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學榮:中國人出洋為何叫「賣豬仔」

馮學榮:中國人出洋為何叫「賣豬仔」

馮學榮:中國人出洋為何叫「賣豬仔」

馮學榮:中國人出洋為何叫「賣豬仔」


(晚清時期海外華人礦工留影彩色技術復原照)


公告:運營公眾號沒有收入必然無以為繼,本號每月發布一至九則廣告,理解作者的請繼續關注本號,不理解作者的請儘快拉黑本號,另: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應獨立判斷廣告商品質量,本號概不負責


田君瀟:明清兩朝政府是不是一貫反對中國人出洋謀生?


馮學榮:是。明朝以及清朝初期都有「海禁」政策,不準天朝臣民出洋,私自出洋的則被視為「棄民」,此外在民間,背井離鄉也被視為不孝,但是仍然屢禁不絕。但是從明朝到清朝初年,中國人出洋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例如檳榔嶼、新加坡、馬六甲這些地方,出洋人口以福建人和廣東人為主。而以澳洲和美洲為去向的華工人數突然井噴,則是發生在晚清年代的現象。

田君瀟:當年華南沿海居民為什麼要出洋謀生?


馮學榮:大清國的人口在公元1700年大概是1.5億,由於紅薯等高產農作物的引進,到了1850年,大清國的人口已經暴增到4.3億。人口增加了幾乎兩倍,可是耕地卻基本上原封不動,所以爆發了嚴重的人地矛盾。當然人口多並不是貧困的根本原因,工商業不發達,無法容納過剩的勞動力才是貧困的原因。華南地區的過剩勞動力無法在大清的農耕社會獲得生存,所以他們迫不得已、只能出洋謀生。


田君瀟:華工苦力出洋謀生的現象為何在19世紀出現井噴?


馮學榮:在19世紀初,西洋各國先後禁止了奴隸貿易,這樣在西洋各國以及他們在亞非拉的殖民地就出現了勞動力真空,也就是「用工荒」,所以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勤勞本分、而且價格又便宜的華工身上。也就是說,之所以在18世紀華工並不普遍,是因為在那個時候,西洋各國還在普遍使用黑奴。


田君瀟:那麼晚清出洋的華工為何又以廣東五邑地區最多?

馮學榮:因為廣東五邑地區的人地矛盾特別嚴重。當年西洋僱主來到廣州黃埔港招聘華工,很難招到便宜的,因為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千年商都廣州的輻射區,經濟發達,赤貧人口少,所以西洋僱主只能求諸於內地,五邑地區(台山,開平,恩平,鶴山,新會)由於「本地人」和「客家人」因為爭奪耕地等原因,爆發了長年累月的「土客械鬥」,存在特別劇烈的人地矛盾,失去或者得不到土地的人特別多,所以晚清出洋的華工以五邑地區為最多,其中又是以台山人最多,為什麼?因為台山縣的「土客械鬥」特別嚴重,失地農民特別多。


田君瀟:西洋僱主來華,具體是怎樣招工的?


馮學榮:當年西洋僱主來華招工,多通過洋代理,通常是各種「洋行」,但洋代理也是洋人,語言不通,所以洋代理又通過當地的中國籍代理中介去招工,這些中介(中國人)我們現在叫做「獵頭」,但是當時在廣東不叫「獵頭」,而叫做「客頭」,更通俗、更普遍的叫法是叫「豬仔頭」。因為華工被俗稱為「豬仔」,所以華工的中介就被稱為「豬仔頭」。豬仔頭招工通常的做法是:洋人代理商實際支付或者許諾支付豬仔頭一筆經費,由豬仔頭回鄉張羅招聘,值得注意的是:出於掙錢的誘惑,豬仔頭經常誇大出洋的收益、而隱瞞出洋的風險。


田君瀟:但是這群「豬仔頭」,也發揮過積極作用吧。


馮學榮:是的。儘管豬仔頭在招工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對華工存在誇張言辭和欺騙的行為,但是不能一筆抹殺豬仔頭的歷史貢獻,華工出洋謀生畢竟也是謀生,人口和資本的自由流動對所有人都有利,所以豬仔頭儘管利字當頭,但這群人對於那個時代還是有貢獻的。

田君瀟:當時出洋勞動契約的主要內容是怎樣的?


馮學榮:出洋勞動年限常見的有3年、5年、10年,豬仔頭會給華工一筆「安家費」,數額由十幾銀元到幾十銀元不等,然後豬仔頭還為出洋華工墊支船費、生活費等,華工抵埠開始勞動後,按月還款。


田君瀟:豬仔頭為什麼要給出洋勞工墊支安家費等費用?


