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治療口中發甜的千年秘方,原來也就僅僅一味葯!

治療口中發甜的千年秘方,原來也就僅僅一味葯!

人們一直都喜歡甜言蜜語,尤其是把說話好聽的說成是口中塗了蜜一樣,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口中發甜是一種病,而且這還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在古老的醫書中記載,以「口中發甜」為主要癥狀的疾病,被稱作「脾癉」,這個疾病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



治療口中發甜的千年秘方,原來也就僅僅一味葯!


《素問·奇病論》中記載著這麼一段經典的對話,黃帝問岐伯,「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深諳醫理,對此作出了解答「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並指出了脾癉的發病原因,即「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對脾癉的預後轉歸也作了深刻的剖析,認為此病久而久之會「轉為消渴」。


脾癉這種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但是這個病名卻很少有人聽說過。那麼,我們先來普及一下這個疾病。所謂「癉」,其實就是熱病。而「脾癉」這個疾病,也就是脾胃濕熱證。脾癉這個疾病的主要癥狀就是口中時有甜味,舌苔膩。而發病原因就是,多由肥甘厚味太過,助熱生濕,脾氣滯而不能輸布津液,上溢於口,從而出現口甘之症。



治療口中發甜的千年秘方,原來也就僅僅一味葯!


在《黃帝內經》中,其實大部分都在講醫理和針灸,對於方葯記載的極少,在洋洋二十萬字的巨著中,僅僅記載了十三個方子,而在治療「脾癉」這個疾病的時候,就用到了《黃帝內經》十三方之一,即「治之以蘭,除陳氣也」,也就是用一味蘭草,煎汁內服,這樣可以清化濕熱、消脹除滿。


對於蘭草治療「脾癉」這個疾病的原理是什麼呢?在《黃帝內經》中並沒有詳細解讀,但在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張景岳在《類經》中曾對此作了較為細緻的解讀,「蘭草味辛甘寒,能利水道,辟不祥,除胸中痰癖,其氣清香,能生津止渴,潤肌肉,故可除陳積蓄熱之氣」。



治療口中發甜的千年秘方,原來也就僅僅一味葯!



那麼這個蘭草究竟是什麼植物呢?是花中君子的蘭草嗎?不是,而是著名的秋日七草之一的佩蘭。佩蘭味辛性平;歸脾、胃、肺經;具有醒脾化濕,清暑辟濁等作用。適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證,濕溫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等症;一般用量3~9克。

佩蘭這味草藥能夠治療「脾癉」這個疾病,可謂是千年秘方。但佩蘭也有一些病證是不適合使用的,比如,在《得配本草》中記載,「胃氣虛者禁用」,除此之外,陰虛之人也盡量不要服用佩蘭。


(本文為原創作品,作者授權發表,首發於企鵝號。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使用。欲了解更多中醫健康養生資訊,請關注微信號jinlanzhongyi)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你可知道,車前草的種子,竟有這麼多的神奇功效
這個秘傳幾百年的方子,沒想到它竟然是痛風的剋星!
「祛風第一葯」的這些獨特作用,很多人並不知道
中醫不傳之秘在運用,比如說這味葯的配伍與妙用
很多人吃過它包的餃子,卻不知它是最好的補藥!

TAG:金蘭中醫學社 |

您可能感興趣

「隨便」也是一種病,治療的藥方就在這裡!
陰吹這種疾病好尷尬,沒想到一千多年前就有治療它的方子?
有一種瓜, 吃了治療便秘, 還能美容, 但有個地方吃了會中毒
有一種糧食,3元一斤,卻可治療多種疾病,你吃了嗎?
這不僅僅是一道美味,還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快點進來看看吧!
一千多年前的一個治療咽炎的方子,沒想到竟會如此簡單!
咳嗽不要再吃藥了,每次都扔了的這個東西有奇效,一天就能吃好,內含7種治療咳嗽偏方
超市裡這種尷尬的水果卻能治療痛經,便秘,吃的人很少,討厭它的人卻很多!
原來被您扔掉的一塊皮,竟然是可以治療幾種疾病的一味本草!
大夫,我就問一句!你看病中的這8種行為,很可能影響最終治療
這5個奇怪的小偏方,在家就能治療痛風!
治療口臭的3張秘方,讓你不再「重口味」!
一個治療牙痛的宮廷秘方,你或許從來沒聽說過!
它既是蔬菜,也是一種中藥,而且還能治療好多疾病,你知道嗎?
治療口腔潰瘍,有一味神奇的中藥,你想像不到!
它是常見到的一種中草藥,不僅清熱利尿,還治療咳嗽,你見過嗎?
這種紫色的小花,含在口中竟能治療口臭!
治療頭痛,所有中醫名方都離不開這味良藥,今後我們泡茶喝
石榴好吃,它的皮也是一味葯,治療這幾種病效果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