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分娩照曝光,寶寶出生第一眼長這樣
這張照片是Jolene Spies的孩子,她的攝影師Emma Jean Nolan,當孩子出生後還未帶去洗澡前為他拍下了這張照片,孩子家人收到這張照片後都非常開心,真是一張值得永久保存的照片。
下面這組照片是攝影師莫內特.妮可(Monet Nicole)的作品。這些都是她再三與父母協商徵得同意所拍攝的。她認為生命誕生是人生中最有力量,最美也最重要的事。
當他們的父母們收到這些照片後都感嘆,還好當初同意攝影師拍攝。
每一張照片都證明了母親的不容易
【寶貝出生24小時後,這8件事一定不能忘記做!】
生產後疲憊和虛弱使你連眼皮都不願抬,望著眼前的小寶貝,除了震驚、興奮以外,也許還有很多疑慮……
1、觀察陰道出血量
產後24小時內陰道出血量達到或超過500毫升,就稱為「產後出血」,是目前我國孕產婦死亡的第一原因,因此,在產後24小時內注意陰道出血問題最為重要。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新媽咪都要注意,一旦陰道有較多量出血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2、早接觸、早開奶
產後半小時內母嬰肌膚接觸
2小時內開始哺乳,對刺激大腦形成神經反射,保證母乳餵養的成功非常重要。
3、多喝水、早排尿
分娩過程中胎頭下降壓迫導致膀胱、尿道肌麻痹,以及傷口疼痛讓新媽咪不敢用力排尿都可引起尿瀦留,不僅容易伴發尿路感染,還會影響子宮收縮,導致產後出血。順產後4小時及剖宮產拔除導尿管後4小時內都要自解小便。
多喝水才能有利於尿液的生成和排出。聽聽流水聲,用溫水沖洗外陰、熱敷下腹部都有利於新媽咪們排尿。若還不奏效,就要請醫生治療了。
4 爭取時間休息
分娩耗盡了產婦所有的體力,但是新生寶貝光臨人世間後,一天內光尿布需要更換十幾次以上,而大約每隔2~3小時就要哺乳一次。因此,趁著有護士和親人在身邊,你一定要抓緊一切時間休息。
5 、飲食宜清淡而富含營養
飲食以湯水為主,像八寶米粥、魚湯等,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也要吃一些,以保證泌乳需要和防止便秘。
剖宮產麻醉恢復前禁食水,以免嘔吐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麻醉恢復後可吃點兒米湯、蛋羹等流食,但不要吃奶和糖,以免腸胃脹氣,等排氣後就可正常飲食了。
6 、適當活動莫忘記
新媽咪要儘早下地活動,開始可先坐起,在床旁輕微活動,然後由護士或家屬協助入廁,逐漸增加活動量。
順產6~8個小時就能試著慢慢下床走動了,剖宮產後要去枕平卧6小時以待麻醉恢復,以免引起低顱壓頭痛,期間可活動四肢。這有助於產婦體力恢復,促進排尿、排便、惡露排出,還可預防血栓形成和剖宮產術後腸粘連。
7 、傷口怎麼來護理?
有會陰部傷口的新媽咪要保持會陰部乾燥清潔,大小便後都要清洗乾淨。
會陰切開或撕裂縫合後產生的會陰疼痛會讓新媽咪感到難受,試著變換一下體位,如仰卧躺著,雙膝屈曲併攏,疼痛會有所減輕。
剖宮產傷口如有滲血浸透或汗水浸濕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剖宮產之後,隨著麻醉效果的逐漸消退,切口會很痛,腹部捆綁腹帶、採取側卧位、半卧位並把衣被墊在背後都會減輕傷口的牽拉痛。如果疼痛實在難以忍受,可請求醫生幫助。
8 心慌、胸悶別小視
分娩後,胎兒血循環一下子停止,子宮內的血液突然都湧入母體的血循環,是對新媽咪心臟的嚴峻考驗,尤其是在產後24小時內。常會有產婦感到心慌、胸悶、不能平卧、氣急等,如果發現這些異常狀況,一定要及時告訴醫生。





TAG:孕期育兒在線 |
※震撼!罕見分娩照,原來寶寶剛出來的第一眼長這樣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點小摩擦,卻影響了寶寶的一輩子
※罕見分娩照片,寶寶頭部竟可以這樣扭曲!
※這種情況實屬罕見,寶媽在分娩時生下兩個寶寶但卻不是雙胞胎
※夏天生寶寶最痛苦的不是分娩,而是這件事,寶媽一定要看
※十月懷胎終於分娩出寶寶那一刻是什麼感覺?這些回答看一次笑一次
※分娩就是將寶寶從媽媽的子宮和生殖道中擠排出來,這個過程有多痛
※第一次生寶寶讓我很震驚,提前熟知分娩後驚喜和收穫
※分娩是你和孩子的第一次並肩作戰!看看寶寶在肚子里是怎樣幫你的
※胎兒那麼大,產道那麼小,寶寶是如何分娩的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孕婦第一次分娩,疼得都哭了,寶寶出生後,稱自己是超人
※分娩後你身上有這三個痕迹,寶寶是真的來之不易
※催眠分娩,睡一覺起來寶寶就出世了
※老公陪我經歷這場畢生難忘的分娩之痛,40小時後寶寶出生接男寶
※產前做好這五忌,新手媽媽也可以順利地分娩寶寶
※受精卵著床到分娩,一起來看看不同孕周胎寶寶的變化
※快到分娩時,胎寶寶在忙這件事!
※產道那麼小,寶寶的頭那麼大,到底是怎麼出來的?解析分娩全過程
※分娩時剪臍帶的時間,影響寶寶一生!