馮學榮:只有這樣才能吸引人出洋。而且這筆首付款(安家費)是一個誘餌,你一旦拿了豬仔頭的錢,有的豬仔頭就把你關到「豬仔館」裡面,這些「豬仔館」許多都打著「某某洋行」的商號。一旦被關進豬仔館,你就失去人身自由了,豬仔頭關了你,還自認為有理,他們說:我給了你安家費,我不把你關起來,你如果跑了,那我豈不是血本無歸?這是豬仔頭的邏輯。

田君瀟:非法拘禁屬於犯罪行為,廣東的清政府官員不管嗎?


馮學榮:大清廣東海關的官員本身就認為你這些想出洋的人都不忠不孝、大逆不道,所以本身就不想管你,再加上洋商和豬仔頭往往出錢賄賂海關的官員,所以海關的官員往往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有就是許多的「豬仔館」位置設在澳門,葡萄牙殖民地,清政府管不著。


田君瀟:這些出洋的華工,都是自願的嗎?


馮學榮:起初是自願的居多,但到了後來部分變味了,因為暴利吸引了黑社會的滲透。在當時幫洋商招一個華工所掙的中介費,比普通勞工一個月的收入還要高。往往是洋僱主給60元安家費,委託豬仔頭去招工,豬仔頭實際只給華工30元,自己吃了30元,這種暴利吸引了黑幫的滲透,所以出現了黑幫綁架豬仔到洋船的現象,有的洋商會問豬仔一句:「你是自願出洋的嗎」,但是豬仔往往在上船之前在「豬仔館」就已經被黑幫揍過一頓了,怕了,所以往往違心說「是自願的」,倘若你說「我不自願」,有些洋商會放你走,但是黑幫豬仔頭就會再打你一頓、甚至搞死你。所以本身是一門生意,但到了後來就成了強迫簽約,而且因為語言不通,洋商有的不明真相,豬仔申訴的時候,有的洋商不願意傾聽,有的則不相信,說你拿了安家費想反悔啊?想耍無賴啊?當然,也有不少洋商本身就不是善男信女,要知道當年來華經商的洋人本身大多就是不安本分的人,他們往往和廣東的黑幫勾結起來狼狽為奸。


田君瀟:部分黑幫豬仔頭招工演變成綁架了,清政府有沒有管?


馮學榮:後來有一些有良知的官員開始向上級舉報廣東「拐匪」橫行,層層上報,一直報到了北京,於是清政府開始管了,1866年,北京發出上諭:要求廣東當局查辦「拐匪」。於是到1869年6月底,兩廣總督瑞麟報稱:至今已經就地正法張亞葆等「拐匪」56名。這其實只是其中一個案例,此後廣東官府經常逮捕和處決「拐匪」,但是在暴利的誘惑之下,黑幫綁架豬仔的現象,仍然屢禁不絕。


田君瀟:後來出洋的是自願的多、還是被綁架的多?


馮學榮:二者一直都有。有些華工被官府「解救」之後,官府一問,他為了不惹麻煩,就是原本自願的,他也說自己是被迫的,所以史料里的文字並不能盲目取信。這裡還要注意一點:黑幫豬仔頭綁架豬仔,除了暴利因素之外,還有一個時間因素,當時洋商的船隻停泊在中國港口有時需要交納滯留費,於是洋商給豬仔頭經費是附有期限的,比如說你拿了我這筆錢,3天之內你要給我招來100個華工,豬仔頭在3天之內完不成任務怎麼辦?就不擇手段了,只好綁架了。當然從總體上而言,出洋的華工大部分還是自願的,被綁架的畢竟不佔主流,否則就無法解釋整個晚清時期出洋華工越來越多的事實,而且許多華工還回鄉介紹老鄉出洋,人們畢竟是用腳投票的。


田君瀟:華工上船之後的遭遇怎樣?


馮學榮:有好有壞,但是總體上不佳。當時西洋各國剛剛廢除黑奴貿易不久,以前運輸黑奴的船隻捨不得廢棄,有的洋商直接就拿運輸黑奴的船隻來運送華工,人一上船,就往艙底送,人擠人,為了最大限度賺取利潤,洋商往往超載,比如載重300人的船,裝600人很常見,而且往往還上鎖。


田君瀟:為什麼要上鎖?


