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教你辦一個優質的公眾號——自媒體讀者行為洞察報告

教你辦一個優質的公眾號——自媒體讀者行為洞察報告

題圖來源:The Social Network

內容創業指南:自媒體讀者行為洞察報告

知友|企鵝智酷

「企鵝智酷」是一個已被知乎認證的「機構帳號」,文末有對這位新朋友的介紹:)

內容創業浪潮以不可想像的速度,點燃了中國創作者的熱情。

自媒體在最近兩年吸引大量讀者注意力和消費力。它們在富化信息的同時,也帶來許多問題,比如虛假資訊和劣化的內容質量。這些問題將會影響自媒體的未來發展。

企鵝智酷注意到自媒體迅猛發展後暴露出的問題,我們嘗試在最新調研中予以解答。

除了這些問題,企鵝智酷還將重點解讀以下內容:



  • 自媒體讀者的關注列表有哪些特點?

  • 什麼類型的公眾號更吸引讀者置頂?

  • 加關注和取消關注會因為什麼原因?

  • 讀者都是從什麼渠道關注的自媒體?

  • 哪些自媒體付費方式讀者更願意買單?

調研結論:



  1. 消費者的注意力永遠稀缺。
    九成讀者關注不到 50 個自媒體。

  2. 78.3% 的讀者高頻關注 / 頂置自媒體數量少於 5 個。

  3. 六成多網友更關注原創內容。

  4. 朋友圈是讀者關注公眾號的第一渠道。

  5. 近 20% 的讀者認為公眾號是獲取資訊的首選渠道。

永遠稀缺的注意力

點開公眾號的頁面,一片未讀信息的紅點大概是很多人習以為常的現象——然而這並不妨礙我們從朋友圈或者其他途徑關注不斷發現的新公眾號。

我們調研了一下消費者關注微信公眾號的總數和高頻關注 / 頂置的公眾號數量。

內容泛濫,消費者注意力終究有限。

從數量上看,關注 10-50 個公眾號的網友佔比最多,達 46.6% ,其次是關注 10 個以下者,占 43% 。關注 50 個以上公眾號者僅占 10% 。


近八成網友高頻關注或者頂置的公眾號不超過 5 個。

另外,在關注 50 個公眾號以上的讀者中,月收入高於 8000 元者的比例明顯高於月收入低於 8000 元者。

自媒體每日新增信息之眾多,加之消費者的碎片化信息消費方式,使得閱讀具有較大的隨機性而缺乏粘性。

不僅很多已關注的公眾號的信息不一定會打開閱讀,對於讀者打開的推送,點開每條的概率以及實際完整讀完一篇文章的概率都依次遞減。

在公眾號推出「頂置」功能後,使用該功能的用戶會更容易聚焦於瀏覽頂置公眾號的信息。總之,消費者的注意力永遠稀缺。

頭部閱讀:兼顧興趣和剛需


與預期有些不同,我們發現讀者高頻關注 / 頂置的興趣愛好類公眾號最多,接近一半。

其次是新聞資訊、工作相關和個人提升,均佔比三成多。

25.6% 的讀者高頻關注 / 頂置生活服務類公眾號。

名人明星類的關注比例僅占 4.3% 。

這說明細分的興趣愛好類自媒體最受讀者歡迎。

而新聞資訊等時效性內容和工作相關、個人提升等剛需和偏「功利性」信息也是讀者願意在微信中高頻率獲取的內容。

不可忽視原創的力量

調研發現整體有 65.8% 的讀者更加關注原創內容,其中學歷更高的男性更關注原創。

微信公眾平台等不斷完善原創和投訴機制,為原創作者提供優良的環境。

在新榜統計的 2015 年微信公眾號 500 強中,有 33% 的公眾號開通了原創標識。

向自媒體拋出橄欖枝的門戶網站和流量平台也在激勵政策中提到了對於原創內容的重視。

大環境的偏好加上讀者的青睞,無論是打賞還是試水付費閱讀,原創的價值還有很大的發掘空間。

取消關注,理性 or 任性?


