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專訪禮制學者吳麗娛:皇權的加強體現在禮的變化之中

專訪禮制學者吳麗娛:皇權的加強體現在禮的變化之中

對一般讀者來說,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吳麗娛的研究領域相當冷僻:禮儀制度。雖然現代人對禮制不免隔膜,但在中國古代社會,象徵著秩序的禮儀是國家建構政治正當性的核心手段,對古人生活的世界也有重要意義。吳麗娛的《終極之典》一書,討論的就是唐代皇帝及官員的喪葬制度,從中能夠見出中國中古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社會結構的變化和社會風氣的轉變。


吳麗娛


今年年初您主編的《禮與中國古代社會》出版,如何想到編這套書的?

專訪禮制學者吳麗娛:皇權的加強體現在禮的變化之中



澎湃新聞:


吳麗娛:其實這是我們中國社科院歷史所陳祖武所長的想法。他讀了我的《唐禮摭遺——中古書儀研究》之後來找我,希望由我牽頭組織一支研究禮制的隊伍。「禮與中國古代社會」的題目也是他出的。大家談構思的時候,我說這個研究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題目是一個中心,歷代禮制是一個基本點,它與中國社會的關係是另一個基本點,總之要體現禮制本身特色和它與中國古代社會各階段發展的關係。我們不想做一本通論,因為基礎研究還不成熟。我設想每個參與者都拿出研究特色,不求全面(也無法求全),也不求保持絕對一致,但上面兩點要體現出來。

澎湃新聞:在您看來,我們應該怎麼理解「禮」,它有哪些特色?


吳麗娛:我們在撰寫這套書的過程當中,得出一個結論,在中國古代社會,禮是具備穩定性和連貫性的。通常所說《三禮》一般認為是上古三代的遺存,也是古代最初奠定的一些禮儀法則,但在後來的朝代都會得到反映。不同時代所規定的禮制與古禮之間常常存在某種聯繫。比如關於《三禮》學的研究,特別是關於周禮,雖然在有些章節提得少些,有些章節則放在較重位置,但輕重之間,不絕如縷,仍然能反映當時制度與古禮關係,找到其中的發展線索和規律。現在有人想復原古代禮制,和現代社會對接,我個人持保留態度。很多復原如祭祀儀式,都是民俗取向,做得相當粗糙。禮有它自己的內涵,按鄭玄的說法,禮就是「體也,履也」。「體」是體制,「履」就是各種履行「禮」的行為。在那個時候,他已經體會到禮之為體的重要意義了。這個「體」,我認為它是跟國計民生有關的、整體的秩序。實際上,直到今天,我們的思維方式仍然和古代禮制息息相關,就比如我們現在舉辦的各種典禮、儀式,背後的邏輯實際上還是受經典那套東西支配的,一定要尋求禮的正典。而且這種思維方式在民眾當中的基礎尤其深厚,民間很多典禮的思維方式是直接跟古代接軌的。對這種現象,不管你喜不喜歡,贊不贊同,畢竟都是客觀存在。有一點我覺得必須理解:禮是中華文化最為基本的概念,甚至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本體。像過去人們常說的「三綱五常」不僅僅是簡單機械的行為約束。「綱」與「常」代表的是貫穿全社會的最基本的原則和秩序。理解「禮」的問題,不僅要弄清細微之處,更要從本體上去思考,要從根本的概觀和思維方式上去認識,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


澎湃新聞:您的《終極之典——中古喪葬制度研究》以討論皇帝和官僚的喪禮為主,這是為什麼呢?


吳麗娛:因為中國古代社會,是一個上行下效的社會。拿今天開追悼會來打個比方,往往是上層先有某種形式,然後民眾再去學習、模仿。人們都是從下往上看,再決定自己行為方式的。唐朝社會就是一個以皇帝和官僚為中心的社會,把皇帝和官僚的葬禮弄明白了,其他事情也就清楚了。現在有學者提倡歷史研究應該以大眾視角為主,研究民間的社會生活,這固然很重要。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思路,先從社會頂層入手,認為研究喪葬制度尤其應該如此,皇帝和官僚是當時禮制面向的中心,是占絕對主體地位的。

專訪禮制學者吳麗娛:皇權的加強體現在禮的變化之中


吳麗娛著:《終極之典——中古喪葬制度研究》


澎湃新聞:青年學者仇鹿鳴在一篇綜述中古史研究的文章里說,「葬禮反映了中國古人所有的人際關係之和」,對此您怎麼看?