馮學榮:主要是怕華工暴動。例如1850年9月7日,法國船隻「亞馬勃」號運送華工出洋,從香港至秘魯,在途中爆發華工暴動,華工殺死船長及大副、迫使餘下的船員調轉船頭、並於10月2日返回香港;再如1865年,英國船隻「恆河光榮」號裝載400名華工從廣州黃埔駛往英屬蓋亞那,於12月11日船上爆發華工暴動,華工將船長拋下大海;又如1870年底,法國船隻「諾維爾朋內」號載310名華工從澳門駛往秘魯,船開出僅僅3天就爆發華工暴動,華工殺死船長及水手7人。這一類華工暴動的例子數不勝數。但是華工的反抗並未贏得洋商的同情,反而使洋商加重防範,所以後來是一上船就上鎖,毫無尊嚴。


田君瀟:華工在船上死亡又是怎麼回事?


馮學榮:華工在船上死亡主要是病死。當然,被洋水手虐待打死的也有,但實事求是,多數是病死。平心而論,洋商花錢在華僱工,目的是為了用工,不是為了殺人,所以洋商一般不願意華工死亡,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艙底通風不良,缺水,缺葯,所以經常發生中暑、霍亂等事故,通常在船上或多或少都要死一些,據1873年清政府派出官員陳蘭彬組織古巴調查團查明:從中國去古巴的華工船,死亡率超過10%,實際上其他國家的華工船死亡率還有更高的。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航海事業是高風險的事業,海盜、颱風、疾病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其中華工船觸礁沉沒的案例也有好幾起,所以說當年航海不但對於華工是高風險,就是對於船長和水手本身也是高風險。我舉個例子:1854年美國船隻「自由號」運送華工途中爆發瘟疫,美籍船長也染病身亡。


田君瀟:對於華工在船上死亡,洋商是什麼態度?


馮學榮:史料顯示,許多洋商並不在乎,他們許多人自辯,說航海病死是「上帝的旨意」,他們認為自己只是收錢運人,並不負責給人治病,大海茫茫,你在艙底得病了,船上藥物不足,怨誰?他們是這樣說的。


田君瀟:華工抵埠之後的遭遇如何?


馮學榮:因國家和地區而不同。有好有壞。其中英屬殖民地比荷屬殖民地好一些,北美洲(美國、加拿大)又比英屬殖民地好一些。最壞的是古巴和秘魯。其中秘魯的種植園主,竟然用燒紅的烙鐵往華工的身上打烙印。要知道當年秘魯的種植園主,這些人本身就是奴隸主,在這些人的眼中,華工就是奴隸,二者沒什麼不同。當然也有好的,比如英屬新加坡就成立了「華民護衛司」,對華工起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也有荷屬殖民地洋商對華工不錯的,華工回鄉探親之後又拉了一大幫老鄉過來,這個現象在當時叫做「老客帶新客」。


田君瀟:象秘魯這種小國,為何它的人也敢欺負大清國的臣民?


馮學榮:主要原因是大清國不關心海外子民,大清在秘魯根本沒有設置領事館。華工在古巴、秘魯這些國家遭受虐待之後,不但華工通過各種渠道向清政府反映過,而且西方許多國家的領事也向清政府反映,並建議清政府到古巴和秘魯去設置領事館、保護僑民,但是清政府認為自己國內四億人就已經夠煩的了,不想管,越是不想管,人家就越欺負你,後來投訴就越來越多,李鴻章終於派出容閎去秘魯調查,結果容閎的調查報告使李鴻章觸目驚心,李鴻章於是果斷禁絕秘魯商人在華招工。這樣之後,才迫使秘魯改善了華工在秘魯的待遇。


田君瀟:所謂的「賣豬仔」又是怎麼回事?


馮學榮:當時出洋謀生的華工大多為契約制,西洋老闆有時候會將這個合同轉讓給別的僱主,也就是說換老闆的意思,但是在當時的中國人眼中,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人被賣來賣去,所謂「賣豬仔」的叫法,就是這麼來的。

馮學榮:中國人出洋為何叫「賣豬仔」



(圖為一個西洋僱主「拍賣」自己僱傭的華工,實際上賣的不是人,賣的是勞動契約,是一種甲方與甲方之間的合同權利轉讓行為)


田君瀟:華工去美國淘金是怎麼回事?


