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強大空軍需要自己的心臟:國產最強發動機多久能問世

強大空軍需要自己的心臟:國產最強發動機多久能問世

信息空天時代,轟炸機和導彈潛艇、地對地戰略導彈以及航母等,成為覆蓋全球的主要打擊兵器和軍事強國的重要標誌。就在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掛牌3天之後,中國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宣布,中國現在正發展新一代的遠程轟炸機,同時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將來你會看到的。」有分析稱,正在跨越式發展的中國空軍,需要擁有包括強大的轟炸航空兵在內的戰略抗衡力量。


第一軍情作者:秋褲叔


1892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創立;1906年,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成立;1925年,美國普拉特·惠特尼集團公司誕生;2016年8月28日,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掛牌……

倏忽百年,人類社會地覆天翻滄海桑田,中國人卻剛剛起身追趕。乍看起來,出發的腳步似乎晚了一些。


航空發動機被稱為「工業之花」「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各種形容和比喻只為了說明一件事:這不是一件誰都能幹的事。


世界上能生產核武器的國家有9個,能生產洲際導彈的國家超過5個,能生產軍用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只有美、俄、中3個而已,而能生產大型民用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只剩了美國和英國2個。


當然,中國今天並非從零起步,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成立以前,很多研究所和企業散落在各處,通過「逆向工程」,已經有了太行發動機等成果。

讓人著急的是,如今民用大發動機的市場,美英法四家企業佔據84%的市場份額。軍用大發動機,基本是美俄兩國的天下,中國的國產發動機不僅性能上還有很大差距,而且在穩定性方面也存在不足。有分析表明,綜合來看,在軍用領域,中國與美國的差距在30年以上;而在民用領域,差距甚至更大。


為什麼一個能把航天員送上太空、月球車能夠登陸月球的國家,在航天領域已經走在世界前列的國家,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竟然落後這麼多?航天與航空一字之差,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強大空軍需要自己的心臟:國產最強發動機多久能問世



資料圖:空軍部隊換裝「太行」發動機的殲-11B戰鬥機。

關於這方面的分析有很多,多數分析認為投入不足是主要原因。這樣的分析雖有道理但不盡然。


首當其衝的原因,恐怕還是航空發動機在整個產業鏈條中處於配套地位。


在美俄英法等國,航空發動機是獨立於飛機製造廠商的。但在我國,航空發動機原來是從屬於飛機製造總體單位的配套單位。


這就帶來了三個問題:一是資金的走向,立項之後,錢先到總體單位,然後再由總體單位給配套單位按比例分,總體單位必然留大頭,配套單位必然得到的少。


二是研發先後順序,正確的順序是分別立項分別進行,我國原來是先有飛機的立項才有發動機的立項,而發動機的研製周期一般都在10到15年。

三是影響發動機最核心的原材料研發,又是配套單位的配套,拿的錢更少,更滯後。


在實際價值中,「只要引擎牛,天上飛磚頭」,僅從成本上來看,發動機佔一架飛機的總成本一般都在25%至30%之間。


因此,僅靠增加投入是不行的。只有把科研投入重點順序調整過來,資金向那些周期長的基礎科研、原材料、元器件傾斜,把總體單位、發動機單位、原材料單位的江湖地位來個大反轉或至少是並駕齊驅,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強大空軍需要自己的心臟:國產最強發動機多久能問世


資料圖:裝備「太行」發動機進行試飛的殲-10B戰鬥機。


第二個重要的原因,當然也確實存在投入不足。


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資金投入不足。美軍F15上裝備的F100發動機從立項到成熟,花費超過300億人民幣,而在當時中國每年的軍費只有210億人民幣。美國目前最先進的F135發動機,已經花了相當於700億人民幣的研發費用,而我國太行發動機的投入,累計還不到30億人民幣。


二是時間投入不足,我國先進航空發動機的研發,真正的加速不過15年。這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航空發動機作為一個發展了百年的行業,已然有規律可循,無須贅述。


第三個重要原因,是管理水平較低。一段時期,對航空發動機研發的重視程度不夠,缺少科學的中長期規劃,攤子鋪的多,有限的力量過於分散,低水平重複建設的現象比較普遍。


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馬,命名為「921工程」。僅僅11年後的2003年,中國人就登上了太空。今年秋天,中國已經準備發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和第11艘載人飛船。


