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柴靜筆下的琴人故事:琴聲里都是了解

柴靜筆下的琴人故事:琴聲里都是了解



我以前不喜歡 「古琴用來修身養性」這樣的說法,所以不太聽。總覺得有點裝,像老頹說的,即使坐在五百里深山處,也只是「自負的驕傲而已」。




林友仁說:「他們只看到古琴是一種道器,但它首先是音樂。沒有情感的音樂是音響,不是音樂。 」



-- 柴靜



從《看見》到《穹頂之下》,作為一個冷靜客觀、犀利敏銳、扶持弱者的新聞媒體人,柴靜揭露了一個個欲蓋彌彰的謊言,這甚至令她一度置於風口浪尖之下。然而,作為一個矜持清秀的文藝女青年,她也有內涵知性的一面。



柴靜在文章里說,這是個鬧騰的時代。而她自己是一個不惹眼,不鬧騰,也不勉強自己,要做個落後於時代的人,凝視人心。作為一個原來不相信「古琴用來修身養性」的人,她認為古琴有點「裝」。




當面對一位篤定的老琴人,她的觀點發生了怎樣的改變?今天我們就從一個媒體人的角度,閱讀琴人故事。




試遣愚衷



作者丨柴靜




有一天,老頹說聽一老頭彈琴,當時眾人稠坐,吵得很,老頭目不旁逸,只顧吃黃豆喝酒。到了台上,黑暗裡琴聲一起,誰都不說話了。



「心裡一坨坨不知道多少年的死疙瘩,被震鬆了。恐懼一波一波,不知所措,可是琴聲不饒人,一步步緊逼,聽到最緊要處,眼淚砸在胳膊上,一抬眼,離得太近了,酒氣撲人,老頭老淚含著,在燈底下晶光四射。 」




這老頭兒叫林友仁。



這力量不是來自於靜穆,而是準確,含住而不墮的情感。




我以前不喜歡 「古琴用來修身養性」這樣的說法,所以不太聽。總覺得有點裝,像老頹說的,即使坐在五百里深山處,也只是「自負的驕傲而已」。




林友仁說:「他們只看到古琴是一種道器,但它首先是音樂。沒有情感的音樂是音響,不是音樂。 」




周雲篷也這麼說過,是生活最終變成了音樂,但是音樂並不是目的,它是沒辦法了。




就是這個「沒辦法」了。




就是這樣,想念某人而生死兩隔,挂念明知已逝的舊世界,沒有辦法了。只能打開這把古琴,這音樂里沒有鼓勵,也沒有悲憫——誰有權利悲憫誰?連安慰都沒有,安慰什麼呢?有什麼能安慰呢?




但琴聲里都是了解。




那天看曾國藩說:「未來不迎,當下不雜,既往不戀」,最難做到的就是既往不戀。




因為人有感情。




有感情而不能自已,就成歌,成畫,成一把琴。




曹雪芹說寫紅樓夢,是「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 」跟諾貝爾文學獎和暢銷書都沒有關係,只是「試遣愚衷」。藝術在我看來,就是這四個字「試遣愚衷」




坐在那些金色大廳里的搖頭擺尾的表演與我們有什麼關係?歌與舞本來應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暮春三月的,「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是漢樂府里的「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現在呢,就像林友仁說:「當它走向舞台,更多的人呆若木雞地仰視它時,它不能給人更多的快樂了。 」




現在都在炒古琴,他有把琴,一千多年了,英國廣播公司記者採訪他,他說用這把琴不是因為它有歷史和身價什麼的,是這把琴他彈的時候能彈出自己的心情,說明這琴做得不錯,經過手手相傳能留下來,僅此而已。




他也反感把民樂放在廳堂里「高雅化」,琴只屬於琴社,「三五知已,琴聲才能悠遠」。




別去開發它,也別試著保護它。「不動就是保護」。




但這是個鬧騰的時代。



「所以不能都按照時代的需要,時代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不需要的就改,就扔。等下一個時代來臨了,我們又需要了,再到哪裡去要呢。還有現在都講時尚,時尚是什麼,你知道了就不時尚了。 」




