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尾生抱柱為愛不放手 莊子對這件事持批判態度

尾生抱柱為愛不放手 莊子對這件事持批判態度

作者:顏煦之


近日寫漢字故事,寫到「柱」字。這是個形聲字。左邊「木」為形符,表示與木頭有關。右為「主」,為聲符兼表意。表示以此為主,如:頂樑柱,橋柱子。


有個詞叫「抱柱」。從字面看,指雙手抱住柱子。但細究起來,並不這麼簡單。說起這一詞的出典,有段凄美感人又引起爭論的故事。


尾生抱柱為愛不放手 莊子對這件事持批判態度



這段故事,出自兩千三百多年前的《莊子·盜跖》一書,短短二十二字:「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


這故事說的是遠古時代,有位名叫尾生的青年,和鄰村一位美貌的姑娘相戀。一天,他倆相約,在兩村相連的一座大橋下相會,說定了,風雨無阻,不見不散。

天公不作美,尾生從家裡出發時,就下起了小雨,等他到了橋下,雨越下越大。尾生衣服被淋濕了,但他依然在等待心上人的到來。過了好一會,雨水嘩嘩地潑下來,河水漸漸上漲,但仍不見姑娘的身影。尾生滿懷希望,耐心等待。河水已漫到尾生腳下,他依然原地站著。當河水漫過他的膝蓋,他仍然不動。當河水漫過他的腰眼時,他站立不穩,就緊緊地抱住橋柱子,仰頭望著,等待著姑娘的到來。河水漫到了他的脖子,又漫過了他的頭頂,他死死地抱著柱子,寧死也不鬆手。就這樣,尾生為信守諾言,付出了年輕的生命。


這是個美麗而又令人哀傷的愛情故事。尾生成了位忠貞於愛情的男子漢的象徵。後來人們用「抱柱」一詞,來比喻堅守信約。這也是成語「尾生抱柱」或「尾生之信」的來歷。


「抱柱」一詞,常出現在古詩詞中。如《玉台新詠·古詩八首之八》:「安得抱柱信,皎日以為期。」


李白長詩《長干行》中有一句:「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這兩句詩十分深沉,寫出了男女間熾熱的愛戀之情。夫妻間但願同生共死,常日懷著尾生抱柱的信念,哪裡曾想到有上望夫台的事呢?

「抱柱」一詞,有比喻堅守誓言,決不失約的一面,也有比喻死守陳規,而不知變通的一面。


莊子對這件事持批判態度。他認為,尾生見洪水湧來而不離去,竟抱柱而淹死,這跟肢解了的狗,沉入河中的豬以及拿著瓢到處乞討的乞丐相比沒有什麼兩樣,都是重視名節輕生赴死,不顧念身體和生命的人。


以今日的眼光看,兩千多年前莊子說這番話時,咬牙切齒,十分激憤,有破口大罵之勢。但細細品味,十分尖銳,非常深刻,足見古人對名節的看法,對生命的認識,他們的思想觀念,毫不比今人遜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天天談 的精彩文章:

我理解的美好生活 就是吃周文王掌勺燒的岐山臊子面
個人或組織將不得從宗教活動場所獲得經濟收益
特區政府頒授勛銜獎狀 香港道教界多位人士獲此殊榮

TAG:道教天天談 |

您可能感興趣

保持好奇心,但不要輕易批判
噴子這麼多,卻噴不到我,我很捉急,看胡適的十大批判
慈禧經常做喪權辱國的決定飽受批判,唯獨做這件事連國父贊口不絕
窪冢洋介批判政府對核能的應對措施 形容他們為「一群惡魔」
放下對錯批判,軟化「刺蝟小孩」
實用!生活中就可這樣訓練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大人不會向你尋求幫助!」這個故事火了,關於「盲目的善良」的批判,你同意嗎?
人拿骨頭 多管閑事!紋身師給狗紋身引批判
一個問題清單讓你瞬間擁有批判性思維
批判父母就是大逆不道?
射手座男女大批判,噴哭了,別罵我!
對於批判印順法師事件的幾點看法
請用批判的眼光看這些女兵
哪怕只剩兩個小時就要考試,我也給你講講批判性思維
批判他的人很多但打敗他的人很少 郭敬明身高不夠可身價不菲
寧波驚現「活體樹雕」生氣十足,卻被批判為殘忍藝術品,竟是因為
8歲孩子問媽媽金錢和愛情哪個重要?批判性思維是這樣練出來的
美國:卡達這事兒我得批判你 但軍火你還得買我的
你想不到的原因:老子為什麼批判孔子推崇的「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