吳麗娛:這個評價很準確。中古以降是皇權支配的社會,喪葬涉及的人際關係,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血緣、親緣關係,一類是等級關係——也就是官僚等級制。我做中古的喪葬制度研究,主要研究這兩類關係。我發現,唐代以後,官僚等級制帶來的等級關係逐漸壓倒了血緣、親緣關係,親屬關係構建的交際圈受到了官僚等級制的支配。


舉例來說,某位官員去世以後,要在訃告中給他一個名號。不光要寫上他在家族裡的行第——這時候是不直接用他的姓名的,我在《唐禮摭遺——中古書儀研究》里講到了用行第來表示亡人這個問題。此外,一定要寫上他的官稱是什麼。這一點必須反映在喪事之中,喪事等級也是根據官品來決定的,不同的品級得到的待遇是不同的。三品以上的官員,有皇帝派遣的敕使來問喪;要是四品、五品的話,一般就是刺史派使或者是州縣級官長來慰問;六品以下,等級就更低了。品級還決定了喪事由誰來主持。最高級的官吏去世,由朝廷派人來治喪,叫「護喪使」。而最高等級的葬禮,是皇帝專門下詔給某個官員舉辦的葬禮——唐代叫「詔葬」,宋代叫「敕葬」。這種葬禮的費用,唐代基本上全都是官給,宋代敕葬有等級分別,有些只是名義,但是對高品者還是有特殊待遇。此外的一般官員,只是按品級給予賻贈,品級越低,官給就越少。宋代除了官員本人,還按職務和品級給予親屬死亡的賻贈。雖然對低級官員而言,參加喪事和葬禮的主要是戚屬,但喪事規格也完全由官員品級決定,與喪葬活動有關的參加者也必須與他身份相適。當然,按品級給予詔葬、敕葬的,也包括皇親。對與皇家有血緣關係的親貴,詔葬的規定也很明確。其中森嚴的等級關係,《開元禮》和《喪葬令》完全可以反映。

從其他方面也可以看到官場等級的支配在血緣關係之上。例如唐制規定五品以上得立廟,廟數按官品規定不一。本來立廟者應是嫡系的宗子,並且只有宗子一系才有主祭及入廟受祀的權力。但是庶子如果官品達到標準,可以為其父另立別廟,稱為「禰廟」。庶子雖以支庶封官卻按大宗主祭,祭祀時「兄陪於位,以廟由弟立,己不得延神也」,家族祭祀時嫡兄只能陪祭,地位反而低於庶弟。所以甘懷真在《唐代家廟禮制研究》指出中,唐代的嫡子並沒有絕對的政治地位保證。這是典型的官品等級地位超越、支配血緣關係。

專訪禮制學者吳麗娛:皇權的加強體現在禮的變化之中



在墓中裝飾樂舞壁畫的習俗,是中國古代「事死如事生」喪葬觀念的產物。圖為洛陽孟津縣新發掘的五代墓甬道東壁壁畫。

澎湃新聞:當時是如何形成這樣一種看重等級的社會風氣的呢?


吳麗娛:這有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可能和地域有關。《新唐書?柳沖傳》就說過:「山東之人質,故尚婚婭」,「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關中之人雄,故尚冠冕」,「代北之人武,故尚貴戚」。東南地區的風俗重人物、婚婭,還以親戚、朋友關係作為主導,到了關中、代北地區,就重貴戚、重冠冕了,對門第、品級就更加看重了,這是南北朝以來形成的風氣。唐朝政權沿自北朝,北朝風習對唐朝影響更重。


更重要的是社會結構的變化,這從唐代對官員何者為貴的判斷就可以看出來。唐初官員等級主要由散官或散品決定。閻步克教授說過,魏晉以來逐漸形成的散官,代表官員身份的「品位」。品位與出身關係極大,《唐律疏議》曾規定,「三品為貴,五品為通貴」,貴與通貴都代表身份,大族社會色彩很強。但是,代表官員職事或職務的「職位」也逐漸開始起作用,升遷的途徑要在「清官」、「清望官」的範圍之內,最初仍有很強的世家大族色彩。到了唐代中期以後,使職差遣制發展,代表職務等級的四品、六品作為官位標準出現,漸漸取代三品、五品之說,後來更以升朝官、非升朝官來區別官員的性質待遇。個人地位完全由官職決定,朝廷的種種待遇向官職傾斜,使得官品等級越來越重要。


當然,其他方面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商品經濟和市民社會的逐漸形成。但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大族社會的解體和科舉社會的興起。


澎湃新聞:這種社會結構的變化在禮上是如何反映的呢?