2016年8月28日,無疑是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的新起點,不知道是否已經被命名為「828工程」。


中國航空發動機的起點,遠高於當年載人航天的起點。而中國航發董事長人選的任命也頗具意味。董事長、黨組書記曹建國,是一位從頭到尾的航天人。他的前一個職務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成員。


隔行如隔山,不過,讓一個航天人來管航空發動機,在秋褲叔看來,卻實屬神來之筆。因為未來的成敗,僅從管理上來看,確實有賴於學習借鑒航天的成功經驗。



強大空軍需要自己的心臟:國產最強發動機多久能問世



資料圖:安裝「太行」發動機的殲-15艦載機。


中國航空發動機未來有多大希望,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的時間需要多長,要看下述幾個方面的問題能否解決。


第一,科研評價體系。基礎科學最重要,材料學最重要,其他往後面排隊;創新成果最重要,論文靠後,職稱靠後。


第二,戰略規劃。一方面,軍民融合至關重要,要把民營企業引進來參與競爭,增加整個行業的壓力和活力。另一方面,設計理念要特別牛才行,別想一口吃成胖子,也不能只是在別人屁股後面追,要有一個超牛的理念,讓人驚嘆的設計(這個真的好難,考驗中國人智慧的時候到了),要瞄準未來超越的目標和一個分階段的目標,如載人航天那樣的跨越戰略幾步走。


第三,管理。載人航天工程用系統論的方法,創造了總指揮、總設計師的「兩總」模式,完全適用於航空領域和其他工程科研領域,照搬即可。


第四,投入。中國航發註冊資本500億,業內評估總資產有接近1500億,國家已經制定規則未來幾年將持續加大投入。應該說,國家如此重視,肯定不會差錢,關鍵在於如何把每一分錢花得更有效率更有價值。


第五,人才。在航發集團內,目前已有6名院士,但他們的平均年齡已經超過了70歲。對於這樣一個高精尖的行業,院士數量實在少得可憐,年齡結構也著實不樂觀。期待這一行業在未來二十年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產出最多、院士平均年齡最低的行業。


……


路漫漫,道阻且長。


幾天前,看到一個中國品牌在海外認知度的調查,華為毫無懸念的排名第一。兩年前,在手機市場上,小米向蘋果和三星追了上去,但研發投入不足的小米,受高通晶元發熱的影響,被自主研發晶元的華為一舉超越。到了今年,華為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悄然居首,不僅小米,連三星都被甩下了幾條街。


神話,都是靠研發來創造的。而奇蹟,源於很久以前具有戰略眼光的投入。


如果有一架時光穿梭機,一定要去三十年後看看,全世界的天空上,有多少飛機裝上了中國產的航空發動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軍情 的精彩文章:

日本或將公開製造核武!美國能不能拴住自己的馬仔?
600萬人的強大軍隊,最致命一擊竟朝向了自己國家
反擊薩德入韓:中國打出的是七傷拳還是降龍十八掌?
世界最牛軍車這樣開:路況崩潰 車輛幾近散架!
獨家視頻:李磊留在人間最後影像 3天前剛滿22歲

TAG:第一軍情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最新大飛機要換裝國產心臟:性能再次增強
戰機發動機動力是否強大?直接代表了國家心臟跳動的力度
有了這款強大的柴油機,中國的心臟終於要劇烈的跳動了
中國為啥要在非洲撒錢?原來是能治好發動機心臟病
美國捂了多年的技術被中國自己攻克,發動機心臟病徹底解決!
讓你的心臟強大起來
心情不好的時候大量運動,你要小心誘發心臟病
高檔數控機床為發動機國產化帶來希望:他能解決中國心臟病嗎?
發動機!還是發動機!中國戰機「心臟病」何時能治好?
中國大飛機的心臟病終於治好了!國產發動機已試車
步行能增強心臟功能,使心臟強而有力
動動腿也能練就一顆強心臟
中國大飛機,造出自己的「心臟」到底有多難?
中國的大飛機,造出自己的「心臟」到底有多難?
堅持跑步會讓你有顆強大的心臟及心血管系統功能
太行發動機是中國戰鬥機的「心臟」,我們的中國心
中國將徹底治好發動機心臟病比核彈還重要
發動機是航空器的心臟,也是決定設計和性能的關鍵
讓火箭「心臟」更強大 我國固體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