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找到攻克棉花「癌症」的技術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找到攻克棉花「癌症」的技術
中青在線北京9月2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 實習生 歐陽伊嵐)一度令國際植物學界束手無策的棉花「癌症」黃萎病,最終讓我國科學家找到了攻克的技術。
今天,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由該院微生物研究所「百人計劃」入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郭惠珊研究員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經過8年的時間在植物抗病領域做出重大突破,該突破被認為能夠攻克棉花黃萎病。9月26日,這項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植物》雜誌上在線發表。
棉花黃萎病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外號——棉花「癌症」。中國是棉花產量世界第一的國家,也是受到棉花黃萎病荼毒最嚴重的國家,新疆是我國最大的優質棉生產基地,2015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達3409.67萬畝,而其中棉花黃萎病發病面積超過50%,其中重病田面積占調查地塊的28.1%。
郭惠珊告訴記者,棉花黃萎病不僅造成棉花植株的葉片乾枯脫落,棉鈴損失,而且即使僥倖逃過一劫的棉花,其纖維長度也會受到嚴重影響,2015年新疆的棉花纖維長度超過28mm的比重大幅下降,收購價格受到嚴重影響,這也是黃萎病帶來的惡果。
棘手的是,很多傳統的防治手段對棉花黃萎病幾乎不起任何作用。郭惠珊決定從黃萎病的致病機理入手。在我國,棉花黃萎的罪魁禍首是大麗輪枝菌,這是一種半活體寄生的真菌,平時以微菌團的形式在土壤里潛伏。通過反覆的實驗摸索,郭惠珊團隊發現,大麗輪枝菌的微菌核,一旦接觸到植物根組織,就會產生一種特殊的侵染結構——附著枝,在附著枝的基部,再形成一個穿刺釘,刺穿根表皮細胞壁,鑽入根維管組織內部,然後就蓬勃發展,逐步佔領整個根維管組織。一旦如此,棉花就會萎蔫生病。
當然,植物也有它們的反擊措施,就是激發植物自體的免疫作用。糟糕的是,當植物自體免疫反應最後發展成了超敏反應,就類似人類的艾滋病,免疫系統過分激發,會造成機體的細胞死亡。郭惠珊說,對一般的植物病害而言,這不失為一種「丟卒保車」的做法,植物和病害同歸於盡。但大麗輪枝菌存在腐生階段,可以利用死亡的有機體繼續生存。
郭惠珊團隊拾起一種新型現代武器——RNAi。RNAi是現代基因調控的一項重大發現,2002年獲評為科學十大突破性進展之首,2006年這項發現還獲得了諾貝爾生物和醫學獎。RNAi簡單一點說,就是雙鏈RNA的產生一小段RNA,像是基因的「小剪刀」,可以對同源靶標RNA進行切割或抑制翻譯的過程。
就是用這把「小剪刀」,郭惠珊團隊成功地在早熟陸地棉中培育出了抗黃萎病的新品系。根據該團隊的介紹,目前,這一新品系已經經過實驗室和國家西北內陸棉區抗病性鑒定中心的鑒定,抗黃萎病性相對於對照品種提高了22.25%。
這項新技術有一個很拗口的名字——寄主誘導RNAi技術。在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B類的評審會上,中科院院士陳宜瑜、匡廷雲,以及北京大學的李毅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彭友良教授等專家對郭惠珊的成果交口稱讚,認為「這是一項世界首創的抗黃萎病新技術,有很大的應有價值。」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郭惠珊表示,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她還希望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建立一個高效RNAi作用靶標庫,篩選出更多更高效的抗黃萎病棉花新品系。她說,最為重要的是,希望能夠加快抗黃萎病棉花品種的推廣應用,讓更多棉農能夠笑口常開,早日擺脫黃萎病帶給他們的痛苦。(教育科學部編輯)
※尚屬首次:南極海存在有影響生態系統的微塑料
※颱風「鯰魚」將猛烈襲擊中國東南沿海
※獨子死前與父親打三通電話 或因買房結婚等事做了傻事
※九旬老人逐一上門償還舊債
TAG:新浪網 |
※我國科學家利用基因調控技術有望攻克棉花「癌症」
※中國科學家發現墨汁可以治癒癌症,美:中國這一技術領先全球
※胃腸病頂級期刊:重磅!倫敦癌症研究中心科學家找到食管癌的軟肋,有望拯救近半數的食管癌患者|科學大發現
※德國科學家將精子變成微型武器來對抗婦科癌症
※科學家攜人工智慧研究癌症耐藥性
※康龍化成加入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化學生物科研聯盟,共同抗擊癌症!
※科學家稱最新諾貝爾醫學獎為人類治療癌症開啟新的希望之門
※中國、澳洲科學家合作開發以蟾蜍分泌物治療癌症
※突破「玻璃癌症」的科學家包亦望
※以「糖」治癌——格里菲斯大學攻破癌症防線的新領域
※澳大利亞科學家研發殺死超級病菌的新分子:可治療癌症
※科學家找到了免疫系統的「間諜」,癌症有望攻克了!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科學家重申草甘膦確有致癌風險
※科學家在血液樣本中找到導致癌症擴散的「元兇」
※與棉花「癌症」「死磕到底」,中科院微生物所有望攻克植物黃萎病
※日本科學家開發「戰鬥雞」蛋中含有抵禦癌症等多種疾病的藥物
※美國科學家在癌症治療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科學家找到阻止癌症蔓延的關鍵
※癌症防禦:科學家創造新病毒發送「殺手細胞」對抗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