關注更多公眾號是趨勢——在企鵝智酷此次調研中,有 36.2% 的讀者認為近半年關注的公眾號越來越多了,比例超過減少者。

從讀者調整所關注的公眾號的行為來看,三成讀者經常清理關注列表,52.1% 偶爾清理。

清理關注列表的行為,可能會讓讀者更加註意到一些平時並沒有頻繁點開的內容。 

再來看下取消關注的原因,「不再喜歡推送內容」是首要原因,占 65.9% 。「不再喜歡推送的內容」原因也可能很多,可能是讀者偏好的轉移也可能是公眾號本身內容的變化。

其次是有更優質公眾號替代( 35.1% )。

眾號數量已經超過 1500 萬,儘管細分垂直的公眾號在增加,但是很多領域同質化仍然嚴重。這意味著一部分讀者,特別是相對專業的閱讀者會不時篩選出更優質的公眾號來關注而最大化閱讀效率。

因為每天推送條數過多而取消關注的讀者占 24.1% ,對他們而言,每天推送條數過多反而是種打擾。

新榜的研究發現,周末時段公眾賬號的活躍度降低推送量減少,而平均每篇內容會上升 710 次閱讀。是用更多推送條數來增加整體閱讀量還是聚焦少而精的推送,是公眾號運營者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有 7% 的讀者比較注重公眾號風格的一致性或在意特定的運營者,會因為公眾號運營者的變動而取關。

公眾號離消費有多遠?

1. 社群潛力不容忽視,消費行為中打賞文章滲透率高


在公眾號讀者中有 64.3% 有過分享、轉發、互動和消費行為,這些主動讀者喜歡互動式的閱讀,他們積極反饋閱讀體驗,也為文章觸達更多受眾做出了貢獻。

其餘的 35.7% 的讀者是「被動讀者」,他們只貢獻閱讀量而並不會對內容進行二次傳播,也沒有消費行為。

細分主動讀者的行為,互動與傳播行為的滲透率明顯高於消費行為。轉發分享文章的滲透率最高,達 81.3% ,留言評論達 38.7% 。

有 17% 的讀者會加入和公眾號有關的微信群,高出預期。這反映出了一部分讀者的深度參與訴求,也意味著依託社交應用微信,自媒體運營者可以構建粉絲社群,進一步增加讀者粘性和明確讀者需求,達到精準營銷的目的。

除此以外,有效激活被動讀者也會為公眾號帶來更多效益。消費的滲透率相比互動與傳播要低,打賞文章占 13.7% 。

有意思的是,購買公眾號文章中推薦商品的讀者比購買公眾號電商鏈接中出現的商品的比率略高。訂閱公眾號付費會員的讀者佔比最低,為 2.5% 。

2. 公眾號關注渠道——朋友圈是關注公眾號的第一渠道


朋友圈是關注公眾號的第一渠道,有 56% 的讀者通過這種方式關注。

朋友圈的內容可以看成一種熟人口碑推薦機制,一種無形的推薦,讀者會本能地更加關注熟人關注的內容。

公眾號文章中對其他公眾號的引流效果也十分明顯,有 43% 的讀者是通過這種方式關注新號的。

32.1% 的讀者會微信中搜索時添加新公眾號,比在網頁中搜索時添加的比例高出近 10% 。而相比之下,線下加關注的效果比較一般,占 12.2% 。

可見,公眾號運營者弱能鼓勵讀者將文章主動分享和有效利用大號的流量來為自己引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後,我們來看看公眾號對讀者而言有多重要?