馮學榮:1848年美國三藩市(SanFrancisco)發現金礦,於是美國的礦主需要找人幫忙淘金,可是礦主算了下賬,當時美國貫穿東西兩大洋的鐵路還沒修建好,交通不方便,所以當時從從美國西部到東部去招工,費用巨大,還不如直接招聘華工更便宜,所以美國商人就來華招工了,最初通過豬仔頭遊說,說美國是「金山」,五邑地區人民赴美如過江之鯽,從3個到數百,到數千,直到數萬,例如1852年一年去三藩市的華工就多達3萬人。當時華工直接管三藩市叫「金山」。可是1851年澳洲墨爾本也發現了金礦,大量華工轉戰墨爾本,所以墨爾本也叫「金山」,為了區分二者,華人將三藩市改稱「舊金山」。


田君瀟:後來美國的《排華法案》是怎麼回事?


馮學榮:舊金山的金礦挖完之後,在美華工改行,修鐵路,洗衣服,開餐館。19世紀末美國白人勞工受社會主義思潮影響,開始主張福利,但是每當白人罷工,華工則趁虛而入取而代之,所以美國的白人勞工開始仇恨華人。1870年代美國爆發經濟危機,大量白人失業,美國一些政客遷怒於華工、以博取選票,這是1882年美國出台《排華法案》的主要歷史背景。但是在這裡值得注意的是:19世紀末美國爆發排華暴亂,美國警方出動了警力逮捕暴徒,美國法院也發出人身保護令、並派民團到唐人街保護華工,民團甚至為此和反華的白人暴徒爆發槍戰,打死白人暴徒數名,事後美國政府也向清政府賠錢。所以清政府當時對美國人的印象相對最佳。事實上赴美華工掙的錢相對也多,五邑地區的許多「碉樓」,一種具有軍事防禦功能的住宅樓房,就是美國華工掙錢之後回鄉修建的,為什麼房子要修建成軍事堡壘式樣的呢?因為錢多嘛,要防土匪嘛。赴美華工實際上是開了美國華僑的先河,所以早年在美國華僑的圈子裡是不通行普通話的,他們通行的是廣東話,小圈子乾脆就是台山土話。

馮學榮:中國人出洋為何叫「賣豬仔」



(廣東五邑地區的碉樓,系華工回國修建,設計成碉堡狀,防範土匪入室搶劫,這是華工出洋帶了財富回來的明證)


田君瀟:對華工出洋的這段歷史,能否給個總結。


馮學榮:19世紀末華工出洋的歷史,是一段複雜的歷史,既有血淚,又有致富,其中夾雜了歧視和虐待,但是人口的流動又在客觀上促進了財富的創造和經濟的發展,這段歷史應該一分為二來看待。


馮學榮的微店出售馮學榮的電子書、以及馮學榮親筆簽名寄語的紙質書,其中既有馮學榮的著作,也有其他歷史學者的著作,請您識別以下二維碼、進入馮學榮的微店參觀吐槽,土豪朋友可以惠顧作者,謝謝。君子提示:馮學榮簽名的書,一律比書本原價昂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學榮讀史 的精彩文章:

馮學榮談兩性關係
馮學榮:世上總有人說你壞
再見,某寶!
馮學榮:我看康有為這一生
馮學榮:外灘公園與國民素質

TAG:馮學榮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實拍晚清外國人在中國「出洋相」!
清末豬仔華工的出洋血淚史:對他們最狠的竟然是中國人
英國新航母命名儀式出洋相,上海振華,好樣的
美軍的驕傲戰機,最近又出洋相:開始羨慕中國
宅男小哥竟然學高富帥把妹?來看他出洋相
這國曾百般刁難在敘利亞又出洋相 現中國技術全面超越欲求助中國
五大國家的奇特風俗,愛出國的朋友們真的要看!出洋相就不好了!
美國支持馬杜羅獨裁實施新制裁,委內瑞拉稱:在世界面前出洋相
這國核潛艇剛提貨就在中國海域出洋相?美俄撐腰都沒用
英國新航母命名儀式出洋相,這艘航母的戰鬥力卻是實在堪憂!
英國新航母又出洋相:遭中國無人機降落竟未能發現
日軍高層視這支部隊為「軍中國寶」,可是卻在作戰途中大出洋相
坑老公出洋相的星座老婆
為了擠進豪門,出洋相的6大女星
新郎抱新娘子出門,接下來卻出洋相了
23年溥儀「出洋留學」未遂是「復辟流產」?
這國航母還沒服役就想滿世界炫耀 這不是出洋相嗎
俄軍炫耀武力卻當眾出洋相:老爺導彈出膛解體,上下左右朝四邊飛
慈禧派五大臣出洋,革命黨的反應讓人大跌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