不久智勸阮氏三雄入伙那一段文字描寫上就可以看出來。他也許有個人的野心,但又很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所在,因此,從不做首領的美夢,而甘於出謀劃策的軍師地位,從而找准了個人的位置。

因此,他與晁蓋、宋江兩任梁山首領的關係都十分融洽,受到二人的高度信任,得以充分發揮個人的軍事謀劃才能。而王倫的不幸就在於他沒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人生定位不準,這自然會招來殺身之禍。當梁山只有杜遷、宋萬和朱貴等人時,應該說,他的領袖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有著正當性和合理性。而當江湖世界的形勢發生變化,當武藝更強、智謀更高、更具領導才能的林沖、吳用和晁蓋也陸續走上梁山時,就不可避免地進行江湖上的更新換代了。王倫認識不到這一點,身在江湖卻不守江湖的規矩,等待他的只能是被強行淘汰出局的命運,而江湖上的淘汰是殘酷無情的,需要以鮮血和生命為代價。如果他能審時度勢,及時讓賢,僅憑這一點義舉在梁山弄把交椅是不成問題的,而且排名也不會太靠後。

《水滸傳》中的智多星吳用算是封建時代的另類知識分子嗎?

不過,畢竟是讀書人出身,從小就被反覆灌輸的儒家思想無疑會成為其行為背後的一種巨大制約力。吳用雖然身在江湖,走上與朝廷對抗之路,但在其心中深處應該說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忠臣賢相的念頭,這一方面表現在他對宋江的忠誠上,另一方面也表現在他對人生結局的選擇上。與梁山眾好漢的戰死被害相比,吳用是主動選擇死亡的。征方臘班師回朝後,朝廷論功行賞,他也得了個一官半職,但顯然這種受人指使、遭人猜忌的灰色日子與他在梁山指點江山、調兵遣將時的美好時光根本無法相比並論,心理上的巨大落差是可以想見的,更何況心頭上還籠罩著眾好漢凋零飄散的陰影。

宋江的死亡無疑使他徹底絕望,其中既有對梁山事業的絕望,也有對個人人生的絕望。早在接受招安之日起,他就已經意識到這一結局,其實和李逵、武松、魯智深等人一樣,吳用也是反對招安的,這從前兩次招安因他的有意安排而失敗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但他的表達方式和李逵、武松等人不同,顯得更為含蓄和策略,與宋江那種急不可耐、一心要接受招安的失態表現形成鮮明對比。但他畢竟不是最後的決策者,他也知道招安是大勢所趨,最後也只能無奈地接受被招安的現實。以他的聰明才智,在眾好漢凋零離散的時刻保全自己是不成問題的,但他實在無法像燕青、公孫勝等人那樣遠走高飛,因為他的人生信條不允許他這樣,而且他在梁山的核心地位也需要他為之付出更多的責任和代價,他不僅是位好漢,同時還是一位知識分子。於是,當象徵梁山事業的宋江死後,他的自殺也就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人生選擇。應該說,他比別人活得痛苦,也比別人死得更痛苦,因為他一直比別人清醒,一直比別人看得更清楚,他知道悲劇的到來,但他並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水滸傳》中的智多星吳用算是封建時代的另類知識分子嗎?

與古代小說中一般意義上的知識分子如諸葛亮等有著很大的不同,吳用代表的是一種另類知識分子的形象,他們雖然數量不多,但能量巨大,無論哪朝哪代,起義造反的隊伍只要是上點規模的,都少不了這類出謀劃策的軍師人物。這類人物的存在反映著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真實生存狀況,可以為人們解讀中國古代社會文化提供另一種角度的深入思考,僅僅是那個別有意味的名字就需要認真揣摩一陣子。遺憾的是,與忠臣賢相相比,這類知識分子一直未能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水滸傳中四位不差於智多星吳用的知識分子
知識和智慧的區分,我們比孔子聰明嗎
瞿駿:中國近代知識分子是如何「煉成」的?
木星與土星的這些小知識你都知道嗎?
蔣勛:知識分子的風範
漢武帝是如何消滅「體制外知識分子」的?
中國近代史那些有骨氣的知識分子,民族的脊樑。
知識分子的風範
從楊絳的爭論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
「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蔣築英
茶葉與水分的關係知識貼,都在這裡啦!
《三字經》中的這些知識,你都知道嗎?
漲知識:說說宮殿的柱子,有那麼多種樣式,你認識其中的幾種呢
陳寅恪的五句話,告訴你什麼叫知識分子的風骨
謝泳:逝去年代裡的那些知識分子
一代優秀知識分子的思想之旅
【風水知識】貪狼星
電影冷知識:關於周星馳的《功夫》,你不知道的有趣細節
桃木劍的風水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