他的琴不是用來取悅人的。




「古代也有專門搞迎合的人,一個叫樂伎,一個叫樂工,現在叫音樂工作者,音樂是說自己的興緻,情致,你自己沒有心,說別人的心,這個無法代表。如果你和人家心相同,同心相應,那你說的話才是人家的話。藝術這個東西不是事業。藝術是人的精神世界向外的顯示。 」他說。



寫到這兒,想起非典的時候,北京城整個是空的,我們幾個從醫院出來也無處可去,就在後海邊上呆著,空無一人,但有個老頭兒,一件藍布衣服,不戴口罩,一把二胡放在膝蓋上,對著湖,拉一個下午,琴聲讓我踏實。




人生的負荷已經這麼深,作為無歌無舞的漢族人,至少還有一點聲音,千百年了,絲絲縷縷,也沒有死滅。是我們的根,這聲音來自太古,淡無味,卻有情。



林的老師劉少椿先生,林先生每日一柱香供奉!



「一代人完成一代人的任務,我們這一代是承上,因為老一輩的人都見不到了,我們能夠留下一些東西給以後的人提供方便,所以選擇做這些工作。但是條件有限,所以也只有儘可能地講述一段(故事),(很多人)不願意做,但是很重要。這不像演出,有人鼓掌,(這是)為人作嫁衣。遺產到底有什麼東西?沒有數,是個糊塗賬。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林友仁


(節選《絕響》)








【靜心古琴】零基礎三天入門班


10.21-10.23: 上海-子悅集會所


諮詢報名:智奇 13621885338


====================


慈悲的菩提,智慧的菩提,


清涼的菩提,自在的菩提……


分享菩提一葉,同修心靈凈土。



菩提禪禮請購渠道——


微店:菩提一葉創意禪禮工坊


點擊微信對話框即可進入微店


淘寶店:菩提一葉創意禪禮工坊


網 址:http://ptyiye.taobao.com


北京朝陽寺?法物流通處


地 址:北京.懷柔區.甘澗峪.靈慧山景區


黃山梓路寺?法物流通處


地 址:安徽.黃山市.黟縣.宏村


上海?一葉居


地 址:靜安區.陝西北路119弄29號後門2樓(預約微信PTLEAF)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菩提一葉佛心禪語 的精彩文章:

七代家傳藏香,快速凈化氣場,滿350送卧香盒
天然崖柏設計掛珠【彼岸花】
這就是佛法
汪涵 | 我願意在樹下彈琴

TAG:菩提一葉佛心禪語 |

您可能感興趣

琴聲如訴 古琴
琴聲、琴韻、靜而美
他的手「被父親打成殘廢」只好放棄成為鋼琴家的夢想,但70年後鄰居卻聽到琴聲傳出…才知道驚人真相!
琴聲斷了,緣盡了,你也選擇背叛了
秋夜淡淡望故鄉,琴弦琴聲琴憶長
小朋友,有沒有聽到悠揚的馬頭琴聲?
藥鋪里來了一個詭異女病人,聽到琴聲,舌頭就從嘴裡伸出來了
蔡邕:琴聲里的殺氣
公子被琴女琴聲所迷強行娶過門,琴女上吊自殺,最後得知另有隱情
資中筠:琴聲如知音,一到便燦然
在這片被轟炸過後的廢墟上,傳來了這個男人的鋼琴聲……
死亡琴聲
蔡邕到友人家赴宴,聽到琴聲轉身就逃,友人聽其解釋後佩服之至
就連科學家也找不到合理解釋!墓穴中傳出來的風琴聲!
聽琴聲悠悠,看海天一色
十條短句:落花風裡已傷神,葬琴聲里更斷魂
地下鐵的琴聲張振東
殘忍血腥的斯大林最後猝死在這位女人的琴聲下
冷麵冰山男神的琴聲如火山熾熱,他是上帝的小提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