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產業商業運作的基本——收視率測查方式和歷史
封面來源:茶几Q娃
第三部分 電視放送事業篇
第九章 收視率測查方式和歷史
上回我們說了收視率的一些基本概念,這回我們說收視率這玩意是怎麼測查的,誰幹的。
收視率的測查方法大致分兩類,人工式和機械式。
人工式再分兩種,面對式和日記式。
面對式是最原始的,就是面對面問答,只有日本放送協會早年用過。說白了隨便哪個人上街,找幾個人搭訕,問哪天、幾點、看了什麼電視節目,這已經可以算面對式的收視率調查了。
日記式才至少聽起來比較正經,這就是正式的發調查問卷了。日記式可以用來同時調查世帶收視率和個體收視率,但其實只用在了個體收視率身上,因為調查世帶收視率有更簡便的辦法我們下面說,到現在個體收視率也已經不再用日記式的了。重複一下,世帶是家庭的意思,世帶收視率如果正經翻譯就是家庭收視率,世帶收視率不是世代收視率,世代收視率屬於個體收視率,但是實際也並沒有這種叫法。
日記式就是調查員將問捲髮給調查對象家庭的每個成員,受調查者每日在上面填寫自己的收視狀況,然後以每星期為單位調查員前來回收問卷。問卷上每五分鐘分一欄,供以填寫這個時段內的收視狀況,所以日記式測查法所得的個體收視率的最小單位是五分鐘。調查員回收問卷後把數字逐個整理記錄下來,以這些每五分鐘的個體收視率為基礎,最後得出各節目和各時間帶的分性別、分年齡層的收視率,是一項龐大枯燥的工作。
機械式有三種,一種比一種進化。
最初期的是線下計測系統式。不過那個時候不叫線下計測,直接就叫機械式,因為當時只有這一種機械式。後來線上計測系統誕生了,對應的這個就被稱為線下以區分。線下計測系統就是調查員在測查對象家中的電視機上安裝測定器,之後這台電視機什麼時間看了什麼台,就被會記錄下來了。也是以每星期為單位,調查員前來回收測定器中的記錄。所以日記式雖然也能得出世帶收視率,但顯然用這個機械式更方便。
後來線上計測系統出現了,線下系統就逐漸被淘汰了。用線上系統每家庭測定的電視機數能有三台,收視率的最小單位是一分鐘。並且記錄下來的信息每日自動傳送至收視率測查機構處,再不需調查員來回收了。
線下和線上系統都是用來測查世帶收視率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上回說世帶收視率的測查方法長期比個體收視率的測查方法先進。
目前最先進的是第三種,稱個體計測系統式。這個名字突出一點,就是不但可用於測查世帶收視率,還可以同時測查個體收視率,從此個體收視率也終於轉入機械式測查了。個體系統式下得出的收視率最小單位是一分鐘,世帶收視率和個體收視率都是,而且每家庭的可測定電視台數達到八台。但是這一方式目前並沒有全國普及,只有三大廣域圈在使用。
收視率只是個率,而不給一個有單位的數值。為什麼啊,因為這就是抽樣調查的啊,這樣龐大的工作,以每分鐘為單位進行全國的普查當然是不可能的。
就算有條件搞全國範圍的普查,還會被噴侵犯人權呢。上面也說了測查收視率需要發問卷或在家中安裝儀器,所以不可能全國居民都願意干。所有成為測查對象的家庭,在家中安裝儀器當然都是經過家庭成員同意了的。
接下來就進入統計學的關聯了,現行的機械式收視率測查方法具體怎麼搞抽樣調查的。採用隨機樣本抽取法,三大廣域圈各抽取六百個家庭為樣本,其他地區則各抽取兩百家庭。這個已經持續將近四十年了,最近才正好碰上有點變革的時候,今年十月開始,三大廣域圈變成各取九百個家庭樣本,這有什麼效果我們以後說誤差值時會說的。
還是先按六百個樣本來說,全家庭都編號。假定關東地區共有一千五百萬個家庭,那也就是樣本數六百的兩萬五千倍。所以第一步是,隨便抽選一個比兩萬五千小的數字,這個編號的家庭就為起始點。第二步,這個編號數字每加兩萬五,就是下一個編號,對應的家庭就成為下一個抽取的對象。第三步,這樣抽取出總共六百個家庭後,就去拜訪各家,取得協助收視率的測查、安裝測定器的許可。如果其中有不願參加的家庭,那就再另選樣本,基於家庭特性而從同地點抽選出能代替的家庭。