吳麗娛:在我看來,唐代經學和禮制的變化是非常突出的,而且不像很多人所以為的那樣,是從中期開始的,而是從唐初甚至隋初就開始了。我最近讀日本學者喬秀岩的博士論文《義疏學衰亡史論》,他談到義疏學衰亡的時候,認為是隋代的劉焯、劉炫這二劉敗壞了經學的風氣,導致舊的義疏學衰亡。但我覺得還是孔穎達的《五經正義》起到的作用更大,因為《五經正義》被朝廷作為科舉考試的官書,舊的義疏在其中只能反映一鱗半爪,被孔穎達引用的義疏就能留存,沒被引用的慢慢就散佚了,因為考試升遷不用,沒了實用價值,沒人去看。


唐代經學的變化還不單是重視章句訓詁的舊義疏學的衰亡,同時衰亡的還有師徒授受的家學傳統。這種傳統在開元以後就徹底消亡了。《舊唐書?儒學上?蓋文達傳》說刺史竇抗對蓋文達的學問大感驚奇,問他「就誰受學」,在座的劉焯很得意地回答;「此生岐嶷,出自天然。以多問寡,焯為師首。」意思是如果不介意他實際強於我的話,那麼我就算他的老師吧。竇抗則評價說:「可謂冰生於水而寒於水也。」這是個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出當時仍有重師學門派的風氣,這也是舊義疏學傳播的基礎。等到家學風氣消失,舊義疏學衰亡之後,大家就不再關心師徒授受這層關係了,而是詢問出身:究竟是明經呢,還是進士。這一關注點的變化從新、舊《唐書?儒林傳》就可以看到,它是伴隨著官學的興起和科舉制形成的。其實南北朝就有官學,但南朝是把老師請到官學裡面去講授。唐代舊的義疏學衰亡之後,學生都去太學、國子學、州縣學上課,但老師卻不像過去的大儒那樣知名,個性也不突出。當然,敦煌文書反映還有地方或者寺院辦的學校,但也不是傳授家學。


舊義疏學的衰亡,實際上從隋朝王通做《續六經》就開始了。從書名就能看出,當時的人們對經典已經開始不滿足了,要續寫甚至改寫經典。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魏徵做《類禮》(也叫《次禮記》),到了開元時得到進一步發揮,有人提出改撰《禮記》,並為《類禮》作義疏。而自貞觀至開元、天寶中,也相繼出現了很多經典和註疏的改寫。像鄭玄的一些注釋都被否定,義疏就更不用說了,例如唐玄宗有「御刊定《禮記?月令》」,由李林甫等作注。又有裴光庭等作《續春秋》經傳的動議。《孝經》、《老子》也被以唐玄宗名義作注。所以對經典的學習和研究,各時代不同。魏晉和兩漢有別,南北朝和魏晉不同,各朝代有自己的理和要求,根據與古代相隔時間的遠到了唐代,就是陳寅恪先生說的,要結束南北朝、開啟宋元新局面,或者說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與此有關,唐人一方面開始懷疑前人的解釋是不是經典原意,另一方面要創造符合時代要求的新經典,這樣的改經和對義理的追求就超越了章句義疏學的範疇,而與當朝禮制變化相結合。


還有一個表現,就是對文學的重視開始勝過經學。朝廷以詩賦取士,進士出身也大大超過明經。當然,經學沒有老師傳授就學不下去是一個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經學的基礎是大族社會的培養,是代代相沿的家學,屬於唐人所說「敦厚浮薄,色色有之」中的「敦厚」。以文章詩賦取士的進士科舉卻被目之以浮薄。因為它是以文學創作為基礎,沒有家學和門第作根基。陸揚就說過,唐朝經常形容某些詩人、文士如何天才,對他們的創作表現出無限的崇拜。天才是天賦異秉,只屬於本人,而不來自任何傳授,更無須依託門派——這就體現出了階級的區別和社會取向的變化。整個社會對明經和進士態度分明,曾經有著深厚學術基礎的經學遭到輕視,發展為背誦經文,考試只要帖經就好,哪兒缺個字、缺句話填上去就算了事,經文本身的意思並不用深究,也不用按義疏學的要求解讀章句,明經也就變得不值錢了。反之全社會崇羨進士,力圖向文學、天才去靠攏,所謂「浮薄」倒成了追求目標,這些背後,都是社會整體的變化。


澎湃新聞:前面您談到了經學的變化,那麼禮制上有哪些變化呢?


