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與願是往生的關鍵 沒有信願 就難往生
信與願是往生的關鍵。蕅益大師說得明白:「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只要有真信切願,臨終十念,甚至一念也能往生。反過來說,如果沒有信願,縱然把名號持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也難往生。
深信之後,便要發願。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里說:「如此信已,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凈,而自心凈,理就欣求。」可見,我們相信了還不行,還要發願以求生凈土。
清代省庵法師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發願十分重要,必須重視。
在發願中,要明確以下幾個問題:
一、首先,要厭離娑婆世界
認識娑婆世界的苦,苦有「八苦」,而根本苦是輪迴苦,生生死死,永無了結;六道輪迴,永難出離,我們要了脫生死,就要有脫離生死的緊迫感。
二、不能發願只當自了漢
凈土法門是大乘法門,是自利利他的法門,我們應當發菩提大願,普度一切眾生,希望所有眾生都求生凈土,這樣才能與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才能感應道交。
三、不要發心修來世
發這樣的願,就是求人天福報,不可能往生凈土;並且永遠跳不出生死苦海。因為,你只想修來世。要知道三世因果,如果來世享受榮華富貴,在享福的同時,會大量地造種種惡業,第三世就可能到三惡道中去。因此,必須發願了生死,出輪迴,求生凈土。
四、發願不能腳踏兩隻船
又想往生凈土,又留戀娑婆世界。這說明自己信不真,願不切,到了關鍵時刻,就不能往生凈土,這類的事例很多,要引以為鑒。
五、念佛人有病要發願求往生,不要發願求病好
這是印光大師說的,必須牢記。只發願求病好,說明自己還留戀娑婆世界,怕死還是要死,如發願求生凈土,說明你能放下這個軀殼,一心念佛,業障消得快,壽命未盡,病反而會好了;要是壽命盡了,便能往生,了脫生死,達到了學佛人的根本目的,這是好事,又何懼之有?




TAG:佛學院掃地僧 |
※人生成敗和努力往往無關,只和關鍵選擇有關?
※生活中常見的「它」,竟是養生「好藥材」,關鍵時候能救命
※不可思議!這個竟然也是影響生男生女的關鍵
※人生的關鍵在於快樂,可他們都理解錯了人生
※驚蟄來了暖和和,如何養生是關鍵
※女生要懂得愛自己,選擇好的生活用品是關鍵。
※如何讓自己的矛更利一些,這也是里皮先生需要解決問題的關鍵
※適者生存,適應不是關鍵,關鍵是隨機應變
※修剪,也是讓竹能更好生長的關鍵
※女朋友到了關鍵時刻總是不願意我發生關係,是什麼情況?
※日久就能生情?錯,關鍵要看跟誰
※人生淡定,關鍵要適可而止
※你的人生也能奇妙的發生改變,關鍵看你如何反轉-《反轉人生》
※人生是苦是樂,關鍵看你喜歡與什麼相伴
※往生的關鍵在你的心理素質
※人生就是不怕你長得丑,關鍵是你得丑對人!
※石頭有沒有生命,關鍵看在誰手裡
※你胖不是你的錯,關鍵是面對死亡能救命,這就胖子的優勢
※培養孩子的情商的關鍵,就在他們生氣憤怒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