長期總是以同一批家庭為樣本也是不行的,所以對象家庭都要定期輪番更替。每個月,樣本都替換掉二十五家庭,六百家總共經過二十四個月後,變意味著全體都替換過了一遍。也就是說經過兩年,作為樣本的家庭已經完全不同了。順便作為樣本的家庭中,有媒體關係者的家庭、醫院、宿舍、事務所等地,一律不許包含的。
收視率調查業務可不是官辦的,現在日本這方面的事都由映像調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這公司可以簡稱VR。
映像調查是在一九六二年設立的,之前沒有專門的收視率調查公司,各電視台及廣告代理商等為了得知各自關聯節目的社會反響,就自主嘗試過各自的收視率調查方法。日本最早的收視率調查在一九五四年,就是日本放送協會幹的面對式。一九五五年起,日本最大的廣告代理商電通開始進行日記式調查,每年進行四回日記式測查。也就是說那個時代的收視率,完全就是零零散散的抽樣調查,個案性非常強。今天能看到的五十年代節目的收視率數字,都不知道到底是哪天播的、哪集的,也沒有哪個節目有全集的,因為一年就四回。
一九六一年日本出現了最早的收視率調查公司,叫尼爾森,是米帝的。既然日本自己干不出來嘛,那美帝就來拿下這個市場,尼爾森首次引入了機械式的方法。收視率調查怎麼也有市場啊,有啊,上面剛說了各電視台及廣告代理商想得知各自關聯節目的社會反響嘛,所以這時有個公司專門來為他們干這事當然好了。收視率可不是免費的,收視率調查公司是把數字作為商品賣出去的。
尼爾森一來,日本放送業界就炸了,這才激起一片設立日本自己的收視率測查公司的呼聲。於是一九六二年九映像調查才成立,主要出資者是電通,第一大股東,就是上面剛說的日本最大的廣告代理商,廣告代理商這方面的事情我們以後也要說的。電通以外,映像調查的股東還有將近二十個主要放送局,基本上持續到現在。
二〇〇〇年尼爾森跟各大核心局發生矛盾了,因為尼爾森想擴大導入個體收視率的數據。結果是導致尼爾森只好退出日本市場,從此映像調查就成了唯一的日本收視率測查公司,壟斷了。這後面水有點深,牽扯到我們上回說過的,為什麼到現在這種時代了收視率還以世帶收視率為主流啊,這和日本是一個嚴重少子化、老齡化的國家不無關係。也就是說在世帶收視率為主導的環境下,收視率數字很大程度上是由老年觀眾來左右的,本來老年人數量就多,再加上老年人又比年輕人更有看電視的日常習慣。你要調查個體收視率可以,確實這麼多年都一直調查過來了,但你要搞擴大導入要明著來,那收視率水分很大的事不就容易漏陷了嗎,核心局當然是要第一個反對的。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映像調查正式開始進行收視率的測查,方法變遷大致是這麼個樣。世帶收視率一開始是機械式,也就是現在說的線下,一九七七年起用線上系統,一九九六年起到現在用的是個體系統。個體收視率晚一點,一九六六年才開始,長期用的日記式,一九九七年起改用個體系統到現在。
世帶收視率方面,由於從線下到線上的變更,一九七七年十月以後的節目,收視率原則上與那以前的任何收視率數字沒有可比性。個體收視率方面,日記式測查時代是一個月的四星期中只抽樣一星期,所以一年中總共僅十二周。常規節目是一周播一回嘛,所以這意味著,一九九七年之前播的節目,都沒有全集的個體收視率,每年只有其中的十二集。
三大廣域圈兩種類收視率調查方法的開始時間:
映像調查畢竟是一個公司,沒有理由進行無償營業。前面說過收視率這數字是賣給電視台和廣告代理店以及其他任何需求者的,所以本來原則上不會全公布給大眾。線上系統投入使用後,普通來說節目播完後的第二天只要不是節假日,節目關係者就已經可以知道收視率結果了。