當問及在獲取資訊的渠道中微信是第幾考慮的渠道時,有近 20% 的讀者認為是首選渠道,38.8% 認為是第二渠道,17% 認為是第三渠道。

作為中國用戶數最多的移動社交應用,微信的流量入口可謂是自媒體的「兵家必爭之地」。

微信公眾平台的發展也讓這款應用不知不覺變成了中國手機網民重要的資訊應用。

有 30.9% 的被調查者除了微信不使用其他社交媒體應用。微信公眾號的讀者有三成多也使用微博和今日頭條等個性化閱讀資訊。

社交和媒體二者是互相促進的。在消費者稀缺的注意力下,媒體社交化或許為自媒體運營者帶來新的商機。

總結:對於自媒體運營的幾點啟示

1. 在提供同領域優質內容的前提下,增加原創文章的比重和精簡推送的條數。幫助注意力稀缺和碎片化閱讀的讀者做減法。

2. 根據自身定位多渠道高效引流。鼓勵讀者主動分享文章但不要經常綁架讀者這樣做(比如一定要分享到朋友圈獲得足夠多的贊數然後截圖才能獲取某些資源)。優質內容的主動分享再加上讀者走心的評論是最好的廣告。

3. 把握社群運營。社交和媒體二者是互相促進的。無論是以分享信息、優惠為目的還是落地為線下活動,自媒體可以根據自身屬性組建社群來「圈粉」,形成高黏性的「粉絲經濟」,與自媒體形成協同效應。

4. 評價內容付費的可能性。儘管自媒體帶動的消費整體並不高但是具有很大潛力。內容豐富也意味著優質內容總是相對稀缺的。微信公眾號已經成為近六成人的首選或第二資訊獲取渠道,依託微信的社交功能公眾號還有潛力成為消費者獲取更多資源、更多價值的渠道。自媒體的內容付費,可以看作一種按需的資訊 / 資源定製化服務。

什麼是知乎機構帳號?
「知乎機構帳號」是機構用戶專用的知乎帳號,與知乎社區內原有的個人帳號獨立並行,其使用者為有正規資質的組織機構,包括但不限於科研院所、公益組織、政府機關、媒體、企業等。

如何申請知乎機構帳號?
機構帳號採用邀請制,我們會邀請各行業和領域優秀的組織機構進駐,與大家分享專業、優質的內容。

非受邀機構如希望申請開通機構帳號,請在後台回復「機構帳號開通申請」獲取鏈接,按要求填寫申請表,提交後工作人員將在 10 個工作日內對申請結果進行反饋。


「閱讀原文」
下載「知乎日報 App」
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瞎扯|如何正確地吐槽
開倒閉了 86 家咖啡館,終於明白該怎麼選址
老齡化加低生育,有些日本大學已經缺人到破產了
影視|看似「割裂」的故事其實是有意為之
心理|結束為什麼這麼難?

TAG:知乎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敬告讀者」《健康報·村醫導刊》新媒體平台又有新變化
長壽警方推出警察蜀黍版《朗讀者》
《中國書法報》《中國書法》雜誌金秋雅集 暨讀者、專家、媒體見面會在京舉行
「《中國書法報》《中國書法》雜誌金秋雅集 暨讀者、專家、媒體見面會」在京舉行
自媒體寫作痛點之「如何跟讀者產生共鳴」?
《生活文摘報》讀者服務中心承德分部成立
勾引讀者是檢驗摘要的惟一標準
讀者眾測:航嘉冷靜王藍鑽版電源試用入圍讀者名單公布!
讀者來稿:喵星人利用互聯網對人類種群實行滲透性精神控制的證據
致讀者——關於微信公眾號更名
讀者選題記者寫 會員制媒體不走尋常路
屢次被尾田採納讀者要求扉頁畫的野田天行者用中文表達激動心情
《生活文摘報》讀者在石家莊有了自己的家
讀者選封面!《美好世界》作者新作標題公開
本報忠實讀者的獨門養生秘方:且有書法樂,而無寵辱驚|聽我給你講養生
天貓旗艦店優質評論活動頒獎啦,內附讀者口碑書單
《徽章上的武漢》讀者見面會集體照
世界讀書日,細數《人民的名義》中的朗讀者們
劉嘉麒致辭:編者、作者、讀者是知識傳播的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