吳麗娛:就以喪服為例,朝代越往後推移,變化越多,而且是直接改動經典的規定禮條。兩晉時,按照禮制規定,庶出的王子王孫和公侯卿士不能給親生母服三年喪,只能服三個月、九個月。他們實際上經常不遵守這些規定,「庶子為後,各肆私情,服其庶母,同之於嫡」,母服常常亂七八糟,沒有一定之規,這其實是一種無奈的反抗行為,表示對自己出身低微而不能給生母服喪的抗議。到了南朝,雖然逐漸地皇子也被允許「皆申母服」,但是經典的規定仍未見更改。喪葬服制是有象徵意義的,體現著本人的地位以及對親緣關係的態度和立場。到了唐朝,嫡、庶子女為母服三年喪已經被禮、令統一起來。武則天更取消了父在只能為母服一年的規定,母服有了根本性、原則性的變化。


此外,喪服服制改動的範疇越來越擴大,有些禁忌也被打破,如嫂叔之間為了避嫌原本不能互相有喪服。但是貞觀十四年改服制,魏徵等提出嫂叔應該互服小功五月。又如姨舅服,一開始是舅低於姨,僅服緦麻三月,貞觀改舅和姨同為小功五月,到五代兩者都提高到大功九月。這種擴大,其實是對《儀禮》喪服制度的直接修改,表現出時代變化以後服制的興革。唐代中期以後,改動幅度更大。就拿女性服制來說,唐代公婆給兒媳婦服喪,原來給嫡子婦服九月、給庶子婦服五月,貞觀中就提高到了一年和九月。到了宋代,給媳婦的服未變,但給公婆的服制提高為三年。再如古禮女子在室給父母服喪三年,出嫁了給父母和公婆都服一年。但後來給公婆卻增為三年。唐代後期出現這個變化,到宋代以後完全在禮制中得以確立,表明女子須以夫家為重。像這樣體現社會發展的重大改變是很多的。

專訪禮制學者吳麗娛:皇權的加強體現在禮的變化之中



西安鳳棲原發掘的唐名將郭子儀曾孫墓十鶴圖。


澎湃新聞:這樣說來,唐朝是中國禮制發展的關鍵時期,不僅大規模地改寫經典,而且將很多改動制度化了。


吳麗娛:這恰恰說明原有的大族社會在衰落之中,最終瓦解;與此同時,平民社會在不斷上升,而伴隨著這個社會上升的,是皇權。皇帝擁有獨尊之位,仰仗於皇權仕進的平民官僚則圍繞在皇帝身邊。這與士族社會有所不同。那時的皇帝只是士族一分子,受到的批評和約束比較多。唐高宗以後,對皇帝的批評力度小了很多,原來的貞觀舊臣遭到排斥。而武則天之所以得以上台,也是皇權加強的結果。這說明皇帝不再受到大臣牽制,有權力決定自己家事。我討論《開元禮》的時候,不少內容涉及武則天。這是因為《開元禮》的前身《顯慶禮》,就是秉承高、武的意志而制定的,許多禮條沿襲至《開元禮》。就拿大臣拜皇后的禮儀來說,北朝是有的,但不像唐禮這麼突出。武則天冊命為皇后的同時,就有「大臣拜皇后」的專門儀注。按理來說,應該是宮內和大臣家裡的女性——即內外命婦——前來參拜。結果按照當時的新定禮儀,大臣也要在上朝聽皇帝「臨軒冊命」之後,再集體到皇后成禮的殿門外等候,然後由領銜者代表全體大臣向武則天參拜並表示祝賀。這種臣服形式體現皇后地位的上升,同時也意味皇權的至高無上。拜陵等禮儀的皇后色彩都很重,也與武則天有關。而武則天登基稱帝之後,科舉制在她手裡得到進一步發展,任用了更多寒門子弟,也進一步地破除了大族社會的權威。打壓大族權臣,伸張皇權,都是她必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回到前面說的喬秀岩的那本書,我為什麼會有不同意見,因為在我看來,一種風氣的轉變,並不會因為一兩個人的個性和行為,真正起到作用的,還是其他的因素。