無償公布給一般大眾的數字,只有三種情況。第一,關注度非常高的節目,如綜藝節目、賽事節目、大人氣電視劇等等,節目播完後的第二天單獨發表新聞告知數字,這是為了將高數字作為一種宣傳手段。如果播完後的第二天為節假日,那就在播完後的首個工作日發表。第二,節目播出後下一周的周二,日刊體育報和產經日報上,揭載上周一周間全體節目收視率的前三十位。如果周一或周二是節假日,就順延到周三揭載。第三,節目播出後下一周的周三,映像調查官網早上揭載上周一周間各類別節目收視率的前十位,產經日報官網揭載前一天紙質報上的相同內容。如果周一至周三中的某天是節假日,就順延到周四揭載。
非節目關係者的一般群眾,如果想知道上面三種情況以外的收視率腫么辦,要購買映像調查發行的收視率報告。映像調查會定期發表記載收視率的日報、速報、月報、季報、年報,這裡速報指的就是周報。
重點來了,你說我們天朝人習慣看盜版了腫么辦,實在不想為這種事花錢,但我實在還是想知道數字,什麼你問我非要數字用來幹嘛,可以用來吹可以用來黑這多功能道具多便利啊。辦法還是有的,去國立國會圖書館免費閱覽周報。但是周報入庫得比上面說的各種公布、購買周報等途徑晚兩周。如果只說現在的、日本的、動畫的,收視率,兩種類型占絕大多數,一種是收視率這玩意徹底沒用可以無視的,一種是天朝網上沒人管的。兩種都不屬於的,典例比如高達,又不在上面三種情況內的時候腫么辦,每回高達的收視率你們怎麼知道的,就是去了國立國會圖書館的人拍了照片,回家後發到網上來的。
本來要是只想知道特定節目的收視率,還有一個方法就是電視台的電話問訊服務。東京放送和東京電視台不提供問訊服務,過去日本電視台、富士電視台、朝日電視台三局都提供電話問訊服務。最早在節目播完後的下一周,第一個工作日,致電各局的觀眾中心。不過每次問訊不可能問多,最多只能問三個節目的收視率,跟你對話的不是人類。
天朝時間早上八點十分起可以問日本電視台上一周的收視率,八點半起可以問富士電視台上一周的收視率,八點四十五分起可以問朝日電視台上一周的收視率。電話號碼我都記著呢,但是二〇一三年二月份起就沒用了,因為電話問訊服務取消了。
電話問訊這個途徑,雖然映像調查也不能直接得到什麼收益,不過對致電者來說好歹打電話也不是免費的。但是電話問訊得來結果後,將聽來的內容告訴誰是致電者的自由,不構成違法行為。當代論壇、推特等擴散速度和力度都太強,一人問訊得到結果後幾分鐘之內就能完全擴散,只要有心知道數字的都毫無障礙。這樣當然就嚴重影響了映像調查發行的各種收視率報告的販賣,所以最終只好放大招,映像調查要求各電視台完全終止了電話問訊服務。
下回我們開始說第一個核心問題,收視率的計算方法。
※Anitama新聲:最後也是最初的偶像
※歡迎來到女武神的音樂世界——福田正夫談《MACROSSΔ》的音樂
※宅女與偽娘的相處之道——周末補片之二十四《海月姬》
TAG:Anitama |
※日本動畫產業商業運作的基本:收視率計算和誤差
※學習中心的基本運作方式
※廣告設計行業的基本方法
※企業畫冊設計中的基本原則
※創業乾貨系列:創業者應具備的基本商業知識
※羽毛球的基本動作動畫圖解
※農工商體系基本完善:日本統治時期大連的職業教育
※童裝工業制板的基本方法-日本分割法
※論文化產業的基本概念與文化產業的核心要素
※古典油畫的基本作畫程序收藏篇
※做「生基」的基本方法和改運原理
※工業機器人的基本組成及技術參數
※肩立式形體瑜伽的基本動作
※臨床實踐技能第二站(操作)基本操作技能真題(附視頻)
※電影的基本構圖
※字體在設計中的基本原則與運用
※新聞寫作的體例差異與基本範式
※建構下肢運動能力的5個基本動作
※廚師基本操作小翻鍋技術操作關鍵及實際運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