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介紹

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介紹

陳橋兵變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兵變,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兵變,陳橋兵變最大限度的減少了人員的傷亡和戰亂的影響。隋唐之後,中國版圖再次混亂不堪,進入五代十國時期,混亂的紛爭中不管哪次兵變都是伴隨著流血和犧牲,而陳橋兵變卻是通過近乎和平的方式讓皇帝選擇了禪位,成就了兵不血刃進行王朝更迭的奇蹟;因此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同一般的。



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介紹


趙匡胤畫像


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在於改變了政權的爭奪方式,五代十國時期的政權爭奪過程中,輕則擄掠,重則屠城,而這種通過多方政治手段,如此平和的兵變實屬罕見。除了爭奪方式的變化,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在加強中央集權方面的影響尤為突出。陳橋兵變反映出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不夠強硬,導致節度使等軍閥割據,不聽中央號令。所以在宋朝建立之後,趙匡胤上演了一幕杯酒釋兵權,將地方軍權收回中央,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通過陳橋兵變之後,宋朝開始了重文輕武的政策,此後宋朝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宋詞成為唐詩之後的有一個文化巔峰,促進了文化向市民階層轉移。


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不僅僅是促成了宋朝的建立,完成了北宋對中國的統一這麼簡單。更主要的是這次和平完成權力交接的形式,對後世的政治影響格外深刻。


陳橋兵變故事介紹

宋朝的開國皇帝叫趙匡胤,對於趙匡胤怎麼當上宋朝的皇帝的很多人並不了解,繼續往前追溯,其實陳橋兵變的故事即是宋朝建立的開始。



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介紹



趙匡胤像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病死,此時他七歲的兒子繼位,朝政由他的母親管理。這時邊境傳來遼軍壓境的消息,太后不知所措問計於宰相。宰相范質不明真假,急令趙匡胤領兵禦敵。但是趙匡胤卻以兵少將乏為理由不想出兵,不得已,范質給了趙匡胤權力可以調動全國的軍馬,趙匡胤這才答應了下來。

陳橋兵變的故事發生於公元960年正月初三,趙匡胤帶領著兵馬出了京城。當大軍到了一個叫陳橋驛的地方的時候,部隊便停下不走了。此時軍中有人故意散布謠言,說當今皇上年幼,他們辛苦的功勞會被忘記。這天晚上一批將士把早就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了假裝醉酒的趙匡胤的身上,並且高呼萬歲。此時的趙匡胤半推半就的答應了將士們的請求,但是對將士們約法三章:進了東京城,一定不準燒殺劫掠,不準擾民。將士們都齊聲答應了。


後來趙匡胤就帶著這批軍隊回到了後周的京城,由於朝廷裡面有內應,所以趙匡胤很容易的就佔領了京城,接著趙匡胤又平定了一些擁有重兵的節度使的反叛,以上就是趙匡胤陳橋兵變的故事了。


對陳橋兵變的評價


陳橋兵變是歷史上有名的事件,它兵不血刃的完成一次王朝的更迭,歷史對陳橋兵變的評價如何呢?



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介紹


趙匡胤像


趙匡胤謀劃兵變,推翻了後周建立了宋朝。這就是陳橋兵變的實質,趙匡胤的這次兵變,根本沒有經歷戰爭就取得了成功當上了皇帝;沒有流血犧牲就建立一個新的王朝,這簡直是個奇蹟。


世人都認為這是趙匡胤用軍事實力威懾諸方才取得的成果,實際上軍事實力是保證成功的底牌,而成功的基礎卻是依賴趙匡胤的計謀和見識。能主導這一切,把大事變成小事說明趙匡胤是非常有手段的一個人。在兵變之前他就警告士兵不能搶劫普通百姓,這才為他贏得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這跟以前的兵變不同,也是他成功的關鍵,由此可見趙匡胤確實有普通人沒有的品質。

陳橋兵變的評價如何呢?根據史料記載可以得知,陳橋兵變是很早之前就開始謀劃的一場兵變,而有的人也認為除了這些記載外,其他一些沒有專門記錄這件事的書上所記載的趙匡胤的性格,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等諸多方面都能體現出一些端倪。不管怎麼說在當時那個大環境下,各方面的條件都非常有利於這次兵變,再加上趙匡胤個人的魅力,註定陳橋兵變的成功。他於民秋毫無犯的政策,讓人們感受到了希望,贏得了民心;這就是歷史對陳橋兵變的評價。


陳橋兵變是歷史上有名的事件,通過此次兵變趙匡胤邁向人生的巔峰,但陳橋兵變時間卻鮮有人知。



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介紹



趙匡義畫像


陳橋兵變時間在公元960年2月3號,也就是當時的大年初三。在這個本是全國慶祝新年的時候,後周王朝卻開心不起來。在大年初一,邊境傳來遼軍大軍壓境的消息,宰相范質在不明真偽的情況下,派遣趙匡胤領軍前去抵禦遼軍。但是趙匡胤卻推辭了,理由是兵少將寡。不得已范質把軍權交給了趙匡胤,這時趙匡胤才領軍出發。