澎湃新聞:說到皇帝,皇權是您研究禮的核心所在了。


吳麗娛: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日本學者的研究。皇帝是他們的一個重大的研究主題,很多人也很重視皇帝禮,如皇帝的即位禮、喪禮等等。因為日本是天皇制國家,日本學者研究天皇制的由來、特性的時候,一定要和中國的皇帝制度做比較。他們想要知道自己的制度是怎麼從中國的制度演變而來的,跟日本的制度之間存在什麼關係。但是他們往往忽視了皇帝禮和國家禮的關係。一般的看法是,皇帝代表國家,皇帝意志即國家意志。但是,從唐朝以後,皇帝禮和國家禮的分別就比較明顯了。其實源頭在古代就有。有個古代禮叫社稷禮,說周天子為大眾立的社叫太社,為自家立的社叫王社;各個小國諸侯給大眾立的社叫國社,給自己立的社叫侯社。百姓只能立大眾性的里社,不能為自己家族立私社。後來朝代開始有公社和私社的分別了。私社也是老百姓自己立的,公社就是州縣這些地方給立的。事實上,漢代就已經有了國家性質的宗廟和皇帝的私廟之別。北朝隋唐,皇帝都有私廟。宗廟不是皇帝個人的,不能想去就去,更不能帶著后妃和太監去。宗廟祭祀是國家重大儀式場合,按照規定,常祀一年五次,還有就是國家舉行宗廟祭祀大典,或者禘祫宗廟合祭。皇帝須與朝廷官員同去,其他時候都不可以去。皇帝想要哀悼自己的祖先,還要另建私廟,常由寺院改建。宋代以後宗廟分為太廟與景靈宮。景靈宮集中了祖先的靈位和畫像,太監后妃都可以被派去祭祀參拜,祖先的忌日大臣也要到景靈宮祭祀,但性質上屬於私廟。


澎湃新聞:這樣區分公私具體有什麼意義?


吳麗娛:在我看來,儒家的禮典是公,國家典禮基本上都用這一套,但私禮則與宗教有極密切的關係。我在文章里寫到,皇帝的三年喪是私。因為按照公制的規定,皇帝應該以日易月,三年喪事,二十七個月,服二十七天就可以了。此外不能再穿喪衣上朝,不然大臣難以自處。內中的主要儀節包括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禫除。這些祭祀時日就需要行禮換衣服,以示喪服越來越輕,所有儀式集中在二十七日里。但是真正的服喪是三年,官員、百姓都按三年喪,十三月小祥,二十五月大祥,二十七月禫除。那麼皇帝怎麼辦呢?皇帝私下裡也可以行三年喪,也有一年小祥、三年大祥儀式之別。這在前代已有卻不突出,但在宋代變成了嚴格規定、內外有別的兩重喪制。一重是國禮的,行於外朝,儀式上是儒家這一套;另一重是私禮的,行於宮廷之內,道教、佛教規定的七七、百日、一年、三年等也合在一處。本來公私分明,私禮只是皇帝一家一族的事。但是愈是皇權隆重、至高無上,這兩個層面便愈要重疊,弄得公私不分。例如《大唐元陵儀注》它只規定十三日、二十五日、二十七日怎樣,就是公禮那一套,但是私禮的記載不明確,大臣需不需要參加,並不清楚。到了宋代,大臣雖不用隨同皇帝行變服除服儀式,卻要在進名「奉慰」後集體前往寺院行香,這說明皇權日益隆重,把私禮儀式加在公禮之上了。

專訪禮制學者吳麗娛:皇權的加強體現在禮的變化之中



魏徵


澎湃新聞:您這麼一分析,感覺禮制的發展的確能非常鮮明地反映皇權的變化。


吳麗娛:我還可以舉皇帝即位禮為例。從西嶋定生開始,陸續有好些學者都參與討論皇帝二次即位的問題。皇帝剛去世不久由新帝面見大臣,宣布死訊,表示即位,大家舉哀痛哭,這是凶禮的開始。幾天過後,皇帝還要舉辦隆重儀式,正式登基。這就叫二次即位,需要換上吉服。《後漢書?禮志》有漢代皇帝即位的記載,我們從《冊府元龜》等史料中也可了解唐朝皇帝的即位過程。漢代皇帝即位,有一個程序,太尉要先向太子(新皇)跪授傳國玉璽,皇帝即位後,再由中黃門將玉具、隨侯珠、斬蛇寶劍授給太尉。到了唐代,類似向皇帝進獻冊寶的儀式還在繼續。最重要的一道環節是由領銜的宰相向皇帝上誡辭,告誡皇帝得位不易,需要好好努力,不要辜負祖先。但是日本學者沒有注意到,宋代這兩次即位合到了一起,也不再獻冊寶、上誡辭。我推測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吉禮和凶禮同時舉行,需要先穿喪禮的凶服,再在舉行即位儀式換吉服,之後再換凶服。不但麻煩,禮制上也說不通。另一個原因也即更大的不通是由大臣上誡辭:皇帝至高無上,誰能訓誡?所以到了宋代,二次即位禮不突出了,一些重要程序沒有了,被渲染的大場面也沒有了。即位的過程只有群臣上表請聽政、皇帝見群臣,直至入正殿辦公等內容。