公元960年2月3號,即大年初三,趙匡胤率領的大軍終於離開了京城。當天晚上也就是3號晚上,大軍到了一個叫陳橋驛的地方,這時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以及趙普兩人對那些兵眾說:皇帝年幼,就算我們現在拚死作戰,將來皇上也不放在心上,不如立點檢為皇上。眾人紛紛附和,於是大家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黃袍讓趙匡胤穿上,趙匡胤半推半就的接受了眾人的擁戴。


正月初三晚上,趙匡胤宣布了大軍進城的紀律,並且於正月初四帶著部隊返回京城,當天就在裡應外合之下控制了整座京城。並且當天就逼著恭帝退位,自己繼位,改國號為宋。整個陳橋兵變時間從大年初一開始到初四結束,整個兵變的的關鍵就在初三的晚上,也就是公元960年2月3號。以上就是陳橋兵變時間的相關介紹了。


陳橋兵變是哪年發生的


陳橋兵變是歷史上著名的事件,趙匡胤因為此次事件,登上了歷史的舞台,站在了時代的最前沿,一個中國歷史上最發達的朝代就此出現。那麼陳橋兵變在哪一年呢?



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介紹



趙匡胤像


陳橋兵變也叫黃袍加身,發生在公元960年,一個叫陳橋驛的地方,趙匡胤開創了不流血的王朝更替的先例。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朝廷接到奏報說遼軍大舉壓境,希望朝廷派兵抵禦遼軍。宰相范質在不明真偽的情況下,匆然讓趙匡胤領軍出征。在經過一定的討價還價之後,趙匡胤才帶領著大軍出發。


陳橋兵變在哪一年?答案是公元960年正月初三,趙匡胤才帶領著大軍慢慢出發。大軍緩慢前行,當走到一個叫陳橋驛的地方的時候,大軍便駐紮了下來,不再繼續前進。當天晚上也就是公元960年正月初三的晚上,一場密謀正在慢慢形成。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謀士趙普暗中策劃將士擁立點檢為皇上,在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公元960年1月4日的凌晨,大家把一件黃袍披在了假裝醉酒的趙匡胤的身上,趙匡胤在半推半就之下,接受了部下的建議,但是對部下約法三章,不準部下在攻進京城後燒殺劫掠。將士們都一一答應下來。


公元960正月初四,趙匡胤帶領著大軍返回了京城,兵不血刃的佔領了京城,逼迫恭帝退位,自己繼承了皇位,並改國號為宋。這一年是公元960年,這便是陳橋兵變的詳細信息了。


陳橋兵變和黃袍加身介紹


陳橋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又被稱為「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介紹



趙匡胤畫像


周世宗柴榮在公元959年駕崩後,八歲的周公帝柴宗訓繼位,軍權由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擁有了強大的兵權與實力這也為他將來的叛變打下基礎。公元九六年正月初一,范至等人因未變真偽急遣趙匡胤率領諸軍北上抵禦南下進攻的契丹兵,當周軍行至陳橋驛時,趙匡胤等人精密策劃,發動兵變,眾將將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他為皇帝,回到開封后,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打開城門,並一同脅迫周公帝退位,隨後趙匡胤繼位。趙匡胤的部隊紀律嚴明,律人律己,在兵變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就先後打敗了李筠和李重進,他們的失敗使一些勢力較小,但對趙匡胤手中的大宋來說,留給其他國家的只有臣服或者毀滅,從此北宋在原後周統治區基本穩定了局勢。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沒有出現以往改朝換代出現的那種燒殺搶掠的混亂局面也沒有以往戰爭那樣狼煙四起,烽火連天,創造了「兵不血刃」的奇蹟。一般人們會以為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能成功是因為忌憚他的兵權和實力,其實並不為然,這些絕對的實力只能保障兵變的勝利,並不能保證能得到民心,使兵變徹底的成功。真正成功的原因是兵變之時,趙匡胤的部隊嚴明,曾多次「嚴查部隊,勿令剽竊」。一回開封,趙匡胤就命令軍隊各歸兵營,秋毫無犯,由此深得民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洞探索觀 的精彩文章:

中原大戰的結果是什麼
荊軻刺秦失敗的 原因
清朝 辛酉政變
八一三事變日軍進攻圖

TAG:腦洞探索觀 |

您可能感興趣

陳橋兵變是什麼人發動的 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
馬星:綠松石歷史傳說與宗教意義
商鞅變法的歷史意義
詳細揭秘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真實歷史
辛亥革命對歷史的意義
劉鶴:經濟學者的歷史責任
武當鎮山之寶 講述一個藩王的歷史悲劇
歷史事實的重建與詮釋:宋代義理史學再認識
武神趙子龍馬超歷史上結局是什麼 武神趙子龍馬超歷史原型介紹
蔣介石欲歪曲歷史:要求史學家把他寫成「唐太宗」
劉慶柱:遷安考古發現與黃帝歷史文化解讀
「潘仁美」的歷史原型
微歷史▎趙汀陽:述史以祭祖
歷史趣聞:雷志潔後人述「西安事變」:楊虎城私章曾被私用
武神趙子龍結局是怎麼死的 趙子龍歷史原型介紹
蔣介石欲歪曲歷史被史書寫成「唐太宗」 因何故未遂
唐朝的安史之亂有何歷史背景?安史之亂簡介
大澤鄉起義失敗的歷史教訓 大澤鄉起義意義
王石、李彥宏、吳曉波、俞敏洪為什麼都力推這套歷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