對皇帝而言,除了即位,從政後還有一個重要的禮儀是上尊號,此禮從武則天時期就有。上尊號的儀注很豐富,把非常豪華的場面都搬了過來,但雖有「奉冊寶」,卻無大臣和皇帝間的授受交接,主要用意是歌頌皇帝,突出皇帝如何尊貴。此禮在宋代取代了即位禮帶給皇帝的榮光。


再以《貞觀政要》為例,現在大家都以為此書是表現魏徵怎麼進諫、唐太宗怎麼納諫,這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貞觀政要》表現了唐太宗如何成為所有大臣圍繞的中心,皇帝地位如何得到突出。其實書中還有南北朝的一些遺痕,大臣能夠比較自由地表達意見,魏徵甚至還可以公開批評皇帝。這些應該都是北朝風習,北周的八部大人制度就給了鮮卑親貴極大的特權。我曾經討論過養老禮,漢代規定養老禮是皇帝給最尊敬的三老、五更準備的,應當在辟雍也就是太學舉行。屆時皇帝不但要親自迎接,而且須為之親袒割肉,敬獻酒食,恭聽其講授學問。北周時養老禮為開國元老、八柱國之一的于謹舉行,甚至有三老南面憑几,皇帝獻食,為之跪設、跪授之說。但隨著朝代推移,這種禮往後就形同虛設了。《開元禮》還有,但到了宋代,記載則完全不一樣了。原來給大臣的那些規格或改變或取消,皇帝的尊嚴被突出了。清朝乾隆帝曾打算恢復養老禮,但是沒有成功。張廷玉為此還作詩將以往關於三老的說法都說成杜撰,末兩句「慮其驚懼謝無當,王導稱曾喻太陽」,用王導謝絕晉元帝要和他一塊坐龍椅的典故,意思說即使皇帝願意,大臣豈敢放肆。這樣觀察中國古代社會禮制的發展,你就會發現,皇權的加強怎樣體現在禮的變化之中,而中古社會如何既與上古有著絕大的分別,本身前後期也是變化極大的。所以,將禮制與社會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對華夏文明的發展有透徹的理解。


(訪談將刊於2016年10月2日《東方早報·上海書評》,標題為《吳麗娛談禮與中古社會》。)


責任編輯:丁雄飛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 的精彩文章:

農村婚姻市場困局:天價彩禮誰之過,誰之痛?
日本小學生書包不好用?書包過重可能導致駝背
虛擬改變現實:外科醫生用VR三維模型精準切除患兒三斤腫瘤
軍事專家:殲20有望明年年初服役,首批列裝數量或達兩位數
她在自己家裡造了個室內植物園,土豆、菠蘿、香草隨手摘

TAG:澎湃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皇帝為何以黃色作為皇權的象徵
鰲拜的沉浮:權臣與皇權的微妙關係
珍藏於美國的唐代閻立本《歷代帝王圖》,盡彰顯帝王的皇權與威儀
十字軍東征及騎士團制度對德國皇權的影響
皇權強大到極致反而不堪一擊:中國歷史上最怪誕的政變
《有明之落之明代皇權的加強與內監的干政》
揭秘中國古代皇權與相權的博弈
中國歷史上最任性的皇帝,對皇權嗤之以鼻,所有大臣疲於奔命
歷史上皇權與相權的博弈
陳侃理:中國古代災異論能夠制約皇權嗎?
一個和尚的被殺,竟導致歷史戲劇性的改變,皇權戰勝相權總攬大權
大明帝國第一奸是如何演變的?皇權制度下的犧牲品?
亡國之音與帝國喪鐘 皇權時代的紅顏禍水
楚喬傳中的宇文玥歷史上的原型竟是他?韜光養晦十二年奪回皇權
閻立本《歷代帝王圖》賞析:皇權的威儀
大清朝的皇權鬥爭
雍正帝如何打造與皇權保持高度一致的利益集團
多重互動中的皇權構建——清王朝的多元認同政治
故宮皇權首飾與高級珠寶的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